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權激勵方案不用公司付現,但攤銷費用對凈利潤影響較大。請問攤銷費用是什麼,如何怎麼產生的
《企業會計准則第11號——股份支付》規定,在等待期內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應當以對可行權權益工具數量的最佳估計為基礎,按照權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價值,將當期取得的服務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和資本公積。
股權激勵的金額是激勵對象完成指標任務應該付給的薪酬(雖然最後是股份支付,不一定需要拿出錢來),在行權之前每年需要將激勵對象當年的服務價值計入當期費用和資本公積。
(1)攤銷可按股份分配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准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准則。
第二條本准則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企業〔包括公司,下同〕.
第三條企業會計准則包括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具體准則的制定應當遵循本准則。
第四條企業應當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又稱財務報告,下同)。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
第五條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第六條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持續經營為前提。
第七條企業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於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
第八條企業會計應當以貨幣計量。
第九條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
第十條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特徵確定會計要素。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第十一條企業應當採用借貸記賬法記賬。
㈡ 等待期內股份支付相關的會計處理 季報需要攤銷嗎
股份支付來有各種情況:
1、立自即支付,那麼就是沒有等待期
2、約定服務期限條件,那麼服務期限就是等待期,在服務期滿時,得到支付。
3、約定服務期限附帶約定業績條件,比如市場條件(利潤增長率等)、非市場條件(人均消費指數等),那麼就是要在滿足條件時得到支付,一般超過服務期未滿足支付條件的會修改支付條件、或取消股份支付計劃等
㈢ 股權激勵成本攤銷一次授予分期解鎖可以按各年度平均分攤嗎
根據你的問題,經邦咨詢的專家給出以下回答:
「一次授予、分期解回鎖」的股權激勵答計劃,每期的結果相對獨立,即,第一期未達到解鎖條件並不會直接影響第二期、第三期及第四期不能達到解鎖條件,因此在會計處理時可將其作為多個獨立的股份支付計劃處理。
以上就是經邦咨詢的專家給出的答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經邦咨詢,16年專注於做股權這一件事。
㈣ 甲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至2013年無形資產業務有關的資料如下:
2. 10年12月攤銷來金額=300/10/12=2.5
3. 會計分錄:借:源管理費用 2.5
貸:累計攤銷 2.5
4. 2011.12.31無形資產賬面價值300-300/10*13/12=267.5
5。2012年底攤銷後賬面價值:300-300/10*25/12=237.5<可回收金額190,應計提減值准備:
借:資產減值損失 47.5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47.5
6.凈損益=260-(190-190/95*3)=76
7分錄 借:銀行存款 260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47.5
累計攤銷 68.5
貸:無形資產300
營業外收入 76
㈤ 請問高手:伊利股份股權激勵費用在2006.12.28-2008.12.28分兩年攤銷,什麼時候計提的那7億多能沖回
行權期還有6年,即便現在不行權,不代表以後不行權啊- -#
有規定寫著如果攤銷後的下一個行權日棄權的話,就會沖回計提嗎?好象沒有這種規定吧。
我覺得只要行權期沒完,都不會沖回的吧。
㈥ 關於無形資產的攤銷額的計算
一、直線法
直線法又稱平均年限法,是將無形資產的應攤銷金額均衡地分配於每一會回計期間的一種方法答。計算公式:
無形資產年攤銷額=無形資產取得總額/使用年限
二、產量法
產量法是指按無形資產在整個使用期間所提供的產量為基礎來計算應攤銷額的一種方法。它是以每單位產量耗費的無形資產價值相等為前提的。計算公式:
每單位產量攤銷額=每期無期資產攤銷額=每單位產量攤銷額×該期實際完成產量
三、加速攤銷法
加速攤銷法是相對於每年攤銷額相等的勻速直線攤銷法而言的,是無形資產在使用的前期多計攤銷,後期少計攤銷,攤銷額逐年遞減的一種攤銷方法。採用加速攤銷法,目的是使無形資產成本在估計使用年限內加快得到補償。加速攤銷方法有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余額遞減法:年攤銷額=年初無形資產賬面凈值×年攤銷率
年數總和法:年攤銷率=無形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無形資產使用年數和×100%
㈦ 請問高手:伊利股份股權激勵費用在2006.12.28-2008.12.28分兩年攤銷,是否在2008年12月28日必須行權
不是,是股權激勵計劃起始日開始的8年內可行權日都可以行權。
還有6年哦。
下面是我摘錄的部分。
股權激勵的有效期、授權日、可行權日、禁售期
(一)有效期
自股票期權授權日起的8年內;
(二)授權日
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授權日由董事會在本激勵計劃報中國證監會備案且中國證監會無異議、伊利股份股東大會特別決議批准後確定。
註:授權日不得為下列期間:
1、定期報告公布前30日;
2、重大交易或重大事項決定過程中至該事項公告後2個交易日;
3、其他可能影響股價的重大事件發生之日起至公告後2個交易日。
(三)可行權日
自股票期權授權日一年後可以開始行權,激勵對象應當在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公布後第2個交易日,至下一次定期報告公布前10個交易日內行權,但不得在下列期間內行權:
1、重大交易或重大事項決定過程中至該事項公告後2個交易日;
2、其他可能影響股價的重大事件發生之日起至公告後2個交易日。
(四)禁售期
1、激勵對象轉讓其持有伊利股份的股票,應當符合《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
2、激勵對象在公司任職期間,每年可以轉讓的公司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本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離職後半年內不得轉讓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3、激勵對象在任職期間不得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在買入後6個月內賣出,或者在賣出後6個月內又買入,由此所得收益歸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
4、激勵對象因本次激勵計劃行權後獲得的股票,自行權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賣出,否則所得收益歸公司所有,公司董事會應當收回其所得收益。
㈧ 限制性股票成本如何攤銷
建議去看下注冊會計書中股份支付那章節。授予限制性股票,應該就是股份支付而不是現金支付,按照最開始的合理預測和時間長度進行計算。
㈨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算不算股份支付
1.所得抄稅費用=當年應交所襲得稅+遞延所得稅費用(或者減去遞延所得稅收益)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2.利潤=利潤總額-彌補虧損-所得稅,是錯的。
如果企業以前期間發生虧損,並在以後年度按規定可以扣減時,就影響當年實際應交的企業所得稅額。
此時,當年應交的所得稅額=(利潤總額-虧損彌補)*所得稅率
3.息稅前利潤=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支出,是對的。這是中級財務管理裡面有關完整工業項目投資等的內容。
4.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息稅前利潤+折舊+攤銷=利潤總額+利息支出+折舊+攤銷,課件上也是這么說的而在課件《利潤表》的最後一格說明中矛盾出現了,「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利潤總額-彌補虧損+利息支出+折舊+攤銷」
你知道你錯在哪或者說你對為什麼不理解嗎?那兩個都是對的,只是前提條件不對。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息稅前利潤+折舊+攤銷=利潤總額+利息支出+折舊+攤銷「成立的前提條件是公司以前年度未發生過虧損,而後一個成立的條件是企業以前年度發生過虧損。
5.我的問題就是:在計算息稅前利潤和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時,這個彌補虧損該不該減?
結合第4個解釋就知道了。
㈩ 甲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至2012年無形資產業務有關的資料如下:
1、入賬時
借:無形資產 300
貸:銀行存款 300
2、按直線法攤銷,沒有說有凈殘值,年攤銷額=300萬/10年=30萬/年,月攤銷額=30/12=2.5萬/月
無形資產是當月入賬,當月開始計提折舊
3、2009年12月的攤銷額
借:管理費用 2.5
貸:累計攤銷 2.5
4、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為1年零1個月(13個月)=2.5*13=32.5萬
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無形資產原值-累計攤銷=300-32.5=267.5萬
5、先算累計攤銷金額,截止到2011年底一共攤銷25個月=62.5萬,無形資產賬面價值=300-62.5=237.5萬
選擇未來現金流量現值與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金額兩者孰高者,選擇190萬
計提的減值准備金額=237.5-190=47.5萬
借:資產減值損失 47.5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47.5
6、因為有了減值,需要從新計算攤銷額=190/尚可使用年限(原來是10年,到2011年底使用了25個月,尚可使用95個月,月攤銷額=190/95=2萬
2012年4月出售,本年度攤銷3個月=2*3=6萬,到出售之前累計攤銷總額=62.5+6=68.5萬
凈收益=收到銀行存款-(無形資產原值-累計攤銷-減值准備)=260-(300-68.5-47.5)=76萬
借:銀行存款 260
累計攤銷 68.5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47.5
貸:無形資產 300
營業外收入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