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事業單位累計攤銷

事業單位累計攤銷

發布時間:2021-01-02 19:13:42

『壹』 什麼是事業單位執行事業財務制度

事業單位執行事業財務制度:
一、為了規范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事業單位會計准則》和《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適用於各級各類事業單位,下列事業單位除外:
(一)按規定執行《醫院會計制度》等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
(二)納入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執行企業會計准則或小企業會計准則的事業單位。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對本制度的適用,由財政部另行規定。
三、 事業單位對基本建設投資的會計核算在執行本制度的同時,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基本建設會計核算的規定單獨建賬、單獨核算;
四、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一般採用收付實現制,但部分經濟業務或者事項的核算應當按照本制度的規定採用權責發生制。
五、事業單位應當按照《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或相關財務制度的規定確定是否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的,按照本制度規定處理。不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不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的,不設臵本制度規定的「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科目,在進行賬務處理時不考慮本制度其他科目說明中涉及的「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科目。
六、事業單位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
七、事業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運用會計科目:
(一)事業單位應當按照本制度的規定設臵和使用會計科目。
在不影響會計處理和編報財務報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增設、減少或合並某些明細科目。
(二)本制度統一規定會計科目的編號,以便於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查閱賬目,實行會計信息化管理。事業單位不得打亂重編。
(三)事業單位在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時,應當填列會計科目的名稱,或者同時填列會計科目的名稱和編號,不得只填列科目編號、不填列科目名稱。
八、事業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編報財務報表:
(一)事業單位的財務報表由會計報表及其附註構成。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和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
(二)事業單位的財務報表應當按照月度和年度編制。
(三)事業單位應當根據本制度規定編制並對外提供真實、完整的財務報表。事業單位不得違反本制度規定,隨意改變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方法,不得隨意改變本制度規定的財務報表有關數據的會計口徑。
(四)事業單位財務報表應當根據登記完整、核對無誤的賬簿記錄和其他有關資料編制,做到數字真實、計算準確、內容完整、報送及時。
(五)事業單位財務報表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並蓋章。
九、事業單位會計機構設臵、會計人員配備、會計基礎工作、會計檔案管理、內部控制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等規定執行。開展會計信息化工作的事業單位,還應按照財政部制定的相關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執行。
十、本制度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1997 年 7 月 17 日財政部印發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財預字﹝1997﹞288 號) 同時廢止。

『貳』 判斷題:事業單位可以設置累計攤銷科目,不用設置累計折舊對嗎

不對。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一樣,既不設置累計折舊科目,也不設置累計攤專銷科目。
因為屬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是以賬面原值核算固定基金,如果設置了固定資產的備抵賬戶(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固定基金無法與資產價值保持一致。
關於事業單位不設置累計折舊的問題,是目前會計界廣泛議論和具有爭議的課題。

『叄』 為什麼事業單位像企業一樣對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折舊或推銷

原《事業單復位會計制度》(財制政部頒發,1997年)規定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折舊在「事業基金—修購基金」中反映。現在該制度已經廢止。
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准則》(2013年實施)規定,事業單位應當按照《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或相關財務制度的規定確定是否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
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的,按照本制度規定處理。
不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不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的,不設置本制度規定的「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科目,在進行賬務處理時不考慮本制度其他科目說明中涉及的「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科目。
《事業單位財務規則》規定,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較少的事業單位可以不提取修購基金,實行固定資產折舊的事業單位不提取修購基金。
也就是說,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較少的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而不計提修購基金。

『肆』 新事業單位會計准則要求在資產的後續計量中,明確規定事業單位要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無形資產計提攤銷

不對。沒有強制規定,有可選性。
五、事業單位應當按照《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或相關財務制度專的規定確屬定是否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
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的,按照本制度規定處理。
不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不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的,不設置本制度規定的「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科目,在進行賬務處理時不考慮本制度其他科目說明中涉及的「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科目。

『伍』 [多選題]18.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攤銷時,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對應的科目不包括

ABCD

按月計提折舊和攤銷時, 按照應計提金額, 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科目, 貸記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科目。

『陸』 事業單位的其他應交款包括哪些

一、資產負債表編制說明
(一)本表反映事業單位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資產、負債和凈資產的情況。
(二)本表「年初余額」欄內各項數字,應當根據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期末余額」欄內數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資產負債表規定的各個項目的名稱和內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應對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照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填入本表「年初余額」欄內。
(三)本表「期末余額」欄各項目的內容和填列方法:
1.資產類項目
(1)「貨幣資金」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的合計數。本項目應當根據「庫存現金」、「銀行存款」、「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填列。
(2)「短期投資」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持有的短期投資成本。本項目應當根據「短期投資」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財政應返還額度」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財政應返還額度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4)「應收票據」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持有的應收票據的票面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應收票據」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5)「應收賬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尚未收回的應收賬款余額。本項目應當根據「應收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6)「預付賬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預付給商品或者勞務供應單位的款項。本項目應當根據「預付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7)「其他應收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尚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余額。本項目應當根據「其他應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8)「存貨」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為開展業務活動及其他活動耗用而儲存的各種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及達不到固定資產標準的用具、裝具、動植物等的實際成本。本項目應當根據「存貨」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9)「其他流動資產」項目,反映事業單位除上述各項之外的其他流動資產,如將在1年內(含1年)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本項目應當根據「長期投資」等科目的期末余額分析填列。
(10)「長期投資」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持有時間超過1年(不含1年)的股權和債權性質的投資。本項目應當根據「長期投資」科目期末余額減去其中將於1年內(含1年)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11)「固定資產」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各項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本項目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科目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折舊」科目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固定資產原價」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各項固定資產的原價。本項目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累計折舊」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各項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本項目應當根據「累計折舊」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2)「在建工程」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在建工程發生的實際成本。本項目應當根據「在建工程」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3)「無形資產」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持有的各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本項目應當根據「無形資產」科目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攤銷」科目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無形資產原價」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持有的各項無形資產的原價。本項目應當根據「無形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累計攤銷」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各項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本項目應當根據「累計攤銷」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4)「待處置資產損溢」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待處置資產的價值及處置損溢。本項目應當根據「待處置資產損溢」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填列;如「待處置資產損溢」科目期末為貸方余額,則以「-」號填列。
(15)「非流動資產合計」項目,按照「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待處置資產損溢」項目金額的合計數填列。
2.負債類項目
(16)「短期借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內(含1年)的各種借款。本項目應當根據「短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7)「應繳稅費」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應交未交的各種稅費。本項目應當根據「應繳稅費」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填列;如「應繳稅費」科目期末為借方余額,則以「-」號填列。
(18)「應繳國庫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按規定應繳入國庫的款項(應繳稅費除外)。本項目應當根據「應繳國庫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9)「應繳財政專戶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按規定應繳入財政專戶的款項。本項目應當根據「應繳財政專戶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0)「應付職工薪酬」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按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各種薪酬。本項目應當根據「應付職工薪酬」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1)「應付票據」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應付票據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應付票據」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2)「應付賬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尚未支付的應付賬款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應付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3)「預收賬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按合同規定預收但尚未實際結算的款項。本項目應當根據「預收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4)「其他應付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應付未付的其他各項應付及暫收款項。本項目應當根據「其他應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5)「其他流動負債」項目,反映事業單位除上述各項之外的其他流動負債,如承擔的將於1年內(含1年)償還的長期負債。本項目應當根據「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等科目的期末余額分析填列。
(26)「長期借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借入的期限超過1年(不含1年)的各項借款本金。本項目應當根據「長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其中將於1年內(含1年)到期的長期借款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27)「長期應付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發生的償還期限超過1年(不含1年)的各種應付款項。本項目應當根據「長期應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其中將於1年內(含1年)到期的長期應付款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3.凈資產類項目
(28)「事業
基金
」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擁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凈資產。本項目應當根據「事業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9)「非流動資產基金」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非流動資產佔用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非流動資產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0)「專用基金」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按規定設置或提取的具有專門用途的凈資產。本項目應當根據「專用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1)「財政補助結轉」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滾存的財政補助結轉資金。本項目應當根據「財政補助結轉」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2)「財政補助結余」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滾存的財政補助項目支出結余資金。本項目應當根據「財政補助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3)「非財政補助結轉」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滾存的非財政補助專項結轉資金。本項目應當根據「非財政補助結轉」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4)「非財政補助結余」項目,反映事業單位自年初至報告期末累計實現的非財政補助結余彌補以前年度經營虧損後的余額。本項目應當根據「事業結余」、「經營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填列;如「事業結余」、「經營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為虧損數,則以「-」號填列。在編制年度資產負債表時,本項目金額一般應為「0」;若不為「0」,本項目金額應為「經營結余」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號填列)。
「事業結余」項目,反映事業單位自年初至報告期末累計實現的事業結余。本項目應當根據「事業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如「事業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為虧損數,則以「-」號填列。在編制年度資產負債表時,本項目金額應為「0」。
「經營結余」項目,反映事業單位自年初至報告期末累計實現的經營結余彌補以前年度經營虧損後的余額。本項目應當根據「經營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如「經營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為虧損數,則以「-」號填列。在編制年度資產負債表時,本項目金額一般應為「0」;若不為「0」,本項目金額應為「經營結余」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號填列)。
二、收入支出表編制說明
(一)本表反映事業單位在某一會計期間內各項收入、支出和結轉結余情況,以及年末非財政補助結余的分配情況。
(二)本表「本月數」欄反映各項目的本月實際發生數。在編制年度收入支出表時,應當將本欄改為「上年數」欄,反映上年度各項目的實際發生數;如果本年度收入支出表規定的各個項目的名稱和內容同上年度不一致,應對上年度收入支出表各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照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填入本年度收入支出表的「上年數」欄。
本表「本年累計數」欄反映各項目自年初起至報告期末止的累計實際發生數。編制年度收入支出表時,應當將本欄改為「本年數」。

『柒』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負債表如何填列

一、行政單位資產負債表的編制說明
(一)本表「年初余額」欄內各項數字,應當根據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期末余額」欄內數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資產負債表規定的各個項目的名稱和內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應對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照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填入本表「年初余額」欄內。
(二)本表「期末余額」欄各項目的內容和填列方法。
1.資產類項目。
(1)「庫存現金」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庫存現金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庫存現金」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期末庫存現金中有屬於受託代理現金的,本項目應當根據「庫存現金」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其中屬於受託代理的現金金額後的余額填列。
(2)「銀行存款」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銀行存款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銀行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期末銀行存款中有屬於受託代理存款的,本項目應當根據「銀行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其中屬於受託代理的存款金額後的余額填列。
(3)「財政應返還額度」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財政應返還額度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4)「應收賬款」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尚未收回的應收賬款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應收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5)「預付賬款」項目,反映行政單位預付給物資或者服務提供者款項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預付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6)「其他應收款」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尚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余額。本項目應當根據「其他應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7)「存貨」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為開展業務活動耗用而儲存的存貨的實際成本。本項目應當根據「存貨」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8)「固定資產」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各項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本項目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折舊」科目中「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明細科目的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固定資產原價」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各項固定資產的原價。本項目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固定資產累計折舊」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各項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累計折舊」科目中「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明細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9)「在建工程」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除公共基礎設施在建工程以外的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在建工程的實際成本。本項目應當根據「在建工程」科目中屬於非公共基礎設施在建工程的期末余額填列。
(10)「無形資產」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各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本項目應當根據「無形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攤銷」科目的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無形資產原價」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各項無形資產的原價。本項目應當根據「無形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累計攤銷」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各項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累計攤銷」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1)「待處理財產損溢」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待處理財產的價值及處理損溢。本項目應當根據「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填列;如「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期末為貸方余額,則以「-」號填列。
(12)「政府儲備物資」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儲存管理的各種政府儲備物資的實際成本。本項目應當根據「政府儲備物資」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3)「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佔有並直接管理的公共基礎設施的賬面價值。本項目應當根據「公共基礎設施」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折舊」科目中「公共基礎設施累計折舊」明細科目的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公共基礎設施原價」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佔有並直接管理的公共基礎設施的原價。本項目應當根據「公共基礎設施」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公共基礎設施累計折舊」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佔有並直接管理的公共基礎設施的累計折舊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累計折舊」科目中「公共基礎設施累計折舊」明細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4)「公共基礎設施在建工程」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公共基礎設施在建工程的實際成本。本項目應當根據「在建工程」科目中屬於公共基礎設施在建工程的期末余額填列。
(15)「受託代理資產」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受託代理資產的價值。本項目應當根據「受託代理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扣除其中受託儲存管理物資的金額)加上「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科目中屬於受託代理資產的現金余額和銀行存款余額的合計數填列。
2.負債類項目。
(16)「應繳財政款」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按規定應當上繳財政的款項(應繳稅費除外)。本項目應當根據「應繳財政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7)「應繳稅費」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應繳未繳的各種稅費。本項目應當根據「應繳稅費」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填列;如「應繳稅費」科目期末為借方余額,則以「-」號填列。
(18)「應付職工薪酬」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尚未支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本項目應當根據「應付職工薪酬」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9)「應付賬款」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尚未支付的償還期限在1年以內(含1年)的應付賬款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應付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0)「應付政府補貼款」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尚未支付的應付政府補貼款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應付政府補貼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1)「其他應付款」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尚未支付的其他各項應付及暫收款項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其他應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2)「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承擔的1年以內(含1年)到償還期的非流動負債。本項目應當根據「長期應付款」等科目的期末余額分析填列。
(23)「長期應付款」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承擔的償還期限超過1年的應付款項。本項目應當根據「長期應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其中1年以內(含1年)到償還期的長期應付款金額後的余額填列。
(24)「受託代理負債」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受託代理負債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受託代理負債」科目的期末余額(扣除其中受託儲存管理物資對應的金額)填列。
3.凈資產類項目。
(25)「財政撥款結轉」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滾存的財政撥款結轉資金。本項目應當根據「財政撥款結轉」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6)「財政撥款結余」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滾存的財政撥款結余資金。本項目應當根據「財政撥款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7)「其他資金結轉結余」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滾存的除財政撥款以外的其他資金結轉結余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其他資金結轉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項目結轉」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滾存的非財政撥款未完成項目結轉資金。本項目應當根據「其他資金結轉結余」科目中「項目結轉」明細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8)「資產基金」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預付賬款、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政府儲備物資、公共基礎設施等非貨幣性資產在凈資產中佔用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資產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9)「待償債凈資產」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因應付賬款和長期應付款等負債而相應需在凈資產中沖減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待償債凈資產」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以「-」號填列。

二、事業單位資產負債表編制說明
(一)本表反映事業單位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資產、負債和凈資產的情況。
(二)本表「年初余額」欄內各項數字,應當根據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期末余額」欄內數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資產負債表規定的各個項目的名稱和內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應對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照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填入本表「年初余額」欄內。
(三)本表「期末余額」欄各項目的內容和填列方法:
1.資產類項目
(1)「貨幣資金」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的合計數。本項目應當根據「庫存現金」、「銀行存款」、「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填列。
(2)「短期投資」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持有的短期投資成本。本項目應當根據「短期投資」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財政應返還額度」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財政應返還額度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4)「應收票據」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持有的應收票據的票面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應收票據」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5)「應收賬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尚未收回的應收賬款余額。本項目應當根據「應收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6)「預付賬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預付給商品或者勞務供應單位的款項。本項目應當根據「預付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7)「其他應收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尚未收回的其他應收款余額。本項目應當根據「其他應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8)「存貨」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為開展業務活動及其他活動耗用而儲存的各種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及達不到固定資產標準的用具、裝具、動植物等的實際成本。本項目應當根據「存貨」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9)「其他流動資產」項目,反映事業單位除上述各項之外的其他流動資產,如將在1年內(含1年)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本項目應當根據「長期投資」等科目的期末余額分析填列。
(10)「長期投資」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持有時間超過1年(不含1年)的股權和債權性質的投資。本項目應當根據「長期投資」科目期末余額減去其中將於1年內(含1年)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11)「固定資產」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各項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本項目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科目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折舊」科目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固定資產原價」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各項固定資產的原價。本項目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累計折舊」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各項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本項目應當根據「累計折舊」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2)「在建工程」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在建工程發生的實際成本。本項目應當根據「在建工程」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3)「無形資產」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持有的各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本項目應當根據「無形資產」科目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攤銷」科目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無形資產原價」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持有的各項無形資產的原價。本項目應當根據「無形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累計攤銷」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各項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本項目應當根據「累計攤銷」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4)「待處臵資產損溢」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待處臵資產的價值及處臵損溢。本項目應當根據「待處臵資產損溢」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填列;如「待處臵資產損溢」科目期末為貸方余額,則以「-」號填列。
(15)「非流動資產合計」項目,按照「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待處臵資產損溢」項目金額的合計數填列。
2.負債類項目
(16)「短期借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內(含1年)的各種借款。本項目應當根據「短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7)「應繳稅費」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應交未交的各種稅費。本項目應當根據「應繳稅費」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填列;如「應繳稅費」科目期末為借方余額,則以「-」號填列。
(18)「應繳國庫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按規定應繳入國庫的款項(應繳稅費除外)。本項目應當根據「應繳國庫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9)「應繳財政專戶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按規定應繳入財政專戶的款項。本項目應當根據「應繳財政專戶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0)「應付職工薪酬」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按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各種薪酬。本項目應當根據「應付職工薪酬」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1)「應付票據」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應付票據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應付票據」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2)「應付賬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尚未支付的應付賬款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應付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3)「預收賬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按合同規定預收但尚未實際結算的款項。本項目應當根據「預收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4)「其他應付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應付未付的其他各項應付及暫收款項。本項目應當根據「其他應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5)「其他流動負債」項目,反映事業單位除上述各項之外的其他流動負債,如承擔的將於1年內(含1年)償還的長期負債。本項目應當根據「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等科目的期末余額分析填列。
(26)「長期借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借入的期限超過1年(不含1年)的各項借款本金。本項目應當根據「長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其中將於1年內(含1年)到期的長期借款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27)「長期應付款」項目,反映事業單位發生的償還期限超過1年(不含1年)的各種應付款項。本項目應當根據「長期應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其中將於1年內(含1年)到期的長期應付款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3.凈資產類項目
(28)「事業基金」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擁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凈資產。本項目應當根據「事業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9)「非流動資產基金」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期末非流動資產佔用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非流動資產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0)「專用基金」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按規定設臵或提取的具有專門用途的凈資產。本項目應當根據「專用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1)「財政補助結轉」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滾存的財政補助結轉資金。本項目應當根據「財政補助結轉」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2)「財政補助結余」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滾存的財政補助項目支出結余資金。本項目應當根據「財政補助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3)「非財政補助結轉」項目,反映事業單位滾存的非財政補助專項結轉資金。本項目應當根據「非財政補助結轉」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4)「非財政補助結余」項目,反映事業單位自年初至報告期末累計實現的非財政補助結余彌補以前年度經營虧損後的余額。本項目應當根據「事業結余」、「經營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填列;如「事業結余」、「經營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為虧損數,則以「-」號填列。在編制年度資產負債表時,本項目金額一般應為「0」;若不為「0」,本項目金額應為「經營結余」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號填列)。
「事業結余」項目,反映事業單位自年初至報告期末累計實現的事業結余。本項目應當根據「事業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如「事業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為虧損數,則以「-」號填列。在編制年度資產負債表時,本項目金額應為「0」。
「經營結余」項目,反映事業單位自年初至報告期末累計實現的經營結余彌補以前年度經營虧損後的余額。本項目應當根據「經營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如「經營結余」科目的期末余額為虧損數,則以「-」號填列。在編制年度資產負債表時,本項目金額一般應為「0」;若不為「0」,本項目金額應為「經營結余」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號填列)。

『捌』 事業單位資產負債表事業結余怎麼填

事業單位資產負債表事業結余填寫可以查看資產負債表的編制說明,具體如下:

(一)本表「年初余額」欄內各項數字,應當根據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期末余額」欄內數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資產負債表規定的各個項目的名稱和內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應對上年年末資產負債表各項目的名稱和數字按照本年度的規定進行調整,填入本表「年初余額」欄內。

(二)本表「期末余額」欄各項目的內容和填列方法。

(1)「庫存現金」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庫存現金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庫存現金」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期末庫存現金中有屬於受託代理現金的,本項目應當根據「庫存現金」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其中屬於受託代理的現金金額後的余額填列。

(2)「銀行存款」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銀行存款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銀行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期末銀行存款中有屬於受託代理存款的,本項目應當根據「銀行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其中屬於受託代理的存款金額後的余額填列。

(3)「財政應返還額度」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財政應返還額度的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4)「應收賬款」項目,反映行政單位期末尚未收回的應收賬款金額。本項目應當根據「應收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玖』 事業單位為什麼計提折舊

原《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政部頒發,1997年)規定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版折舊在「事權業基金—修購基金」中反映。現在該制度已經廢止。

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准則》(2013年實施)規定,事業單位應當按照《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或相關財務制度的規定確定是否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
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的,按照本制度規定處理。
不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不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的,不設置本制度規定的「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科目,在進行賬務處理時不考慮本制度其他科目說明中涉及的「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科目。

《事業單位財務規則》規定,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較少的事業單位可以不提取修購基金,實行固定資產折舊的事業單位不提取修購基金。
也就是說,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較少的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而不計提修購基金。

『拾』 判斷題:事業單位可以設置累計攤銷科目,不用設置累計折舊對嗎

不對。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一樣,既不設置累計折舊科目,版也不設置累計攤銷科目。權

因為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是以賬面原值核算固定基金,如果設置了固定資產的備抵賬戶(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固定基金無法與資產價值保持一致。

關於事業單位不設置累計折舊的問題,是目前會計界廣泛議論和具有爭議的課題。

閱讀全文

與事業單位累計攤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