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新稅法下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如何計算

新稅法下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如何計算

發布時間:2021-01-18 14:17:57

⑴ 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如何計算企業所得稅

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屬於知識產權收入,計算所得稅,如有高新技術優惠政策,則按優惠政策計算。沒有,那就按一般銷售收入計算。

⑵ 2019年新個稅實施後,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費用減除標準是什麼

新個稅法對於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納稅內申報分兩步,首先容每次發放的時候預扣申報,可以減除相應的費用後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在按適用稅率計算申報預交

三項綜合所得以每次收入減除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減除費用: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預扣稅率,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是20%,勞務報酬:

所以你說的扣除費用只是預交的時候使用,匯算清繳的時候又要綜合重新計算了

⑶ 2018年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怎麼計算個人所得稅

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為了准確計算自己納稅額,可以下載個稅管家app,在手機上就可以計算,無門檻無費用,放心使用,方便快捷!

⑷ 稿酬、特許權使用費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在修正的復個人所得稅稅法中,工制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4項所得作為綜合所得,在計稅時予以合並,綜合計稅(適用於居民個人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4項所得作為綜合所得,在計稅時予以合並綜合計稅。
所以,如果您有日常的工資性收入的話,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應與工資性收入合並計算,可以按月計算扣除5000的基數以及房貸利息等附加的支出,也可以按年進行綜合申報;

⑸ 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20%的比例稅率。

⑹ 2019新稅法實行後,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據了解,在繳稅的流程上,勞務報酬所得與工資薪金所得大體相同,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單位代扣代繳

相關單位在向納稅人支付勞務費時會先進行稅款的預扣預繳

勞務報酬的扣稅標准為: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

減除費用:預扣預繳稅款時,勞務報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按800元計算;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20%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預扣預繳稅額,適用20%至40%的超額累進預扣率。

計算方法簡單來說,就是:

(1)勞務報酬-費用=收入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而費用的多少取決於勞務報酬是否在4000元之上,決定是800元,還是收入的20%。按這個方法計算出的收入額,再對照「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進行稅額的計算。

(2)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一次性勞務收入3000元(小於4000元),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3000-800=2400元,屬於「不超過20000元」檔,應預扣預繳稅額=2400×20%-0=480元。

一次性勞務收入10000元(大於4000元),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10000×80%=8000元,屬於「不超過20000元」檔,應預扣預繳稅額=8000×20%-0=1600元。

一次性勞務收入50000元(大於4000元),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50000×80%=40000元,屬於「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檔,應預扣預繳稅額=40000×30%-2000=10000元。

一次性勞務收入100000元(大於4000元),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100000×80%=80000元,屬於「超過50000元的部分」檔,應預扣預繳稅額=80000×40%-7000=25000元。

第二步:年度末匯算清繳

51個稅管家提醒,勞務報酬所得作為綜合所得之一,在年度末進行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注意,按照以上「第一步」計算的個稅,並不一定是納稅人最終應當繳納的稅款,而是在獲得收入的時候,由支付該項收入的單位進行代扣代繳的金額。

最終全年要繳納多少個稅,由居民個人辦理年度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時,依法計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四項所得的收入額,並入年度總和所得計算應納稅款,稅款多退少補。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⑺ 新稅法下,外籍個人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怎麼征稅

如果其已經屬於居民來個人了,就源按照國內針對居民個人的規定來征稅,不適用於協定優惠稅率了。

參考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61號「非居民個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稅款扣繳方法保持不變,達到居民個人條件時,應當告知扣繳義務人基礎信息變化情況,年度終了後按照居民個人有關規定辦理匯算清繳。」

因此如果一個外籍個人一開始適用非居民個人申報稅個稅的,當其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達到居民個人的條件後,年度終了之後按照居民個人有關規定辦理匯算清繳。雙邊稅收協定一般適用非居民個人,在其為非居民個人的情況下,再以協定所約為先。

⑻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2018

之前不知道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也要交稅,個稅管家app,好多種類都能計算,而且還准確快速

閱讀全文

與新稅法下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如何計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