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固定資產凈值余額計算公式
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值率又稱固定資產有用系數。內是指企業固定資產凈值容與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反映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其計算公式為:固定資產凈值率=(期末固定資產凈值/期末固定資產原值)*100%期末固定資產凈值=期末固定資產原值-期末累計折舊用各類固定資產凈值率乘以該類固定資產分類折舊率的倒數,即可算得該類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其計算公式為:某類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該類固定資產凈值率*(1/該類固定資產分類折舊率)設某企業運輸設備原值為300萬元,凈值為180萬元,分類折舊率為12%。則:運輸設備凈值率=(180萬元/300萬元)*100%=60%運輸設備尚可使用年限=60%*(1/12%)=5(年).請各位高手幫個忙
㈡ 固定資產原值和固定資產凈值 凈值是 原值-折舊=凈值 請問 這個折舊是怎麼來的 有什麼演算法嗎
折舊,抄即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根據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計算確定。計算方法有年限平均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
http://ke..com/view/191129.htm?fromtitle=%E7%B4%AF%E8%AE%A1%E6%8A%98%E6%97%A7&fromid=10765815&type=syn#5
㈢ 累計折舊和凈值是怎麼算出來的
折舊:因為他用的是平均年限法,所以折舊=(原值-殘值)/可使用周期
累計折舊:他是已經使用多少個周期的折舊,累計折舊=折舊*已經使用的周期。
凈值:凈值=原值-累計折舊,他是累計折舊後的余值。
以第一個為例,月折舊=(12000-12000*5%)/(3*12)=316.67。
累計折舊(已使用5個月)=316.67*5=1583.35。
凈值=12000-1583.35=10416.65。
(3)固定資產攤銷凈值怎麼算擴展閱讀:
資產評估增值後折舊計提: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資產評估增值有關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7]077號)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資產評估增值有關所得稅處理問題的補充通知》(財稅字[1998]050號)的規定:
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發生的資產評估增值,應相應調整賬戶,所發生的固定資產評估增值可以計提折舊,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企業在辦理年度納稅申報時,應將有關計算資料一並附送主管稅務機關審核。
在計算申報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時,可按下述方法進行調整:
①據實逐年調整。企業因進行股份制改造發生的資產評估增值,每一納稅年度通過折舊,攤銷等方式實際計入當期成本,費用的數額,在年度納稅申報的成本項目,費用項目中予以調整,相應調增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②綜合調整。對資產評估增值額不分資產項目,均額在以後年度納稅申報的成本,費用項目中予以調整,相應調增每一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調整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十年。所以,資產評估增值後計提的折舊是不允許稅前扣除的。
㈣ 固定資產的凈值計算公式
一、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
二、固定資產凈值也稱為折余價值,是指版固定資產原始價值或重置權完全價值減去已提折舊後的凈額。它可以反映企業實際佔用固定資產的金額和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這種計價方法主要用於計算盤盈、盤虧、毀損固定資產的損益等。
㈤ 固定資產凈值怎麼算
固定資產凈值率
又稱「固定資產有用系數」。是指企業固定資產凈版值與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權。反映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固定資產凈值率=(期末固定資產凈值/期末固定資產原值)*100%
期末固定資產凈值=期末固定資產原值-期末累計折舊
用各類固定資產凈值率乘以該類固定資產分類折舊率的倒數,即可算得該類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其計算公式為:
某類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該類固定資產凈值率*(1/該類固定資產分類折舊率)
設某企業運輸設備原值為300萬元,凈值為180萬元,分類折舊率為12%。則:運輸設備凈值率=(180萬元/300萬元)*100%=60%
㈥ 那個「固定資產凈值」是指什麼怎麼算啊
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凈值率專
又稱「固定資產有用系數」。是屬指企業固定資產凈值與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反映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固定資產凈值率=(期末固定資產凈值/期末固定資產原值)*100%
期末固定資產凈值=期末固定資產原值-期末累計折舊
用各類固定資產凈值率乘以該類固定資產分類折舊率的倒數,即可算得該類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其計算公式為:
某類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該類固定資產凈值率*(1/該類固定資產分類折舊率)
設某企業運輸設備原值為300萬元,凈值為180萬元,分類折舊率為12%。則:
運輸設備凈值率=(180萬元/300萬元)*100%=60%
運輸設備尚可使用年限=60%*(1/12%)=5(年)
㈦ 固定資產凈值怎麼算
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
月折舊率(1-3%)÷72=1.3472%,
月折舊額=5180×1.3472%=69.79元,
累計折舊=69.79×42=2931.18元,
固定專資產屬凈值=5180-2931.18=2248.82
固定資產殘值=固定資產原值×殘值率
固定資產殘值=5180×3%=155.4元
㈧ 怎樣計算固定資產折舊什麼固是定資產凈值
固定資產折舊計算的方法 (最下面有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表)
企業應根據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選擇折舊方法。可供選擇的折舊方法主要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予以說明。
為體現一貫性原則,在一年內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不能修改在各折舊方法中,當已提月份不小於預計使用月份時,將不再進行折舊。本期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期不提折舊,當期減少的要計提折舊以符合可比性原則。
(一)平均年限折舊法
由於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總在一年以上,且在折舊年限內仍不變更其物質形態,所以轉作工程和產品 成本的損耗價值,在固定資產未曾廢棄以前,也就不易作精確的計算。馬克思曾經說過:「生產資料 把多少價值轉給或轉移到它幫助形成的產品中去,要根據平均計算來決定,即根據它執行職能的平均 持續時間來計量。」
①「根據經驗可以知道,一種勞動資料,例如某種機器,平均能用多少時間。假 定這種勞動資料的使用價值在勞動過程中只能持續6天,那末它平均每個工作日喪失它的使用價值的 1/6,因而把它的價值的1/6轉給每天的產品。一切勞動資料的損耗,例如它們的使用價值每天的損 失,以及它們的價值每天往產品上相應的轉移,都是用這種方法來計算的。」
②由此可知,固定資產 的損耗價值,一般是依其使用年限平均計入各個期間的工程和產品成本中,每年的折舊額,是由固定 資產價值除以使用年限算得。這種將固定資產價值按其使用年限平均計入各個期間工程和產品成本的 方法。叫做「平均年限折舊法」或「直線法」。
在計算折舊額時,要考慮到固定資產廢棄時還有殘值。例如房屋在廢棄時,尚有磚木可以變價,機械 設備在廢棄時,廢銅爛鐵也有一定的價值。又在拆除固定資產和處理這些廢料時,也要發生一些拆除 清理費用,這些清理費用,也是企業使用這項固定資產所必須負擔的費用。因此,在計算固定資產折 舊額時,除了預計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外,還須預計凈殘值(即預計殘值減去預計清理費用後的余 值)。即先從固定資產的價值中減去預計凈殘值,再除以預計折舊年限來計算折舊。固定資產年折舊 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固定資產價值一預計凈殘值
年拆舊額=——————————————
預計折舊年限
固定資產價值×(1一預計折舊年限)
=—————————————————
預計折舊年限
式中預計凈殘值率是預計凈殘值占固定資產價值的百分比,按照現行財務制度的規定,一般固定資產 的凈殘值率在3%一5%之間,企業如規定低於3%或高於5%的,應報主管財政部門備案。
在日常核算中,固定資產的折舊額,是按固定資產的折舊率來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率是折舊額 與固定資產價值的百分比。固定資產折舊率通常是按年計算的。在按月計算折舊時,可將年折舊率除 以12,摺合為月折舊率,再與固定資產價值相乘計算。固定資產平均年限折舊法的折舊率和折舊額的 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額
年折舊率=————————×100%
固定資產價值
固定資產價值×(1-預計凈殘值率)
=————————————————×100%
預計折舊年限×固定資產價值
1-預計凈殘值率
=———————— ×100%
預計折舊年限
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
12
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價值 ×月折舊率
上述折舊率是就某項固定資產單獨計算的,叫做「個別折舊率」。除了按個別折舊率來計算固定 資產折舊外,還有採用分類折舊率來計算折舊的。分類折舊率是指按固定資產類別(指折舊年限大致 相同的同類固定資產)分別計算的平均折舊率。它的計算公式如下;
該類應計折舊的各項固定資產根據各分類該個別折舊率計算出來的折舊額的總和
拆舊率 =————————————————————————————————————X10O%
該類應計折舊的各項固定資產價值的總和
分類折舊率的計算一般根據歷史資料。用企業過去幾年內各年計提的各類固定資產折舊額的總 和,除以各該類應計折舊的固定資產價值的總和求得,分類折舊率可由財政部門規定頒發企業執行, 也可由企業自行確定後報請財政部門批准後執行。
施工企業對於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要按月進行、在採用平均年限折舊法時,月份內增加和減少 的固定資產,理應按照實用天數計算折舊。但是這樣計算手續甚繁,事實上難以辦到。為了簡化計算 手續,折舊可以根據月初的固定資產價值計算,月份內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可以不提折舊,月份內 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要計提折舊。這樣,企業在每個月計算應提折舊額時,就可以上月的折 舊額為基礎,加上上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的折舊額,減去上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後求得、在採用 分類折舊率計算折舊的企業,可按各類固定資產的月初價值計算。
每月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包括企業所有生產經營用和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方式 租入和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按照現行制度的規定,除房屋、建築物外,對未使用、不需用固 定資產、經營租賃租入固定資產,以及已提足折舊繼續使用固定資產,破產、關、停企業固定資產都 不提折舊。但對季節性停用、理停用的固定資產,仍應照提折舊。
(二)台班折舊法和行駛里程折舊法(工作量法)
按照平均年限折舊法計算折舊,對那些在年度內經常使用的固定資產來說,是非常合適的。這 種方法的優點.除了計算簡便外,還巾於折舊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提取,因而每年每月提取的 折舊額相同,這樣就可使單位工程或產品成本負擔的折舊費的大小,同固定資產的利用情況密切聯系 起來。機械設備的利用率高,完成工程產品多,單位工程或產品成本分攤的折舊費就少。這就有利於 促使企業關心固定資產的利用狀況,加強企業經濟核算。
但對某些流動性較大、不是經常使用的大型施丁機械,如果也按這種方法計提折舊,則在機械工作 台班較多的月份,該月工程成本負擔的折舊費就較少;反之,在機械工作台班較少的月份,該月工程 成本負擔的折舊費就多,使工程成本的負擔很不合理。所以需要採用與這些機械使用特點相適應的 「台班折舊法」,將這些機械的折舊費按照工作台班直接計入有關工程成本。
在採用台班折舊法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又有如下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根據機械設備價值和預計折舊年限內工作台班數,計算每一台班折舊定額,然後根 據工作台班折舊定額和實際工作台班計提折舊。機械設備折舊年限內台班折舊定額和月折舊額的計算 公式如下:
機械設備價值X(l一預計凈殘值率)
台班折舊定額=————————————————
預計拆舊年限內工作台班
月折舊額= 台班折舊定額X月工作台班
這種方法,在預計折舊年限內工作台班比較接近實際的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預計折舊 年限內工作台班往往難以符合實際,而且這些機械設備的台班折舊費往往較高,施工單位在可以用其 他機械設備代替時,就不願加以使用,這樣,就會使提取的折舊基金不能保證固定資產的簡單再生 產。因此,一般只宜對少數在特殊工程中使用的施工機械才加採用。
第二種方法是在確定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和年折舊額的前提下,按年度施工任務確定當年機械設備 的工作台班的計劃數,算出該年度內每一台班應提取的折舊定額,年中按折舊定額預提折舊,年末按 年度實際折舊額加以調整。年度台班折舊定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機械設備價值 (1-預計凈殘值率)
年度台班折舊定額=—————————————————
年度計劃工作台班預計折舊年限
按照這種方法計提台班折舊,不但能使提取的折舊保證固定資產簡單再生產的進行(因為預計折 舊年限總比預計整個折舊年限內工作台班比較容易接近實際),而且能使工程成本負擔的折舊費與機 械設備的利用情況聯系起來,即年度內機械設備利用台班越多,每個台班的折舊費越少,有利於促使 施工單位充分利用機械設備。
對於汽車等運輸設備,可按「平均年限折舊法」按月計提折舊,也可採用「行駛里程折舊法」按 行駛里程計提折舊,即根據汽車價值、預計凈殘值率和預計折舊年限內行駛里程來計算單位里程(即 每公里)折舊額,然後根據各月實際行駛里程和單位里程折舊額來計提折舊。汽車折舊年限內單位里 程折舊定額和周折舊額的計算 公式如下:
車輛價值X(1一預計凈殘值率)
單位里程折舊額=——————————————
預計折舊年限內行駛里程
月折舊額= 單位里程折舊額X月行駛里程
(三)雙倍余額遞減折舊法
除了以上所說的幾種折舊方法外,施工企業對那些技術進步較快或使用壽命受工作環境影響較大 的施工機械和運輸設備,在經財政部門批准後,可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折舊法和年數總和折舊法來計提 固定資產的折舊。
雙倍余額遞減折舊法是根據固定資產凈值(原值減累計折舊)乘以折舊率來計算折舊額的折舊計 算方法。隨著固定資產凈值的逐年減少,各年計提的折舊額也逐年遞減。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折舊法計 算固定資產折舊時的折舊率和折舊額,按照下列公式計算;
2
年折舊率=—————X100%
折舊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X周折舊率
又按現行財務制度的規定,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折舊法計算折舊的固定資產,應在其固定資產折舊 年限到期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凈額平均攤銷。
(四)年數總和折舊法
年數總和折舊法也叫年限合計折舊法,它是以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各年可使用年限相加之和為分 母,以各年可使用年限為分子來計算各年折舊額的折算計算方法。採用年數總和折舊法計算固定資產 折舊時的折舊率和折舊額,按照下列公式計算:
折舊年限-已使用年限
年限折舊率=—————————————— ×100%
折舊年限×(折舊年限+1)÷2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一預計凈殘值)X月折舊率
雙倍余額遞減折舊法和年數總和折舊法都屬遞減折舊法。採用這兩種折舊方法的理由,主要是考 慮到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一方面它的效率或收益能力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它的修理費用要逐年增 加。為了均衡固定資產在折舊年限內各年的使用費,固定資產在早期所提的折舊額應大於後期所提的 折舊額。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一般不得隨意變更。需要變更的,由企業提出申請,並在變更年度前報主管財政機關批准。 一、通用設備部分 折舊年限
1.機械設備 10━14年
2.動力設備 11━18年
3.傳導設備 15━28年
4.動輸設備 8━14年
5.自動化控制及儀器儀表
自動化、半自動化控制設備 8━12年
電子計算機 4━10年
通用測試儀器設備 7━12年
6. 工業窯爐 7━13年
7.工具及其他生產用具 9━14年
8.非生產用設備及器具
設備工具 18━22年
電視機、復印機、文字處理機 5━8年
二、專用設備部分 折舊年限
9.冶金工業專用設備 9━15年
10.電力工業專用設備
發電及供熱設備 12━20年
輸電線路 30━35年
配電線路 14━16年
變電配電設備 18━22年
核能發電設備 20━25年
11.機械工業專用設備 8━12年
12.石油工業專用設備 8━14年
13.化工、醫葯工業專用設備 7━14年
14.電子儀表電訊工業專用設備 5━10年
15.建材工業專用設備 6━12年
16.紡織、輕工專用設備 8━14年
17.礦山、煤炭及森工專用設備 7━15年
18.造船工業專用設備 15━22年
19.核工業專用設備 20━25年
20.公用事業企業專用設備
自來水 15━25年
燃氣 16━25年
三、房屋、建築物部分 折舊年限
21.房屋
生產用房 30━40年
受腐蝕生產用房 20━25年
受強腐蝕生產用房 10━15年
非生產用房 35━45年
簡易房 8━10年
22.建築物
水電站大壩 45━55年
其他建築物 15━25年
㈨ 固定資產凈值如何計算
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凈值率 又稱「固定資產有用系數版」。權是指企業固定資產凈值與固定資產原值的比率。反映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
其計算公式為:
固定資產凈值率=(期末固定資產凈值/期末固定資產原值)*100%
期末固定資產凈值=期末固定資產原值-期末累計折舊
用各類固定資產凈值率乘以該類固定資產分類折舊率的倒數,即可算得該類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
其計算公式為:
某類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該類固定資產凈值率*(1/該類固定資產分類折舊率)
設某企業運輸設備原值為300萬元,凈值為180萬元,分類折舊率為12%。則:
運輸設備凈值率=(180萬元/300萬元)*100%=60%
運輸設備尚可使用年限=60%*(1/1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