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出售凈損益如何算
固定資產凈損益計算方法:固定資產的凈損益=處置固定資產收入-處置固定資產支出-(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
無形資產出售凈損益=售出價款-賬面成本-相關稅費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按實際取得的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等賬戶,按其已計提的減值准各,借記「無形資產減值准備」賬戶,按無形資產已累計攤銷的金額,借記「累計攤銷」賬戶i按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貸記「無形資產」賬戶,接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費」等賬戶,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出售無形資產收益」賬戶或借記「營業外支出——出售無形資產損失」賬戶。
備考初級會計,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初級會計考試的相關信息,請關注環球快問會計在線。
關注環球網校快問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出售凈損益如何算
Ⅱ 為什麼無形資產屬於損益類科目
無形資產是資產類科目,不屬於損益類科目。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作為無形資產確認的項目,必須具備其生產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這一條件。因為資產最基本的特徵是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很可能流入企業,如果某一項目產生的經濟利益預期不能流入企業,就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
在會計實務中,要確定無形資產所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業,需要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做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的證據支持。
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企業自創商譽以及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因其成本無法可靠計量,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2)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損益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核算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無形資產核算應根據不同類型的無形資產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1、研究和開發費用資本化。
企業無形資產的取得主要有:外購、自創、接受其他單位投資三種途徑。外購與接受投資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認較為容易,對於自創無形資產核算,按照現行規定僅包括取得注冊時發生的注冊費、聘請律師費支出,而把研究和開發過程中的費用記入當期損益,採用費用化處理。
這種處理的結果會導致企業自創無形資產價值不能全部體現出來,甚至導致知識產品的成本計量嚴重失真,對於投資人利用提供的信息做出投資決策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企業應該對自創無形資產研究和開發支出盡量資本化。
由於研究費用與新產品或新工藝的生產或使用及給企業帶來效益的確定性較差,應在費用發生的當期確認為費用,直接記入當期損益,並且在以後會計期間也不確認為資產。對於研究活動—— 初步智力成果,採取費用化處理。
對於開發項目由於是直接轉化為生產力,應該採取資本化處理方法。例如,對有些隨同固定資產硬體系統一起投入的軟體系統(如計算機軟體系統)可考慮與固定資產硬體系統合並在 「固定資產」科目核算。
2、對有確切使用年限的無形資產,如專利權、專有技術等採用加速攤銷法中的年數總和法進行攤銷。對於沒有確切年限的非專利技術,可以不作攤銷,為了對這一類無形資產進行價值補償,可以建立「無形資產信息系統」規范無形資產管理與衡量無形資產價值。
對無限壽命的無形資產,如外購商譽,則不應當攤銷。外購商譽能在多方面起作用,難以分清其在各方面作用的權重,對於這類無形資產應採用定期評估的方法,定期調整帳面價值。
Ⅲ 資產減值准備和資產減值損失屬於什麼科目
資產減值損失屬於損益類科目。企業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除特別規定外的其他資產都屬版於企業的資產損失權。資產減值准備屬於備抵帳戶。
企業應當在期末對固定資產逐項進行檢查,如果由於技術陳舊、損壞、長期閑置等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可收回金額是指資產的銷售凈價與預期從該資產的持續使用和使用壽命結束時的處置中形成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中的較高者。
低於其賬面價值的,對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計提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3)無形資產減值准備損益擴展閱讀:
其他減值准備:
企業在期末對存貨進行全面清查時,如由於存貨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或銷售價格低於成本等原因,使存貨成本高於可變現凈值,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估計售價減去估計完工成本及銷售所必須的估計費用後的價值。
應按可變現凈值低於存貨成本部分,計提存貨跌價准備。
企業應定期對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至少於每年年末檢查一次,並對無形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同上)進行估計,將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超過可收回金額的部分確認為減值准備,對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Ⅳ 哪些資產減值損失可以轉回,哪些不可以轉回
一、存貨減值:可以轉回,如果已經計提減值的產品已經銷售,要同時結轉已計回提的減值。答
二、金融資產:
1、交易性金融資產不計提減值。
2、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以轉回。
3、應收賬款和貸款可以轉回。
4、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可以轉回。(如果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股票投資不是通過損益轉回)
三、遞延所得稅資產:可以轉回(要符合一定的條件)。
四、固定資產:不可以轉回。
五、無形資產:不可以轉回。
六、投資性房地產:
1、成本計量不可以轉回。
2、公允價值計量不計提減值。
七、長期股權投資:不可以轉回。
Ⅳ 資產減值損失是損益類科目嗎它是計提那幾個科目的比如壞賬准備,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你好!
不是,是資產負債表項目,為資產類科目的備抵項,如壞賬准備是應收賬款的備抵科目,固定資產減值准備是固定資產的備抵科目
打字不易,採納哦!
Ⅵ 無形資產結轉凈損益是有可能涉及的科目有管理費用對嗎
無形資產的抄處置包括,資襲產出售,對外出租,對外捐贈,以及無法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時,應予終止並確認轉銷。
一、無形資產出售
借:銀行存款
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貸:無形資產
應繳營業稅
按照以上差額,借記營業外支出或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離得
二、無形資產出租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借:其他業務成本
稅金
貸:累計攤銷
應繳稅費
三、無形資產報廢
借: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貸:無形資產
綜上所述,應該選BCD
Ⅶ 資產減值損失借方和貸方哪個記增加哪個記減少
資產減值損失借方記增加,貸方記減少。屬於損益類科目。
資產減值損失是指因資產的賬回面價值高於其可答收回金額而造成的損失。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資產減值等准則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所形成的損失。
例:20X8年11月30日,某企業「壞賬准備-應收賬款」科目貸方余額為30萬元,12月31日,相關應收賬款所屬明細科目借方余額為500萬元,經減值測試,該應收賬款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410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該企業2014年12月31日應確認資產減值損失的會計分錄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 60
貸:壞賬准備-應收賬款 60
本科目的會計核算:
1、企業根據資產減值等准則確定資產發生的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等科目。
2、相關資產的價值又得恢復,按規定可以轉回的,應在原已計提的減值准備金額內,按恢復增加的金額,借記「壞賬准備」、「存貨跌價准備」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3、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Ⅷ 資產減值損失 屬於損益類的費用科目嗎
屬於。復
資產減值損失,是指因資產的制賬面價值高於其可收回金額而造成的損失。 新會計准則規定資產減值范圍主要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及除特別規定外的其他資產減值的處理。《資產減值》准則改變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減值准備計提後可以轉回的做法,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資產減值損失是本年利潤的減項,是損益的一種費用。
Ⅸ 計提固定資產減值准備會影響營業利潤嗎
會影響的,分錄正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回-答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減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或減投資損失)
其中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資產處置收益(-資產處置損失)+其他收益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100%,營業利潤率表明企業通過生產經營獲得利潤的能力,該比率越高表明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
其中: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