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息稅前利潤含折舊攤銷嗎

息稅前利潤含折舊攤銷嗎

發布時間:2021-01-01 10:30:17

『壹』 在財務報表衍生報表中基於利潤表的息稅前利潤EBIT以及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數據為什麼會分別公布2個值

EBIT,全稱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即息稅前利潤,從字面意思可知是扣除利息、所得稅之前的利回潤。計算公式有兩答種,EBIT=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或EBIT=經營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EBITDA,全稱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即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是扣除利息、所得稅、折舊、攤銷之前的利潤。計算公式也有兩種,為EBITDA=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折舊+攤銷,或EBITDA=EBIT+折舊+攤銷。

『貳』 償債備付率=(息稅前利潤+折舊+攤銷-所得稅)/(當期償還本金+當期利息)

直接用年審計報告裡面的數據是可以的
是從「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和明細賬中獲得的。

『叄』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利潤總額、息稅前利潤、凈利潤分別是什麼意思各自有什麼不同

1、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或,利息折舊攤銷前收入),即EBITDA,全稱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是扣除利息、所得稅、折舊、攤銷之前的利潤。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折舊+攤銷

EBITDA剔除攤銷和折舊,則是因為攤銷中包含的是以前會計期間取得無形資產時支付的成本,而並非投資人更關注的當期的現金支出。而折舊本身是對過去資本支出的間接度量,將折舊從利潤計算中剔除後,投資者能更方便的關注對於未來資本支出的估計,而非過去的沉沒成本。

2、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是「虧損總額」的對稱。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最終財務成果。企業純收入構成內容之一。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主要由銷售利潤和營業外凈收支 (營業外支出抵減利潤) 兩部分構成。按規定繳納資源稅的企業,應交的資源稅也是利潤總額的組成部分之一 (抵減利潤)。

利潤總額應按規定在國家與企業之間進行分配。其中大部分以交納所得稅、調節稅或上交利潤的形式上交國家,小部分留歸企業,形成各種專用基金。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通過「利潤」帳戶進行核算。

銷售利潤及營業外收入,貸記該帳戶,應交資源稅及營業外支出,借記該帳戶。「利潤」帳戶的貸方發生額大於借方發生額的差額,即為利潤總額。「利潤」帳戶的二級帳戶,可按「產品銷售利潤」、「其他銷售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和「資源稅」等設置。

3、息稅前利潤

息稅前利潤(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說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稅的利潤,也就是在不考慮利息的情況下在交所得稅前的利潤,也可以稱為息前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顧名思義,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

息稅前利潤=企業的凈利潤+企業支付的利息費用+企業支付的所得稅

4、凈利潤

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所得稅是指企業將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的標准向國家計算繳納的稅金。它是企業利潤總額的扣減項目。

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利潤。凈利潤的多寡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總額,其二就是所得稅費用。

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5、不同點

(1)概念不同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是扣除利息、所得稅、折舊、攤銷之前的利潤。

利潤總額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後的盈餘,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盈虧總額。

息稅前利潤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

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

(2)計算公式不同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折舊+攤銷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息稅前利潤=企業的凈利潤+企業支付的利息費用+企業支付的所得稅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3)息稅前利潤含折舊攤銷嗎擴展閱讀:

企業的所得稅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稅率愈高,凈利潤就愈少。我國現在有兩種所得稅率,一是一般企業25%的所得稅率,即利潤總額中的25%要作為稅收上交國家財政;另外就是對三資企業和部分高科技企業採用的優惠稅率,所得稅率為15%。

當企業的經營條件相當時,所得稅率較低企業的經營效益就要好一些。

中國人壽2007年前三季度凈利潤246億

舉例說明:如一家電器商店,一年的營業收入為4000萬元,總共進了2萬台家用電器,平均每台家用電器的平均進價為1500元,員工一年的工資100萬元,房屋租賃等開支為400萬元,營業稅率為3%,則這家電器商店一年的總成本為:

總成本=家用電器的總進價+員工工資+房屋租賃費用=2×1500+100+400=3500(萬元)

營業稅=營業額×營業稅率=4000×3%=120(萬元)

則這家電器商店的利潤總額為:

利潤總額=營業收入-成本-營業稅

=4000-3500-120=380(萬元) 當所得稅率為25%時,其凈利潤為: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380×25%=95(萬元)

凈利潤=380-95=285(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所得稅是應納稅所得乘以稅率,但應納稅所得有時候並不等於會計利潤有調整項目。

網路-凈利潤

『肆』 ncf=息稅前利潤加折舊,為什麼是息前不加利息

給你一個直觀的公式息稅前利潤(EBIT)=企業凈利潤+利息+所得稅=利潤版總額+利息。息稅前利潤按字面意思就是沒扣除利息權和稅之前的利潤。NCF=EBIT*(1-T)+折舊、攤銷、回收。(T為所得稅稅率)你給的公式中(收入-不含財務費用成本-營業稅金)就等於(凈利潤+利息+攤銷、回收)。不含財務費用的成本就是從總成本中剔除財務費用。因為財務費用通常包含了利息、攤銷和折舊。經營成本、營業成本、付現成本只是成本的不同分類而已。付現成本就是直接用錢付的(折舊和攤銷就不屬於這一類)經營成本和營業成本是統稱,你具體去看一下成本會計書。

『伍』 EBIT的描述中是不含折舊和攤銷的,否則就不會有EBITDA這個概念。而利潤總額是包含折舊和攤銷的。

公式錯了。
息稅前利潤(EBIT)=利潤總額+利息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息稅前利潤+折舊+攤銷=利潤總額+利息+折舊+攤銷=凈利潤(稅後利潤)+所得稅+利息+折舊+攤銷

『陸』 扣除利息、稅項、折舊、攤銷及重組成本前盈利 是什麼意思啊

一、抄扣除利息、稅項、折襲舊、攤銷及重組成本前盈利就是指利潤表中未扣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固定資產折舊與無形資產攤銷及重組成本前的利潤。
二、在《財務管理》中有一項反映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財務報表分析指標叫「利息保障倍數」,是反映支付利息的利潤來源(息稅前利潤)與利息支出之間的關系的。
其計算公式為: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
(1)分子中的「息稅前利潤」是指利潤表中未扣除利息費用和所得稅前的利潤。
(2)分母中的「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的全部應付利息,不僅包括費用化利息,還包括資本化利息。
三、從上面式子中「息稅前利潤」的含義可以推導出您要的答案。
扣除利息、稅項、折舊、攤銷及重組成本前盈利=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累計折舊+累計攤銷+重組成本。
四、詳細內容請參看《財務管理》有關章節。

『柒』 息稅前利潤怎麼算

息稅前利潤通俗地說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稅的利潤,也就是在不考慮專利息的情況下在交屬所得稅前的利潤,也可以稱為息前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顧名思義,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息稅前利潤=企業的凈利潤+企業支付的利息費用+企業支付的所得稅。

『捌』 ncf=息稅前利潤加折舊,為什麼是息前不加利息

運營期稅前凈現金流量NCF=稅前利息+折舊+攤銷+回收-運營投資

運營期稅後凈現金流量NCF=息稅前利潤(1-所得稅率)+折舊+攤銷+回收-運營投資

息稅前利潤=企業的凈利潤+企業支付的利息費用+企業支付的所得稅或者息稅前利潤=邊際貢獻-固定經營成本=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財務費用通常包含了利息、攤銷和折舊。經營成本、營業成本、付現成本只是成本的不同分類而已。付現成本就是直接用錢付的(折舊和攤銷就不屬於這一類)經營成本和營業成本是統稱。

現金流量折現法(Discounted Cash Flow Technique):在實際操作中現金流量主要使用實體現金流量和股權現金流量。實體現金流量是指企業全部投資人擁有的現金流量總和。實體現金流量通常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來折現。

股權現金流量是指實體現金流量扣除與債務相聯系的現金流量。股權現金流量通常用權益資本成本來折現,而權益資本成本可以通過資本資產定價模式來求得。

(8)息稅前利潤含折舊攤銷嗎擴展閱讀

用現金流量法折現評估目標企業價值,同一般資本預算分析相似:估計兼並後增加的現金流量和用於計算這些現金流量現值的折現率。

然後計算出這些增加的現金流量的現值,這就是兼並方所能支付的最高價格。如果實際成交價格高於這個價格,兼並不但沒有給兼並企業帶來好處,反而引起虧損。

在現金流量折現模型中,折現率是考慮投資風險後,兼並方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也就是該項投資的資本成本。但這里的資本成本是兼並企業投資於目標企業的資本的邊際成本。

而不是兼並方企業資本的成本。兼並目標企業所用的資本,一部分來自兼並企業和被兼並企業的自有資本,另一部分則是兼並企業和被兼並企業向外界舉債。

閱讀全文

與息稅前利潤含折舊攤銷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