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海關保稅區
保稅區,顧名思義,是實施保稅政策的特定區域,按《保稅區海關監管辦法》,「保稅區是海關監管的特定區域」,這是目前最高層次的官方界定。《保稅區海關監管辦法》是國務院批準的,其效力等級為「行政法規」。但這種界定,只是一種概括性的抽象的界定,只涉及到保稅區概念的外延,因為海關監管的特定區域不僅只有保稅區,還有保稅港區、保稅物流園區、出口加工區等,這些特定區域各具特色,各有長處,但是共性是「屬於海關監管的特殊區域」。
參考:http://www.customslawyer.cn/Special/bsq/
『貳』 中國海關統計的商品進口量,包含了進入報稅區的量,還是不包含進入保稅區的量;
保稅區有的時候就像一個中轉站,因為保稅區的東西是可以復出口的,所以報關清關之後方為進口。。加工貿易吧網路貼吧
『叄』 保稅區倉庫海關數據申報貨代要收費嗎
報關費是指貨代的勞務費,申報貨品需要交的錢是海關收取的,有的是按商品數量,有的是按報關單頁數來算。
『肆』 保稅區倉庫有哪些優惠政策
保稅區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海關實施特殊監管的經濟區域,是我國目前開放度和自由度最大的經濟區域。其功能定位為「保稅倉儲、出口加工、轉口貿易」三大功能。根據有關政策,海關對保稅區實行封閉管理,境外貨物進入保稅區,實行保稅管理,視同貨物仍在境外;境內其他地區貨物進入保稅區,視同出境;同時,外經貿、外匯管理等部門對保稅區也實行較區外相對優惠的政策。
出口加工區是經國家批准設立,由海關監管的特殊封閉區域。貨物從境內區外進出加工區視同進口和出口,海關按進出口貨物進行監管。出口加工區的功能比較專一,主要是開展出口加工業務,區內企業生產的最終產品,應基本上都是直接出口的。
保稅物流中心一般是由地方政府負責組織籌建和申報,由海關總署驗收和批准設立的海關監管區域。保稅物流中心分兩類:A型,主要由一家企業投資建設並為該企業自有物流服務。B型,主要由一家或多家投資主體投資建設,由兩家以上大型物流企業入駐運營的公共保稅中心。
保稅物流中心功能有9項:保稅倉儲;國際物流配送;簡單加工和增值服務;檢驗檢測;進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商品展示;物流信息處理;口岸;入物流中心出口退稅。保稅倉庫是指經海關核準的專門存放保稅貨物的專用倉庫。
保稅倉庫分公用型和自用型兩類。公用型保稅倉庫是根據公眾需要設立的,可供任何人存放貨物。自用型保稅倉庫是指只有倉庫經營人才能存放貨物的保稅倉
『伍』 需要滿足什麼條件下,一般貿易可以享受特定減免稅優惠,或在什麼情況下海關能批準保稅
那就要看出口國和進口國有沒有簽定享受減免關稅優惠協定。
『陸』 海關的保稅制度是個什麼意思
保稅制度由國家在港口或機場附近設立保稅區、保稅倉庫或保稅工廠,外國商品運進這些保稅區域不算進口,不交納進口稅。
保稅區,是指經國務院批准,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受海關監管的特定區域。
保稅區與非保稅區之間,設置了隔離設施。
海關依照法律規定對進出保稅區的貨物、運輸工具、個人攜帶物品實施監管。進口貨物,可暫時不交納進口關稅存入保稅區的保稅倉庫,再出口也不需繳納出口稅,但輸入中國大陸市場則必須繳納進口稅。
目前,中國共設立了15個保稅區: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天津港、深圳福田、深圳沙頭角、大連、廣州、江蘇張家港、青島、寧波、福州、廈門、汕頭、海口、深圳鹽田港和珠海保稅區。
海關對保稅區企業的進出境貨物,實行備案制與報關制相結合的申報制 度,即對保稅區加工貿易所需進境的料件、轉口貨物、倉儲貨物和由保稅區運往境外的出境貨物,實行備案制;
對保稅區與非保稅區之間進出的貨物和對區內企業進口自用合理數量的機器設備、管理設備、辦公用品以及工作人員所需自用合理數量的應稅物品,實行報關制。
◆ 保稅區內貨物的監管 根據海關規定,保稅區內的貨物可以在區內企業之間轉讓、轉移,雙方當事人應當就轉讓、轉移事項向海關備案;保稅區內的轉口貨物可以在區內倉庫或區內其他場所進行分級、挑選、刷新標志、改換包裝形式等簡單加工。
◆ 運入保稅區貨物的報關 一般貨物可以從兩種途徑運入保稅區,一種是直接從境外運入,一種是從非保稅區運入。
從非保稅區進入保稅區的貨物,按出口貨物辦理手續;從非保稅區進入保稅區供區內使用的機器、設備、基建物資和物品,使用者應當向海關提供貨物或物品的清單,經海關查驗後放行。
如果貨物或物品為進口的,其已經繳納的進口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不予退還。
◆ 運出保稅區貨物的報關 從保稅區進入非保稅區的貨物,按進口貨物辦理手續,海關對此按照國家有關進出口管理的規定實施監管。 保稅區的貨物需從保稅區口岸進出口,或保稅區內的貨物運往另一保稅區的,應當事先向海關提出書面申請,經海關批准後,按海關轉關運輸及有關規定辦理。
◆ 保稅區生產企業進出口貨物的管理對保稅區生產企業的進出口貨物,海關實行如下的監管規范: -保稅區內生產企業應對其產品及料、件的進口、儲存、出口銷售等情況,分別建立專門的帳冊,供海關核查。
-生產企業進口的料、件應自進口之日起一年之內加工成品銷往境外,超過一年,可向海關辦理延期一年。
-生產企業進口的機器設備和料、件,因生產加工需要,可在保稅區內互相轉讓、買賣、借用,但必須在30天內向海關備案。 -生產企業進口的料、件,如需要運往非保稅區委託加工成品出口,須事先向海關申請登記備案,經海關核准後始可進行。
出區加工的產品應在委託加工合同執行完畢後30天內,向海關辦理核銷手續,並將產品及剩餘料、件,按規定期限運回保稅區內。 -非保稅區內的料、件,運入保稅區內加工的,視同從非保稅區運入保稅區的出口貨物辦理海關手續。
如需使用和消耗進口料、件的,應事先保經海關批准,辦理進口納稅手續。
◆ 保稅區加工貿易貨物的監管 -區內加工企業所需進口料、件,須向海關辦理進出保稅區的備案手續。
-區內加工企業加工的製成品及其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邊角余料運往境外時,應向海關辦理手續,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免徵出口關稅。
-區內加工企業將區內加工的製成品、副次級或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邊角余料運往非保稅區的,應向海關辦理進出口報關手續,並依法納稅。 -區內加工企業全部用境外運入料、件加工的製成品銷往非保稅區市,海關按進口製成品征稅。
-用含有境外運入料、件加工的製成品銷往非保稅區時,海關對其製成品按照所含境外運入料、件征稅,對所含境外運入料、件的品名、數量、價值申報不實的,海關按進口製成品征稅。
-海關對區內加工企業進料加工、來料加工業務,不實行加工貿易銀行保證金台帳制度。
◆ 保稅區委託及受託加工貨物的監管 保稅區內加工企業委託非保稅區企業或接受非保稅區企業委託進行加工業務,應事先經海關批准,並符合如下條件: -在區內擁有生產場所,並已經正式開展加工業務;
-委託非保稅區企業的加工業務,主要工序應當在區內進行; -委託非保稅區企業加工業務的期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期限的,應當向海關申請展期,展期期限為6個月; -在非保稅區加工完畢的產品應當運回保稅區,需要從非保稅區直接出口的,應向海關辦理核銷手續;
-接受非保稅區企業委託加工的,由區內加工企業向海關辦理委託加工料、件的備案手續,委託加工的料、件及產品應與區內企業的料、件及產品分別建立帳冊並分別處理。加工完畢的產品應運回非保稅區企業,並由區內加工企業向海關銷案。
◆ 保稅區外貿企業進口貨物和轉口貿易貨物的管理 -保稅區內外貿企業可經營區內進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為保稅區內企業、行政管理機構代理進口自用的物資、生產用料、件和出口產品,但不得代理非保稅區企業進口物資,也不得收購非保稅區產品出口。
-外貿企業為期內企業代理進出口貨物時,海關憑外貿企業與生產企業簽訂的代理合同和對外成交合同以及其他有關單證驗放。
-外貿企業進口的貨物運交保稅區內生產企業進行生產加工、外貿企業代理區內生產企業出口產品以及外貿企業之間對上述貨物互相轉讓時,應持憑雙方簽訂的合同及有關單證向海關辦理結轉和核銷手續。
◆ 保稅區與境外之間進出貨物的監管 根據規定,海關對進出保稅區的貨物,實施簡便、有效的監管,進出的貨物,由貨物的收貨人、發貨人或其代理人向海關備案。
對進出貨物一般不實行進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而涉及的進口關稅和進口環境的增值稅、消費稅,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按下列規定辦理:
-區內生產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需的機器、設備和其他基建物資,予以免稅; -區內企業自用的生產、管理設備和自用合理數量的辦公用品機器所需的維修零配件,生產用燃料,建設生產廠房、倉儲設施所需的物資、設備,予以免稅;
-區內企業為加工出口產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部件、包裝物件,予以免稅; -區內行政管理機構自用合理數量的管理設備和辦公用品機器所需的維修零配件; -轉口貨物和在保稅區儲存的貨物,按照保稅貨物管理。
『柒』 為什麼保稅區內的企業賣出從國外進口來的貨物仍就要向海關申報,
保稅區是海關特殊監管區,有「境內關外」的部分含義,進入保稅區的貨物是暫免關內稅的。
暫免的意思,就容是如果貨物在保稅區加工或暫存後出口國外的,就免進口稅;如果銷往國內非保稅區,就要補繳進口稅,所以出保稅區進國內的時候才算做「進口」。
『捌』 為什麼保稅區內的企業賣出從國外進口來的貨物仍就要向海關申報,
保稅區是海關復特殊監管區,有「制境內關外」的部分含義,進入保稅區的貨物是暫免關稅的。
暫免的意思,就是如果貨物在保稅區加工或暫存後出口國外的,就免進口稅;如果銷往國內非保稅區,就要補繳進口稅,所以出保稅區進國內的時候才算做「進口」。
所以你的貨物在剛進口的時候進的是保稅區,而你要賣的時候出了保稅區就要補交稅了,其實就是進口子,只不過貨物在保稅區保留了一段的時間
『玖』 對於跨進購這種模式海關、保稅區及外管局有什麼要求
要進入到保稅倉首先得經過商檢和海關監管啊。。跨境物流吧加工貿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