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包管理費收費費率的相關法律法規依據
原則上不允復許分包制,總包只能搞清工勞務外包,有一種擦邊球的說法叫勞務擴大,至於總包管理費,現在沒有明文規定,一般都是雙方協商,沒有明確的規定,如果你是勞務清工,沒有管理費這一說,只是開勞務票即可,分包和勞務擴大是違法的。
2. 貸款費率是多少是以多少為標准
展開全部
下面以貸款10萬一年來計算一下利息:
我們要知道貸款的利息,首先要內知道貸款利率是多少,一般情況容下,我們按商業貸款基準利率來計算,那麼現在一年的貸款利率就是6.00%,那貸款10萬一年利息則是:100000*6.00%=6000元。貸款10萬三年利息則是: (貸款利率為6.15%)100000*6.15%+(100000*6.15%+100000)*6.15%+(100000*6.15%+[100000)*6.15%+100000]*6.15=19608元。
註:下面在提供一下各期限的貸款利率基準表:利率項目 年利率,六個月以內(含6個月)貸款 5.60,六個月至一年(含1年)貸款 6.00,一至三年(含3年)貸款 6.15,三至五年(含5年)貸款 6.40,五年以上貸款 6.55
具體計算方式和數據在上面以為大家列出,我們看到貸款10萬元一年的利息是6000元,這還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我們可以參考來貸款
3. 請問銀行手續費費率怎麼算的是使用的什麼計數法呢
關於消費貸款的手續費問題 好像沒有統一的標准 ,各個銀行何金融機構都不一樣,收取比例也不一致。有的高達10%以上,有的才3%或4%。具體不一樣。酌情考慮。
4. 承保費率如何計算公式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什麼是保險費率
保險費是投保人為轉移風險、取得保險人在約定責任范圍內所承擔的賠償(或給付)責任而交付的費用;也是保險人為承擔約定的保險責任而向投保人收取的費用。保險費是建立保險基金的主要來源,也是保險人履行義務的經濟基礎。保險費率,是每一保險金額單位與應繳納保險費的比率。保險費率是保險人用以計算保險費的標准。保險人承保一筆保險業務,用保險金額乘以保險費率就得出該筆業務應收取的保險費。計算保險費的影響因素有保險金額、保險費率及保險期限,以上三個因素均與保險費成正比關系,即保險金額越大,保險費率越高,或保險期限越長,則應繳納的保險費就越多。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引起保險費的增減變動。保險金額單位一般為1000元或100元,所以保險費率通常用千分率或百分率來表示。
保險費率一般由純費率和附加費率兩部分組成。習慣上,將由純費率和附加費率兩部分組成的費率稱為毛費率。純費率也稱凈費率,是保險費率的主要部分,它是根據損失概率確定的。按純費率收取的保險費叫純保費,用於保險事故發生後對被保險人進行賠償和給付。附加費率是保險費率的次要部分,按照附加費率收取的保險費叫附加保費。它是以保險人的營業費用為基礎計算的,用於保險人的業務費用支出、手續費支出以及提供部分保險利潤等。
[編輯]費率的構成
純保險費率:保險額損失率+穩定系數:(保險額損失率=保險賠款總額/總保險金額×1000‰)
附加費率:(保險業務經營的各項費用+適當的利潤)/純保險收入總額
[編輯]保險費率釐定的基本原則
保險人在釐定費率時要貫徹權利與義務相等的原則,具體而言,厘訂保險費率的基本原則為充分、公平、合理、穩定靈活以及促進防損原則。
1、充分性原則
指所收取的保險費足以支付保險金的賠付及合理的營業費用、稅收和公司的預期利潤,充分性原則的核心是保證保險人有足夠的償付能力。
2、公平性原則
指一方面保費收入必須與預期的支付相對稱;另—方面被保險人所負擔的保費應與其所獲得的保險權利相一致,保費的多寡應與保險的種類、保險期限、保險金額、被保險人的年齡、性別等相對稱,風險性質相同的被保險人應承擔相同的保險費率,風險性質不同的被保險人,則應承擔有差別的保險費率。
3、合理性原則
指保險費率應盡可能合理,不可因保險費率過高而使保險人獲得超額利潤。
4、穩定靈活原則
指保險費率應當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穩定,以保證保險公司的信譽;同時,也要隨著風險的變化、保險責任的變化和市場需求等因素的變化而調整,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5、促進防損原則
指保險費率的制定有利於促進被保險人加強防災防損,對防災工作做得好的被保險人降低其費率;對無損或損失少的被保險人,實行優惠費率;而對防災防損工作做得差的被保險人實行高費率或續保加費。
[編輯]保險費率釐定的一般方法
實務中確定保險費率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分類法和增減法。
(一)觀察法
觀察法又被稱為個別法或判斷法,它就某一被保危險單獨釐定出費率,在釐定費率的過程中保險人主要依據自己的判斷。之所以採用觀察法,是因為保險標的的數量太少,無法獲得充足的統計資料來確定費率。
(二)分類法
分類法是指將性質相同的風險,分別歸類,而對同一類各風險單位,根據它們共同的損失概率,訂出相同的保險費率。在分類時應注意每類中所有各單位的風險性質是否相同,以及在適當的長期中,其損失經驗是否一致,以保證費率的精確度。分類費率確定之後,經過一定時期,如與實際經驗有所出入,則應進行調整,其調整公式為:
其中,M—調整因素,即保險費應調整的百分比;A—實際損失比率;E—預期損失比率;C—信賴因素。對於許多具體業務來說,費率的調整比費率的計算更重要。採用上面的公式來決定費率調整的百分比,關鍵在於確定信賴因素C的大小。信賴因素的大小,表示經驗期間所取得的數據的可信賴程度。客觀地確定信賴因素的大小,也是非壽險精算的內容之一。
(三)增減法
增減法是指在同一費率類別中,根據投保人的或投保標的的情況給以變動的費率。其變動或基於在保險期間的實際損失經驗,或基於其預想的損失經驗,或同時以兩者為基礎。增減法在實施中又有表定法、經驗法、追溯法、折扣法等多種形式。
1、表定法
表定法以每一危險單位為計算依據,在基本費率的基礎之上,參考標的物的顯著危險因素來確定費率。表定法的優點在於:1)能夠促進防災防損。若被保險人的防災防損意識不強,可能會面臨較高的保險費率,為了改變這一狀況,被保險人將主動減少有關危險因素。2)適用性較強。表定法可適用於任何大小的危險單位,而經驗法和追溯法不能做到這一點。其缺點主要是使用該法成本太高,保險機構為了詳細了解被保險人的情況,經常要文付大量營業費用。另外,該法只注重物質或有形的因素而忽視了人的因素,這是片面的。
2、經驗法
該方法是根據被保險人過去的損失記錄,對按分類法計算的費率加以增減,但當年的保費率並不受當年經驗的影響,而是以過去數年的平均損失,來修訂未來年份的保險費率。經驗法的理論基礎是:凡能影響將來的危險因素,必已影響過去的投保人的經驗。其計算公式如:
其中,M—保險費率調整的百分比,A—經驗時期被保險人的實際損失,E—被保險人適用某分類時的預期損失,C—信賴因素,T—趨勢因素(考慮平均賠償金額支出趨勢及物價指數的變動)。經驗法的優點是,在決定被保險人的保費時,已考慮到若干具體影響因素,而表定法只給出了物質因素,沒有包括非物質因素。與表定法相比,經驗法更能全面地顧及到影響危險的各項因素。經驗法主要應用於汽車保險、公共責任保險、盜竊保險等。
3、追溯法
該法是依據保險期間的損失為基礎來調整費率的。投保人起初以其他方法(如表定法或經驗法)確定的費率購買保單,而在保險期屆滿後,再依照本法最後確定保費。如果實際損失大,繳付的保費就多;實際損失小,繳付的保費就少。追溯保險費的計算公式是
其中,RP—計算所得的追溯保險費;BP—基本保險費;L—實際損失金額,LCF—損失調整因子(其數值大於1);TM—稅收系數。基本保險費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用於支付與理賠有關的各種費用,一部分用於彌補超過最大保險費的損失額。基本保費經常為標準保險費的某一百分比。損失調整系數將隨著損失變動而變動的費用考慮在內,稅收系數則是一個將稅收因素考慮在保費之內的數字。追溯法的計算方法不止一種,它視具體情況而定,追溯法計算復雜,其應用范圍不廣,僅局限於少數大規模投保人。
5. 什麼是市場費率法
薪酬本土化又稱東道國體系法或現行費率法、市場費率法等,即按照 公司 所在地的市場費率標准和水平來支付外派人員的 薪酬 。
6. 監理投標文件中採用費率報價法,請教專業人士這個費率報價法中的「費率」怎麼算
監理費的計算一般是按工程總價乘以一個百分比,例如5%,這個就內是費率。
費率報容價法是指:假如行業內規定這樣規模的項目一般監理費取5%,而在投標時各家根據自己企業的情況,適當報個4%或者什麼的。這就是費率報價。
基本套路就是用「內差法」算得該工程的監理費用是XXX萬元,然後用這個XXX萬元除以工程投資估算額 再乘100%就能得出監理費率。
7. 費率招標方法是否取消了謝謝!
費率招標主要是為了節省工程建設時間,施工圖紙沒有出來時採用。目前,國內有投資通常採用工程容量清單招標,施工圖紙必須出來,也就不採用費率招標了。總價折扣法也是變相的費率招標,不是各地市造價站公布的費率,而是按合同結算價報折扣率,通常民營開發商喜歡採用這種方法。
8. 費率採用差額定率累進法公式
案列1:某房地產評估總價值為9800萬資產評估差額定率累進收費表為如下
檔次 計費額度(萬元) 差額計費率(‰)
1 100以下(含100) 52 101以上 -1000 2.53 1001以上-2000 1.5 4 2001以上-5000 0.8 5 5001以上-8000 0.4 6 8001以上— 10 000 0.2 7 10 000以上 0.1 計費算式=100×5‰+(1000-100)×2.5‰+(2000-1000)×1.5‰+(5000- 2000)×0.8‰+(8000-5000)×0.4‰+(9800-8000)×0.2‰這種計算對嗎??案列2:某單位的阿莫西林在整個采購期內,實際采購金額合計為2000萬元,其中:一季度400萬元,二季度600萬元,三季度500萬元,四季度500萬元,計算招標代理收費額如下:
第一季度400萬元收費:
100萬元×0.51%=5100元
(400-100)萬元×0.34%=10200元
合計收費=5100+10200=15300元
第二季度600萬元(累計1000萬元)收費:
100萬元×0.51%=5100元
(500-100)萬元×0.34%=13600元
(1000-500)萬元×0.255%=12750元
合計收費=5100+13600+12750- 15300元(第一季度收費)=31450元-15300元=16150元
第三季度500萬元(累計1500萬元)收費:
100萬元×0.51%=5100元
(500-100)萬元×0.34%=13600元
(1000-500)萬元×0.255%=12750元
(1500-1000)萬元×0.17%=8500元
合計收費=5100+13600+12750+8500元-上2個季度的收費額=39950元-15300元-16150元=8500元
9. 貸款費率怎麼計算
以建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為例:銀行貸款沒有手續費,只有貸款利率。
1、短期貸款:一年以內(含一年),年利率為4.35%。
2、中長期貸款 :一年至五年(含五年),年利率為4.75%。
3、貸款對象:
適用於有消費融資需求,年滿18周歲,且不超過60周歲的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中國公民。
4、貸款用途:
個人消費貸款必須有明確的消費用途,具體可用於個人及其家庭的各類消費支出(不含購買住房和商業用房),如可用於住房裝修、購車、購買耐用消費品、旅遊、婚嫁、教育等各類消費用途。
5、貸款金額:
單戶貸款額度不超過200萬元。
(9)使用費率法擴展閱讀:
貸款風險的產生,往往在貸款審查階段就開始了,綜合司法實踐中發生的糾紛,可以看出,在貸款審查階段出現的風險主要出現在以下環節。
(一)審查內容遺漏銀行審貸人員掛一漏萬,造成信貸風險。 貸款審查是一項細致的工作,要求調查人員就貸款主體的資格、資質、信用、財產狀況進行系統的考察和調查。
(二)在實踐中,有些商業銀行沒有盡職調查,而有關審貸人員,往往只重視文件的識別,而缺乏盡職的調查,這樣,很難識別貸款中的欺詐,很容易造成信貸風險。
(三)許多錯誤的判斷是因為銀行沒有對有關內容聽取專家意見,或由專業人員進行專業的判斷而導致的。 審貸過程中,不僅僅要查明事實,更應當就有關事實進行法律、財務等方面進行專業的判斷。而在實踐中,大多數的審貸過程並非十分嚴謹和到位。
10. 工程設計費中費率按照內插法取定是什麼意思
內插法又稱插值法,是根據未知函數f(x)在某區間內若干點的函數值,作內出在該若干點的函數值與容f(x)值相等的特定函數來近似原函數f(x),進而可用此特定函數算出該區間內其他各點的原函數f(x)的近似值,這種方法,稱為內插法。
兩個已知點之間的直線內插法:
如果兩已知點(x0,y0)(x1,y1),
那麼
(y-y0)/(x-x0)=(y1-y0)/(x1-x0)
解方程得:
y=y0+(x-x0)*(y1-y0)/(x1-x0)
例:工程設計費率為以設備購置費和建築安裝工程費之和為基數按一定比例取定,如,投資額在300-400萬元,設計費率為4-5%,一項工程實際投資為350萬元,那麼設計費率=4%+(5%-4%)*(350-300)/(400-3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