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資質類無形資產成本法評估

資質類無形資產成本法評估

發布時間:2021-01-06 20:00:40

❶ 用成本法鑒定無形資產價值時,計算其重置成本的基本公式是( )。

D
答案解析:
[解析]
用成本法鑒定無形資產價值時,計算公式為:無形資產重置成本=∑(物質資料實際耗費量×價格鑒證基準日價格)+∑(實耗工時×價格鑒證基準日費用標准)。

❷ 無形資產計量的估價標准

無形資產計量的估價標准:
無形資產計量的不同目的,決定著適用不同的計量標准。以無形資產攤銷為目的的計量,適用於重置成本標准。因為無形資產攤銷是實現無形資產補償的過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補償的尺度是規模不變的使用價值的再生產與價值保全的統一。因而,可以重置成本為依據進行補償。無形資產因分屬自創、外購兩種不同渠道,其重置成本構成也不同,自創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包括自創中的各種物質耗費和人工費,是無形資產的製造成本。外購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包括買價和購置費用,包含了無形資產的創建利潤及流通費用。正確認識無形資產的重置成本構成,對於實際計量是很有意義的。以無形資產投資、轉讓為目的的計量適用收益現值標准。由於無形資產具有壟斷性、極端重要性和特殊性,能夠使同量的物質資料發揮極不相同的作用,因而無形資產不是作為一般商品和生產資料來轉讓,而是作為獲利的能力轉讓。它的價格主要不是按其物化的價值,而是按其帶來的價值來買賣,即根據它帶來的額外收益來買賣。無形資產根據收益現值轉讓是對未來超額收益的分配,並不影響勞動創造價值的前提。 基於以上分析,對無形資產的計量要參考以下三種方法:
(一)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是指在計量資產時,按被計量資產的現時完全重置成本鹼去應扣損耗或貶值,來確定被計量資產價格的一種方法。
1.重置成本法的基本計算公式
資產計量值=重置成本一實體性貶值一功能性貶值一經濟性貶值
(1)重置成本,指重新建造或購買相同或相似的全新資產的成本或價格。
(2)實體性貶值,指資產在使用或閑置中囡磨損、變形、老化等造成實體性陳舊而引起的貶值。
(3)功能性貶值,指由於技術進步出現性能優越的新資產,使原有資產部分或全部失去使用價值而造成的貶值。
(4)經濟性貶值,指由於外界因素引起的,與新置資產相比較獲利能力下降而造成的損失。市場需求的減少、原材料供應的變化、成本的上升、通貨膨脹、利率上升、政策變化等因素都可能使原有資產不能發揮應有的效能而貶值。
2.重置成本法計量的程序
為簡要說明重置成本法計量資產程序,圖示如下:
3.重王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重置成本尖比較充分地考慮了資產的重置全價和應計損耗。適用於一切資產重置、補償為目的資產業務,是清產核資中量基本的計量方法,同時也用於承包、租賃、股份經營、兼並、經營評價、中外合資合作、抵押貸款、經濟擔保等經濟括動的資產計量。即使在企業整體轉讓應用收益現值法評估時,也應通過重置成本的計量,為購買者建立有關資產的帳薄和報表提供分項資產的價格資料。特別是由於我國資產市場尚待建立和完善,以及對資產未來收益額預測條件的限制等因素的制約,在應用現行市價法和收益現值法的客觀條件尚不完全具備的情況下,應廣泛應用重置成本法進行資產計量。
(二)收益現值法
1.收益現值法的內涵
收益現值法是指通過估算被計量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並折算成現值。藉以確定設計量資產價格的一種資產計量方法。該法是根據某項無形資產投入使用後預期收益來確認資產的價值。這種預期收益或是利潤的增加,或是銷售額的擴大,也可能是成本的降低。這種方法完全區別於以投入價值為基礎的歷史成本法,而注重無形資產使用後的產出效益。如果是引進專刺權或使用專有技術後利潤的增加額,可直接用有效期內各年預期收益的現值之和確認無形資產的價值;如果是使用專用銷售策略和商標權而引起的銷售額增加,可用因使用該無形資產後因增加銷售而帶來的間接預期利潤現值計算;如果是使用某專有技術後而降低的成本,則可根據因降低成本而帶來的間接收益現值計算。

❸ 成本法主要適用於什麼前提下的資產評估

成本法,是資產評估的基本方法之一。
成本法,是指首先估測被評估資產的重專置成本,然後估測被評估資產業屬已存在的各種貶值因素,並將其從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而得到被評估資產價值的各種評估方法的總稱。成本法的基本思路是重建或重置被評估資產。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任何潛在的投資者在決定投資某項資產時,所願意支付的價格不會超過購建該項資產的現行購建成本。如果投資對象並非全新,投資者所願支付的價格會再投資對象全新的購建成本的基礎上扣除各種貶值因素。
上述評估思路可概括為:
資產評估價值=資產的重置成本—資產實體性貶值—資產功能性貶值—資產經濟性貶值

成本法是以再取得被評估資產的重置成本為基礎的評估方法。由於被評估資產的再取得成本的有關數據和信息來源較廣泛,並且資產的重置成本與資產的現行市價及收益現值也存在著內在的聯系和替代關系,因而,成本法也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評估方法。成本法從再取得資產的角度反映資產價值,即通過資產的重置成本扣減各種貶值來反映資產價值。

❹ 成本法為啥適用於那些可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

可被替代是指市場中存在與委估無形資產相同或相近其他無形資產。

❺ 如何翻譯: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評估 重置成本法 收益現值法 現行市價法 謝謝!

無形資產Immaterial assets
無形資產評估Immaterial assets valuation
重置成本法Replacement cost method
收益現值法內Income current value method
現行容市價法Current market price method

❻ 企業無形資產的計量採用歷史成本法對嗎

❼ 使用成本法評估無形資產價值

採用重置成本法評估,假設在評估基準日重新組織人員進行無形資產版的開發所需的時間、人力、物權力,再加上合理的利潤,得出評估值。由於是重新開發同樣功能的無形資產,成新率為100%。當然,如果委估無形資產存在功能性貶值的話,應該考慮。

❽ 運用成本法評估無形資產,為什麼評估值可能過高或過低

運用成本法評估無形資產,其計算公式為: 無形資產評估值=無形資產重置成本×(1-貶值率)(1)自創無形資產重置成本的估算包括核演算法和倍加系數法。其中,核演算法公式為: 無形資產重置成本=生產成本+期間費用+合理利潤(2)外購無形資產重置成本的估算包括:市價類比法和物價指數法。(3)在評估實踐中,貶值率的取值一般選擇綜合考慮了被評無形資產的各種無形損耗(功能和經濟方面的)後的折算比率。 成本法是計算替代或重建某類無形資產所需的成本。適用於那些能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計算,也可估算因無形資產使生產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減少或價格降低、浪費減少和更有效利用設備等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從而評估出這部分無形資產的價值。但由於受某種無形資產能否獲得替代技術或開發替代技術的能力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很難確定,使得此法在應用上受到限制,使得評估值可能過高或過低!

❾ 運用成本法評估無形資產,為什麼評估值可能過高或過

1、成本法評估值過高,就是說明評估對象開發成本高,回報小。
2、成本法評估值過低,就是說明成本法不能合理的顯示出評估對象的價值,說明評估對象是高收益的東西。

閱讀全文

與資質類無形資產成本法評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