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攤銷 再計算減值准備 固定資產當月增加下月計提折舊 當月減少 仍計提折舊無形資產當月增加當月計提折舊 當月減少當月停止折舊 這不僅僅適用於外購的資產吧
㈡ 無形資產的減值和攤銷各是多少
分析:抄2013年無形資產攤銷額 205/10=20.5
2013年無形資產歷史成本 205-20.5=84.5
2013年無形資產可變現凈值 80
2013年無形資產減值是 84.5-80=4.5
㈢ 無形資產減值該怎麼計提攤銷
先攤銷
再計算減值准備
固定資產當月增加下月計提折舊
當月減少
仍計提折舊無形資產當月增加當月計提折舊
當月減少當月停止折舊
這不僅僅適用於外購的資產吧
㈣ 無形資產當年發生減值,當年攤銷嗎
如果是當年年度月底。
不攤銷。隔年攤銷。
實際中基本不會遇到這種狀況。
遇到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考慮攤銷時間。因為減值的發生和確認減值並不是瞬時的,一般會有一段時間的幅度來調整攤銷的具體月份。
㈤ 12月31日出售的無形資產,當月是否還攤銷 12月31日發生減值的無形資產,12月按減值前還是減值後攤銷
當月出售的無形資產當月計提攤銷。
12月份的先按原賬面值計提攤銷,然後再確認減值准備的金額。
㈥ 在審計中如何看出無形資產攤銷,減值有問題
攤銷的話,獲取入賬時的原值以及預計的可使用年限,自己測算每專年應當攤銷多少,與企業屬實際攤銷金額相比,看是否有差異
減值的話,就看現在這個無形資產還能否給企業帶來收益,估算能帶來多少收益,再比較企業賬上的無形資產凈值
㈦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與累計折舊,無形資產累計折舊與累計攤銷
一、固定資來產,是源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徵的有形資產:
(一)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使用壽命,是指企業使用固定資產的預計期間,或者該
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
二、累計折舊指企業在報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資產折舊累計數。
三、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准:
(一)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
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二)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
轉移或者分離。
四、累計攤銷是用於攤銷無形資產的,其餘額一般在貸方,貸方登記已計提的累計攤銷。類似固定資產中的累計折舊科目。
㈧ 關於無形資產攤銷年限和減值准備企業會計與稅法的差異
(1)計算抄2005年12月31日該無形資產賬戶的襲余額。 (2)計算該無形資產攤銷的2005年度納稅調整額。解:(1)2003年至2004年該無形資產年攤銷額=1000÷10=100萬元則2003,2004年度每年攤銷額為 100 計劃200萬 與稅法一致 2005年度會計上該無形資產的攤銷額=(1000-200-150)÷8=81。25萬元2005年12月31日該賬戶的余額=1000-100-100-81。25= 718。75 萬元 (2)2005年度按稅法規定的攤銷=1000÷10=100萬元 稅法的余額為1000-3000=700該無形資產攤銷的2005年度納稅調整額100-81。25
㈨ 無形資產計提無形資產減值准備不影響無形資產的攤銷對嗎
無形資抄產計提減值准備後,會影響無形資產攤銷的。
無形資產攤銷=(成本-減值准備-已攤銷)/剩餘攤銷時間
假設一項無形資產成本為150萬元,按10年攤銷,已經攤銷了30萬元,而發生減值20萬元,
那應該攤銷=(150-30-20)/8=12.5萬元
要是 沒有發生減值的話,
攤銷額=(150-30)/8=15萬元,或者=150/10=15萬元
所以,無形資產計提減值准備後會影響攤銷額,
有的還有可能改變無形資產攤銷年限的。比如新技術的出現,原預計10,現在可能由於新技術的出現只能使用5年就本淘汰了。
㈩ 無形資產計提減值准備後,下一年末攤銷額怎麼算
16年年末資產減值後賬面價值為378萬,已經使用年限為4年8個月,剩餘使用年限內為5年4個月,17年計提攤銷額容378*12/(5*12+4)=70.875萬元
17年末賬面價值為378-70.875=307.1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