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幫我解釋下「攤銷」 ,,,最好舉個例子。。百度上看過了,不太理解。。謝謝
攤銷,抄就和折舊類似,折舊是襲對於固定資產而言的,攤銷是除了固定資產之外的。
網路給的定義:攤銷(Amortization)指對除固定資產之外,其他可以長期使用的經營性資產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攤購置成本的會計處理辦法,與固定資產折舊類似。
舉例:某企業購買一塊土地10年的使用權,共花費100000。記賬時每年記每年10000元,共計10年,這就是對總花銷的攤銷。
❷ 什麼是攤銷和折舊.麻煩舉個例子
折舊一抄般針對固定資襲產,如機器設備成本需按預計使用年限、將其價值由折舊轉入生產成本中;
攤銷一般針對無形資產,如專利成本需按預計服務年限、將其價值由攤銷轉入生產成本中。
兩者使用的科目不同,但本質是相同的,都是通過「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將資產的購入成本按其為企業服務的年限逐步轉移到各年生產過程中,以較公平地計量這些長期使用資產為生產作出的貢獻。
❸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
計算公式:
年折舊率 = (1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
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2、工作量法
計算公式: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價× ( 1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折舊和攤銷的具體案例擴展閱讀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通知,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對輕工、紡織、機械、汽車等四個領域近20個重點行業的企業2015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由企業選擇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通知規定,對上述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2015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由企業選擇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通知同時明確,企業縮短折舊年限時,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❹ 書上案例5,第三年利潤總額為負數,臨時借款為應還本金減折舊和攤銷,得131.24萬元,實際用營業收入減經營
1040萬在「連 鎖 銷 售」行業里基本上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那麼高級業務員大概可以賺多少錢?
每個高級業務員可以賺到的錢是不一樣的,按照一條單線上有4名高級業務員存在的原則,下面上去一個後面就出局離開一個,前面的3名高級業務員按照下面體系每購買一份都分別拿到500元,最後一名快離開的高級業務員拿分配剩下的錢以及對下面扣除的10%的個人所得稅,這名高級業務員拿的錢是不多的。 按照這樣的分配規律,你很簡單就可以計算出你上面的老總每個月都賺了多少錢,他上去以後一共賺了多少錢。這個每個人是不一樣的,賺錢的多少要看下面的發展情況,發展好賺錢就多,發展快賺錢就快。
在「連 鎖 銷 售」行業中,能發展3名直接下線,並且這3名直接下線都發展得很好的情況非常少,一般人都是只有一條線在發展,最多也就是兩條線在發展。這種情況其實很難賺錢,他發展的這一條線很快就會上去高級業務員,也就是說他很快就會按照規律出局離開。剛上去的老總下面的體系一個月能發展的份額是有限的,能發展到100份以上算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狀況,也就是說一個月能賺到5 萬就非常理想了,但是大多數人都發展不到這個水平,有的人下面一個月就發展幾分,他也就只能拿到幾千塊錢,甚至有些體系一個月一份都沒有,那麼你的老總這個月的收入也為0。 這還需要一個前提,就是上去的老總傘下健康發展,不出現問題。有些人剛上老總,因為管理不善,下面的人全被別人弄走,這種情況是最危險的,下面連人都沒有,還談什麼賺錢,上去也就等於零,沒有錢賺。
一般情況下,一個老總也就能賺幾十萬不等,出去前期投資的錢,當初上老總的時候買線的錢,也就所剩無幾。上去以後在前面很長一段時間里其實都處於虧損狀態,不要把老總想那麼神聖,他們自己也是苦不堪言,尤其是一些帶著全家老小的人,這種人要收回全家人的投資是相對困難的。
當然,也有賺到錢的老總,但都不可能太多,不會像大家所傳揚的那樣幾百、幾千萬。
❺ 折舊和攤銷有哪些異同
折舊一般是相對於固定資產而言,指一定時期內為彌補固定資產損耗按照規定回的固定資產折舊率提取的答固定資產折舊,或按國民經濟核算統一規定的折舊率虛擬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它反映了固定資產在當期生產中的轉移價值。 折舊費用按固定資產的使用部門,車間實用的可以計入製造費用,間接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管理部門實用的計入管理費用中減少當期利潤。折舊方法有直線法,年限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
攤銷指對除固定資產之外,其他可以長期使用的經營性資產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攤購置成本的會計處理辦法,與固定資產折舊類似。攤銷費用計入管理費用中減少當期利潤,但對經營性現金流沒有影響。 常見的攤銷資產如土地使用權、大型軟體、開辦費等無形資產,它們可以在較長時間內為公司業務和收入做出貢獻,所以其購置成本也要分攤到各年才合理。攤銷期限一般不超過10年,與折舊一樣,可以選擇直線法和加速法來攤銷無形資產。
從金額上看,一般情況下,攤銷的費用相對於折舊費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說,大多數公司固定資產要遠遠大於無形資產,因此攤銷和折舊一般會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區分。
❻ 待攤、分攤、計提折舊、攤銷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我看見分錄會做,但是理解不透,哪位給我舉個詳細的例子
待攤抄,一般是指待攤費用,它和預提費用是一對
待攤費用就是指當期已經實際現款支付,但不屬於本期的費用,會攤給以後各期間。預提費用相反,就是應屬於本期的費用,但由於種種原因暫時不能支付,因此要先做預提,然後再以後的某一期間付出。說白了,就是待攤就是不屬於本期的費用,但付錢了。預提就是屬於本期的費用但沒付錢。之前這么做是為了符合權責發生制和收入費用配比原則。但這2個科目已經被廢除了,用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核算了。
分攤,就是如上所說,把應屬於本期間的費用按比例分攤到各個期間,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就是按比例分配。
計提折舊,就是固定資產按照其實際工作情況確定折舊方法,然後按月計提折舊額啊。比方說,某項設備壽命是12個月,無殘值。價值是12000,那你就每月計提1000的折舊唄。
攤銷跟分攤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把某項掛在賬上未結清的費用或者支出核銷掉。
❼ 什麼是攤銷和折舊。麻煩舉個例子。謝謝了
對於長期資產或者長期待攤費用,不在發生的時候一次性計入當期費用,而專是在資產的使用期內逐屬期分攤,這個過程,對於固定資產叫折舊,對於無形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叫攤銷
比如你買了一台設備10萬,預計使用十年,預計凈殘值5%(5000),一般採用直線法折舊,那麼你每個月要折舊:(100000-5000)/(10*12)元
也就是說買進的時候
借:固定資產 10萬
貸:銀行存款等 10萬
從買入的下月開始每個月計提折舊
借:XX費用 (100000-5000)/(10*12)
貸:累計折舊 (100000-500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