A. 如何做政府補助的會計分錄
政府補助的會計分錄的具體做法如下:
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在其補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發生期間計入損益。
1、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費用或損失的,在取得時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後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2、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費用或損失的,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人當期損益。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前被出售、轉讓、報廢或發生毀損的,應當將尚未分配的遞延收益余額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損益。按照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人當期損益。
企業取得與資產的政府補助時,不能全額確認為當期收益,應當先計入「遞延收益」,然後在相關資產的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轉入「營業外收入」。
1、取得貨幣性資產:這是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的最常見形式。
(1)一般的會計處理
①收到政府補助時:借: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貸:遞延收益。
②購建長期資產時:借: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等;貸:銀行存款等。
③長期資產的使用期內:借:遞延收益;貸:營業外收入。
注意:遞延收益的分攤採用的是平均分配的方法。
(2)相關資產處置時遞延收益的處理
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其時或結束前被處置,尚未分攤的遞延收益余額應當一次性轉入當期損益,不再予以遞延。
2、取得非貨幣性長期資產:企業直接取得政府無償劃撥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應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確認相關資產。
(1)公允價值的確定
①該資產相關憑證上註明的價值;
②該資產相關憑證上沒有註明價值或註明價值與公允價值差異較大,且存在活躍市場的,以同類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計量;
③公允價值不能取得的,按名義金額(1元)計量。
(2)一般會計處理
①收到政府補助時:借: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貸:遞延收益。
②長期資產的使用期內:借:遞延收益;貸:營業外收入。
以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在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計入遞延收益進行後續分攤。
注意:綜合性項目取得補助的處理:企業因綜合性項目取得的政府補助,需要將其分解為與資產相關的部分和與收益相關的部分,分別進行會計處理;難以區分的,全部作為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處理。
B. 長期借款時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長期借款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借款
為了反映企業的各種長期借款,應設置「長期借款」賬戶,用來核算各種長期借款的借入、應計利息、歸還和結欠情況。該賬戶屬於負債類,其貸方登記借入的款項及預計的應付利息。
借方登記還本付息的數額;期末余額在貸方,表示尚未償還的長期借款本息數額。該賬戶應按貸款單位設置明細賬,並按貸款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2)無形資產名義價值賬務處理擴展閱讀:
長期借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借入長期借款
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本金),按發生的交易費用,借記本科目----利息調整,按其差額,貸記或借記本科目(溢折價)。
(二)資產負債表日
應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長期借款的利息費用,借記「在建工程」、「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科目,貸記「應付利息」科目。
實際利率與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差異不大的,也可以採用合同約定的名義利率計算確定利息費用。
資產負債表日,應按實際利率法計算確定的長期借款折價和交易費用攤銷金額,借記「在建工程」、「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溢折價、交易費用);攤銷的溢價,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歸還長期借款本金時
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同時,應轉銷該項長期借款的溢折價和交易費用的金額,借記「在建工程」、「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科目,貸記本科目(溢折價、交易費用);轉銷的溢價余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企業與貸款人進行債務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