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版 無形資產應當採取直權線法攤銷。受讓或投資的無形資產,法律和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分別規定有效期限和受益期限的,按法定有效期限與合同或企業申請書中規定的受益年限孰短原則攤銷;法律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按照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的受益年限攤銷;法律和合同或者企業申請書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或者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攤銷期限不得少於10年」,以及《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0]84號2000-05-16)第二十二條「 納稅人經營活動中使用的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的攤銷費用可以扣除」,第二十九條「 納稅人為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給國家或其他納稅人的土地出讓價款應作為無形資產管理,並在不短於合同規定的使用期間內平均攤銷」之規定,你公司購置取得的土地屬於企業的無形資產,並可以在其使用期間內平均攤銷及在稅前扣除。無形資產的攤銷並不以是否使用為前提。
⑵ 關於無形資產加計扣除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問題,求CPA大佬回答
你說的這個問題,屬於財稅綜合實務范疇。
以下僅僅是我個人的看法——
第一、內「假容如無形資產100,計稅基礎自然是175」——如果不存在稅會差異,那麼,計稅基礎應當是100,不可能會變成175。
第二、「攤銷的時候需要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嗎?」——當年攤銷的部分,僅僅就攤銷的部分進行加計扣除,一般不存在時間性問題,當然不可能確認什麼遞延問題。
第三、「我認為加計的75%扣除是永久性差異」——這個,這個,可以這么認為吧。
第四、「這個差異在什麼時候調減應納稅所得額呢?」——我以為,應當在每一個攤銷會計期間的期末,直接調整所得稅費用即可。
弱弱提示一下:不是什麼無形資產都可以加計扣除75%的。
上述看法,僅供參考。
⑶ 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中出售無形資產未攤銷金額是否可以從總收入裡面扣除
無形資產出售是走資產處置收益。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是按收入的利潤率計算,未攤銷的金額是不會影響的。
⑷ 年度匯算清繳時無形資產攤銷可以稅前扣除嗎
可以。抄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二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下列無形資產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
(一)自行開發的支出已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無形資產
(二)自創商譽;
(三)與經營活動無關的無形資產
(四)其他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的無形資產。
⑸ 無形資產研發支出加計扣除50%部分,為什麼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因為這是稅法和會計規定的永久性差異,只需要在帳外調減所得額就行了,不需要進行賬務處理。
⑹ 研發費用允許加計扣除的「無形資產攤銷」范圍是什麼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十三條規定,「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自滿足《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四條和第九條規定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總額,但是對於以前期間已經費用化的支出不再調整」。從實質上講,我國財政部門在會計准則中已經明確規定,「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而「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證明下列各項時,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1.從技術上來講,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3.無形資產產生未來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時,應當證明其有用性。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5.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對於無法區分研究階段研發支出和開發階段研發支出的,應當將其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可見,我國會計准則委員會對研發費用的構成雖然沒有指明具體包括哪些,但指明了研發費用歸集的期間。
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制定的《國際會計准則第9號--研究和開發費用》則規定,研究和開發活動的成本包括以下幾項:「1.薪金、工資以及其他人事費用。2.材料成本和已消耗的勞務。3.設備與設施的折舊。4.製造費用的合理分配。5.其他成本」等等。
⑺ 增資的無形資產能否稅前扣除
不能。在稅法上:公抄司對資產評估增值既不屬他人的捐贈,也不是企業實現的利潤,也不屬於《企業所得稅條例》規定的應稅收入。因此,對企業資產評估增值不應當並入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在折舊、費用的攤銷上,納稅人的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投資等各項資產成本的確定應遵循歷史成本原則。納稅人發生合並、分立和資本結構調整等改組活動,有關資產隱含的增值或損失在稅法上已確認實現的,可按經評估確認後的價值確定有關資產的成本。也就是說,只有在企業改組活動中,企業將非貨幣性資產視為以公允價值銷售和分配兩項業務,並按規定計算財產轉讓所得或損失的情況下,資產的計稅成本可以按評估價確認,由此計提折舊費用並允許稅前扣除。除此之外,都應當遵照歷史成本原則,即依照取得該項資產時的實際成本作為企業所得稅的計稅成本。
⑻ 逾期歸還銀行貸款而支付的罰息 ,無形資產開發支出未形成資產的部分 兩者都可以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業務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7]191號)的規定專,納稅人逾期歸還銀行屬貸款,銀行按規定加收的罰息,不屬於行政性罰款,允許在稅前扣除。
五行資產在開發階段直接費用化,可以在稅前扣除。而且研發費用可以加計扣除,參見《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 國稅發[2008]116號。
⑼ 加計扣除時,無形資產如何認定
加計扣除的對象是企業的某些具體支出項目,在這些項目上支出越多,得到的優惠越大內,因此加計扣除對容於鼓勵企業加大對某些項目的支出更有針對性。加計扣除往往是一項長期且適用企業范圍更廣的政策,故目前世界各國普遍採用加計扣除方式作為鼓勵企業加大某些方面投入的手段。
加計扣除指按照稅法規定在實際發生數額的基礎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的扣除數額的一種稅收優惠措施。例如,假定稅法規定研發費用可實行150%加計扣除政策,那麼如果企業當年開發新產品研發費用實際支出為100元,就可按150元(100×150%)數額在稅前進行扣除,以體現鼓勵研發政策。
⑽ 請舉例說明房地產業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本期實際扣除金額是如何計算的
企業所得稅部分扣除項目的具體范圍和標准 1. 借款利息支出 (1) 納稅人在生產、經專營期間,向金融機構屬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實際發生數扣除;向非金融機構借款的利息支出,包括納稅人之間相互拆借的利息支出,按照不高於金融機構同類、同期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