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調整後每股凈資產」
在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報告中會分別看到每股凈資產和調整後每股凈資產指標。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計算公式為:調整後的每股凈資產=(年度末股東權益-三年以上的應收款項凈額-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年度末普通股股份總數,公式中應收款項凈額包括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預付帳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補貼款。
企業的資產有幾十項,但從流動性和變現能力來看是各不相同的。其中有一部分實際上是費用或損失,這些「不良資產」是沒有變現價值或者是市場價值極低的。例如,我們知道,帳齡超過3年的應收款項,能夠收回來的概率極小,最終都會變成壞帳而被沖銷,只能在今後陸續分期攤入成本費用,雖然也在資產行列中,但它們是不能流動和變現的。待處理財產凈損失,是指損失減盤盈後的凈額,可分為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和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是因為盤虧、毀損、報廢等而已經損失了的,但未查明損失原因而在等待處理中的財產,最後結果大多是記入營業外支出或管理費用中。由於該項損失是無可挽回的事實,是永遠也不可能變現的,因而無論損失的是流動資產或固定資產,對投資者來說,都只能會使自己的每股凈資產「縮水」。
以前由於中國相關會計制度不甚嚴密,對這些「不良資產」沒能進行「驗明正身」,從而導致了部分會計報表中的數據出現「浮腫」。新規定要求把這些減項從凈資產中減去,擠去報表數字中的「水份」,使得調整後的每股凈資產更實在可靠,質量更高,從而提高了這一指標的真實性。
可見,調整後每股凈資產指標計算是將期末凈資產扣除變現能力較差的三年以上應收款項和部分費用性質的資產(不會有任何變現價值和帶來任何收益而期末仍反映在資產負債表資產項目上)作為計算基礎,計算出的調整。
② 長期待攤費用為什麼屬於資產科目
因為長期待攤費用核算的是企業已經發生的,但是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負擔的內分攤的各項費用。根據權責發生制容的原則,雖然這筆錢企業已經花出去了,但是受益期比較長,是為公司長期持續經營所做的,如果全部一次計入當期損益顯然是不合適的,實際上應該在以後的期間分攤,所以屬於資產類科目。
(2)經營性質長期待攤費用怎麼攤銷擴展閱讀:
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企業已經發生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負擔的分攤期限在1
年以上的各項費用,如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等。企業發生的長期待攤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有關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攤銷長期待攤費用,借記"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舉例說明】
企業自行對經營租入發電設備進行大修理,經核算共發生大修理支出24
000元,修理間隔期為4年。分錄如下:
借:長期待攤費用──大修理支出24
000
貸:銀行存款
24
000
上述大修理費用按修理間隔期4年平均攤銷,每月攤銷500元。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500
貸:長期待攤費用──大修理支出500
參考資料:長期待攤費用-網路
③ 公司購買高爾夫球會員證如何做賬
一、公司購買高爾夫球會員證,可以當做交際應酬費,計入管理費用-交際應酬費科專目。賬務處理屬是:
借:管理費用-交際應酬費
貸:銀行存款
二、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 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主要核算的內容包括:企業籌建期間發生的開辦費、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工會經費、董事會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房產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技術轉讓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