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單位企業如何控制用車成本
1、領導審批
2、指定加油站、維修站,財務人員結算費用,
3、至於保險費,只要有車就得支出。
4、登記行駛里程。
❷ 怎樣可以減少公司車輛費用公司內部車輛承包給各部門的可實施性方案
我們要給不同的管理人員一個好的解決方案。車輛管理系統是傳統車輛管理的延伸這樣可以使用敘述性標題,是文件便於理解、查找。 3.可以免予DOS的束縛,自行
❸ 企業用車如何有效管理
公司車輛管理的辦法
為合理使用汽車,提高汽車使用率,降低能耗,特製定本辦法。
一、公務用車
1、公司員工在市內參加各種業務活動,到外地出差或開會,在徵得部門負責人同意的情況下,可申請派車;
2、公司員工遇有緊急、重要公務或因路遠等必需用車的情況時,在徵得部門負責人同意的情況下,可申請派車。
3、公司組織集體活動,酌情安排用車。
二、非因公用車
1、職工因重病急診、重病住院和女職工生產住院必須用車的,經批准可以免費使用。
2、經批準的其他非因公個人用車(包括離、退休人員),一律按規定收費。
三、用車手續
1、凡可預見的公務用車,請在公務前一天與綜合部預約,以便安排。
2、職工非因公用車(因傷病除外),提前二天預約,由綜合部酌情安排。
四、費用結算
1、用車費用的結算採取用車人簽單,按月按部門分攤的方式進行結算。
2、用車人在每次用車前應要求司機將小表復零,用車後對里程數、過路過橋費、停車費等進行核實,並在《單車行車台帳》上簽字確認。所有費用一律由司機先行墊付,至下月初至財務部統一結算。
3、當二個或二個以上部門合用一輛車時,司機需在用車結束前按單程、雙程及人頭數進行費用分攤,並分別由用車人簽字認可。
4、各部門用車費用需由司機在下月初匯總後交各部門負責人簽字認可,否則不予結帳。
5、各部門的用車費用一律納入部門成本。
6、對非因公用車,除規定免費使用的情況,一律採取用車人簽單,在用車人下月工資扣除的方式進行費用結算,但司機需在《單車行車台帳》上註明「私用」。
7、用車結算價以《單車結算價目表》為准。
公司車輛管理規則
1.機動車輛由經理辦公室統一管理,原則上由專人駕駛,遇特殊情況必須更換或替代駕駛員的,應由經理辦公室批准。
2.車輛的年檢、保養、清潔、停放以及辦理保險等車務手續由駕駛員負責辦理。
3.駕駛員出車前必須認真做好車輛檢查,車容整潔、車況良好、部件齊全、制動有效,不允許病車上路。如有部件損壞和不安全因素隱患,應及時處理直至修復,確保安全運輸。
4.車輛每周至少清洗一次,駕駛人員在特殊天氣情況下可根據車況適當調整。雨雪等惡劣天氣後及長途返回時,車輛外表嚴重污染的應及時清洗。
5.車輛在公司期間應停放在公司指定的停車位,外出期間駕駛員應尋找合理的停車場所停放並保證車輛的安全;
6.遇交通事故或車輛被損壞、被盜竊的,應及時報警並立即通知保險公司到場解決。
7.公車私用造成的交通事故,除保險公司理賠的費用外,由責任人負責賠償給他人和給公司造成的一切損失。
8.未經公司批准擅自用車,使用者按正常用車費用的5倍繳納車費,另外對駕駛員每次罰款200元。
9.車輛每年應徹底大修保養一次。車輛大修是一次全面的系統質量鑒定,應由資深車輛技術人員和駕駛員對車輛認真檢查,對不符合質量要求部位應請承修方及時整改合格後方可接受。新車和大修後的車輛有一段磨合期,駕駛員必須注意控制車速及其它養護工作。
10.車輛使用規定:
公司車輛一般不外借。
公司車輛原則上不用於單程30KM以內的短程外出(辦理5000元以上的大額存取款、攜帶公司機要文件物品等其它特殊情況除外)。
員工遠程外出(單程30KM以上)應合理安排出行時間,以保證效率、節省時間、減少費用為原則,首選地鐵、輕軌等公共交通工具。在公交線路確實不暢,且時間確實緊急的情況下,經部門經理(含)以上領導批准,方可使用公司車輛,並在使用後由駕駛員立即填寫《出車登記表》。
因項目原因而使用公司車輛的,按1元/KM計算項目成本,由駕駛員、項目主管、批准領導分別簽字後報財務核算,從項目組包干車費中扣減。
《出車登記表》由駕駛員負責統計、保管,財務部負責監督、核算,必須如實記錄,否則將承擔相應責任。
❹ 公司車輛如何減少費用
我勸你適量適當...不要把你的權力下放..那樣子會把自己架空...不要太嚴..那樣子失去民心..不要太松 那樣失去信任...
自己把握尺度 難得糊塗但是心裡也有數...
❺ 什麼管理辦法使單位車輛降低油耗,節約成本,堵住漏洞
什麼管理辦法使單位車輛降低油耗,節約成本,堵住漏洞
物流成本是指伴隨著企業的物流活動而發生的各種費用,是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也稱為物流費用。其由三部分構成:第一,伴隨著物資的物理性活動發生的費用以及從事這些活動所必需的設備、設施的費用:第二,物流信息的傳送和處理活動發生的費用以及從事這些活動所必需的設備和設施的費用;第三,對上述活動進行綜合管理的費用。
物流成本一般有以下幾種分類:
(1)一般分類:直接成本或運營成本、間接成本。
(2)按物流功能范圍分類:運輸成本、流通加工成本、配送成本、包裝成本、裝卸與搬運成本、倉儲成本。
(3)按物流活動范圍分類:供應物流費、企業內物流費、銷售物流費、回收物流費、廢棄物物流費。
所謂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過成本去管理物流,即管理的對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說是以成本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物流成本管理的意義在於,通過對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間的效益背反關系,科學、合理地組織物流活動,加強對物流活動過程中費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動中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消耗,從而達到降低物流總成本,提高企業和社會經濟效益的目的。
[編輯]
物流成本管理的目的
企業在進行物流成本管理時,首先要明確管理目的,有的放矢。一般情況下,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出發點是:
(1) 通過掌握物流成本現狀,發現企業物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 對各個物流相關部門進行比較和評價;
(3) 依據物流成本計算結果,制訂物流規劃、確立物流管理戰略;
(4) 通過物流成本管理,發現降低物流成本的環節,強化總體物流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方法
准確地進行物流成本管理,必須掌握好物流成本管理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編輯]
(1) 比較分析
①橫向比較:把企業的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退貨物流和廢棄物物流(有時包括流通加工和配送)等各部分物流費,分別計算出來,然後進行橫向比較,看哪部分發生的物流費用最多。如果是供應物流費用最多或者異常多,則再詳細查明原因,堵住漏洞,改進管理方法,以便降低物流成本;
②縱向比較:把企業歷年的各項物流費用與當年的物流費用加以比較,如果增加了,再分析一下為什麼增加,在哪個地方增加了,增加的原因是什麼?假若增加的是無效物流費,則立即改正;
③計劃與實際比較:把企業當年實際開支的物流費與原來編制的物流預算進行比較,如果超支了,分析一下超支的原因,在什麼地方超支?這樣便能掌握企業物流管理中的問題和薄弱環節。
[編輯]
(2) 綜合評價
比如採用集裝箱運輸,一可以簡化包裝,節約包裝費;二可以防雨、防曬,保證運輸途中物品質量;三可以起倉庫作用,防盜、防火。但是,如果包裝由於簡化而降低了包裝強度,貨物在倉庫保管時則不能往高堆碼,浪費庫房空間,降低倉庫保管能力。由於簡化包裝,可能還影響貨物的裝卸搬運效率等等。那麼,利用集裝箱運輸是好還是壞呢?就要用物流成本計算這一統一的尺度來綜合評價。分別算出上述各環節物流活動的費用,經過全面分析後得出結論,這就是物流成本管理。即通過物流成本的綜合效益研究分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加強物流管理。
[編輯]
(3) 排除法
在物流成本管理中有一種方法叫活動標准管理(Activiey Based Management,英文簡稱ABM)。其中一種做法就是把物流相關的活動劃分為兩類,一類是有附加價值的活動,如出入庫、包裝、裝卸等與貨主直接相關的活動;另一類是非附加價值的活動,如開會、改變工序、維修機械設備等與貨主沒有直接關系的活動。其實,在商品流通過程中,如果能採用直達送貨的話,則不必設立倉庫或配送中心,實現零庫存,等於避免了物流中的非附加價值活動。如果將上述非附加價值的活動加以排除或盡量減少,就能節約物流費用,達到物流管理的目的。
(4) 責任劃分
在生產企業里,物流的責任究竟在哪個部門?是物流部門還是銷售部門?客觀地講,物流本身的責任在物流部門,但責任的源頭卻是銷售部門或生產部門。以銷售物流為例,一般情況下,由銷售部門制訂銷售物流計劃,包括訂貨後幾天之內送貨,接受訂貨的最小批量是多少等均由企業的銷售部門提出方案,定出原則。假若該企業過於強調銷售的重要性,則可能決定當天訂貨,次日送達。這樣的話訂貨批量大時,物流部門的送貨成本少,訂貨批量小時,送貨成本就增大,甚至過分頻繁、過少數量送貨造成的物流費用增加,大大超過了擴大銷售產生的價值,這種浪費和損失,應由銷售部門負責。分清類似的責任有利於控制物流總成本,防止銷售部門隨意改變配送計劃,堵住無意義、不產生任何附加價值的物流活動。
美國物流成本管理經驗
我國如降低1%的物流成本,就等於增長了10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降低物流成本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措施。據測算,美國每年的經濟規模為10萬億美元,如果降低1%的成本,就相當多出1000億美元的效益。
我國現在是1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如果降低1%的物流成本就等於增長了100億美元的效益。美國的物流成本管理經驗對我國物流業有重要啟示。
美國物流成本約佔GDP的10% 成本計算方法獨到
美國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在二十世紀90年代保持在11.4%~11.7%范圍內,而進入二十世紀最後10年,這一比重有了顯著下降,由11%以上降到10%左右,甚至達到9.9%,但物流成本的絕對數量還在一直上升。
分析發現。美國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庫存費用;二是運輸費用;三是管理費用。比較近20多年來的變化可以看出,運輸成本在GDP中比例大體保持不變,而庫存費用比重降低是導致美國物流總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這一比例由過去接近5%下降到不足4%。由此可見,降低庫存成本、加快周轉速度是美國現代物流發展的突出成績。也就是說利潤的源泉更集中在降低庫存、加速資金周轉方面。
宏觀上,美國物流成本包括的三個部分,且各自有其測算的辦法。第一部分庫存費用是指花費在保存貨物的費用,除了包括倉儲、殘損、人力費用及保險和稅收費用外,還包括庫存占壓資金的利息。其中,利息是當年美國商業利率乘以全國商業庫存總金額得到的。把庫存占壓的資金利息加入物流成本,這是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費用計算的最大區別,只有這樣,降低物流成本和加速資金周轉速度才從根本利益上統一起來。
第二部分運輸成本包括公路運輸、其他運輸方式與貨主費用。公路運輸包括城市內運送費用與區域間卡車運輸費用。其它運輸方式包括:鐵路運輸費用、國際國內空運費用、貨物代理費用、油氣管道運輸費用。貨主方面的費用包括運輸部門運作及裝卸費用。近十年來,美國的運輸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大體為6%,一直保持著這一比例,說明運輸費用與經濟的增長是同步的。
第三部分物流管理費用,是按照美國的歷史情況由專家確定一個固定比例,乘以庫存費用和運輸費用的總和得出的。美國的物流管理費用在物流總成本中比例大體在4%左右。
另一個反映美國物流效率的指標是庫存周期。美國平均庫存的周期在1996年~1998年間保持在 1.38個月到1.40個月之間,但1999年發生了比較顯著的變化,庫存周期從1999年1月份的1.38個月降低到年底的1.32個月,這是有史以來的最低周期。庫存周期減少的原因是由於銷售額的增長超過了庫存量增長。
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益 減少庫存支出是 降低物流費用的主要來源 物流成本的概念必須拓展 美國的物流成本管理對我們有三大啟示:
第一,降低物流成本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戰略措施。美國每年10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如果降低1%的成本,就相當多出1000億美元的效益。我國現在是1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如果降低1%的物流成本就等於增長了100億美元的效益。業界普遍認為我國物流成本下降的空間應該在10個百分點或更多,這是一筆巨大的利潤源泉。
第二,美國的實踐表明,物流成本中運輸部分的比例大體不變,減少庫存支出就成為降低物流費用的主要來源。減少庫存支出就是要加快資金周轉、壓縮庫存,這與同期美國庫存平均周轉期降低的現象是吻合的。因此,發展現代物流就是要把目標鎖定在加速資金周轉、降低庫存水平上面。這是核心的考核指標。
第三,物流成本的概念必須拓展。庫存支出不僅僅是倉儲的保管費用,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它所佔有的庫存資金成本,即庫存占壓資金的利息。理論上還應該考慮因庫存期過長造成的商品貶值、報廢等代價,尤其是產品周期短、競爭激烈的行業,如PC機、電子、家電等。
❻ 企業用車費用怎麼才能降到最低
可以對用車支出費用控制住限額,滴滴企業版就可以,主要是他們有系統評台,專可以對員工部門,項目等用車屬方式進行管控,而且還可以提前設定用車規則,時間,目的地,出發地都比較明確,各方面都管理到位,肯定能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