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會計准則待攤費用怎麼做會計分錄
一、待攤費用在新會計准則下的會計處理
(一)按新准則規定,「待攤費用」科目中一些內容已不在該科目中核算。
1.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並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攤銷。
2.固定資產修理費。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不再採用待攤或預提方式,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企業生產和行政管理部門等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企業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3.預付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超過一年以上攤銷的固定資產租賃費用,應在「長期待攤費用」賬戶核算。
4.低值易耗品攤銷、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採用一次轉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採用其他攤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周轉材料(在用)」,貸記「周轉材料(在庫)」;攤銷時應按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攤銷)」。
(二)除上述幾項業務外,還有一些需要在「待攤費用」科目中核算的業務。
比如: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
固定資產的租金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和一次交納印花稅額較大需分攤的數額等。但是新發布的會計科目表中,刪去了「待攤費用」科目,資產負債表中也刪去了「待攤費用」項目。這幾項業務如何處理,有幾種觀點。
觀點一、一次記入損益
這種觀點認為,待攤費用是企業已經支付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負擔的攤銷期在一年以內(包括一年)的費用,支出發生時一次計入損益與分期攤銷計入損益對全年的損益影響是一樣的。但這里認為,這樣處理不符合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基礎,沒有嚴格劃分費用的受益期間,不能正確計算各個會計期間的成本和盈虧,不能體現「誰受益,誰負擔費用」。比如:2007年12月支付2008年的報刊雜志費,是不能計入2007年損益的。
觀點二、設置「待攤費用」科目
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企業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自行增設、分拆、合並會計科目。因此,企業如有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等業務,可以增設「待攤費用」科目。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資產」中反映。
【例1】假定某企業10月份通過銀行預付第4季度保險費12600元。其中基本生產車間6900元,輔助生產車間1800元,企業行政管理部門2700元,專設的銷售機構1200元。
支付時的會計分錄為:
借:待攤費用—預付保險費12600
貸:銀行存款12600
10月份該企業要編制待攤費用分配表(略),然後,根據待攤費用分配表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製造費用—保險費2900
管理費用—保險費900
營業費用—保險費400
貸:待攤費用—待攤保險費4200
該企業11、12月份再做與10月份相同的會計分錄即可。 觀點三、不增設「待攤費用」科目
企業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時,在「預付賬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預付款項」項目中反映。
二、預提費用在新會計准則下的會計處理
(一)按照新准則,預提的租金和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
1.預提短期借款利息。按照新准則,企業預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應付利息」科目中核算。預提利息時,借記「財務費用」,貸記「應付利息」;支付利息時,借記「應付利息」,貸記「銀行存款」。
2.預付固定資產租金。按照新准則,企業應付租入固定資產租金在「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
【例2】 甲公司從2007年1月1日起,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管理用辦公設備一批,每月租金8000元,按季支付。3月3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應付租金。甲公司的有關會計處理如下:
(1)1月31日計提應付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租金:
借:管理費用8000
貸:其他應付款8000
2月底會計處理同上。
(2)3月31日支付租金:
借:管理費用8000
其他應付款16000
貸:銀行存款24000
(二)除上述兩項業務外,還有一些業務需要在「預提費用」科目核算。
比如:預提保險費等。但是新發布的會計科目表中,刪去了「預提費用」科目,資產負債表中也刪去了「預提費用」項目。這幾項業務如何處理,也有幾種觀點。
觀點一、一次記入損益
比如:6月末支付前半年的保險費,全部計入6月份的成本費用中。筆者認為,這樣處理不符合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基礎。
觀點二、設置「預提費用」科目
核算時,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負債」中反映。
觀點三、不增設「預提費用」科目
企業預提保險費等時,在「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應付款」項目中反映。
新會計准則取消了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資產負債表中取消了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項目,這里傾向於第三種觀點,即不增設「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企業預提保險費等時,在「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應付款」項目中列示。企業預付保險費、預付報刊訂閱費、預付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以及一次購買印花稅票時,在「預付賬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的「預付款項」項目中列示。
B. 長期待攤費用將於一年內攤銷的數額是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嗎
長期待攤費用攤銷期限是一年以上,老會計准則在資產負債表中屬於「其他資產」
新會計准則屬於「非流動資產」。仔細看下你們那的資產負債表資產表就知道啦,都是有分類的
C. 長期待攤費用屬於什麼資產
長期來待攤費用指企業已經支自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雖說它是企業已經支出了,從定義看,一是企業已經為以後各受益期支付了款項,受益期較長,最少一年以上。如果將這筆支出全部作為付款期費用,就違背了「誰受益,誰負提」的原則,造成負擔不合理。
因此對這種費用應作為待攤費用處理,又因為分期限在1年以上,所以稱之為長期待攤費用,在各受益期內平均按其他標准攤銷。所以是一種積蓄,當然為資產。
核算原則
舊的《企業會計准則》規定:
(1)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費用,除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以外,應先在長期待攤費用中歸集,待企業開始生產經營起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經營當期的損益。
(2)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應當在租賃期限與預計可使用年限兩者孰短的期限內平均攤銷。
(3)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採取待攤方法的,實際發生的大修理支出應當在大修理間隔期內平均攤銷。
(4)股份有限公司委託其他單位發行股票支付的手續費或傭金減去發行股票凍結期間的利息收入後的相關費用,從發行股票的溢價中不夠抵銷的,或者無溢價的,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在不超過2年的期限內平均攤銷,計入管理費用。
D. 長期待攤費用在資產負債表中如何填列是其它流動資產嗎還是待攤費用
長期待攤費用在資產負債表中填列在長期待攤費用項目中版,計算公式為:
長期待攤權費用=「長期待攤費用」期末余額-「將於1年內(含1年)攤銷的數額」
長期待攤費用屬於非流動資產。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項費用。
長期待攤費用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具體包括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
根據新會計准則規定,開辦費和修理費均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其中開辦費計入當期管理費用,修理費計入銷售費用或管理費用(即修理費一律費用化)。其中開辦費是指企業在籌建期間內所發生的費用,包括員工薪酬、辦公費用、培訓支出、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借款費用等。
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待攤費用,都在本科目按規定進行攤銷。其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數額,反映的是企業各項尚未攤銷完的長期待攤費用的攤余價值。
E. 長期待攤屬於固定資產還是流動資產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項費用。長期待攤專費用不能屬全部計
入當年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具體包括開辦費、固定資產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不再包括開辦費、固定資產修理支出)。根據新會計准則規定,開辦費和修理費均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其中開辦費計入當期管理費用,修理費計入銷售費用或管理費用(即修理費一律費用化)。其中開辦費是指企業在籌建期間內所發生的費用,包括員工薪酬、辦公費用、培訓支出、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借款費用等。開辦費、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費用以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都在本科目按規定進行攤銷。其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數額,反映的是企業各項尚未攤銷完的長期待攤費用的攤余價值。
F. 長期待攤費用在資產負債表中如何填列是其它流動資產嗎還是待攤費用
長期待攤費用在資產負債表中填列在長期待攤費用項目中,計算公式為:
長期內待攤費容用=「長期待攤費用」期末余額-「將於1年內(含1年)攤銷的數額」
長期待攤費用屬於非流動資產。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項費用。
長期待攤費用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具體包括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
根據新會計准則規定,開辦費和修理費均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其中開辦費計入當期管理費用,修理費計入銷售費用或管理費用(即修理費一律費用化)。其中開辦費是指企業在籌建期間內所發生的費用,包括員工薪酬、辦公費用、培訓支出、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借款費用等。
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待攤費用,都在本科目按規定進行攤銷。其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數額,反映的是企業各項尚未攤銷完的長期待攤費用的攤余價值。
G. 企業長期待攤費用中一年內攤銷的部分應填列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流動資產
不對。是將應屬1年到期的長期待攤明細項目列入流動資產中,不是1年以上的明細中的1年內分攤部分。
H. 長期待攤費用中將於半年內攤銷的3000元,那麼3000元屬於流動資產嗎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一年(含一年)以上的,它屬於非流動資產。一年一下的可用「待攤費用」科目,屬於流動資產。
I. 酒店長期待攤費用為210萬,一年了已經攤銷了60多萬了,我現在計算流動資金,怎麼算啊
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待攤費用才能放到流動資產,攤銷了就不是待攤費用啦,你將未攤銷的費用中的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待攤費用剔出放到流動資產就行了。
J. 開辦費屬於流動資產嗎
開辦期間的開辦費屬於遞延資產,但新會計准則已取消了「遞延資產」科目,應該記入「長期待攤費用」科目。 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應在以後年度內較長時期攤銷的除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以外的其他費用支出,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等。 這個概念跟待攤費用其實相當接近,區別在於期限問題。待攤費用是指不超過一年但大於一個月這期間分攤的費用。超過一年分攤的費用就是遞延資產。 遞延資產實質是已經付的費用,花了費用當然應該取得資產,遞延資產就是這個意義上的資產,它沒有實體。 攤銷就是本月發生,應由本月和以後各月產品成本共同負擔的費用。攤銷費用的攤銷期限最長為一年。如果超過一年,應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核算。通常,遞延資產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應在以後年度內較長時期攤銷的除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以外的其他費用支出,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等。遞延資產:是指本身沒有交換價值,不可轉讓,一經發生就已消耗,但能為企業創造未來收益,並能從未來收益的會計期間抵補的各項支出。遞延資產: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等。遞延資產: 是指本期不能一次性記入損益,應在以後年度分期攤銷的費用。 (一)遞延資產的性質 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期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實質上是一種費用,但由於這些費用的效益要期待於未來,並且這些費用支出的數額較大,是一種資本性支出,其受益期在一年以上,若把它們與支出年度的收入相配比,就不能正確計算當期經營成果,所以應把它們作為遞延處理,在受益期內分期攤銷。 (二)遞延資產的內容 通常,遞延資產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長期待攤費用等。 1.開辦費開辦費是企業在籌建期間實際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籌建期間人員的工資、差旅費、辦公費、職工培訓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調研費、法律咨詢費及其他開辦費等。但是,在籌建期間為取得流動資產、無形資產或購進固定資產所發生的費用不能作為開辦費,而應相應確認各項資產。開辦費應當自公司開始生產經營當月起,分期攤銷,攤銷期不得少於5年。 2.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企業從其他單位或個人租入的固定資產,所有權屬於出租人,但企業依合同享有使用權。通常雙方在協議中規定,租入企業應按照規定的用途使用,並承擔對租入固定資產進行修理和改良的責任,即發生的修理和改良支出全部由承租方負擔。對租入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不構成固定資產價值,其會計處理與自有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無區別。對租入固定資產實施改良,因有助於提高固定資產的效用和功能,應當另外確認為一項資產。由於租入固定資產的所有權不屬於租入企業,不宜增加租入固定資產的價值而作為遞延資產處理。 租入固定資產改良及大修理支出應當在租賃期內分期平均攤銷; 3.長期待攤費用 是指開辦費和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以外的其他遞延資產。包括一次性預付的經營租賃款、向金融機構一次性支付的債券發行費用,以及攤銷期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等。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期限均在一年以上,這與待攤費用不同,後者的攤銷期限不超過一年,所以列在流動資產項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