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會計。應付債券的未確認融資費用和溢價,折價攤銷到底是怎麼回事,其中的關系不是很清楚,請詳細解釋一下
對於溢價發行的債券,其賬面價值(即實際籌集到的資金)必然會大於面專值,差屬額部分即利息調整金額(溢價發行在貸方,因為應付債券是一項負債)。此後的核算和持有至到期投資是一個道理,貸記的利息調整金額會分期攤銷(實際利率法)計入借方從而沖減財務費用(或其他科目):
借: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財務費用
貸:應付利息
究其原因,是因為籌集到的資金大於債券面值,那麼實際利率必然就會小於票面利率,利息調整的攤銷額也是由此而來。
折價發行情況恰好相反。
Ⅱ 應付債券溢、折價攤銷和應計利息怎樣記賬
溢價或折價攤復銷額的計制算有直線法和實際利率法。實際工作中,一般採用直線法,即將債券的溢價或折價平均分攤於各期的一種攤銷方法。由於溢價或折價攤銷是利息費用的調整,每期利息支出中應扣除債券溢價,債券折價則轉為利息支出,因此,債券利息的核算實際上包含著攤銷的核算。溢價發行債券,按應攤銷的溢價金額,借記「應付債券──債券溢價」賬戶,按應計利息與溢價攤銷額的差額,借記「在建工程」或「財務費用」賬戶,接應計利息,貸記「應付債券──應計利息」賬戶。折價發行債券,接應攤銷的折價金額和應計利息之和,借記「在建工程」或「財務費用」賬戶,按應攤銷的折價金額,貸記「應付債券──債券折價」賬戶,按應計利息,貸記「應付債券──應計利息」賬戶。
Ⅲ 用實際利率法攤銷應付債券的折價,每期折價的攤銷額呈遞增還是遞減趨勢
簡單假設應付債券面值1000萬元,發行價格980萬元,不考慮發行費用;
作為發行方,開始拿專到的錢是980萬元屬,也就是欠別人本金980萬元;最後需要歸還的本金是1000萬元。
所以欠別人的本金越來越多;
推出實際利息應該越來越高;
而名義利息不變化;
最終得到折價=實際利息-名義利息,越來越多。
結論:遞增。
折價的每期攤銷額,就是每期本金的增加金額。准則中攤余成本。
Ⅳ 企業發行的應付債券產生的利息調整,每期攤銷時可能計入的賬戶有()多選 A在建工程 B財務費用 C管理費用
個人觀點:
企業發行的債券通常分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或者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兩種回。資產負債表日,對於分答期付息、一次還本的債券,企業應按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債券利息費用,借「在建工程」、「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未付利息,貸記「應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者貸記「應付債券--利息調整」科目。
從上可知,你的問題答案應該是:AB
希望對你有用
Ⅳ 當企業發行債券籌集資金用於建造固定資產時,為什麼應付債券折價的攤銷增加了工程
企業會計准則中提到:企業發生的借款費用,可直接歸屬於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的,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相關資產成本;其他借款費用,應當在發生時根據其發生額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是指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的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和存貨等資產。企業發行債券時,當票面利率低於市場利率則折價發行,反之則溢價發行。即折價或溢價是市場利率和票面利率的累計調整數,因此也屬於借款費用性質,應遵循上述准則的規定執行。想投資債券的話,先積累點這方面的知識或者看看別人是怎麼投資的會比較好,投資不要魯莽,像債券的話,投資要休閑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種類,收益高的相對風險也較大,同時也要考慮債券的流動性,我在第一財富網給你找了個專業人士寫的帖子http://www.d1money.com/article/2014-06-16/dxlldyzktgcqcrzbsnmkm5.html,專門講這個的,你可以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Ⅵ 應付債券溢、折價攤銷如何記賬
企業債券應按期計提利息,溢價或折價發行債券,其債券發行價版格總額與債券面權值總額的差額,應當在債券存續期間分期攤銷。攤銷方法可以採用實際利率法,也可以採用直線法。
分期計提利息及攤銷溢價、折價時,應當區別情況處理:面值發行債券應計提的利息,
借:在建工程
財務費用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溢價發行債券,按應攤銷的溢價金額,
借:應付債券——債券溢價
在建工程
財務費用
貸:應付債券——應計利息折價發行債券,按應攤銷的折價金額和應計利息之和,
借:在建工程
財務費用
貸:應付債券——債券折價應付債券——應計利息
Ⅶ 應付債券為什麼要攤銷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應付債券的面值抄與發行襲價格之間的差額,要在應付債券持有期間按實際利率進行攤銷。
因為應付債券到期時,企業的負債額就是應付債券的面值。而應付債券發行時,實際收到的錢與面值不一定一致。
企業發行應付債券,就是通過債券的方式籌集一筆資金,以支付利息的方式,支付這筆資金的使用費。發行債券時,實際籌集到的資金,並不是想籌集的資金(面值),兩者的差額,事實上也是資金的使用費。因為購買債券的人願意為該債券多付錢,或不願意為其付出債券標明的成本,從而通過實際支付數來表示他們為該債券而期望獲取的利息收入。
所以,應付債券發行時實際取得的現金與面值差要作為財務費用的調整數,按實際利率攤銷到存續期間。
Ⅷ 發行債券,到期還本的會計分錄
怎麼我做到後面感覺不對勁呢?
發行債券
借
銀行存款
278.62
應付債券—內利息調整
21.38
貸
應付債券—面值容
300
每年計提應付利息=300*6%=18萬元,
第一年攤銷費用=(300-21.38)*8%=22.29萬元,
借
財務費用(或其它科目)22.29
貸
應付利息
18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4.29
借
應付利息
18
貸
銀行尋款
18
(
每年付利息分錄相同,以下省略)
應攤銷折價22.29-18=4.29萬元
第二年攤銷費用=(300-21.38+4.29)*8%=22.63萬元,
借
財務費用
22.63
貸
應付利息
18
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4.63
攤銷折價22.63-18=4.63萬元
第三年攤銷費用=(300-21.38+4.29+4.63)*8%=23萬元,
Ⅸ 應付債券為什麼要攤銷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應付債券的面值與發抄行價格之間的差額,要在應付債券持有期間按實際利率進行攤銷。
因為應付債券到期時,企業的負債額就是應付債券的面值。而應付債券發行時,實際收到的錢與面值不一定一致。
企業發行應付債券,就是通過債券的方式籌集一筆資金,以支付利息的方式,支付這筆資金的使用費。發行債券時,實際籌集到的資金,並不是想籌集的資金(面值),兩者的差額,事實上也是資金的使用費。因為購買債券的人願意為該債券多付錢,或不願意為其付出債券標明的成本,從而通過實際支付數來表示他們為該債券而期望獲取的利息收入。
所以,應付債券發行時實際取得的現金與面值差要作為財務費用的調整數,按實際利率攤銷到存續期間。
Ⅹ 應付債券為什麼要攤銷對公司有什麼影響
應付債券一般在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不同時需要按照實際利率法攤銷,其理論根據內是權責發生制原則容。簡單地說,在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不一致時,債券發行是產生溢價或折價,其本身的性質是對以後企業支付利息金額的調節,比如溢價是因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產生的,其本質是對企業以後多付利息現在收到的補償。對於其調節時,一般通過增加或減少當期的財務費用,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對於不同會計期間的影響應分別計入相應的會計期間,所以要分期進行攤銷。
對企業來說,溢價攤銷一般會減少當期的財務費用而增加應付債券的余額,最終使企業的負債增加。
其發行時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貸:應付債券-面值
未確認融資費用
攤銷時:
借:財務費用
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應付債券-利息調整,
折價攤銷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