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加多寶無形資產

加多寶無形資產

發布時間:2021-01-22 09:41:21

A. 無形資產有哪些保護措施請舉個例子

通過申請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進行保護啊!

B. 加多寶申請了紅罐專利,王老吉不是不可以生產紅罐嗎

互相炒作

加多寶相讓消費者知道自己才是以前那個的王老吉
王老吉相讓消費者知道自己一直是正宗的王老吉

只能說,加多寶以前的商標策略真是給所有人做了一個反面典型。

C. 廣葯為什麼要從加多寶收回王老吉商標權

2000年,廣葯作為王老吉商標的持有者,廣葯集團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簽署內合同,約定容加多寶對「王老吉」商標的租賃期限至2010年。此後,雙方簽署了兩份補充協議,將商標租賃時限延長。原本租給加多寶的王老吉商標已經於2010年5月份到期,但由於廣葯集團原總經理李益民收到加多寶300餘萬港元賄賂,又續簽10年。2011年12月,雙方正式對簿公堂,在380多天後,仲裁結果才最終宣布廣葯勝訴。

D. 無形資產具有可辨認性的兩個條件不理解,誰可以舉例子嗎

比如說商標,這就是公司的無形資產,而且可以辨認那個商標是我回公司的。我對它有什麼使答用權力等,能給公司帶來收益但沒有具體實物。

第一條: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單獨用於出售或轉讓等。
一個公司可以注冊、收購很多商標,比如說美的集團,它下面有美的電器,還有小天鵝電器。美的集團有權力單獨出售或轉讓小天鵝這個品牌。

第二條:比如說加多寶使用王老吉商標。王老吉商標不是加多寶自有的,是通過定合同而獲取的使用權力,加多寶在使用王老吉商標的這段時間里,王老吉就是加多寶的無形資產。

我 這樣說你能理解嗎?這可不是廣告貼,是為了讓你更好的理解,如果對你不幫助,望及時採納

E. 廣葯為什麼可以注冊王老吉這一商標加多寶為什麼不能使用王老吉

因為王老吉是廣葯的商標,商標是有法律的保護,所以加多寶不能使用王老吉商標版。


所謂的商標是指商品的生產者、經營者在其生產、製造、加工、揀選或者經銷的商品上或者服務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務上採用的,用於區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具有顯著特徵的標志,是現代經濟的產物。

商標的作用如下:
商標通過確保商標注冊人享有用以標明商品或服務,或者許可他人使用以獲取報酬的專用權,而使商標注冊人受到保護。
從廣義上講,商標通過對商標注冊人加以獎勵,使其獲得承認和經濟效益,而對全世界的積極和進取精神起到促進作用。商標保護還可阻止諸如假冒者之類的不正當競爭者用相似的區別性標記來推銷低劣或不同產品或服務的行為。這一制度能使有技能、有進取心的人們在盡可能公平的條件下進行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與銷售,從而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F. 王老吉和加多寶的故事

為什麼王老吉改名叫加多寶了?只有紅罐王老吉改名為加多寶了。
紅罐王老吉是加多寶集團從「王老吉」這一商標的實際持有人——「廣葯集團」那裡租用品牌之後才銷售的。
最近合同過期,而廣葯集團不願意續租,好像還正在打官司。加多寶估計官司應該得輸,所以提前換包裝,「去王老吉化」,為以後推出自家「加多寶」品牌涼茶做好准備。
廣葯集團有自己的王老吉,是綠盒裝的那種。還記得廣葯在自家沖泡裝涼茶的電視廣告末尾總要苦口婆心地嘮叨一句「王老吉,還有盒裝!」說的就是這一種。
兩種王老吉的配方好像是一樣的,因為王老吉的配方在香港也有傳人,加多寶是在香港拿的配方,然後在大陸租用的品牌。
一、相識:王老吉的歷史-加多寶的過去 並不遙遠的歷史和一樣不長的過去——
王老吉涼茶由王澤邦始創於清道光八年,至今已有184年歷史。在動盪的社會中幾經周折依然維持著經營。1949年之後,王老吉涼茶分成了兩支:一支被收歸國有,後更名為「羊城葯業」,隸屬於廣葯集團。另一支由王氏後人帶到了香港,經營王老吉香港及海外業務,即「香港王老吉國際」,1993年,王氏後人王健儀出任該公司執行董事。
她們從哪裡來-原來是這樣——
按理說,王老吉分家後隸屬不同主人,本應互不相干,怎又牽扯出這么大一樁品牌訴訟案件?這要從一名東莞籍商人陳鴻道說起。
陳鴻道是一名活躍於粵港兩地的貿易批發商,1995年,有意在內地經營涼茶產業的他與王氏後人王健儀進行了接觸,並獲得紅罐裝王老吉涼茶的配方。然而,王氏後人僅擁有香港及海外的商標所有權,欲在內地經營王老吉涼茶飲料的陳鴻道,便轉而與廣州羊城葯業尋求合作。
1997年2月13日,廣州羊城葯業王老吉食品飲料分公司(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與陳鴻道的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商標許可使用合同,合同規定鴻道集團自1997年取得「王老吉」商標生產銷售紅色紙包裝及紅色鐵罐裝涼茶飲料的獨家使用權,合同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為15年,後雙方又於2001年續簽合同,有效期共計20年。為了王老吉涼茶的發展,鴻道集團投資成立了香港加多寶(廣東)股份公司,由香港王老吉集團提供配方,經廣州王老吉葯業特許在中國內地獨家生產,專門負責「紅罐」王老吉涼茶的生產和銷售,加多寶集團在內地先後設立了四個加工廠,把廣葯集團授權的王老吉涼茶品牌運作的風生水起。
二、聯姻:加多寶的推動,王老吉的品牌之路 相擁的里程很精彩——
從1997年廣葯集團將紅罐王老吉商標授權給鴻道集團後,加多寶就開始了對王老吉品牌的苦心經營,然而在2002年以前,王老吉涼茶只是一個區域品牌,銷售業績連續數年維持在1億元左右,無法走出廣東和浙南一帶。為此,陳鴻道聘請成美公司對「王老吉」進行了重新定位——明確了紅罐王老吉是在「飲料」行業中競爭,競爭對手應是其他飲料;品牌定位為「預防上火的飲料」,獨特的價值在於——喝紅罐王老吉能預防上火。
加多寶對王老吉的重新的定位,為王老吉涼茶走向全國掃清了障礙。此後幾年間,加多寶集團投資十多億元,強化廣告宣傳,擴建生產基地,拓寬銷售渠道,甚至拍攝了一部講述王老吉涼茶創始人行醫的電視劇《嶺南葯俠》。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捐款1億元的高調慈善,更是讓王老吉聲名大振,最終奠定了紅罐王老吉在中國飲料品牌中的地位。公開數據顯示,加多寶集團2002年銷售額還不及2億元,2003年銷售額竄升至6億元,2007年飆升至50多億,2008年高達140億元,2011年已達到160億元。藉助王老吉品牌的巨大號召力,廣葯集團也順勢於2005年推出了綠色盒裝王老吉,由此,市面上出現了兩個「王老吉」。
借紅罐王老吉的東風之力,綠盒王老吉年銷售額也從2004年的8000萬,迅速升至2011年的近20億元。2006年二者同時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北京名牌資產評估公司評估,王老吉品牌價值已達1080.15億元,成為中國第一品牌。可以說,兩家公司的親密合作,讓一個有著近180年悠久歷史的百年老字型大小重又風生水起。
行走的路程有故事——
甚至到這里,加多寶與廣葯大體上還是「共贏」的。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眼看著「寄養出去的兒子」名利雙收,王老吉涼茶已培育了一個成熟的市場,廣葯集團不免著急眼紅了。隨著王老吉品牌在市場上高歌猛進勢頭不減,從2008年起,加多寶和廣葯集團雙方在「王老吉」商標使用費和商標使用年限上,開始出現雜音。
這要先從2002和2003年雙方簽訂的兩份脆弱的補充協議說起。1997年,廣葯集團與香港鴻道集團簽訂了商標許可使用合同,約定香港鴻道集團對「王老吉」商標的租賃期限至2010年。2002年至2003年期間,時任廣葯集團總經理的李益民又與加多寶簽訂了「王老吉」商標租賃期限延長合同,在兩份補充協議中同意加多寶對「王老吉」商標租借期限延長至2013年和202年。
在這兩份補充協議簽訂之後不久,一手促成此事的李益民即被調查出在收受加多寶300萬港幣賄賂,案發後以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廣葯集團據此認定,王老吉商標被李益民「嚴重賤租」了:公開資料顯示,從2000年到2010年,紅罐王老吉已從2億的銷售額增加到了160億元,而同期加多寶給廣葯的年商標使用費僅從450萬元增加到506萬元,即便到2020年也只有537萬元。而加多寶集團一手將王老吉撫育壯大,覺得功勞苦勞都是自己的,在這一點上,當然也不願意輕易給廣葯集團這個「生父」太多退讓。於是,這場爭奪歷時兩年而不休可以說,這成了二者「婚變」的直接導火線。
三、婚變:「吉祥寶寶」紅綠之爭 王老吉-加多寶寶婚變起因——
2010年11月10日,廣葯集團在「中國知識產權高峰論壇暨廣葯集團王老吉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對外宣稱廣葯集團旗下王老吉品牌價值已達1080億元,成為目前中國評估價值最高的品牌。而作為將王老吉打造成國際品牌的最大功臣,紅罐王老吉的生產商加多寶集團,竟然被排斥於該新聞發布會之外,並對廣葯集團的「大健康產業」計劃一無所知,其憤怒自是可想而知。須知,王老吉之所以達到千億的品牌價值,最大的功勞應是香港加多寶集團,正是依賴他們多年的苦心經營與卓越眼光,王老吉才屢屢創造中國飲料產業的新高度。現在瓜熟蒂落,廣葯卻要做摘瓜人?可想而知,加多寶當然不會答應。
誰動了誰的乳酪——
然而,如果僅僅是因為廣葯眼紅王老吉的高歌之勢和品牌價值,或許還不足以使二者走向決裂。加多寶集團從長遠發展考慮,本可以在剩下的數年內適當提高商標的使用費,努力與廣葯集團實現諒解,爭取獲得更久的商標授權,在維護與提升王老吉品牌的基礎上實現雙方利益的最大化,為何最終卻走向決裂呢?就在雙方為品牌使用權而互相博弈的時候,廣葯的一項舉措,促使了加多寶作出「去王老吉化」的決心。2011年11月起,廣葯集團宣布開始實施「大健康產業戰略」,具體舉措包括:在全球范圍內公開招募新合作夥伴,共享「王老吉」品牌資源,把「王老吉」品牌向葯酒、葯妝、保健品、食品、運動器械等多個領域擴張,計劃到2015年將王老吉品牌下屬產品的銷量提升到500億元。
消息傳出,加多寶立刻指責廣葯集團「缺乏商業倫理」。加多寶的不滿可以理解,畢竟如今「王老吉」的價值,是加多寶一手經營的,而廣葯的「大健康計劃」不僅有坐收漁利之嫌,更無形中稀釋了加多寶紅罐裝王老吉的品牌價值——這是加多寶無論如何都不願接受的。
2012年5月12日,廣州葯業發布公告稱,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簡稱「貿仲」)已裁決,廣葯集團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簽訂的商標使用補充協議無效,加多寶將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至此,這場曠日持久的中國第一商標案終於落幕,一手締造了王老吉神話的加多寶,不得不接受這個「為他人作嫁衣裳」的結局。
最終傷害了誰——
這場爭斗,看似以廣葯奪回「王老吉」品牌使用權大獲全勝為結局,然而,果真如此嗎?從過去的經營模式來看,加多寶負責紅罐王老吉的品牌運營與產品營銷,廣葯負責綠盒王老吉及其他涼茶的品牌延伸與市場銷售,兩家公司聯而不爭,相輔相成,不斷提升著王老吉的品牌力量。現在雙方走向決裂,且廣葯在紅罐王老吉的生產經營、品牌運作等方面經驗欠缺,不僅導致了王老吉的品牌的生硬解體,而且大大損害王老吉的品牌美譽度,王老吉的品牌可謂前途未卜。即使已有加多寶苦心經營多年的市場,離開加多寶,回到廣葯集團懷抱的王老吉還能火多久?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
而對於痛失王老吉的結果,加多寶早有預料,並自2011年年底開始,就開始了「去王老吉化」:先是在王老吉紅罐包裝的一面上加大「加多寶」的字樣,然後從2012年3月起,在電視廣告宣傳上不再使用和「王老吉」相關的文字,取而代之以「加多寶出品」的字樣,廣告語也從以前的「怕上火喝王老吉」變更為「正宗涼茶,加多寶出品」。加多寶品牌管理部副總經理王月貴更表示:「到目前為止,商標之爭對銷售沒有影響。更換新包裝後部分消費者短期內可能有認知上的模糊,但相信很快就會改觀,2012年我們的銷售增長目標仍然不低於30%。」現在,在互聯網、電視、地鐵等媒體,隨處可見加多寶集團的廣告。據稱僅2012年4月,加多寶集團投入的廣告費用就有4億元之多。對外加強宣傳之外,為預防人才流失,加多寶集團還在內部進行了員工加薪等動作。
更重要的是,所謂「哀兵必勝」,有著國際化品牌運作經驗的加多寶,在大打同情牌的同時,強勢推出「正宗涼茶,加多寶出品」,勢必會成為王老吉品牌的最大競爭者。據一項調查數據,64%的人表示今後會選擇購買加多寶涼茶。此外,2011年達利園旗下的「和其正」靠瓶裝包裝生生從加多寶手中搶佔了一席之地,對他們來說,「王老吉」之爭是一次難得的上位機會。隨著「廣葯版」王老吉涼茶6月上市,涼茶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且趨向同質化,王老吉面對的挑戰可想而知。
四、離別:走自己的路 吉祥寶寶單飛燕——
收回的王老吉商標,廣葯集團也早有設想。廣葯集團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地提出要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戰略,其中的主要策略之一就是將王老吉品牌向葯酒、葯妝、保健品、食品、運動器械等多個領域擴張。
2012年5月28日,廣葯集團在廣州召開發布會,宣布授權全資子公司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運營王老吉涼茶,不僅如此,未來王老吉品牌將向保健品、食品和葯妝等多個領域延伸,5年內銷售目標300億元。6月3日,廣葯版紅罐王老吉在北京高調亮相。
2012年6月3日,創始於1828年的涼茶始祖王老吉將迎來歷史性飛躍:新裝紅罐王老吉在世界八大奇跡之一、中華民族標志性建築中國長城上首次震撼亮相。廣葯集團在八達嶺水關長城上舉行了規模空前的「紅耀中國、吉慶共享」紅罐王老吉新裝上市盛典,並公開發表《長城宣言》,誓將王老吉打造成世界品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涼茶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作為民族第一品牌,涼茶始祖王老吉的傳承者,廣葯集團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將以一個目標、三條路徑、六大戰略的「136」發展方略,把王老吉從民族品牌打造成世界品牌。在王老吉發展184年的征途上,是消費者用愛砌成了第一品牌的力量長城,是供應、生產、流通、終端等環節的合作夥伴用心砌出了第一品牌的價值長城。
去哪裡?聽市場的聲音——
廣葯集團的經營思路,是把王老吉品牌進行品牌和種類的延伸,並已經授權其他企業生產王老吉牌綠豆湯、龜苓膏和絞股藍茶等。據相關預測,王老吉的銷量短期內應當不會明顯走低,甚至還可能有一定的上升空間,除了加多寶對產品推廣的慣性效應外,還有大部分消費者的品牌識別度和忠誠度在。而經銷商也可能會因認可王老吉品牌而繼續跟進產品。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市場雲波詭譎,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存在短板,都可能是致命的。廣葯必須有清晰的思路和規劃來影響市場,而不是守著原有的千億品牌價值坐吃山空。
五、冥想:我們看到的 要找什麼?
王老吉之爭之所以受到各界人士如此多的關注和討論,其主要原因,是大家對這個千億價值的品牌抱有深刻的關切,擔心它未來的發展和命運。畢竟歷史上,飲料大品牌隕落的例子不勝枚舉:健力寶、樂百氏、太子奶等等。如今,王老吉易主的事實已不容更改,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廣葯集團如何才能繼續保持和增值「王老吉」這個優質的、有深厚積累的千億品牌資產?
原來如此,聽品牌的呼喚——
品牌雖然沒有市場生命周期,但競爭者品牌逼近、部分消費者偏好的變化,消費者改變對該企業的信任等原因,都會導致市場份額的下降,品牌影響力的降低。在加多寶大打悲情牌並強勢推出自有品牌的情況下,消費者基於感性觀念,很容易轉而成為加多寶的支持者。王老吉如何保持原有消費者對該品牌的忠誠度,是極大的挑戰。真正的較量是爭奪消費者的較量。加多寶需要時間做消費者遷移工作,廣葯盡快推出,才能最大限度留住消費者。
加多寶不管下多大功夫,也不可能在短短幾個月甚至1年內做好消費者培育工作,更不可能在全國數十萬家終端都派駐促銷員,一旦廣葯的紅罐王老吉上市,消費者不是自然遷移到加多寶上去,而更大的概率是延續購買習慣。只有做過市場的人,才真正理解品牌的巨大力量,品牌是發動機,渠道是跟著品牌走的。
其次,品牌建設不是一日之功,它由整個企業的各項因素合力而成,如企業文化、產品質量、渠道建設、市場運作等,不是哪個單一因素所能承載的。廣葯王老吉在運作涼茶的市場經驗、渠道積累、團隊素質等方面來講,想必是不及一手締造了品牌神話的加多寶的。即便廣葯正在大力招募快消人才,市場的調整、團隊的磨合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而這段時間對品牌影響力的損耗,也是不容小覷的問題。
再者,廣葯正在推行王老吉品牌的延伸,已授權其他企業進行新產品的生產推廣。但如何保證這些合作企業能夠有意願、有能力精心保護王老吉的品牌價值,也是難上加難的問題。如果有一家合作企業失信於消費者,對這個品牌來說,都是莫大的傷害。
最後,「王老吉」從一顆弱苗成為今天的參天大樹是加多寶對其苦心經營、精心澆灌的結果,我們可以從加多寶一直專注涼茶市場,抨擊廣葯的多元化規劃中感受到,加多寶對這個品牌是多麼珍視和呵護。而廣葯出於利益原因橫刀奪「愛」,很難說對這個品牌有足夠的理解和深刻的情感。一個缺少理解和情感傾注的品牌,如何能在消費者心中引起共鳴?
廣葯在這場爭奪戰中,已經失去了為商的「信」與「義」,如果不能深刻重視以上這些問題,「王老吉」這個千億品牌的枯萎,極有可能成為事實。廣葯和加多寶是生死賽跑,誰慢誰被動。
是這樣——奧古特專家的思考
兩家公司過去的成功是聯姻合作的結果。針對加多寶的成功是基於產品品質、渠道多樣、市場運作系統、團隊組織體系和與產品相得益彰的品牌關聯。針對王老吉的品牌成功是基於品牌定位,核心訴求,無形資產的累積。這些當然離不開全程營銷系統的支持。雖然王老吉的品牌價值被評估為1080億,但廣葯要明白,商標無形價值判斷有這樣幾個標准:
1、品牌代表的品類越少,品牌價值越高,可口可樂就是最好的例子。
2、品牌在行業中的地位排名越靠前,品牌價值越高,加多寶的涼茶行業老大,但廣葯涼茶就不一定了。
3、品牌對渠道的掌控越強,品牌價值就越高,加多寶有成熟的團隊和有力的渠道掌控力,這是廣葯缺失的部分。
可以說,一個品牌的價值並不是簡單的知名度,完整的品牌價值是擁有品脾的企業綜合實力的體現,對於快消品企業而言,其中的品類和渠道掌控更是核心要素。我們可以這么認為,「王老吉」品牌在加多寶手上時,可以被評估為1080億,但落到了廣葯手中,品牌價值必定大打折扣,就好像當年的旭日升,在強盛的時候品牌價值可以達幾十億,可一旦失去了行業地位和渠道掌控,到被匯源收購的時候,僅價值1千多萬,貶值之大可以想見。目前一個千億價值的品牌,在呼喚強有力的支撐。這需要廣葯集團有前瞻的眼光和智慧。首先,必須建設新文化機制;構建完全市場化系統;打造高績效團隊;把握與拓寬渠道網路。其次,努力開拓國際市場。最後還要不斷活化品牌,鞏固利基市場。具體有如下四點:
第一、留住原有消費者。如今人們想起王老吉,會想起那句「怕上火,喝王老吉」這樣簡單又朗朗上口的廣告詞,更會想起「要捐就捐一個億(義),要喝就喝王老吉」的企業團隊,在民族多難之時慷慨解囊的豪舉。廣葯只有用更強有力、更獨到的品牌運作,才能得到原有消費者的價值認同,維系他們對品牌的忠誠度;
第二、明確的企業文化和高效的企業運作模式聚集人才。企業的發展依賴於企業文化,企業的效率取決於企業的運作模式。廣葯作為一個「國」字型大小企業,在制度和模式上很難說有何優勢,必須有魄力和決心祛除弊病,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為品牌價值的維系和提升爭取時間;
第三、深刻理解品牌,並賦予品牌以新的文化內涵和獨特個性。品牌有了個性,才能將其與市場上的同質產品區別開來,引起消費者的強烈共鳴;只有向品牌注入了文化內涵,才能使品牌具有持續的生命力。同時,品牌文化能使企業和品牌之間形成血脈相連的關系。企業員工理解了品牌,便會對品牌產生更多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因此,廣葯必須基於對產品和品牌理解的基礎上,以滿足消費者心理為導向,賦予王老吉品牌以新的意義;
第四、開拓國際市場,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涼茶,不僅是重要的飲料品類,還具有獨特的中國文化底蘊。現在,紅罐王老吉涼茶已經開始遠銷東南亞、歐美市場。未來實施國際市場本土化人才戰略。
最後沒人敢肯定廣葯集團一定不能很好地維護和經營收回的「王老吉」品牌。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加多寶企業多年來對品牌建設的不遺餘力和豐富經驗,想再造一個品牌神話也並非難事。只是需要得法的品牌塑造和時間成本。作為咨詢人的我們永遠保持客觀、公正和理性。不偏頗那方觀點。故而這里我們依然會給加多寶企業提出建議:首先要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推進企業文化核心要素的優化,以貫通品牌文化,在此基礎上塑造品牌、傳播品牌、管理品牌……。
誠然,到底是渠道重要還是品牌重要。類似這樣問題多年來奧古特專家的回答一如既往。市場競爭是個綜合的體系化事情,哪個重要呢?在企業長期發展中其實都很重要,只是在市場競爭中企業面臨時空階段的變數側重不同而已。試想一個沒有品牌組織團隊、沒有渠道網路、沒有營銷體系,那麼品牌就只能是個理想願景了。
一個沒有產業鏈價值提升的大型企業,那麼面臨市場競爭也只能擁有一個弱勢而缺乏溢價的品牌。回到這場企業婚變的事例,我們看到這場品牌爭奪戰已然拉開帷幕,而真正地較量才剛剛開始。這里建議兩家企業主認真了解下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良性競爭的成功經驗。會帶來諸多思考和啟示,同樣可借鑒的地方也很多。
讓我們繼續仔細觀察,再認真思考……

G. 「王老吉」品牌之爭留下什麼啟示

「王老吉」商標爭議,最主要的是對現有商標法關於使用者保護的制度提出了挑戰,它可能拉開使用者利益保護討論的序幕。給我們國內企業帶來的啟示有如下幾個方面:

啟示一:商標還是自己的好
「王老吉」商標爭議,爭議的背後在於商標的價值。根源是在於「王老吉」的商標使用權,加多寶不管如何向社會表現悲情和不甘,把王老吉商標從默默無聞做到年銷售收入160億,它只是取得了「王老吉」的商標使用權這是鐵的一個事實。商標的所有權是在廣葯方,即使加多寶擁有王老吉在港台及海外的商標注冊權,但在國內也必須要依照我國的《商標法》。

啟示二:從商標到品牌,需要經營
在多加寶租賃之前,2003年以前,王老吉只是一個區域性品牌,在廣東、浙南地區有比較固定的消費群,銷售額連續幾年維持在1億元左右,廣葯集團評估上千億的王老吉的品牌價值完全是加多寶公司塑造和運營的,加多寶成就是王老吉品牌的含金量。

啟示三:商標的價值無法估量
商標是一種商業符號,而品牌價值是與生產經營者的運作能力譬如廣告投入、銷售營運等投入分不開的,品牌不僅是企業做出來的,更有消費者情感上的認同。所以,商標產生之初並沒有價值,而是因為在使用中不斷累積商譽才逐漸產生價值。

啟示四:商標權的市場化
企業最寶貴資產不是土地廠房設備,而是品牌。商標是品牌的命根子。商標權是一種無形資產,具有經濟價值,可以用於抵債,即依法轉讓。王老吉雖然是一個中華老字型大小,但是它在2000年以前是一個日漸沒落的傳統醫葯品牌,廣葯集團手中的一塊「雞肋」,「用不上的資源」,加多寶公司正是看中了王老吉商標的潛質,1997年的某月某日加多寶和廣葯簽了個獨家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合同約定租期15年,加多寶使用王老吉商標至2011年12月31日,商標使用費一年506萬元。

啟示五:民族商標前途無限
從王老吉商標之爭中,我們欣喜的看到民族商標的價值,至少王老吉在國內的品牌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在國內市場的兩樂。民族品牌不僅是企業的,更是民族的。沒有民族品牌的崛起,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很難說真正強大。

啟示六:商標的授權之道
如何完善使用者保護制度,平衡商標所有者與使用者的利益關系,打造商標許可使用的良性運行模式,這是國內企業的一個難題,一方面國內企業不會授權,王老吉的租賃合同就存在在很大的漏洞,甚至還出現受賄協議。另一方面國內企業的商標維權意識淡薄,在外企的市場擴張下,我們很多的民族商標(如活力28、天府可樂、奧妮等商標)就是這樣與消費者漸行漸遠,直到消失。

H. 廣葯王老吉是國有 加多寶是英資的,加多寶老闆潛逃多年歸案沒有

加多寶老闆陳鴻道畏罪潛逃至今尚未歸案。
「王老吉」創始於1828年,主要有廣州和香港兩脈,其中香港支脈於1890年前後單獨發展,1913年正式和廣州王老吉分家,一百多年間無任何經營關系。廣州王老吉繼承了王老吉的祖業和秘方,也就是今天廣州王老吉葯業的前身。廣州王老吉在民國時期,注冊了王老吉商號、商標、王老吉公孫父子圖商標等一系列無形資產。
1956年按照公私合營政策,國家以贖買方式從王老吉第四代傳人手中,承接了廣州王老吉商標、秘方、工藝、員工等所有生產資料,成為國有企業並發展至今。1996年廣葯集團成立,廣州王老吉作為下屬企業納入廣葯集團管理,王老吉商標等無形資產歸廣葯集團持有。至此,廣葯集團成為王老吉惟一合法的傳承實體。
而在此之前的1995年,羊城葯業(王老吉葯業的前身)與鴻道集團(加多寶母公司)簽約,將紅罐和紅瓶王老吉的生產經營權授予鴻道集團。
2000年,鴻道集團與廣葯簽訂商標許可主合同,將商標的使用期限延長至2010年。借用王老吉這個涼茶行業的百年老字型大小,加多寶董事長陳鴻道獲得了豐厚的利潤。為了更長時間使用這個商標,在合同還有8年到期的情況下,2002年至2003年,陳鴻道通過三次行賄300萬元港幣,又簽訂兩份補充協議,將王老吉商標許可期限延長至2020年。
然而,商標使用費的約定卻顯得頗為異常。2000年為400多萬元,2010年為491.4萬元,即便到2020年也只有500多萬元。陳鴻道經營的王老吉早在2010年就達160多億元。按照國際慣例,商標使用費以銷售額的5%收取,而鴻道集團所付的只佔0.03%,低於國際慣例100餘倍,由此被外界稱為「史上最廉價商標租賃」。
2004年,東窗事發。陳鴻道的供詞顯示,行賄是為了簽訂商標補充協議,以低廉價格延長使用時間。2005年10月2日,廣東公安邊防部門將其抓捕歸案。豈料當月19日,陳鴻道取保候審,後棄保潛逃。

I. 王老吉為什麼要逼死加多寶

3年多來,廣葯集團與加多寶兩者官司不斷,「商標案」、「改名案」、「紅罐案」一場接著一場。其中,被譽為「中國包裝第一案」的「紅罐案」是雙方系列糾紛案件中的重頭戲,直接關系兩家公司的核心商業利益。從立案到一審判決歷時近30個月,情節跌宕起伏。
聯想到20年前,兩家公司惺惺相惜,合作開發做大涼茶市場,不由讓人生發「往事如煙似夢,轉眼歲月匆匆」的感慨。雖然廣葯集團與加多寶紅罐裝潢糾紛案件一審判決已出,但隨著加多寶的上訴,可以預見的是,吵了數年的涼茶之爭還將有「下一集」。
新華食品對雙方多年的關系進行了梳理,「兩罐涼茶」之間到底有多大仇多大恨?
品牌始創:
1828年,王澤邦在廣州創立王老吉牌涼茶。
雙方合作:
1995年,廣葯集團前身羊城葯業與鴻道集團首次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許可鴻道集團獨家使用「王老吉」商標,限於紅色包裝涼茶飲料。
1996年5月,鴻道集團開始委託加工生產「王老吉」紅色易拉罐。
1996年8月,廣葯集團成立,王老吉商標等無形資產劃歸廣葯集團持有。
1997年8月,廣葯集團從原注冊人廣州羊城滋補品廠轉讓取得「王老吉」商標。
1998年9月,鴻道集團在東莞投資成立加多寶公司。
2000年5月2日,廣葯集團與鴻道集團簽訂《商標許可協議》,約定:廣葯集團許可鴻道集團使用「王老吉」商標,范圍為生產及銷售紅色罐裝王老吉涼茶,期限自2000年5月2日至2010年5月2日。
2002年11月27日,雙方再次簽約將許可協議延長至2020年5月1日。
2003年,鴻道集團投資數億元競標拿到中央電視台3個黃金時段「標王」廣告播放權,啟動「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品牌廣告語宣傳。
2003年2月,加多寶公司在佛山中院一審、廣東高院二審的一起訴訟中,知名商品「王老吉」紅罐涼茶特有包裝裝潢權得到了司法確認。
2003年5月2日,雙方簽訂《商標許可協議》,約定廣葯集團許可鴻道集團使用「王老吉」商標,許可期限為2003年1月20日至2013年1月19日。
矛盾爆發
2011年4月,廣葯集團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鴻道集團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
2011年12月,加多寶公司開始生產、銷售一面標注有「王老吉」、另一面標注有「加多寶」的紅罐包裝裝潢的涼茶產品。
2012年5月9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做出《裁決書》,裁決鴻道集團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
紅罐爭奪
2012年5月10日,加多寶公司開始生產、銷售兩面均標注有「加多寶」紅罐包裝裝潢的涼茶產品。
2012年6月3日,廣葯集團授權全資子公司大健康公司開始生產、銷售紅色易拉罐裝王老吉涼茶。雙方遂引發紅色罐裝包裝裝潢歸屬之爭。
2012年7月6日,廣葯集團和廣東加多寶分別向廣州中院和北京一中院提起訴訟,互訴對方侵犯其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上述兩案後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合並審理。
2013年1月31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下達訴中禁令,裁定加多寶實施了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的行為,要求加多寶立即停止使用上述或與之意思相近的廣告語。
2013年12月20日,廣州中院就廣葯集團訴加多寶虛假宣傳糾紛一案做出一審判決,認定「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為加多寶」等相關廣告被認定為虛假廣告,構成不正當競爭。被告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賠償原告廣州醫葯集團有限公司經濟損失1081.325萬元,並在相關媒體上刊登道歉聲明。
2013年12月24日,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訴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反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在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宣判。法院駁回了加多寶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2014年12月19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認為加多寶涼茶外包裝已構成對王老吉的侵權,判決加多寶賠償王老吉1.5億元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26萬余元。「中國包裝第一案」紅罐涼茶裝潢權官司一審落定。

閱讀全文

與加多寶無形資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