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無形資產對其他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營業稅是否計入投資成本
對於這個問題,的確有些教材有錯誤,以下是我去年考過注冊會計師會內計科目時的教材容講解。同時也是我認同的觀點。概括如下:
用無形資產對其他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實質是一種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該交易分為兩個過程來思考,首先是處理無形資產,然後是換入股權。因此,與換出資產有關的稅費與出售資產相關的稅費會計處理是相同的。換出固定資產的相關稅費計入營業外收支,換出無形資產相關的稅費也就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了。
Ⅱ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對外投資都涉及那些稅項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對外投資視同銷售,故需繳納營業稅,但不是根據增值部分計算,而是根據銷售價格。
所以不對增值的部分專門計量征稅。
Ⅲ 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和以不動產投資入股,為什麼不交營業稅
以不動產入股,對被投資企業享有收益並承擔風險的,那麼取得的投資內收益不需要交納營業容稅.但如果無論被投資企業盈利狀況如何,投資企業都能取得固定的收益,相當於出租不動產,這就需要交營業稅了.
簡單的說,就是需要承擔風險的,收益不交營業稅,不需要承擔風險的,收益需要交營業稅.可參考下文第一點.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
文號 財稅[2002]191號
發文單位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頒布日期 2002-12-10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近來,部分地區反映對股權轉讓中涉及的無形資產、不動產轉讓如何徵收營業稅問題不夠清楚,要求明確。經研究,現對股權轉讓的營業稅問題通知如下:
一、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二、對股權轉讓不徵收營業稅。
三、《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國稅發[1993]149號)第八、九條中與本通知內容不符的規定廢止。
本通知自2003年1月1日起執行。
Ⅳ 以不動產對外投資是否徵收營業稅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2】191號)以無形資產、不動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以不動產或無形資產投資入股收取固定利潤徵收營業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發〔1997〕490號 )規定:「根據《營業稅稅目注釋》的有關規定,以不動產或無形資產投資入股,與投資方不共同承擔風險,收取固定利潤的行為,應區別以下兩種情況徵收營業稅:以不動產、土地使用權投資入股,收取固定利潤的,屬於將場地、房屋等轉讓他人使用的業務,應按『服務業』稅目中『租賃業』項目徵收營業稅。
根據財稅[2002]191號文件的規定,以不動產、無形資產投資入股,共享利潤,共擔風險的行為,不繳納營業稅。以貨物對外投資按增值稅的規定要視同銷售,繳納增值稅。而以不動產、無形資產對外投資不繳營業稅。其原因在於,一般來說,增值稅實行以票抵扣,上游環節不徵收增值稅,下游環節則得不到進項稅額抵扣,因此為了維護增值稅鏈條的完整性,對貨物投資需要繳納增值稅;而營業稅原則上沒有抵扣的規定,如果對投資行為征稅,則隨著投資鏈條的拉長,被投資的資產就會存在重復納稅的現象,所以稅法規定不徵收營業稅。
Ⅳ 以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是否需要繳納營業稅
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內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容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稅法規定,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可以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
Ⅵ 公司或個人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應如何納稅
現行稅收法規規定:轉讓無形資產,即轉讓土地使用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商譽取得的收入,應徵收營業稅,也應徵收企業所得稅。但對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是否征稅,營業稅和所得稅的規定是不同的。 1、公司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 關於營業稅問題。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1993-12-27)第八條「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的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之規定,以各種無形資產投資入股的行為,不屬於轉讓行為,不屬於營業稅征稅范圍,即不征營業稅。但對投資者以無形資產投資獲得的股權轉讓,仍按轉讓無形資產稅目征稅。所謂「投資入股」是指無形資產所有者以無形資產投資後是否參與合資企業的稅後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而言。如果是按銷售額或營業額的一定比例提取應得轉讓費或者取得固定收入,不承擔投資經營風險,則不屬投資入股,而屬於轉讓無形資產,應按轉讓「無形資產」稅目徵收營業稅。 而對所得稅問題,國家稅務總局國稅發[2000]118號文第三條規定:企業以經營活動的部分非貨幣資產對外投資,應在投資交易發生時,將其分解為按公允價值銷售有關非貨幣性資產和投資兩項業務進行所得稅處理,並按規定確認資產的轉讓所得或損失,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也就是說,企業以非貨幣資產(如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時,其公允價值大於其賬面價值的增值部分,視同轉讓所得納入應稅所得計繳企業所得稅;其公允價值小於其賬面價值部分視同轉讓損失,在所得稅前扣除。因此,若公司對外投資時,該無形資產存在增值或者評估增值的,就該增值部分應當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至於評估及投資時的賬務處理問題,按以下方式處理: (1)新《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以非貨幣性交易換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①評估價值>賬面價值時 借:長期投資-股權投資(投出資產賬面價值+相關稅費) 貸:無形資產(賬面價值) 遞延稅款(評估價值-賬面價值)×稅率 ②評估價值≤賬面價值時 借:長期投資——股權投資(投出資產賬面價值) 貸:無形資產(賬面價值) (2)如果企業執行舊的會計制度 ①評估增值時 借:長期投資-股權投資(投出資產公允價值) 貸:無形資產(賬面價值) 遞延稅款(公允價值-賬面價值)×稅率=稅金 資本公積(公允價值-賬面價值-稅金) ②評估減值時 借:長期投資——股權投資(投出資產公允價值) 營業外支出(賬面價值-公允價值) 貸:無形資產(賬面價值) 2、個人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 關於營業稅問題。根據前述國稅發[1993]149號文件第八條的相關規定,個人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同樣符合該文件規定的免徵營業稅條件,因此對個人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的行為,不應徵收營業稅。 至於個人所得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非貨幣性資產評估增值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2005]19號2005-4-13)「考慮到個人所得稅的特點和目前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的實際情況,對個人將非貨幣性資產進行評估後投資於企業,其評估增值取得的所得在投資取得企業股權時,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在投資收回、轉讓或清算股權時如有所得,再按規定徵收個人所得稅,其『財產原值』為資產評估前的價值」之規定,對個人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時的評估增值部分,不予徵收個人所得稅。但在轉讓該項股權時,其作為轉讓收入抵扣價值的財產原值,只能以評估前的價值為標准,而不能以評估增值的價值為標准。事實上意味著,個人所得稅合法地遞延至轉讓股權時再予徵收。
Ⅶ 無形資產作價投資要不要交營業稅
現行稅來收法規規定:源轉讓無形資產,如商標權、著作權、商譽、轉讓土地使用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的收入,不僅徵收營業稅,也徵收企業所得稅,但關鍵取決於無形資產是否要進行「投資入股」。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參與被投資方的利潤分配並於被投資方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因為以各種無形資產投資入股的行為,不屬於轉讓行為,不屬於營業稅征稅得范圍,即不征營業稅。但對投資者以無形資產投資獲得的股權轉讓,仍按轉讓無形資產稅目征稅。)
Ⅷ 無形資產對外投資評估增值納稅嗎
根據稅法的規定,對投資活動中產生的資產增值部分不計算所得稅,增值部分不是計入營業外收入,而應該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但如果日後對該項投資權益進行轉讓時,則應將增值部分納入當年應納稅所得額中計算所得稅。賬務處理上,按增值部分繳納的所得稅,借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
Ⅸ 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收取固定收益的情況,請問長期股權投資的金額是公允價,是否還包括營業稅
24W。你直接這么想,賬面上20W的無形資產當做24W處置了,說明此項交易你賺了4W,減去1.2W的稅,不是就賺了2.8W,這部分肯定計入營業務收入啊,分錄什麼的就清楚了吧
Ⅹ 無形資產入股是否征稅
1、個人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 (1)營業稅問題:根據前述國稅發[1993]149號文件第八條的相關規定,個人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同樣符合該文件規定的免徵營業稅條件,因此對個人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的行為,不應徵收營業稅。 (2)個人所得稅問題: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非貨幣性資產評估增值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2005]19號2005-4-13)「考慮到個人所得稅的特點和目前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的實際情況,對個人將非貨幣性資產進行評估後投資於企業,其評估增值取得的所得在投資取得企業股權時,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在投資收回、轉讓或清算股權時如有所得,再按規定徵收個人所得稅,其『財產原值』為資產評估前的價值」之規定,對個人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時的評估增值部分,不予徵收個人所得稅。但在轉讓該項股權時,其作為轉讓收入抵扣價值的財產原值,只能以評估前的價值為標准,而不能以評估增值的價值為標准。事實上意味著,個人所得稅合法地遞延至轉讓股權時再予徵收。 2、公司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 (1)營業稅問題: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1993-12-27)第八條「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的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之規定,以各種無形資產投資入股的行為,不屬於轉讓行為,不屬於營業稅征稅范圍,即不征營業稅。但對投資者以無形資產投資獲得的股權轉讓,仍按轉讓無形資產稅目征稅。所謂「投資入股」是指無形資產所有者以無形資產投資後是否參與合資企業的稅後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而言。如果是按銷售額或營業額的一定比例提取應得轉讓費或者取得固定收入,不承擔投資經營風險,則不屬投資入股,而屬於轉讓無形資產,應按轉讓「無形資產」稅目徵收營業稅。 (2)所得稅問題:國家稅務總局國稅發[2000]118號文第三條規定:企業以經營活動的部分非貨幣資產對外投資,應在投資交易發生時,將其分解為按公允價值銷售有關非貨幣性資產和投資兩項業務進行所得稅處理,並按規定確認資產的轉讓所得或損失,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也就是說,企業以非貨幣資產(如無形資產)對外投資時,其公允價值大於其賬面價值的增值部分,視同轉讓所得納入應稅所得計繳企業所得稅;其公允價值小於其賬面價值部分視同轉讓損失,在所得稅前扣除。因此,若公司對外投資時,該無形資產存在增值或者評估增值的,就該增值部分應當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