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聯系
1、固定資產折舊與無形資產攤銷方法均是根據與其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回期實答現方式選擇的。
2、無形資產攤銷和固定資產折舊在會計處理上都應當考慮該項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所服務的對象,並以此為基礎將其折舊、攤銷價值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
二、區別
1、范圍不同
無形資產的攤銷:企業應對所有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進行攤銷。
固定資產的折舊:企業應對所有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
2、更新改造不同
無形資產的攤銷:無形資產不存在更新改造的問題。
固定資產的折舊:處於更新改造過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將其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不再計提折舊。
3、期間不同
固定資產的折舊:固定資產從增加的次月起開始計提折舊,停止使用的當月仍計提折舊。
無形資產的攤銷:無形資產從增加當月起計提攤銷,停止使用的當月不計提攤銷。
B. 下列不應計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是()
應該選CD,企業會計准則中明確寫到了 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回舊:答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2)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 而對於選項C,平時我們賬面上反映的都是土地使用權,即使因為建造房屋建築物等原因轉入固定資產,也不改變它只是使用權這一根本特徵,因此是有有效年限的,需要攤銷或者折舊。這里說的不需要計提折舊的「單獨估價入帳的土地」特指90年代中期國有企業清產核資中,為了體現國有資產增值而按照財工字[1995]108號等文件的規定按照評估價值借記「固定資產」,貸記「資本公積」的劃撥土地價值。因為劃撥土地未規定年限,所以當然就不攤銷了。
C. 一次性扣除的固定資產是否要填寫在期間費用明細表中的資產折舊攤銷費中
要的要的,不過怎麼是寫在期間費用明細表中呢?你用的軟體是不是和我的不一樣啊,我用的智版點財權務怎麼是寫在固定資產中的固定資產折舊裡面的。但是不管用的軟體一樣不一樣這些固定資產這就都要平攤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扣除那麼多吧,很多公司用的東西,不如是座機、電話,每年都要有損耗的。都要記錄在內的
D. 固定資產的折舊與無形資產的攤銷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更正下ls
(2)按現行准則的要求,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應該按照預期的消耗方回式選擇,和答固定資產一樣,可以用直線法、生產總量法,也可以用加速計提的方法。只是一般做題目碰到的多是直線法。
(3)無形資產的預計殘值一般為零,但是如果有第三方承諾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願意付出一定的價格購買之,則該價格為預計殘值,如果無形資產存在活躍市場,從該市場上可以得知該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的殘值,並且預計當使用壽命結束時,該市場仍然存在,即到時候無形資產還可以以此價格出售,則該價格為預計殘值
(4)固定資產折舊時貸「累計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時貸「累計攤銷」,而不是直接貸「無形資產」,另外借方除了借「管理費用」外,還可以借「其他業務成本」(出租)或者「製造費用」(用於產品生產的無形資產)
另外,站長團上有產品團購,便宜有保證
E. 折舊和攤銷有什麼區別折舊必須是固定資產嗎
折舊不一定是固定資產。
折舊和攤銷的區別如下:
1、工作的性質不同
折舊主要是一些事務性的工作。人事部門負責招待領導的決策。
而攤銷則包含戰略性的工作和事務性的工作,批准作用的組織、領導會計機構或會計人員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
2、職責不同
折舊負責本單位財產物資的統一管理,每年進行一次財產清查,健全保管、領用、維護、賠償、報廢、報損以及人員調動交接制度,保證賬物相符。
而攤銷負責組織編制本單位資金的籌集計劃和使用計劃,並組織實施。資金的籌集計劃和使用計劃要結合本單位的經營預測和經營決策以及生產、經營、供應、銷售、勞動、技術措施等計劃,按年、按季、按月進行編制。
3、考核內容不同
折舊主要考核能否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憲法、法令,是否具備工作人員應有的道德品質、是否具有做好本職工作的業務技能,以及必備的文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
而攤銷主要考核,出勤情況、學習成績和工作態度,完成任務的數量、質量、效率等。
4、計算方法不同
折舊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而攤銷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5、製作方法不同
折舊製作所有已制單的單據的余額,原理為期初余額+(或-)本期發生額(包括借方發生額和貸方發生額)=期末余額;只是在選項時有無包括已記帳憑證,就是范圍,一般應選擇包括未記帳的憑證。
而攤銷需要各個科目的余額,一般包括上期余額,本期發生額,期末余額等。
通俗點說就是跟據匯總的憑證而形成的每個科目的余額,而這些科目分屬於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所形成的等式就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6、作用不同
折舊作用就是用於查詢公司的會計科目的發生額、余額等會計信息。
而攤銷主要是為了方便做財務報表。
7、製作的時間不同
折舊在年末製作,而攤銷在年初製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折舊
網路-攤銷
網路-固定資產
F. 資產折舊攤銷問題
1.附表9中的帳載復是指你按照會制計准則進行處理的年限和金額,通俗的說,就是你記賬的金額和年限
2.計稅基礎是指按照稅法最低應該按幾年折舊以及金額
3.如果你記賬的年限大於稅法規定的年限,則不需要調整,反之需要調整
4.稅法規定年限我也懶得打字了,你自己網路搜索下吧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G. 政府劃撥的公盜性資產能算作固定資產嗎,如果算作固定資產需折舊嗎.因為公益性資產不會給企業帶來預期收益.
借:固定資產
貸:專項基金
這應該是農民專業合作社一類的賬.
固定資產都要折舊.折舊時是:
借:其他支出
貸:累計折舊
H. 不同資產的折舊和攤銷時間怎樣確定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59條釋義,企業計算折舊的起始時間是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所得稅的稅前扣除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實際發生原則,固定資產只有實際投入使用時,才發生實際的支出,才允許開始計提折舊。原外資稅法實施細則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應當從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從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本條沿用了這一規定。之所以規定固定資產按照投入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這主要是考慮到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時的時間往往不是月份的開頭,不太容易計算和操作,而且計提折舊起算時間的早晚,只是涉及納稅遞延問題,並不影響固定資產的總折舊額,對企業的影響也不是很大。
所以,本條規定計算折舊的起始時間為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相應的停止計算折舊的時間也為固定資產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開始和結束時間前後對應,便於操作,對企業來說也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