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通俗的舉例講解下什麼叫做:「存貨的攤銷」怎麼操作
存貨的攤銷?實在沒有弄懂你問的什麼。我只知道存貨裡面的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中會使用到分次攤銷法,一次攤銷法,五五攤銷法。
2. 存貨需要計提折舊嗎
存貨不需要提折舊,但是需要提存貨跌價准備。
借 資產減值損失
貸 存貨跌價回准備
提的准備可以轉回
對於折答舊的理解不可混同與減值准備,一般的資產都要提減值。折舊的目的是對於你投入的固定資產的收回,假設一家公司購買一輛小汽車作為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為10年,原值為10萬(不考慮凈產值)。那麼使用年限平均法,每年折舊就時1萬元。當你提足10年後你的固定資產的原值也就收回來了,在此基礎上,可以繼續購買新的固定資產。折舊是固定資產的減項,在資產負債表填制上固定資產需要減去提的折舊和減值。
3. 請問存貨怎樣5.5攤銷具體科目怎樣走
五五攤銷是只(存貨里的)「低值易耗品」
1、購進時(比如說)是1000元吧
借:低值易耗版品權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2、攤銷(看你購進這個東西是在哪用了,第一次用的時候就作這一個分錄就可以了)
借:管理費用(製造費用、生產成本) 500
貸:低值易耗品 500
3、等這個東西報廢,需要上稅務局報批,經批准同意,才能攤銷那一半
借:管理費用(製造費用、生產成本)500
貸:低值易耗品 500
4. 一道中財題,關於存貨攤銷問題。
未收回的10件包裝物在期滿時應該攤銷的金額:5000/100*10*50%=250,領用時攤銷一半,報廢時攤銷一半,未收回即為報廢。
5. 低值易耗品的三種攤銷方法都可以用嗎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攤銷方法有「一次攤銷法」和「分次攤銷法」。這里的「分次攤銷法」包括「五五攤銷法」、「分期平均攤銷法」和「降等攤銷法」。 三種方法的攤銷核算的操作問題: 「分次攤銷法」下,要求在「低值易耗品」賬戶下設置「在庫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攤銷」三個二級賬戶,分別核算庫存未用低值易耗品成本、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的歷史成本和已用低值易耗品的價值攤銷額。 在「一次攤銷法」下,由於在低值易耗品初次投入使用時就一次性將其全部價值計入有關成本、費用,賬面不再反映已投入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因此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壽命期內,已用而尚未報廢的低值易耗品就形成了賬外資產,這無疑增加了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難度。同時,「一次攤銷法」也不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的要求,尤其是對大額、耐用低值易耗品。而「分次攤銷法」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三種分次攤銷法中,「五五攤銷法」的會計核算操作最簡便,它既不需要象「分期平均攤銷法」那樣要求確定攤銷期限,也不需要象「降等攤銷法」那樣要求確定低值易耗品等級及各等級單位價值標准,只需在低值易耗品投入使用和報廢時各攤銷其價值的50%就行了。此外,與「一次攤銷法」相比,「五五攤銷法」下,不會形成賬外資產。 但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壽命期的後半程,「五五攤銷法」會導致「資產負債表」中虛列資產。因為,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壽命期的後半程,其實際價值已低於其賬面價值(即:其實際價值已低於其原取得成本的50%),會導致這段時間少計成本、費用,以致在「資產負債表」中虛列「存貨」金額以及在「損益表」中虛列利潤。這顯然不符合謹慎性原則要求。或許這也正是新的《企業會計制度》下多數人不願採用「五五攤銷法」的真正原因。
6. 低值易耗品的三種攤銷方法都可以用嗎
是的。
低值易耗品的三種攤銷方法:
1、在「一次攤銷法」下,低值易耗品在初次投入使用時就一次性將其全部價值計入有關成本、費用,賬面不再反映已投入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因此在低值易耗品使用壽命期內,已用而尚未報廢的低值易耗品就形成了賬外資產
2、「分次攤銷法」下,要求在「低值易耗品」賬戶下設置「在庫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和「低值易耗品攤銷」三個二級賬戶,分別核算庫存未用低值易耗品成本、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的歷史成本和已用低值易耗品的價值攤銷額。
3、「五五攤銷法」的會計核算操作最簡便,只需在低值易耗品投入使用和報廢時各攤銷其價值的50%就行了。此外,與「一次攤銷法」相比,「五五攤銷法」下,不會形成賬外資產。
(6)存貨可以攤銷擴展閱讀:
低值易耗品是指單項價值在規定限額以下或使用期限不滿一年,能多次使用而基本保持其實物形態的勞動資料。低值易耗品與固定資產都是企業中的勞動資料,所不同的是固定資產是主要勞動資料。
低值易耗品是指勞動資料中單位價值在10元以上、2000元以下,或者使用年限在一年以內,不能作為固定資產的勞動資料。
它跟固定資產有相似的地方,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多次使用不改變其實物形態,在使用時也需維修,報廢時可能也有殘值。由於它價值低,使用期限短,所以採用簡便的方法,將其價值攤入產品成本。
低值易耗品攤銷的主要方法有:
1.一次攤銷法;
一次攤銷法是指領用低值易耗品時,將其價值全部一次轉入產品成本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價值低、使用期限短,或易於破損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等。採用這種方法攤銷低值易耗品價值時,其最高單價和適用品種必須嚴格控制,否則會影響各期產品成本負擔,以及影響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防止損失浪費。
2.分期攤銷法;
分期攤銷法是根據領用低值易耗品的原值和預計使用期限計算的每月平均攤銷額,將其價值分月攤入產品成本的方法。攤銷期一般不應超過一年。這種方法適用於期限較長、單位價值較高,或一次領用數量較多的低值易耗品。
3.五五攤銷法;
五五攤銷法亦稱五成攤銷法,就是在低值易耗品領用時先攤銷其價值的50%(五成),報廢時再攤銷其價值的50%(扣除殘值)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低值易耗品報廢以前在賬面上一直保留其價值的一半。
表明在使用中的低值易耗品佔用著一部分資金,有利於對實物的使用進行管理,防止出現大量的賬外物資。這一方法適用於每月領用數和報廢數比較均衡的低值易耗品,如果一次領用的低值易耗品數量很大,為了均衡產品成本負擔,也可將其攤銷額先列入待攤費用,而後分期攤入產品成本。
4.凈值攤銷法。
凈值攤銷法是根據使用部門、單位當期結存的在用低值易耗品凈值和規定的月攤銷率(一般為10%),計算每月攤銷額而計入產品成本的方法。在用低值易耗品的凈值是在用低值易耗品的計劃成本減去累計攤銷額後的余額。
採用這種攤銷方法,從單項低值易耗品來看,其各期的攤銷額隨著使用期間的推移,攤余價值的遞減而逐期遞減。在它報廢前會保留一部分未攤銷的價值,這樣有利於對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和監督。對比五五攤銷法,其產品成本負擔比較合理。因此,這種方法適用於種類復雜、數量多、難於按件計算攤銷額的低值易耗品。
易耗品的定義有很多種提法:
1、低值易耗品是價格低廉,使用時間短,易損易碎,更換頻繁那部分生產資料。其特點是:
(1)它能多次使用,在使用之後基本上保持原有的實物形態,它的價值逐漸地分次地轉入新的產品成本,報廢時一般還留有殘值,如:農具、工具、勞保用品等,所以從本質上說,是屬於固定資產的范疇。
(2)它的價格低廉或易耗損,經常需要維修和購置補充,種類繁多,更換頻繁,為了便於管理起見,習慣上不列作固定資產,而將它們劃為低價易耗品。對低值易耗品的會計處理一般都視同材料進行核算的。
2、易耗品是指不夠固定資產標準的各種教學、科研用物質,如:各種易損、易耗的材料;價值在200元以下,不成批量,較耐用的各種工具、教具、低值儀器儀表等。
3、易耗品指易損易耗的物品(有的單價可能超過固定資產最低價格標准),如玻璃器皿、元件、器件、零配件、實驗用小動物、勞動保護用品等。
4、易耗品是指經過幾次加工或一段時間使用後而消耗的物品,如元件、刀具(如金屬切削刀具、砂輪、油石、鋸條、絲錐、板牙等)、易損零配件等。
5、消耗品指:辦公耗材、窗簾、易損件、線材、價值低的電子元件等。
6、易耗品包括教學、科研、行政等各方面使用的不屬於固定資產的物資。低值易耗品是指易損、易耗的物品(低值耐用品是指單價在500元以下,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物品)。
7、易耗品:既不屬於材料,又不屬於低值品范圍,可以重復使用但又易損耗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元件、零配件、標本、片子等。
7. 會計中的存貨方法,折舊,攤銷,等計價方法
存貨的的計價方法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勸平內均法。原材料可通過實際容成本和計劃成本核算,攤銷的方法一次轉銷法和五五攤銷法。存和成本高於其可變現凈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准備,計入當期損益。
8. 融資性質存貨的攤銷
錯誤,未確認融資費用通常採用實際利率法攤銷,很少用直線法攤銷,內類似的是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容攤銷以及債券的攤銷等。
直線法攤銷可以對比債券的直線法攤銷。比如說購入存貨確認未確認融資費用1500萬元,三年之內付清,那就每年攤銷500萬唄,這很好理解呀,當然你要是不明白啥叫未確認融資費用那就另說了。
現金折扣採用【總價法】核算,並且折扣只能是銷售價款折扣,【增值稅不能折扣】,只要注意這點就行了,基本上是本中級財務會計上都有例題。
9. 庫存商品攤銷
低值易耗品,包裝物等可採用五五攤銷法,也可採用一次攤銷法。
例如內:某公司購入低容值易耗品價值1000元,
採用五五攤銷法在領用時,借:周轉材料---在用 1000 貸:周轉材料---在庫 1000
借:管理費用 500 貸:周轉材料---攤銷 500
報廢時,借:管理費用 500 貸:周轉材料---攤銷 500
同時,借:周轉材料---攤銷 1000 貸:周轉材料---在用 1000
10. 存貨為什麼不需要攤銷
樓主要明確存貨的概念及其核算的內容,這個問題就不難理解了:作為流動資產的主要業務內容,存貨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在一定周期內不斷被流轉(采購入庫、領用出庫、加工入庫、銷售出庫等),在這個過程中會採取一定的計價方法(先進先出、加權平均、移動平均等)對過程中的存貨價值成本核算,而這個成本在不同時期同樣是不斷變化的,存貨最終以「產成品」、「庫存商品」的形態進行銷售處理,實現「銷售收入」的同時也體現了「銷售成本」的價值(結轉成本)。存貨,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核算過程,不能簡單攤銷的需要。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或庫存商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託加工物資等。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存貨包括下列三種類型的有形資產:⑴在正常經營過程中存儲以備出售的存貨。這是指企業在正常的過程中處於待銷狀態的各種物品,如工業企業的庫存產成品及商品流通企業的庫存商品。⑵為了最終出售正處於生產過程中的存貨。這是指為了最終出售但目前處於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各種物品,如工業企業的在產品、自製半成品以及委託加工物資等。⑶為了生產供銷售的商品或提供服務以備消耗的存貨。這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耗用而儲備的各種原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