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稅前扣除問題
已經預提,但沒有支付。是要調增本公司的應納稅所得額
必須要實際支付後才能稅前扣除
回答是那麼完美 那麼准確
⑵ 支付特許權使用費時對方要求不承擔稅金,所以稅金由我方承擔,請問所付的稅金應該怎麼做財務處理。
你是支付國內還是國外的?
這樣:
1、倒算出含稅金的版特許權權使用費;
2、按照倒算出的特許權使用費要求對方開發票給你;
3、這張發票就是你的入賬金額
4、這張發票,稅款的錢你代扣繳交稅局,其餘的錢正好是不含稅的特許權使用費付給對方。賬務就平了。也就是特許權使用費發票要包含稅金就可以做賬了。
⑶ 特許權使用費可否稅前列支
問:答:(1)新的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企業之間支付的管理費、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租金和特許權使用費,以及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約束的都是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內部業務往來,而上述問題中提到的義大利在華獨資企業與投資方的關系,是屬於控制與被控制的母子公司的關聯關系,不屬於新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中所列的企業范疇。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7年第63號)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第四十一條規定,企業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企業或者其關聯方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
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調整。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2007年第512號)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企業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或者企業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安排的,稅務機關有權在該業務發生的納稅年度起10年內,進行納稅調整。
據此,企業支付給其他企業或關聯方的特許權使用費只要符合以上法規規定,就可以在稅前扣除。
⑷ 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及稅費的賬務處理
交納的稅金
借:其他應收款-代扣代交稅款
貸:銀行存款
支付的技術使用費(需扣下代交的稅款)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收到技術使用費發票後
借:管理費用
貸:預付賬款
貸:其他應收款-代扣代交稅款
企業應設置「預付賬款」會計科目,核算企業按照購貨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
(1)企業因購貨而預付的款項,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2)收到所購物資時,根據發票賬單等列明應計入購入物資成本的金額,借記「物資采購」或「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應付金額,貸記「預付賬款」科目。
(3)補付的款項,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4)退回多付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預付賬款」科目。
(4)特許權使用費支付做賬擴展閱讀:
企業撥出用於投資、購買物資的各種款項,不得在「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企業發生其他各種應收款項時,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有關科目;收回各種款項時,借記有關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
實行定額備用金制度的企業,對於領用的備用金應當定期向財務會計部門報銷。財務會計部門根據報銷數用現金補足備用金定額時,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現金」或「銀行存款」科目,報銷數和撥補數都不再通過「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
企業其他應收款與其他單位的資產交換,或者以其他資產換入其他單位的其他應收款等,比照「應收賬款」科目的相關核算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其他應收款進行檢查,預計其可能發生的壞賬損失,並計提壞賬准備。企業對於不能收回的其他應收款應當查明原因,追究責任。
對確實無法收回的,按照企業的管理許可權,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或經理(廠長)會議或類似機構批准作為壞賬損失,沖銷提取的壞賬准備。
經批准作為壞賬的其他應收款,借記「壞賬准備」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已確認並轉銷的壞賬損失,如果以後又收回,按實際收回的金額,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壞賬准備」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科目。
其他應收款科目應按其他應收款的項目分類,並按不同的債務人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其他應收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
⑸ 按銷量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進什麼科目
計入企業當期成本、費用。
⑹ 請問向境外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代扣代繳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增值稅附加應該如果記分錄
1、收到形式發票抄時
借:成本襲費用類科目
貸:應付賬款
2、代扣繳增值稅及附加稅費時
借:應付賬款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交稅金-代扣增值稅(銷項稅)
應交稅金-代扣稅費
3、代扣所得稅時
借:應付賬款
貸:應交稅金-代扣所得稅
⑺ 賬上計提但還未實際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預提所得稅,怎麼處理
境內如果對外支付的是特許權使用費,則應按照《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按收入全額繳納10%的所得稅。
境內如果對外支付的是勞務費等,則需要視該境外所提供的勞務是在境內還是境外,如果勞務完全發生在境外,則按照《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不需在我國繳納所得稅;如果該境外需要到境內進行服務,則需要視提供服務的國家是否為與我國簽訂了稅收協定的國家。
如果是與我國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則還要判斷其是否在境內構成了、場所,如果未構成常設則按照協定不需要在境內繳納所得稅;如果確實構成了常設,則應於境內按勞務所得繳納所得稅。
而對於與我國沒有簽訂稅收協定的國家和地區的派遣雇員到中國境內提供勞務,通常構成上述意義上的、場所,應對歸屬於該、場所的所得繳納所得稅,適用25%的稅率,而不再區分是否構成常設。
通常情況下,技術服務費與特許權使用費的區分,應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執行稅收協定特許權使用費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507號)相關規定進行判定。
⑻ 為什麼沒有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也能稅前扣除
沒有支來付的特許權自使用費也能稅前扣除,是應為我國企業採用權責發生制的記賬原則進行核算。
權責發生制又稱應收應付制原則,是指以應收應付作為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的標准,而不問貨幣資金是否在本期收到或付出。
也就是說,一切要素的時間確認,特別是收入和費用的時間確認,均以權利已經形成或義務(責任)已經發生為標准。
權責發生制以權利和責任的發生來決定收入和費用歸屬期的一項原則。指凡是在本期內已經收到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一切費用,不論其款項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反之,凡不屬於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
權責發生制屬於會計要素確認計量方面的要求,它解決收入和費用何時予以確認及確認多少的問題。
⑼ 請問向境外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代扣代繳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增值稅附加應該如果記分錄
按形式發票金額拆分為價稅額正常記賬:
1、收到形式發票時
借:成本費用類科內目
貸:應容付賬款
2、代扣繳增值稅及附加稅費時
借:應付賬款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交稅金-代扣增值稅(銷項稅)
應交稅金-代扣稅費
3、代扣所得稅時
借:應付賬款
貸:應交稅金-代扣所得稅
⑽ 2016新報關單中的"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確認等什麼意思
1、買方存在需向賣方或者有關方直接或者間接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且未包含在進出口貨物成交價格中的,並且符合《審價辦法》第十三條的,在「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確認」欄目填報「是」;
2、買方存在需向賣方或者有關方直接或者間接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且未包含在進出口貨物成交價格中的,但納稅義務人無法確認是否符合《審價辦法》第十三條的,在本欄目應填報「是」;
3、買方存在需向賣方或者有關方直接或者間接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且未包含在成交價格中的,納稅義務人根據《審價辦法》第十三條,可以確認需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與進口貨物無關的,填報「否」。
4、買方不存在向賣方或者有關方直接或者間接支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或者特許權使用費已經包含在進口貨物成交價格中的,填報「否」。
《審價辦法》即海關總署令第213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審定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辦法》
第十三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特許權使用費,應當視為與進口貨物有關:
(一)特許權使用費是用於支付專利權或者專有技術使用權,且進口貨物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
1.含有專利或者專有技術的;
2.用專利方法或者專有技術生產的;
3.為實施專利或者專有技術而專門設計或者製造的。
(二)特許權使用費是用於支付商標權,且進口貨物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
1.附有商標的;
2.進口後附上商標直接可以銷售的;
3.進口時已含有商標權,經過輕度加工後附上商標即可以銷售的。
(三)特許權使用費是用於支付著作權,且進口貨物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
1.含有軟體、文字、樂曲、圖片、圖像或者其他類似內容的進口貨物,包括磁帶、磁碟、光碟或者其他類似載體的形式;
2.含有其他享有著作權內容的進口貨物。
(四)特許權使用費是用於支付分銷權、銷售權或者其他類似權利,且進口貨物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
1.進口後可以直接銷售的;
2.經過輕度加工即可以銷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