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無形資產的核算與固定資產核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計提減值准備的思路相同B.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與無形資產成本的攤銷的處理思路相同C.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與無形資產攤銷的起止時間的確認原則不同
⑵ 無形資產的核算練習題
1、2004年7月1日購入專利時:
借:無形資產--專利 20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0
該項專利從購入當月起開始攤銷,按10年攤銷,每年攤銷20000元。
借:製造費用等 20000
貸:累計攤銷--專利 20000
2、2007年7月1日出售時,已累計攤銷3年共計60000元,那麼該項無形資產凈值為200000-60000=140000元
處置收入=50000 營業稅=50000*5%=2500
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50000
累計攤銷--專利 60000
營業外支出--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 92500
貸:無形資產--專利 200000
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2500
也可以分解:
(1)收款時
借:銀行存款 50000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50000
(2)計提稅金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 2500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2500
(3)結轉該項無形資產帳面金額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 140000
累計攤銷--專利 60000
貸:無形資產--專利 200000
(4)結轉待處理財產損益
借:營業外支出--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 (140000+2500-50000) 92500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92500
3、租金收入
借:銀行存款 30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30000
計提稅金
借:其他業務成本 1500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1500
當月攤銷
借:其他業務成本 6000
貸:累計攤銷 6000
⑶ 1.【單選題】下列應作為無形資產核算的是( )。(第五章 無形資產)
【答案】D。
解析:選項A,屬於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存貨;選項B,企業自創的品牌專由於成本不屬能可靠計量同時不具有可辨認性,不能作為無形資產核算;選項C,企業合並中形成的商譽不具有可辨認性,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
⑷ 無形資產核算的內容
無形資產核算的內容:是企業持有的無形資產成本,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回商標權、著作答權、土地使用權等。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無形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外購的無形資產,按應計入無形資產成本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按應予資本化的支出,借記本科目,貸記「研發支出」科目。
(二)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應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借記「累計攤銷」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減值准備。
(三)處置無形資產,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等,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借記「累計攤銷」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及其他費用,貸記「應交稅費」、「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科目或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減值准備。
⑸ 無形資產的相關確認、核算是怎麼樣的
(四) 內部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處理
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版無論是否滿足資本化條權件,均應先在「研發支出」科目中歸集,期末,對於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研發支出,轉入當期管理費用;符合資本化條件但尚未完成的開發費用,繼續保留在「研發支出」科目中,待開發項目完成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時,再將其發生的實際成本轉入無形資產。
外購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研發過程中應予資本化的項目,先計入「研發支出」科目,其後發生的成本比較上述原則進行處理。
⑹ 確定無形資產核算范圍的原則
對於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等,由於價值比較容易確認,核算成本較低,應當納入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在這些問題上理論界和實務界也已經達成了共識。而對於商譽、人力資源、知識資本、顧客資源、供應渠道等資源,則應分別情況處理。
(一)關於商譽的會計核算
對於自創的商譽,不應當將其納入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而對於企業並購活動中發生的商譽,則應當予以核算。這是因為,自創商譽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價值構成復雜,形成成本具有不可驗證性,為企業帶來的收益也經常波動,對其准確計量比較困難。
而且,筆者認為對自創商譽進行確認並不符合歷史成本原則。這是因為企業的有形資產和其他無形資產可能因為時間的變化而發生增值,但出於歷史成本原則的考慮,我們在進行會計處理時,並不對這些增值進行核算。這時如果核算自創商譽,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這部分資產的增值進行了間接確認,不符合歷史成本原則。而對於企業合並產生的商譽,其價值的計量比較簡單,而且這種情況下對其他各項資產也進行了評估,考慮了其增值,因此就應當將其納入會計核算的范圍。
(二)關於人力資源等的會計核算
對於人力資源、知識資本、顧客資源、供應渠道以及企業組織架構等,由於對其進行計量比較困難,目前不應納入會計核算的范圍。盡管這部分無形資源可能會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但這種收益的實現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並對其他資產具有很大的依賴性。而且從產權的角度來看,很難說他們為企業所擁有,並不完全符合資產的定義。對這些資源進行區分、進行計量也相當困難,如果強行將它們納入無形資產進行核算,並不能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相反會導致會計信息質量的下降,最終影響決策質量,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與我們核算無形資產的初衷背道而馳。
實際上,這些資產的價值已經由在企業的利潤表進行了反映,而且利潤表的反映有時更准確,更合理。超額收益就是企業擁有某些特殊資源的體現,正是因為企業收益的不同,我們才能夠從收益出發而不是傳統的從資產出發去正確估計企業的價值。筆者認為,如果將所有無形的資源納入會計核算體系,將會使所有企業的資產收益率相等,也就是說等量資本產生等量利潤,那時或許利潤表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那麼我們憑什麼去確定企業的價值呢?這個問題有待以後進一步討論。。。
⑺ 下列項目中,關於"無形資產"科目,說法錯誤的是( ) A.本科目核算事業單位無形資產的原價 B.本科目應當按照
第一個,錯誤的是D;
第二個,錯誤的貌似是B。
⑻ 一道有關無形資產的會計核算題
無形資產沒有折舊的提法,企業的無形資產一般是攤銷。固定資產是折舊。 購入2006.1.1 借:無形資產 200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00 計提折舊 2000000/10=200000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200000 貸:累計攤銷 200000 2006年12月31日,甲企業估計A無形資產預計使用年限還有6年。 (2000000-200000)/6=300000 2007年折舊 借:管理費用 ------- 無形資產攤銷 300000 貸:無形資產 300000 2008年折舊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300000 貸:累計攤銷 300000 2009出售 借:銀行存款 800000 累積攤銷 200000+300000+300000=800000 + 09折舊=1100000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200000 2008年的余額為2000000-200000-300000-300000=1200000 貸,無形資產 2000000 可收回1000000 所以減值為20000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40000 營業外收入 60000 凈利潤:80萬+110萬+20萬-200萬-4萬=6萬 這是我寫的最詳細的分析了
採納哦
⑼ 無形資產核算的內容
1、2007年末,根據會計准則,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攤銷,但要作減值測試。當時可收回版金額320萬元,沒有權減值。故,不需要做賬務處理。
2、2008年末,因使用壽命仍不確定,不攤銷,但要作減值測試。當時可收回金額290萬元。故,應計提減值准備10萬元。
借: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10萬元
貸:無形資產
10萬元
3、2009年,因該非專利技術可繼續使用4年。故,開始按4年攤銷。分月攤銷,全年攤銷分錄合計為:
借:管理費用72.5萬元
貸:累計攤銷72.5萬元
年末賬面價值=300-10-72.5=217.5(萬元),因少於可收回金額(260萬元),不需要計提減值准備。
4、2010年,攤銷分錄同2009年。年末需要做減值測試,如可收回金額少於當時賬面價值(145萬元),則應計提減值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