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進項稅轉出怎樣做賬務處理
(一)貨物用於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的賬務處理
納稅人已抵扣進項稅額的購進貨物(不含固定資產)、勞務、服務,用於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的,應當將已經抵扣的進項稅額從當期進項稅額中轉出;無法確定該進項稅額的,按照當期實際成本計算應轉出的進項稅額。
處理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貸: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二)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的賬務處理
納稅人購進的貨物發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盜、丟失、霉爛變質,或因違反法律法規造成的依法沒收、銷毀、拆除情形,其購進貨物,以及相關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所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進行轉出。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損失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三)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的賬務處理
納稅人在產品、產成品發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盜、丟失、霉爛變質,或因違反法律法規造成的依法沒收、銷毀、拆除情形,其耗用的購進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以及相關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所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進行轉出。
無法確定該進項稅額的,按照當期實際成本計算應轉出的進項稅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
貸:在產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四)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兼營簡易計稅項目、免稅項目的賬務處理
適用一般計稅方法的納稅人,兼營簡易計稅項目、免稅項目而無法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應按照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期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期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銷售額+免徵增值稅項目銷售額)÷當期全部銷售額
借:管理費用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五)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發生應進項稅額轉出的情形的賬務處理
已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資產,發生應進項稅額轉出情形的,按照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凈值×適用稅率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凈值,是指納稅人根據財務會計制度計提折舊或攤銷後的余額。
借:固定資產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六)取得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不動產的賬務處理
納稅人取得不動產專用於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應取得2016年5月1日後開具的合法有效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並進行進項稅額轉出。如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為增值稅專用發票,應在認證期內進行認證。
(七)購貨方發生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的賬務處理
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因銷售折讓、中止或者退回而退還給購買方的增值稅額,購買方應暫依《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信息表》所列增值稅稅額從當期進項稅額中轉出,待取得銷售方開具的紅字專用發票後,與《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票信息表》一並作為記賬憑證。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待攤費用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1)某項無形資產取得為160擴展閱讀:
進項稅額轉出年末余額的處理:
對於進項稅額、銷項稅額可以在每月末,做個憑證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這樣明細進項稅額、銷項稅額沒有餘額,而且每月賬面結轉完的「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與增值稅報表完全一致,借方余額為留抵稅額,貸方為應繳稅額。
參考資料:
進項稅轉出-網路
㈡ a公司換出的無形資產,原價為150萬元,已提累計攤銷偉50萬元,公允價值為160萬元
a 借:銀行存款 1600000
累計攤銷 500000
貸:無形資產 1500000
營業外版收入600000
b 借:無形資產 1600000
貸:銀行存權款 16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