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折舊和攤銷有什麼區別折舊必須是固定資產嗎
折舊不一定是固定資產。
折舊和攤銷的區別如下:
1、工作的性質不同
折舊主要是一些事務性的工作。人事部門負責招待領導的決策。
而攤銷則包含戰略性的工作和事務性的工作,批准作用的組織、領導會計機構或會計人員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
2、職責不同
折舊負責本單位財產物資的統一管理,每年進行一次財產清查,健全保管、領用、維護、賠償、報廢、報損以及人員調動交接制度,保證賬物相符。
而攤銷負責組織編制本單位資金的籌集計劃和使用計劃,並組織實施。資金的籌集計劃和使用計劃要結合本單位的經營預測和經營決策以及生產、經營、供應、銷售、勞動、技術措施等計劃,按年、按季、按月進行編制。
3、考核內容不同
折舊主要考核能否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憲法、法令,是否具備工作人員應有的道德品質、是否具有做好本職工作的業務技能,以及必備的文化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
而攤銷主要考核,出勤情況、學習成績和工作態度,完成任務的數量、質量、效率等。
4、計算方法不同
折舊計算公式為:
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財產凈收入不包括轉讓資產所有權的溢價所得。
而攤銷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5、製作方法不同
折舊製作所有已制單的單據的余額,原理為期初余額+(或-)本期發生額(包括借方發生額和貸方發生額)=期末余額;只是在選項時有無包括已記帳憑證,就是范圍,一般應選擇包括未記帳的憑證。
而攤銷需要各個科目的余額,一般包括上期余額,本期發生額,期末余額等。
通俗點說就是跟據匯總的憑證而形成的每個科目的余額,而這些科目分屬於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所形成的等式就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6、作用不同
折舊作用就是用於查詢公司的會計科目的發生額、余額等會計信息。
而攤銷主要是為了方便做財務報表。
7、製作的時間不同
折舊在年末製作,而攤銷在年初製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折舊
網路-攤銷
網路-固定資產
❷ 計提折舊會計憑證後附什麼附件(單據)
計提折扣憑證後附《折舊計算明細表》。
包括:固定資產名稱、原值、開始使用日期、已提折舊額、本期計提折舊額等。
累計折舊是固定資產的備抵科目,每月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攤銷,包括直線法、雙倍余額遞減法等,會計在每月計提的時候按照固定資產賬套計提或者自製的表格計提,因此累計折舊計提的附件及內容主要有以下兩點:
1、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是根據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並按照一定的方法攤銷,攤銷的金額入當期損益或者成本,計提折舊的憑證後面主要附計提固定資產的折舊明細清單;
2、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內容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的原值、折舊年限、預計殘值、每月計提折舊額、累計已計提折舊額、固定資產的剩餘價值等。
(2)資產折舊或攤銷需要附憑證么擴展閱讀:
計提折舊,預先計入某些已經發生但是未實際支付的折舊費用。
計提:
1、根據制度規定,計算、提取有關的(留存、減值)准備。
2、在權責發生制前提下,預先計入某些已經發生但未實際支付的費用;
計提折舊時需要區分會計期間和折舊期間,這兩者所指的期間不一定相同。折舊期間指的是開始計提折舊時依次順延的年限,比方說從2000年3月開始計提折舊,對於折舊而言的第一年是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而會計期間在我國通常是指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常見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以及年數總和法。下面通過分別介紹每種折舊方法的計算來說明計提折舊時應當注意的內容。
當月新增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下月開始計提折舊;當月減少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下月開始不計提。
無形資產與固定資產恰恰相反:
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不再攤銷。
❸ 您好!固定資產明細不斷增加,每月折舊都要重新寫憑證嗎
1.固定資產復明細不斷增加,每月折制舊都要重新寫憑證嗎?
是的,會計工作就是這樣每月要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辦公用軟體一般的使用攤銷期可按3年分攤。如果軟體價值數額較大,攤銷年限不應超過10年。
2.軟體的計提折舊是有什麼用?簡單點說,提折舊就是要把你買的辦公用軟體的費用,平均的攤銷到它的使用期限內。對企業的好處就是可以合理合法的增加企業的成本費用從而減少利潤,減少了利潤就減少了企業要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❹ 資產折舊攤銷問題
1.附表9中的帳載復是指你按照會制計准則進行處理的年限和金額,通俗的說,就是你記賬的金額和年限
2.計稅基礎是指按照稅法最低應該按幾年折舊以及金額
3.如果你記賬的年限大於稅法規定的年限,則不需要調整,反之需要調整
4.稅法規定年限我也懶得打字了,你自己網路搜索下吧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❺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憑證後應該附什麼單據內容都包括什麼
那是因為以前手工記賬階段,會計制度制定者擔心固定資產增加的當月就開始計提折舊,怕會計人員算不清楚,就規定下月開始計提折舊,後來就約定俗成了。」其實,很多時候,規定就是規定,沒什麼神秘的。
謝之小謝: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下月開始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提折舊,學了那麼多年會計,終於記住了...
MissStrawberry贊:好高尚的理由 會計制度制定者真是太富有同情心了!
在會計國際趨同的大背景下,這一條規定竟然神奇般地保存下來了。
下面與IAS對比一下,就知道它們之間存在差異: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應用指南: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
IAS 16 —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Depreciation begins when the asset is available for use and continues until the asset is derecognised, even if it is idle。
春子雲集:每次有新增固定資產時我都感謝下制定者英明啊,當月計提要有多麻煩吶,原來還真是這原因。
其實這個問題我在財政部會計司工作時,也思考過很久,後來,還真的很認真地咨詢過當時會計司最資深的會計大腦莫啟歐教授,他的原話大致是:「以前沒有電算化,採用的都是手工賬,所以如果當月新增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當月就要預估殘值和選擇折舊方法,再考慮不夠一月的天數,計算起來將會相當麻煩,而留到次月,根據月初新增匯總的值再按月來計算將會方便很多。因此實務中一直採用次月提折舊的方法。而這一方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制定這個規定的時候還是手工做賬的年代,並且那個年代基本上是國有企業,相對於現在的小微企業,規模都要大得多,新增固定資產月末對賬就要花費不少時間,再按對完賬後的資產計提折舊則影響整體核算進度了,因此,出於對工作的簡化、提效,固定資產當月增加就乾脆規定不計提折舊了。
小蝸Z-L:馬老濕…那無形資產為什麼就當月新增當月計提,當月減少當月不計提呢?跟固定資產正好相反。
你問得很好!至於無形資產,基本上是改革開放後才在中國出現的會計概念。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部專利法是1984年才開始實施的,至於土地買賣,也應該是90年代之後的事情了。在改革開放前的那個年代,無形資產很少有,即使有,基本上是不入賬的,等到要求加強無形資產核算時,都開始電算化了,就能夠算得清楚了。
因此,在會計核算上就跟國際會計准則一致,即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不再攤銷。
❻ 折舊和攤銷的會計分錄如何做請舉例說明
固定資產折舊一般是針對固定資產而言。
購入機器設備室做:
借:固定資內產 -XX機器設備
貸:銀行存款容
計提折舊做:
借:製造費用-折舊費
貸:累計折舊
攤銷一般是指費用。
如支付辦公室兩年租賃費做:
借:長期待攤費用-租賃費
貸:銀行存款
按使用時間分攤租賃費做:
借:管理費用 -租賃費
貸:長期待攤費用-租賃費
(6)資產折舊或攤銷需要附憑證么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轉移到商品或費用中去的那部分價值,也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於使用固定資產而在其使用年限內分攤的固定資產耗費。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范圍是計提折舊的前提。
取得 價值構成(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價款(含增值稅)+運雜費+包裝費+安裝成本+稅金+(資本化的)借款利息+外幣借款摺合差價+分攤的工程人員工資++專業人員服務費+其他間接費用(契稅、車輛購置稅、耕地佔用稅)等。
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
參考資料:網路-固定資產折舊
❼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與無形資產攤銷時,原始憑證是什麼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的原始憑證是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把這張表附在計內提折舊的會計憑證容後面
借:銷售費用或管理費用
貸:累計折舊
無形資產攤銷時的原始憑證是無形資產按月攤銷計算表,把這張表附在無形資產攤銷的會計憑證後面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
❽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的賬務處理
您好,會計學堂林老師為您解答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的原始憑證是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把這張表版附權在計提折舊的會計憑證後面
借:銷售費用或管理費用
貸:累計折舊
無形資產攤銷時的原始憑證是無形資產按月攤銷計算表,把這張表附在無形資產攤銷的會計憑證後面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貸:無形資產
歡迎點我的昵稱-向會計學堂全體老師提問
❾ 固定資產折舊與低值易耗品攤銷的記賬憑證的原始憑證是什麼怎麼做
沒那麼復雜還用什麼圖表,只要根據你的固定資產明細和低值易耗品明細自己專作個表就好了屬,固定資產的只要體現 固定資產名稱 原值 購入日期 折舊年限 殘值率 月折舊額 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 凈值就行了,而低值易耗品一般可以採用一次攤銷,如果非要採用分次 或五 五攤銷的話,也作個明細表 物品名稱 原值 攤銷次數 本次攤銷額 累計攤銷額 也就可以了
上述二個表格就可以作為你入帳的憑證了
具體分錄 樓上的朋友已經回答了 就不再重復了
❿ 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必須填寫嗎
一、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如果會計賬上沒有固定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版、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權、油氣勘探投資、油氣開發投資這些資產,「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明細表」不需填寫。否則必須填寫。
二、本表適用於發生資產折舊、攤銷及存在資產折舊、攤銷納稅調整的納稅人填報。納稅人根據稅法、《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所得稅處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81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融資性售後回租業務中承租方出售資產行為有關稅收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13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企業所得稅政策性搬遷所得稅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40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29號)等相關規定,以及國家統一企業會計制度,填報資產折舊、攤銷的會計處理、稅法規定,以及納稅調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