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事業單位像企業一樣對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折舊或推銷
原《事業單復位會計制度》(財制政部頒發,1997年)規定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折舊在「事業基金—修購基金」中反映。現在該制度已經廢止。
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准則》(2013年實施)規定,事業單位應當按照《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或相關財務制度的規定確定是否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
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的,按照本制度規定處理。
不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不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的,不設置本制度規定的「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科目,在進行賬務處理時不考慮本制度其他科目說明中涉及的「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科目。
《事業單位財務規則》規定,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較少的事業單位可以不提取修購基金,實行固定資產折舊的事業單位不提取修購基金。
也就是說,事業收入和經營收入較少的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而不計提修購基金。
㈡ 措施費包括哪些
措施費包括類目如下:
1、大型機械設備進出場及安拆費:是指機械整體或分體自停放場地運至施工現場或由一個施工地點運至另一個施工地點,所發生的機械進出場運輸及轉移費用及機械在施工現場進行安裝、拆卸所需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試運轉費和安裝所需的輔助設施的費用。
2、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費:是指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的各種鋼模板、木模板、支架等的支、拆、運輸費用及模板、支架的攤銷(或租賃)費用。
3、腳手架費:是指施工需要的各種腳手架搭、拆、運輸費用及腳手架的攤銷(或租賃)費用。
4、施工排水、降水費:是指為確保工程在正常條件下施工,採取各種排水、降水措施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5、其它施工技術措施費:是指根據各專業、地區工程特點補充的技術措施費項目。
6、環境保護費:是指施工現場為達到環保部門要求所需要的各項費用。
7、文明施工費:是指施工現場文明施工所需要的各項費用。
8、安全施工費:是指施工現場安全施工所需要的各項費用。
9、臨時設施費:是指施工企業為進行建築工程施工所必須搭設的生活和生產用的臨時建築物、構築物和其他臨時設施費用等。臨時設施包括:臨時宿舍、文化福利及公用事業房屋與構築物,倉庫、辦公室、加工廠以及規定范圍內道路、水、電、管線等臨時設施和小型臨時設施。
10、夜間施工費:是指因夜間施工所發生的夜班補助費、夜間施工降效、夜間施工照明設備攤銷及照明用電等費用。
11、縮短工期增加費:是指因縮短工期要求發生的施工增加費,包括夜間施工增加費、周轉材料加大投入量所增加的費用等。
12、二次搬運費:是指因施工場地狹小等特殊情況而發生的二次搬運費用。
13、已完工程及設備保護費:是指竣工驗收前,對已完工程及設備進行保護所需費用。
14、其他施工組織措施費:是指根據各專業、地區工程特點補充的施工組織措施費項目。
㈢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要制訂哪幾個方面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制定必版要的固定資產管理辦權法,嚴格執行固定資產的采購、驗收、領發、保管、調撥、登記、檢查和維修制度,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二、捐贈的固定資產,應按捐贈固定資產原始價值及時入賬;查不到原始價值的,可估價人賬。
三、加強對固定資產報廢、調出的管理。確實不能用的固定資產,可以作報廢處理。確實閑置不需用的固定資產,要按規定調出,避免積壓,造成浪費。一般固定資產報廢或調出,可由財產物資管理部門或管理人員提出意見,報經社會團體分管領導批准後處理。專用設備和儀器報廢或調出,要經有關部門鑒定,報業務主管部門批准後方可處理。固定資產有償轉讓收入或清理報廢變價收入,扣除清理費用後的凈收入與其賬面原值的差額,以及固定資產盤盈、盤虧、毀損、報廢的凈收益或凈損失,計人「其他收入」或「其他支出」科目。
㈣ 公司對外的利潤太大,如何進行合理避稅(企業所得稅),有哪些方法
一、沒發票不能入賬,招待費也不能稅前扣除,如果要從工資出的話,明年社保基數將提高許多,因為記在員工身上的全年一次的獎金會被計算在他們繳納社保的基數上,社保自動計算上年平均月收入的,所以明年公司要給員工多交許多社保,員工還要交個稅。
二、企業所得稅的避稅著眼點,一般在收入、成本、費用及損失的認定以及納稅人對於稅收優惠措施的運用方面。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1)刻意膨脹「成本、費用和損失」,利用各種虛假支出及列支項目,盡可能地擴大成本、費用以及損失,縮小凈收入,少納所得稅。
(2)膨脹「利息、工資和捐贈」,縮小計稅依據。由於新企業所得稅明確規范了准予扣除的項目及標准,在這一點上的避稅將會有所收斂。
(3)說服稅務人員,在工資標準的調整上施加有利於企業的影響。
(4)在聯營企業和關聯企業之間通過轉讓定價等方式,轉移利潤,使利潤在稅負最輕的地方沉澱起來。
三、轉移定價法是企業避稅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在經濟活動中有關聯的企業雙方為了分攤利潤或轉移利潤而在產品交換和買賣過程中,不是按照市場公平價格,而是根據企業間的共同利益而進行產品定價的方法。
(4)攤銷的規則擴展閱讀:
中小企業私營業主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考慮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的范疇內適當提高員工工資,為員工辦理醫療保險,建立職工養老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職工教育基金等統籌基金,進行企業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等等。
這些費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同時也能夠幫助私營業主調動員工積極性,減少稅負,降低經營風險和福利負擔。企業能以較低的成本支出贏得良好的綜合效益。
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要按一定的方法攤入成本。費用分攤就是指企業在保證費用必要支出的前提下,想方設法從賬目找到平衡,使費用攤入成本時盡可能地最大攤入,從而實現最大限度的避稅。
㈤ 生產車間領用的低值易耗品怎麼分錄
低值易耗品,是歸集沒使用或在使用的低值易耗品,其價值需要按企業的會計政策內轉移到成本費用之中。生容產車間為修理機器設備領用零件一批,先記入低值易耗品科目,再轉到製造費用中。
會計分錄如下:
購入時的會計分錄
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
貸:銀行存款
攤銷時的會計分錄
借:製造費用(為生產車間購入的低值易耗品)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
(5)攤銷的規則擴展閱讀
低值易耗品如何管理
1、生產用工具、儀表等低值易耗品,各班組要指定專人負責建立台帳,詳細登記低值易耗品種類、規格、單位、數量及領用日期和存放地點,主管股室也要建立輔助帳以便備查。
2、管理用傢具、器具等低值易耗品,由行政組按領用單位建立台帳,按類別統一編號,定期進行清查、核對,加強使用部門的責任,防止丟失或化為私有。
3、財務審計室負責監督和檢查低值易耗品的管理,督促各部門每年清理一次,做到卡、帳、物相符。
4、職工調離工作,應將個人領用的生產工具、儀表、傢具、勞保用品等,如數歸還有關部門或批准辦理轉帳手續,不得私自帶走。
5、在用低值易耗品需要報廢時,由本部門提出申請,經生技、用電、計劃、行政、財務部門鑒定,符合報廢條件的方能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