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入賬價值,賬面價值的區別
1.購入交易性金融資來產,其初自始入賬成本如下:
初始入賬成本=實際支付額-手續費-內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股利
2.對固定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
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3.對無形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無形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累積攤銷;
賬面余額=無形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無形資產原價-累積攤銷。
4.其他資產:(成本計量模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相同)
賬面價值=賬面余額-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
拓展資料
交易性金融資產( trading securities)是指企業打算通過積極管理和交易以獲取利潤的債權證券和權益證券。企業通常會頻繁買賣這類證券以期在短期價格變化中獲取利潤。
B. 交易性金融資產 政府補貼 長期待攤費用 無形資產出售。 我要名詞解釋以及分錄。歇息
1、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基金投資。例題07年月21日,甲公司購入一批債券,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管理和核算,買入價235 000元,其中含5 000元已經到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另外發生相關稅費4200元,均以銀行存款支付。07年2月28日該債券的市價為237 000元。07年3月21日收到5 000元利息。07年4月5日甲公司將該債券出 售,扣除相關稅費後,實際收到237 800元存入銀行。 會計分錄如下: 2月21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230 000 投資收益 4 200 應收利息 5 000 貸:銀行存款 239 200 2月28日 期末公允價值增加:237 000-230 000=7000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7 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7 000 3月21日 借:銀行存款 5 000 貸:應收利息 5 000 4月5日 實收款=237 800 賬面價值=230 000+7 000=237 000 實收款高於賬面價值=237 800-237 000=800 借:銀行存款 237 8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230 000 ——公允價值變動 7 000 投資收益 800 同時: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7 000 貸:投資收益 7 000 2、政府補貼是指一成員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機構向某些企業提供的財政捐助以及對價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間接增加從其領土輸出某種產品或減少向其領土內輸入某種產品,或者對其他成員方利益形成損害的政府性措施。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專項應付款/補貼收入3、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項費用,包括開辦費、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以及攤銷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股票發行費用等。應當由本期負擔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為長期待攤費用處理。 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開辦費48 000元,其中應付相關人員的工資20 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其他各項開辦費28 000元。設以上費用合並一次作分錄,分錄如下: 借: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48 000 貸:應付工資20 000 銀行存款28 000 4、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出售分錄:借:銀行存款等 累計攤銷 貸:無形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營業外收入或者借方營業外支出
C. 支付貨款的時候,去掉零頭支付的,這么做會計分錄
支付貨款的時候,去掉零頭支付的會計分錄:
支付時: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對於應付賬款零頭未付分錄:
借:應付賬款
貸: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債務重組利得、企業合並損益、盤盈利得、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政府補助、教育費附加返還款、罰款收入、捐贈利得等。
1.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包括固定資產處置利得和無形資產出售利得。固定資產處置利得,也就是處理固定資產凈收益。指企業出售固定資產所取得價款和報廢固定資產的殘料價值和變價收入等,扣除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清理費用、處置相關稅費後的凈收益。
2.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與關聯方交易除外)。指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換入資產公允價值大於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扣除相關費用後計入營業外收入的金額。
3.出售無形資產收益。它指企業出售無形資產時,所得價款扣除其相關稅費後的差額,大於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余額與所計提的減值准備相抵差額的部分。
賬務處理
①企業轉讓固定資產時,先結轉固定資產原值和已提累計折舊額,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累計折舊」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科目;收到雙方協議價款,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最後結轉清理損益,若轉出價款高於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②企業處置無形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等,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借記「累計攤銷」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及其他費用,貸記「應交稅費」、「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賬面余額,貸記「無形資產」科目,按其貸方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減值准備。
D. 為什麼交易性金融資產手續費沖減投資收益
是這樣的!因為復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制公允價值發生變動時是計入當期損益的,即就是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如果將手續費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的話,這部分費用到最後還是會反映在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中,我給你舉個例子:
企業2010年1月1日購買金融資產,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100萬,發生手續費10萬,2010年12月31日公允價值為120萬,本來到了2010年12月31日應該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為20萬,但是如果把發生的手續費10萬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的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就會只反映了10萬,但實際公允價值變動應該是20萬啊,折舊不符合會計計量原則。所以在最初確認時反映在了投資收益裡面,雖然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都屬於損益類科目,但是還是不能當成一回事。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為什麼將手續費反映在了成本裡面,就是因為他的公允價值變動是反映在所有者權益裡面的,即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斤裡面。所以即使把手續費計入成本中,最後也會體現在了所有者權益裡面,而沒有反映在損益裡面。
不知道說明白沒有。
E. 請問應納稅所得額是不是要減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不是。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失不得稅前扣除,收益也不需要繳納所得稅,所以納稅調整時要調減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調增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在貸方的,是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在借方的,就是損失。
應納稅所得額的確認:
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是指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准予扣除項目金額後的余額。
納稅人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應納稅所得額的正確計算,同成本、費用核算關系密切,直接影響到國家財政收入和企業的稅收負擔。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項目不得從收入總額中扣除:
(一)資本性支出;是指納稅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的支出。
(二)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是指不得直接扣除的納稅人購置或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費用。無形資產開發支出未形成資產的部分准予扣除。
(三)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是指納稅人生產、經營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被有關部門處以的罰款以及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四)各項稅收的滯納金、罰金和罰款:是指納稅人違反稅收法規,被處以的滯納金、罰金,以及除前款所稱違法經營罰款之外的各項罰款。
納稅人逾期歸還銀行貸款,銀行按規定加收的罰息,不屬於行政性罰款,允許在稅前扣除。
(五)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有賠償的部分:是指納稅人參加財產保險後,因遭受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而由保險公司給予的賠償。
F. 企業購買土地使用權,土地出讓金、土地交易費、契稅、土地測量、代理代辦費這些費用都可入無形資產么
是的
可以計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G. 會計分錄新規2015年
一、無形資產准則
該准則對無形資產的確認、計量、攤銷、減值、處理和報廢、披露等方面作了規范。與現行會計制度比較,主要增加或修訂了以下內容:
1、關於無形資產的計量。(1)准則明確,通過非貨幣性交易換入或債務重組取得的,應按非貨幣性交易准則或債務重組准則的規定予以確定。(2)對於投資者投入的,應以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計價;但企業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以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計價。而現行《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規定按評估確認價值計價:其他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被評估確認或者合同、協議約定的金額計價。(3)對於接受捐贈的,准則明確,如捐贈方提供有關憑據,按憑據上標明的金額加應支付的相關稅費確定;如捐贈方沒有提供有關憑據的,按如下順序確定:同類或類似無形資產存在活躍市場的,應參照同類或類似無形資產的市場價格估計的金額加支付的相關稅費確定;不存在活躍巾場的,按該上形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加支付的相關稅費確定。此內客現行企業會計制度未作明確,而企業財務制度規定按照發票帳單所列金額或者同類無形資產市價計價。(4)對於自行開發並依法申請取得的,准則規定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費用確定;依法申請取得前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應於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這與《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的規定相同;而現行企業財務制度規定是按照開發過程中的實際支出計價。(5)明確了無形資產在確認後發生的支出,應在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
2、關於無形資產的攤銷。准則明確,無形資產的成本,應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對於預計使用年限超過了相關合同規定的受益年限或從法律規定的有效年限,其攤銷年限的確定原則與《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現行企業財務制度基本相同。
3、關於無形資產減值。這是准則新規定的內容,企業應定期至少於每年末對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如發現以一種或數種情況,應對其可收回金額進行估計,並將賬面價值超過可收回金額的部分確認為減價准備:(1)該無形資產已被其他新技術等所代替,使其為企業創造經濟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響;(2)該無形資產的巾價在當期大幅下跌,在剩餘攤銷年限內預期不會恢復;(3)其他足以表明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己超過可收回余額的情形。計提減值階備後,只有表明無形資產發生減值的跡象全部或部分消火,企業才能將以前年度已確認的減值損失予以全部或部分轉回;轉回的金額不得超過已計提的減值准備的賬面余額。
4、關於無形資產處置和報廢。(1)對於出租和無形資產所取得的租金收入,應按收入准則確認;(2)當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時,企業應將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予以轉銷。其情形主要包括該無形資產已被其他新技術等所代替,或者無形資產不再受法律的保護,且均已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3)企業進行房地產開發時,應將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一次計入房地產開發成本。
5、關於信息披露。企業應當披露下列與無形資產有關的信息:(1)各類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2)各類無形資產當期期初和期末帳目余額、變動情況及其原因;(3)當期確認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對於土地使用權還應披露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和取得成本。
6、關於銜接辦法。對於該准則施行之日前取得的無形資產,除減值准備的提取應追溯調整外,其餘不作追溯調整。
二、借款費用准則
該准則主要是對為購建固定資產而專門借款所發生的利息、折價或溢價的攤銷和匯兌差額予以資本化進行規范。
1、關於開始資本化的條件。准則規定,以下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時,應當開始資本化:(1)資產支出已經發生;(2)借款費用已經發生;(3)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活動己經開始。現行會計制度未作類似的規定。
2、關於資本化金額的確定。准則規定,在應予資本化的每一會計期間,利息的資本化金額為至當期末止購建固定資產累計支出的加權平均數乘以資本化率。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為每筆資產支出乘以每筆資產支出實際佔用的天數除以會計期間涵蓋無數的相加,為簡化計算,也可以以月數作為計算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的權數。資本化率的確定原則為:只有一筆專門借款的,資本化率為該壩借款的利率;一筆以上的專門借款,資本化率為這些借款的加權平均利率。如果專門借款存在折價或溢價,還應當將每期應攤銷的折價或溢價金額作為利息的調整額,對資本化率作相應調整。資本化金額不得超過當期專門借款實際發生的利息和折價或溢價的攤銷金額。專門借款為外幣借款的,匯兌差額的資本化金額為當期外幣專門借款本金及利息所發生的匯兌差額。這一規定表明,專門借款中尚未用於購建固定資產部分款項的利息不得予以資本化,這與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有所不向。
3、關於暫停資本化。准則規定,如果固定資產的購建活動發生非正常中斷,並且中斷時間連續超過3個月,應當暫停借款費用的資本化,將其確認為當期費用,直至資產的購建活動重新開始。但如果中斷是使購建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所必要的程序,則借款費用的資本化應當繼續進行。現行《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對此雖有相應的規定,但未明確「中斷時間連續超過3個月」的時間界限;而其他企業現行會計制度則未作此項規定。
4、關於停止資本化。准則規定,當所購建的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應當停止其借款費用的資本化;以後發生的借款費用應當於發生當期確認為費用。所購建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是指資產已經達到購買人或建造為預定的可使用狀態,准則對此明確了幾個方面的判斷標准。現行《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規定借款費用在固定資產交付使用後停止資本化;其他企業現行會計制度則規定借款費用在固定資產投入使用並辦理竣工決算後停止資本化。
5、關於信息披露。准則規定,企業應當披露下列與借款費用有關的信息:(1)當期資本化的借款費用金額:(2)當期用於確定資本金額的資本化率。
三、租賃准則
該准則規范承租人和出租人對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的會計核算和相關信息的披露。
1、關於租賃的分類。租賃分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滿足以下一項或數項標准,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1)在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2)承租人有購買租賃資產的選擇權;(3)租賃期占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4)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付(收)款額的現值幾乎相當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5)租賃資產性質特殊,如果不作較大修整,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2、關於承租人的會計處理。
(1)融資租賃:①租賃開始日會計處理:以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最低租賃付款額記錄長期應付款,兩者的差額記錄為未確認融資費用。如租入資產占企業總資產的比例不大,可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記錄租入資產和長期應付款。現行會計制度規定,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是按照租賃協議或者合同確定的價款加運輸費、保險費、安裝調試費等計價;②未確認融資費用應當在租賃期內分期攤銷,分攤方法:可以採用實際利率法,也可以採用直線法、年數總和法等;③初始直接費用處理:在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可直接歸屬於租賃項目的初始直接費用,如印花稅、傭金、律帥費、差旅費等,應當確認為當期費用:④或有租金處理:應當在實際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
(2)經營租賃:經營租憑的租金應當在租賃期內的各個期間接直線法或其它更合理的方法確認為費用。
3、關於出租人的會計處理。
(1)融資租賃:①租賃開始日會計處理;以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收款額作為應收融資租賃款的入賬價值,並同時記錄未擔保余值,將最低租賃收款額與擔保余值之和與其現值之和的差額記錄為未實現融資收益。現行會計制度規定,應收融資租賃款可採用總額法核算(包括租賃物資的實際成本、租金、手續費等),也可採用凈額法核算(僅包括租賃物資的實際成本);對未實現融資收益核算僅適用於採用總額法的公司,其包括租金和利息。②未實現融資收益應當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工分配,分配辦法應當採用實際利率法,在與按實際利率從計算的結果無重大差異的悄況下,也可以採用直線法,年數總和法等。③初始直接費用處理:應當確認為當期費用。④逾期未收租金處理:超過一個積金支付期未收到的租金,應當停止確認融資收入,其已確認的融資收入,應了沖回,轉作表外核算。在實際收到租金時,將租金中所含融資收入確認為當期收入。⑤計提壞帳准備:對應收融資租賃款減去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差額部分應當合理計提壞賬准備。⑥對未擔保余值檢查處理:出租人應當定期對未擔保余值進行檢查,至少於每年年末檢查一次。如未擔保余值已經減少或如已確認損失的未擔保余值得以恢復,均應當重新計算租賃內含率。⑦或有積金處理:應當在實際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收入。
(2)經營租賃:經營租賃的租金應當在租賃期內的各個期間按直接法或其它更合理方法確認為收入。
4、關於售後租回交易。(1)形成融資租賃的,售價與資產賬面價俏之間的獎額應予遞延,並按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分攤,作為折舊費用的調整;此外,承租人和出租人應分別按融資租賃的有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2)形成經營租賃的,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予遞延,並在租賃期內按照租金支付比例分攤;此外,承租人和出租人應分別按經營租賃的有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5、關於銜接辦法。對於核准則施行之日以前已經發生的租賃業務,其會計處理與上述3一(1)—④、⑤規定不同的,應予追溯調整,其餘的不作追溯調整:對於該准則施行之日以後發生的租賃業務,則應當按該准則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四、現金流量表准則主要修訂內容
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易部分。(1)取消原「收到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和退回的增值稅款」項目,並入「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項目中;(2)將原「收到的除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稅費返還」項目,改為「收到的稅費返還」項目反映企業按規定收到的增值稅、所得稅等稅費的返還;(3)取消原「收到的積金」項目,並入「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中;(4)將原「支付的增值稅款(後改為『實際交納的增值稅款』)」、「支付的所得稅款」和「支付的除增消稅、所得稅以外的其他稅費」一個項目,合並為「支付的各項稅費」一個項目反映;(5)取消原「經營租賃所支付的現金」項目,並入「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中。
2、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部分。(1)將原「分得股利或利潤所收到的現金」和「取得債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現金」兩個項目,合並為「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一個項目反映;(2)將原「權益性投資所支付的現金」和「債權性投資所支付的現金」兩個項目,合並為「投資所支付的現金」個項目反映。
3、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部分。(1)將原「吸收權益性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改為「吸收投資所收到的觀念」項目;(2)將原「發行債券所收到的現金」和「借款所收到的現金」兩個項目,合並為「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現金」一個項目反映:(3)將原「分配股利或利潤所支付的現金」、「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兩個項目,合並為「分配股利、利潤和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一個項目反映;(4)取消原「發生籌資費用所支付的現金」項目,分別並入「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和「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現金」兩個項目中反映;(5)取消原「融資租賃所支付的現金」和「減少注冊資本所支付的現金」兩個項目,並入「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瑣目中反映。
4、補充資料部分。(1)對原披露的「不涉及現金收支的投資和籌資活動」部分的「以固定資產償還債務」等四個項目,調理為「債務轉為資本」、「一年內到期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三個瑣目:(2)對原「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部分的有關項目作了修訂:將「計提的壞帳准備或轉銷的壞帳」項目調整為「計提的資產損大准備」項目;取消「增值稅增加凈額(減:減少)」項目,增值稅有關內容分別在「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減:增加)」項目和「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加(減:減少)」項目反映;增加了「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待攤費用減少(減:增加〕」、「預提費用增加(減:減少)」和「其他」四個項目。
五、債務重組准則主要修訂的內容
1、關於債務重組定義。取消了原定義中「在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這一前提,概括了債務重組定義的內涵是「債權人同意債務人修改債務條件」。
2、關於債務重組方式。對原「以資產清償債務」方式區分為「以低於債務賬畫價值的現金清償債務」和「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兩種不同情況。
3、關於債務人的會計處理。(1)將原確認為「債務重組收益」部分,修改為確認為「資本公積」:(2)確認為資本公積部分的計量,不再考慮轉讓非現金資產或增加股本的公允價值問題,同時考慮了轉讓非現金資產等所發生的相關稅費,如以債務轉為資本清償某項債務的,債務人應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債務人因放棄債權而享有股權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資本公積。
4、關於債權人的會計處理。除以低於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清償債務和以修改其他債務條件,如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大於將來應收金額,其差額部分應確認為當期損失外,其他債務重組方式均不考慮債務重組損失,以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作為受讓的非現金資產或股權的入賬價值。如果重組涉及多項非現金資產(股權),應按各項非現金資產(股權)的公允價值與非現金資產(股權)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對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進行分配,以確定各項非現金資產(股權)的入賬價值。
5、關於銜接辦法。對於修訂後的准則施行之日前發生的債務重組,其會計處理方法與新准則規定的方法不同的,應予追溯調整。
六、投資准則主要修訂內容
1、關於定義和新概念。主要是對可收回金額重新定義;對投資成本分為「初始投資成本」和「新的投資成本」進行表述。
2、關於初始投資成本的確定。修訂後的准則規定,以放棄非貨幣資產而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按非貨幣性交易准則規定確定;以債務重組而取得的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按債務重組准則規定確定。
3、關於投資賬面價值的調整。(1)調整時間,短期投資跌價准備應於「期末或者至少在年度終了時」計提,增加了「至少在年度終了時」提法;對長期投資的賬面價值檢查,原規定定期進行,新規定增加了「至少於每年年末檢查一次」。(2)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權益法核算的,對被投資單位發生的凈虧損,均以投資賬面價值減記至零為限,不再提「除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有其他額外的責任(如提供擔保)以外」這一前提。(3)長期投資減值的處理,可收回金額低於投資賬而價值部分確認為當期投資損失。
4、關於投資的劃轉與處置。修訂後的准則規定,擬處置的長期投資不調整至短期投資:處置投資時,投資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取得價款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投資損大。
5、關於銜接辦法。對於修訂後的准則施付之日前發生的投資業務,其會計處理方法與新准則規定的方法不同的,不予追溯調整。對於新准則施行之日以前發生,但在施行之日仍然持有的投資,應按新准則的規定處理。
七、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准則主要修訂內容
1、增加了「企業濫用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及其變更,應當作為重大會計差錯了以更正」這一規定。
2、准則執行范圍,原規定暫在上市公司執行,現規定所有企業執行。
八、非貨幣性交易准則主要修訂內容
1、關於准則不涉及的事項。刪除了原准則不涉及「放棄非現金資產(不包括股權)取得股權」事項的規定,將其納入准則規范范圍。
2、關於准則涉及的術語。取消了原來的「待售資產」和「非待售資產」兩個術語,不再將非貨幣性資產劃分為待售資產和非待售資產。
3、關於非貨幣性交易的會計處理。修訂後的准則規定,企業發生非貨幣性交易時,應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加上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如果發生補價的,相應加上補價作為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如果收到補價的,相應減去部分金額(按補價除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乘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計算)作為換入資產的入帳價值,補價減去以上部分金額確認為收益。如果同時換入多項資產,應接換入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對換出資產的帳面價值總額與應支付的相關稅費進行分配,以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該准則修訂後,不再將非貨幣性交易區分為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和不同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會計處理中,個再考慮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是否低於(或高於)其賬面價值這一因素,如此,非貨幣性交易不產生損失。
4、關於信息披露。修訂後的准則規定,企業應當披露非貨幣性交易中換入、換出資產的類別及其金額。
5、關於銜接辦法。對於修訂後的准則施行之日以前發生的非貨幣性交易,其會計處理辦法與新准則規定的辦法不同的,應予追溯調整。
H. 在用實際利率法計算攤余成本的時候,金融資產開始發生的交易費用,固定資產發生的運費,無形資產的相關稅
可供來出售是要算的,兩個非貨自幣性資產不用,前者交易費影響的是利息調整,不影響成本即票面價值。而後者直接計入初始入賬金額,貸銀行存款
這么想,為什麼要利息攤銷!因為時間長,有時間價值,所以要折現,那麼攤銷按什麼呢?當然是現值跟長期應付金額的差咯!你支付的直接相關稅費當期就付了,沒有時間的影響啦!為什麼要攤銷呢?
可供就不一樣了,手續費不可能影響債券票面價值(固定的),那怎麼辦呢!只好記到利息調整,影響賬面,然後對利息調整進行攤銷,和持有至到期投資是一樣的。深層次的理論我也不清楚了!
I. 怎麼計算設備的入賬價值
該設備入賬價值=220+5+10+15=250萬元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該金融資產取得時的公允價值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借:投資收益 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所發生的相關費用。包括支付給代理機構、咨詢公司、券商等的手續費和傭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貸: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其中,存貨的購買價款是指企業購入的材料或商品的發票賬單上列明的價款,但是不包括按規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額
存貨的相關稅費是指企業購買存貨發生的進口關稅,消費稅、資源稅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稅額以及相應的教育費附加等應計入存貨采購成本的稅費。
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是指,如在存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