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階段的支出滿足什麼條件能確認為無形資產
企業內部研究來開發項目開自發階段的支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
(一)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三)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
(四)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
(五)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貸: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B. 內部研發的無形資產,在初始確認時所行成的暫時性差異為什麼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因為如果該無形資產的確認不是產生於企業合並交易,同時在確認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按照所得稅會計准則的規定,不確認該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內部研發的無形資產,在初始確認時行成的是永久性差異,而不是暫時性差異。
無形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由於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小於其計稅基礎產生的,經濟實質是企業在未來會計期間可以少繳的所得稅額。
對於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企業應該進行攤銷,而對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企業在會計期末進行資產減值測試。
(2)內部研發產生的無形資產擴展閱讀:
(一)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產生的遞延所得稅根據本准則第二十二條規定,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
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相關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形成暫時性差異的,應當按照本准則規定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二)企業合並中產生的遞延所得稅由於企業會計准則規定與稅法規定對企業合並的處理不同,可能會造成企業合並中取得資產、負債的入賬價值與其計稅基礎的差異。
比如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產生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或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在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或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同時,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通常應調整企業合並中所確認的商譽。
(三)按照稅法規定允許用以後年度所得彌補的可抵扣虧損以及可結轉以後年度的稅款抵減,比照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原則處理。
C. 內部研究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為什麼是零求詳細解釋下,謝謝!
不是0呀,稅法計稅基礎是形成無形資產部分150%加計扣除、費用部分好像是50%加計扣除。
不形成暫時性差異
D. 為什麼內部項目研究開發階段發生的支出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的定義——
特定的主體所控制的,不具有實物形態,對生產經營長期發發揮作內用且能帶容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即無形資產的特點是
⑴非實體性
決定了無形資產只存在無形損耗,不存在有形損耗。
⑵控制性
⑶效益性
研發階段的支出可以在使用成本法評估無形資產價值時計入,但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
E. 內部開發無形資產成本的計量
有些不能計入無形資產的成本,是因為要減少賬面費用,促進企業的研發能力,說的具體版點是:當算入無形資產權的成本較少時,這樣相對於企業來說,這項無形資產的報酬率就會上升,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更能體現它的價值;或者從側面來說,如果把一大對費用一起算進去,這樣無形資產的成本巨大,企業對於這種資產就不敢嘗試,這樣研發能力就會下降,這對於大局來說是不利的;
無形資產的成本分為「費用化支出」和「資本化支出」。當企業一開始研發時,有些作的前期調查研究產生的費用、或者進行了一段時間後未能持續研發而產生的費用,等都是沉默成本,不能算入真正的無形資產成本,會計上算作是「費用化支出」,作報表時分別計入管理費用等項目,這個專業點就是「可辨認的無效和初始動作損失」;當企業正式開始研發時,無形資產也逐步進入軌道,後來作為無形資產計入企業的資產,這期間的費用算入「資本化支出」,後來計入「無形資產」,也就是無形資產的成本;
這是我能想到的最通俗的,用自己的話表達……呵呵……
F. 何為內部研發活動產生的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也包括公司的管理技術,倉儲技術等等,涵蓋面非常廣,不僅僅指研發單個產品
G. 內部研發的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
=(資本化支出—累計攤銷)*150%
這個正確。
內部研發形成無形資產的,攤銷額按150%加計扣除
未形成無形資產的,費用按150%加計扣除
H. 何為內部研發活動產生的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包含企復業內部研發的制專利等,如樓上所說,購買的如:購買的專利權、土地使用權也可以是無形資產。 內部研發活動形成的無形資產成本,由可直接歸屬於該資產的創造、生產並使該資產能夠以管理層預定的方式運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組成。可直接歸屬成本包括:開發該無形資產時耗費的材料、勞務成本、注冊費、在開發該無形資產過程中使用的其他專利權和特許權的攤銷,以及按照借款費用的處理原則可資本化的利息支出。在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除上述可直接歸屬於無形資產開發活動的其他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間接費用、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可辨認的無效和初始運作損失、為運行該無形資產發生的培訓支出等不構成無形資產的開發成本。 內部開發無形資產的成本僅包括在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時點至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總和,對於同一項無形資產在開發過程中達到資本化條件之前已經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的支出不再進行調整。
I. 內部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入賬價值與計稅基礎產生了暫時性差異為什麼不確認暫時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謝謝
內部研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入賬價值與計稅基礎產生了暫時性差異為什麼不確認暫時性差異對回所得稅的影響?
內部研發答形成的無形資產入賬價值與計稅基礎產生差異不是暫時性差異,而是永久性差異。無形資產只有會計與稅法的攤銷年限不同而產生的差異才是暫時性差異。
如內部研發支出1000萬元。會計上是1000萬元。而計稅基礎是1500萬元(可加扣50%)這其中的500萬元差異是永久性差異而不是暫時性差異。所以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應付職工薪酬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存在差異為什麼?
因為現在不搞計稅工資了,會計和稅法的應付職工薪酬就沒有差異了。
J. 自行研究開發的無形資產怎樣進行賬務處理
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
內部研究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如下圖所示:
【提示】
(1)如果確實無法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支出,應當在發生時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2)內部開發活動形成的無形資產,其成本由可直接歸屬於該資產的創造、生產並使該資產能夠以管理層預定的方式運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組成。可直接歸屬於該資產的成本包括:開發該無形資產時耗費的材料、勞務成本、注冊費、在開發該無形資產過程中使用的其他專利權和特許權的攤銷、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的規定資本化的利息支出,以及為使該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其他費用。
在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除上述可直接歸屬於無形資產開發活動的其他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間接費用、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可辨認的無效和初始運作損失、為運行該無形資產發生的培訓支出等,不構成無形資產的開發成本。
(3)內部開發無形資產的成本僅包括在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時點至無形資產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總額,對於同一項無形資產在開發過程中達到資本化條件之前已經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的支出不再進行調整。
(4)「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余額計入資產負債表中的「開發支出」項目。
自行研發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