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營改增後,有沒有經營權租金的說法
我理解你的描述可能是承包經營或承租經營。
如果是這樣,不能叫做租金,而叫做承包金。從流轉稅納稅的角度分析,如果承包期間新辦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那麼納稅就以新辦企業名義納稅;如果不單獨辦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就以原稅務登記納稅。
承包金對於出租方屬於營業外收入;對於承租方應計入管理費用。
收取的承包費繳納增值稅,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企業管理型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文件規定:企業管理服務,是指提供總部管理、投資與資產管理、市場管理、物業管理、日常綜合管理等服務的業務活動。因此,收取的承包費凡屬於上述范圍的,應按「商務輔助服務」,以6%的稅率或3%的徵收率申報繳納增值稅。
不動產出租型
根據財稅〔2016〕36號文件規定:不動產經營租賃服務,是指在約定時間內將不動產轉讓他人使用且租賃物所有權不變更的業務活動。納稅人收取的承包費凡屬於此類情形,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規定,應按「不動產租賃服務」,以11%的稅率或5%的徵收率申報繳納增值稅。這種情形主要適用於承包門面、櫃台(不動產)、商場、車間等不動產服務方面。
有形動產出租型
根據財稅〔2016〕36號文件規定:有形動產經營租賃服務,是指在約定時間內將有形動產轉讓他人使用且租賃物所有權不變更的業務活動。納稅人收取的承包費凡屬於此類情形,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規定,應按「有形動產租賃服務」,以17%的稅率或3%的徵收率申報繳納增值稅。這種情形適用於承包機器設備、車輛、櫃台(有形動產)等有形動產服務方面。
商譽及權益性無形資產使用型
根據財稅〔2016〕36號文件及相關規定:轉讓商譽及其他權益性無形資產應按規定繳納增值稅。商譽是能使企業中的人、財、物等因素在經濟活動中相互作用,形成一種「最佳狀態」的客觀存在。其他權益性無形資產,包括基礎設施資產經營權、公共事業特許權、配額、經營權(包括特許經營權、連鎖經營權、其他經營權)、經銷權、分銷權、代理權、會員權、席位權、網路游戲虛擬道具、域名、名稱權、肖像權、冠名權、轉會費等。
納稅人收取的承包費凡屬於此類情形,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規定,應按「轉讓無形資產(非土地使用權)」,以6%的稅率或3%的徵收率申報繳納增值稅。這種情形主要適用於承包門面等無形資產。
綜合承包服務型
根據財稅〔2016〕36號文件規定:收取的承包費,如果既包括有形資產租賃費,也涵蓋無形資產使用費;既涉及到動產出租,也牽涉到不動產租賃。
針對這種情況,要根據不同情況,適用不同的稅率或徵收率,按17%、11%、6%稅率計算納稅,或者按5%、3%徵收率計算繳納。
最後,值得提醒的是,根據財稅〔2016〕36號文件規定,試點納稅人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適用不同稅率或者徵收率的,應當分別核算適用不同稅率或者徵收率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銷售額的,按照以下方法適用稅率或者徵收率:兼有不同稅率的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從高適用稅率。兼有不同徵收率的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從高適用徵收率。兼有不同稅率和徵收率的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者不動產,從高適用稅率。
因此,發包方在收取承包費時,一定要按規定分別核算,分別計算應納稅額,以免給自己帶來涉稅風險,給單位帶來經濟損失。
㈡ 轉讓其他權益性無形資產
如果是一般納稅人的話,購進其他權益性無形資產無論是專用還是兼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還是免徵增值稅等項目,均可抵扣進項稅額。就按照平時做待抵扣進項稅那樣處理就可以了吧。。
㈢ 會計專業,關於無形資產的可辨認性判斷標準的問題
簡單理解為 商標、專利權等無形資產即可。
㈣ 怎樣才能做好財務預算
一、在預算工作的准備階段
制定新一年度的預算是很專業的工作,不但需要專業知識,也需要各種各樣的可靠的數據和資料。因此,大家在預算工作的准備階段主要關注兩方面的准備,一是個人的知識、技能准備,二是關於預算的數據、資料、工作團隊等。
一方面,看看自己的知識和專業准備是否充足,特別是新手,在這方面要多看書,多學習,多請教,可以學習前輩們的工作成果。如果是負責預算工作多年的老財務,則看在這方面有什麼變化,比如經濟形勢的變化、公司經營情況的變化和趨勢,等等。
另一方面就是工作方面的准備了,比如考慮是否召開預算編制工作會議,是否對各部門負責人及相關人員進行預算工作方面的培訓。特別重要的還是查閱公司各類預算相關的資料和數據,以確定預算制定的重點,看有什麼注意事項,為預算的制定做好資料准備工作。
二、開始編制預算
預算工作面向的是某一個整體,如果是公司層面的預算則面向公司整體,如果是部門層面的預算而是面向部門整體。當我們面對這些「整體」的時候,本來從財務管理專業角度出發不算什麼問題的事項,就可能會變為非財務專業人員的困難。因此,在編制預算的時候,工作要做得很專業,但執行過程要盡量通俗化、傻瓜式,溝通要很透明、很明白。
在工作溝通過程中,有些是比較重要的,例如讓各單位填報預算表格,申報預算費用;還比如跟進各單位的預算信息報送情況,讓他們在預定的時間內報送預算制定所需要的信息。信息的全面、准確很重要,當然也要按時提交、匯總、整理。財務人員不但需要摸清各單位上報的信息和數據,自己也要參考往年的信息和數據做到心中有數。
三、預算討論是溝通的重點和難點
各單位上報了預算計劃及相關信息之後,還要匯總在一起做預算討論,也就是大家坐在一起討價還價。在這個環節,財務人員是費力不討好的,只能想辦法怎樣在各單位及領導層之間做好協調工作,讓各方面對預算工作進行充分的溝通。財務人員與各單位關於預算的討論、博弈,需要大家在工作過程中積累經驗,盡最大努力達到預算制定的預期目標。
四、預算執行過程中問題總是很大
對預算的第一次「爭吵」是在制定預算的討論中,而後面執行過程中的「爭吵」會更多,矛盾也不少,這是很無奈的事情,因為利益在各單位之間的分配或多或少總是不能完美均衡。
財務人員在調和這些矛盾時,主要還是運用預算工具,比如年度預算與季度、月度預算的使用,剛性預算與彈性預算的使用等,利用各種工具的長處補短處,以解決問題。
五、預算工作的考核與總結
不管准備工作做得多麼充足,不管團隊多麼努力,在制定預算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問題,這總讓大家煩惱。這么多年來,沒聽誰說過他在制定預算計劃中很順利。每年都要對預算工作做一次總結,多加總結經驗得失,雖然不能每次都非常順利完成編制預算,但是我們可以努力讓預算的編制更順利,讓預算真正起到它該發揮的作用。
㈤ 權益性無形資產包括哪些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實物形態、但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產。無形資回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答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自然無形資產包括不具實體物質形態的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等 。
其他權益性無形資產,包括基礎設施資產經營權、公共事業特許權、配額、經營權(包括特許經營權、連鎖經營權、其他經營權)、經銷權、分銷權、代理權、會員權、席位權、網路游戲虛擬道具、域名、名稱權、肖像權、冠名權,轉會費等。
㈥ 無形資產可辨認標准中源自合同權利或其它權利指的是什麼
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則認為其具有可辨認性:
1.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回出來,並能單獨用答於出售或轉讓等,而不需要同時處置在同一獲利活動中的其他資產,則說明無形資產可以辨認。某些情況下無形資產可能需要與有關的合同一起用於出售、轉讓等,這種情況下也視為可辨認無形資產。
2.產生於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如一方通過與另一方簽訂特許權合同而獲得的特許使用權,通過法律程序申請獲得的商標權、專利權等。
如果企業有權獲得一項無形資產產生的未來經濟利益,並能約束其他方獲取這些利益,則表明企業控制了該項無形資產。例如,對於會產生經濟利益的技術知識,若其受到版權、貿易協議約束(如果允許)等法定權利或雇員保密法定職責的保護,那麼說明該企業控制了相關利益。
客戶關系、人力資源等,由於企業無法控制其帶來的未來經濟利益,不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不應將其確認為無形資產。
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刊頭、客戶名單和實質上類似項目的支出不能與整個業務開發成本區分開來。因此,這類項目不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㈦ 一般納稅人清包工企業簡易計稅發開具的增值稅發票不能抵扣嗎
你自己不能抵扣,開給購買方,購買方可以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