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特許權使用費怎麼界定
日前,蘇州工業園區海關對轄區內一制葯企業審價補稅萬元,所針對的是該公司2006年度進口貨物的特許權使用費。2004年以來,該關已累計對特許權使用費審價補稅746萬元。據了解,對特許權使用費征稅的相關規定缺乏認識,是導致企業稅款漏繳的主要原因。為此,海關特別提醒廣大進出口企業,在申報完稅價格時應充分考慮特許權使用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審定進出口完稅價格辦法》這樣定義:特許權使用費,指進口貨物的買方為取得知識產權權利人及權利人有效授權人關於專利權、商標權、專有技術、著作權、分銷權或者銷售權的許可或者轉讓而支付的費用。 根據該定義,我們不難發現特許權使用費具有的三個特徵:一是因智力及才藝等產生的成果而帶來的財產權利;二是由他人付出費用後加以利用,而非由權利所有人本人使用;三是權利所有人根據他人對權利實際利用的程度收取使用費。 根據該辦法,符合一定條件的特許權使用費應當計入完稅價格,在貨物進口時向海關申報。 海關規定,當進口貨物的特許權使用費與該貨物無關,以及其支付不構成該貨物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的條件時,不納入海關征稅范圍。換句話說,除此以外都要計入完稅價格。 下列四種情況被認為特許權使用費與該貨物有關:第一、用於支付專利權或者專有技術使用權,且進口貨物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是含有專利或者專有技術的;二是用專利方法或者專有技術生產的;三是為實施專利或者專有技術而專門設計或者製造的。第二、用於支付商標權,且進口貨物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是附有商標的;二是進口後附上商標直接可以銷售的;三是進口時已含有商標權,經過輕度加工後附上商標即可以銷售的。第三、用於支付著作權,且進口貨物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是含有軟體、文字、樂曲、圖片、圖像或者其他類似內容的進口貨物,包括磁帶、磁碟、光碟或者其他類似介質的形式;二是含有其他享有著作權內容的進口貨物。第四、用於支付分銷權、銷售權或者其他類似權利,且進口貨物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是進口後可以直接銷售的;二是經過輕度加工即可以銷售的。 本例中,該公司進口貨物涉及的特許權使用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製造、使用、銷售葯品的配方和技術所對外支付的費用(即專有技術費用),二是成品葯的商標權費用。經查,該公司成品葯在進口時的申報價格中已含有專有技術使用費,原料葯的生產加工主要是在國內完成,這兩項專有技術使用費都無需計入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而對於以原材料狀態進口的原葯的商標權使用費,因其國內的生產已超出輕度加工的范圍,亦無需計稅。但對於以成品狀態進口的葯品的商標權使用費,則應計入完稅價格予以補稅。 近年來,隨著政府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持續加大,以及企業品牌意識的不斷增強,特許權使用費在產品中的比重逐漸提高。為了保障國家稅收應收盡收,維護良好的進出口經營秩序,海關將加大對特許權使用費不主動完稅行為的查處力度。
㈡ 如何確定代扣代繳所得稅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國家抄稅務總局非居民企襲業所得稅源泉扣繳管理暫行辦法》(國稅發[2009]3號)第三條規定,對非居民企業取得來源於中國境內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轉讓財產所得以及其他所得應當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以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對非居民企業直接負有支付相關款項義務的單位或者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第七條扣繳義務人在每次向非居民企業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所得時,應從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的款項中扣繳企業所得稅。
本條所稱到期應支付的款項,是指支付人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應當計入相關成本、費用的應付款項。
扣繳義務人每次代扣代繳稅款時,應當向其主管稅務機關報送《扣繳企業所得稅報告表》(以下簡稱扣繳表)及相關資料,並自代扣之日起7日內繳入國庫。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應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計提的應付技術服務費應代扣代繳企業所得稅。
㈢ 特許權使用費會計上何時收入確認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確認企業所得稅收入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75號)第二版條第(四權)項第七目規定,屬於提供設備和其他有形資產的特許權費,在交付資產或轉移資產所有權時確認收入;屬於提供初始及後續服務的特許權費,在提供服務時確認收入。
㈣ 何時開始對特許權使用費徵收營業稅相關文件是
早就開征了,可以對比營業稅和所得稅中的有關概念。
營業稅中「轉讓無形資產」指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出租電影拷貝、轉讓著作權和轉讓商譽。
所得稅中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或者個人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個人中,不包括稿酬)。
所以特許權使用費是要徵收營業稅的,只不過有一些免稅規定。
http://www.lawtime.cn/info/shuifa/skjn/2011120873310.html
http://blog.163.com/cheerytax@126/blog/static/171397258201092274237338/
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㈤ 關於特許權使用費(技術使用費)
那就看組裝機器使用的技術是不是人家提供的了,人家是否提供了專有技術如果沒有的話不需要交的
㈥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應在什麼時候確認收入實現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確認企業所得稅收入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函〔內2008〕875號)第容二條第(四)項第七目規定,屬於提供設備和其他有形資產的特許權費,在交付資產或轉移資產所有權時確認收入;屬於提供初始及後續服務的特許權費,在提供服務時確認收入。
㈦ 特許權使用費的使用費范圍
特別需要注意,國家稅務總局以通知的形式(國稅函[2009]507號),明確了下列四類使用費,不屬於特許權使用費:
一、是單純貨物貿易項下作為售後服務的報酬;
二、是產品保證期內賣方為買方提供服務所取得的報酬;
三、是專門從事工程、管理、咨詢等專業服務的機構或個人提供的相關服務所取得的款項;
四、是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類似報酬。
由此可見,特許權使用費在定義上,目前仍然基本局限於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各種許可所得。
(2)特許權適用情況
《協議》Article 8 (c)規定:「作為被估貨物的銷售條件,買方必須直接或間接支付與被估貨物有關的特許權利費,只要此特許權利費未包括在實付或應付價格中」,應計入完稅價格。
特許權使用費計入進口貨物完稅價格的條件:
1、與被估貨物有關:
確定一項特許費是否與被估貨物有關,主要取決於具體的支付對象,這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我們在分析被估貨物(有形貨物)和權利、信息或服務等(無形貨物)的支付關系時,一般應把握一項基本的原則,進口商是否可以無需購買無形貨物就可得到有形貨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則可認定特許費與被估貨物無關,此時應盡可能將它們分開計價;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則可認定特許費與被估貨物有關。
進口貨物的復制權與被估貨物無關。
2、作為被估貨物銷售的一項條件
3、買方支付且尚未包含在實付應付價格之中
作為被估貨物銷售的一項條件:
特許費的支付必須是被估貨物的一項銷售條件,這是判斷該費用是否成為被估貨物完稅價格一部分的重要標准。這里所說的銷售是指輸入進口國的出口銷售,因此有關貨物進口後,進口商在進口國內轉售該貨物時所引起的特許費,即使成為轉售的一項條件,也不能成為完稅價格的一部分。
㈧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什麼確認收入的實現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確認,應於特許權已經轉讓,同時收訖價款或取得收取價款的憑據時確認收入的實現。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轉讓所有權,二是轉讓使用權。在財務上,無論是轉讓其所有權,還是轉讓其使用權,所取得的收入均應作為企業的銷售收入處理。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我國個人收入調節稅的一項應稅收入。即指單位和個人因提供或轉讓各種專利權、專有技術、版權、商標權等給他人使用所取得的收入。
單位和個人所擁有的特許權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用以為自己服務謀取利益,只有當特許權所有者同意轉讓或允許使用,並在支付一定使用費後,才能使用。因此,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特許權所有者的一項專有收入,也是單位和個人應稅收入的一個組成部分
(8)特許權使用費備案時間擴展閱讀
1、交易對象無形化
特許權交易活動涉及大量無形商品,包含了技術、知識產權、數字產品等多種無形的對象。無形交易對象意味著它們是與有形的進口貨物相分離的。
2、因智而生
特許權均是智力或才藝等產生的成果而帶來的財產權利,創造力是產品內在價值的源泉。無論是商標、專利、專有技術還是著作權都是智力的凝結和創造力的體現。
3、用於再生產或服務
從交易的目的來看,特許權轉讓的顯著特點是明確用於再生產產品或服務的商業目的。如果限定為個人使用的交易,則通常不界定為特許權使用費。
4、交易定價過程復雜
由於技術、知識等產品大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沒有市場同類產品可供參考,因此產品定價難以明確。相應的,海關對特許權的估價也較為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