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沒有免費的gpu雲主機啊,試用的也好
有的啊,當前市面上的GPU主機,大多數新手注冊都會有一個免費的體驗期。根據每個專平台的屬性屬不一樣,所以體驗周期和時間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根據我試用了當前各類平台的gpu來說,矩池雲的新手體驗效果最好。注冊就有6小時免費體驗,然後邀約還有新手禮包;相當合算。
❷ cpu 4核+6核gpu,gpu是幹嘛的有了gpu在加獨顯是不是有點浪費
GPU英文全稱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意思是圖形處理器。
圖形處理同越來越高的圖形處理的計回算機答的核心功能組件,比如視頻、游戲等等。
GPU是顯卡的"心臟",是顯卡的核心組成部分,也就相當於CPU在電腦中的作用,它決定了該顯卡的檔次和大部分性能,同時也是2D顯示卡和3D顯示卡的區別依據。
❸ 在手機開發者選項中,把強制GPU渲染和停用HW疊加層打開,會不會更流暢但會不會更費電
會的 但是手機畫面視角效果更好 其實很多都可以關了
❹ 求一款能用顯卡GPU轉換視頻格式的軟體,最好免費的
EmbyServer,搭建下,轉碼播放兩不誤
❺ 玖的GPU雲渲染平台如何收費好不好用
單圖低至0.2,均價幾毛錢一分鍾,渲染100它不香嗎?網頁鏈接
❻ GPU雲渲染如何收費的
炫雲雲渲染GPU渲染,相當於2張GTX1080顯卡,c4d、maya每小時只需 5 元,單卡只需 2 . 5 元,3dsmax8. 75 元,希望能幫到你
❼ intel i系列cpu集成的hd2000 gpu相當於什麼級別顯卡,為省單獨購買顯卡的費用而去買集成顯卡的主板是否值
支持intel核顯的主板比同品牌不支持處理器核顯的主板還要便宜,但都是Micro ATX的小板。有人認為小板在用料走線上不如大板,但我最早的一台電腦就是技嘉的小板,用了近8年電容才鼓包。另外小板的擴展性不如大板,但大多數情況下,一台電腦直道報廢也有插槽根本沒用過。買個一線大廠的全固態電容的板子,應改靠得住的。有pci插槽,有顯卡的pcie插槽(一般都有)就夠用了。最好支持usb3.0,當年usb2.0取代1.1,速度上是飛躍,雖然現在大多數usb設備仍然是2.0,但要為以後做准備。SATA3個人認為無所謂,因為硬碟轉速在那兒擺著呢,未來幾年固態硬碟應該無法取代傳統機械硬碟,成本高,技術不成熟。
買個支持核顯的主板,既能用核顯,又可以加獨立顯卡,我最近新裝的電腦(i3 2100),因為顯卡讓我很糾結,就先用核顯,顯卡還要再看看。另外支持核顯的主板還有個好處,萬一獨立顯卡出了問題,還有核顯可以應急。
最後說hd2000的性能,龍騰1能在1024x768解析度下高畫質流暢運行;上古4無法用最高效果,但是中等毫無問題;輻射3沒試過,國外某個評測說intel的hd2000要運行輻射3需要什麼dll文件,但是運行效果還是不錯的。星際2的評測也不錯。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克以1024x768低畫質流暢運行(大概28fps,評測說的,我沒玩過)。大體上同等需求的游戲應改都沒問題,但還要看游戲本身的優化以及驅動,比如n年前的無冬之夜1在當年頂級的ati 9700 pro的機器上會卡(有火光的地方),我這台新機上依舊會卡。另外上古4的滑鼠延遲問題也是出了名的,不過可以通過設置解決。
據說hd2000對高清的支持是相當好的(我對高清沒興趣,沒試過),國外有不少人認為i3 2100很適合做htpc。
如果樓主打算用二代i3,i5之類的核顯的處理器,可以先不裝獨立顯卡,如果能滿足你的需要,顯卡的錢就省下了,如果不能的話就再加塊獨顯,當然電源上要計算清楚,為以後加獨顯留出空間,現在不少游戲是hd2000無法勝任的,以後的游戲hd2000估計就都吃不消了,如果這些游戲里有你想玩的,就得加獨顯了。電源400w左右的應該差不多,盡量用安鈦克、海韻這種大牌子的(注意,有些大牌子低端產品不怎麼樣,這方面要多搜集些信息,比如認證、代工廠家等等)。
差點忘了說內存,至少2Gx2組雙通道,核顯最大使用1G內存做顯存,因此內存不能少了。如果4Gx2貴不了多少的話就上,一般小板只有兩個內存插槽,雙4G一步到位。
❽ 開啟強制gpu渲染到底是省還是費電,有開啟的
強制就意味著消耗更多的gpu資源,帶來更強的性能的同時耗電也相應增加。
❾ CUDA下,如何測試1MB的數據從主機內存傳輸到gpu全局內存花費的時間
最簡單的方法是用visual profiler,如果想自己測的話你得用GPU端的事件。而且1MB數據也太少點了吧,time.h里的計時精度根本不夠。
另外你最好把CUDA完整學一下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