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業單位購固定資產是怎麼作分錄的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一般採用雙分錄的形式。購置固定資產的支出,在內實際支付購買價款時容確認為當期支出或減少專用基金中的修購基金,同時增加固定資產原值和非流動資產基金。在計提折舊時,逐期減少固定資產對應的非流動資產基金。處置固定資產時,相應減少非流動資產基金。
(1)取得固定資產
事業單位取得固定資產時,應當按照其實際成本入賬。購入的固定資產,其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固定資產交付使用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調試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借:固定資產(按照確定的成本)
貸: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
借:事業支出、專用基金—修購基金等
貸:銀行存款等
(2)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
貸:累計折舊
(3)固定資產的處置
①固定資產轉入待處置資產時
借:待處置資產損溢
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②固定資產報經批准予以處置時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
貸:待處置資產損溢
③發生清理費用時
借:待處置資產損溢
貸:銀行存款
④收到殘料變價收入時
借:銀行存款
貸:待處置資產損溢
⑤結轉固定資產處置凈收入
借:待處置資產損溢
貸:應繳國庫款等
❷ 事業單位計提月份折舊時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2013年1月1日以前的不要計提折舊,
2013年1月1日後改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准則,要計提折舊了,做分錄: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基金
貸:累計折舊
❸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如何處分錄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會計分錄:
借:非流動資產資金-固定資產
貸:累計折舊
除下列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2)按照規定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企業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對於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不再補提折舊。
企業新建或改擴建的固定資產,已達到可使用狀態的,如果尚未辦理竣工決算,應當按照估計價值暫估入賬,並計提折舊,待辦理了竣工決算手續後,將原來暫估價值調整為實際成本,同時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3)事業單位資產攤銷折舊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1、實行新准則後,固定資產盤盈的會計核算發生了變化。舊准則對固定資產的盤盈在批准轉銷前通常是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科目。
批准轉銷後則從該科目轉入「營業外收入」科目。按新准則規定,固定資產盤盈應作為前期差錯記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而是作為以前期間的會計差錯。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2006)的規定,前期差錯,是指由於沒有運用或錯誤運用下列兩種信息,而對前期財務報表造成漏報或錯報:編報前期財務報表時預期能夠取得並加以考慮的可靠信息。
前期財務報告批 准報出時能夠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錯通常包括計算錯誤、應用會計政策錯誤、疏忽或曲解事實、舞弊產生的影響以及存貨、固定資產盤盈等。
企業在盤盈固定資產時,首先應確定盤盈固定資產的原值、累計折舊和固定資產凈值。根據確定的固定資產原值借記「固定資產」,貸記「累計折舊」,將兩者的差額貸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其次再計算應納的所得稅費用,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接著補提盈餘公積,貸記「盈餘公積」;最後調整利潤分配,借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固定資產盤虧造成的損失,應當計入當期損益。企業在財產清查中盤虧的固定資產,按盤虧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科目。
按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借記「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按固定資產原價,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按管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處理時,按可收回的保險賠償或過失人賠償,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按應計入營業外支出的金額,借記「營業外支出——盤虧損失」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
❹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報廢會計處理
報廢分錄:
借:固定基金
貸:固定資產
收回殘值變價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
對於不符合企業固定資產標準的,應按評估確認的凈值:
借:低值易耗品
貸:事業基金——一般基金
(4)事業單位資產攤銷折舊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購入固定資產時需要做兩個分錄,借記「事業支出」、「經營支出」或其他成本費用類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同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固定基金」科目。這樣,從一開始就虛增了凈資產。其次,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不提折舊,賬面上的「固定資產」科目一直反映的是固定資產原值。
再次,按照原來的制度,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包括兩類:
一是單位價值在500元以上的一般設備,二是價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並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專用設備。
而《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不屬於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並且使用期限超過2年的」列為固定資產。
對於事業單位的一般設備和專用設備來說,絕大多數應用於試驗和檢測,不屬於生產經營用的主要設備,所以事業單位的許多儀器設備是不符合轉制後的企業固定資產標準的。
以上三種情況都造成了事業單位凈資產的虛增,所以應區分不同情況加以處理:
對固定資產進行徹底清查,報廢、毀損和盤虧的固定資產應經批准後按原值同時沖減「固定資產」科目和「固定基金」科目,而後對其餘尚且完好的固定資產進行評估。
其中,對於不符合企業固定資產標準的,應按評估確認的凈值借記「低值易耗品」科目,貸記「事業基金——一般基金」科目,同時按原值沖減「固定資產」科目和「固定基金」科目。
對於符合企業固定資產標準的,可以沿用固定資產舊賬,將原值與評估確認的凈值之間的差額從「固定基金」科目轉入「累計折舊」科目,這樣,「固定基金」科目反映的就是固定資產凈值。
❺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賬務處理 折舊和處置怎麼做分錄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方法:
(一)明確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范圍:
新制度規定:事業單位除文物和陳列品、動植物、圖書和檔案、名義金額計量資產以外的固定資產均計提折舊。
(二)考慮影響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因素:
一是原始價值:在使用壽命一定的情況下,其數值的大小直接決定著計提折舊額的多少。
二是使用年限:《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應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實際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其折舊年限。省級以上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作出規定的,從其規定」。需注意是,在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不考慮預計凈殘值。
(三)遵循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政策
計提折舊的政策主要有:
1、按月提取:當月增加的從下月起提,當月減少的從下月起不提;
2、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無論是否繼續使用,均不再計提折舊,應當繼續使用,並實行規范化管理;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3、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採用與自有資產一致的政策計提折舊;
4、發生後續支出致使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延長的,重新計算折舊額。
(四)掌握固定資產折舊額的計算方法
固定資產的應計提折舊額為其成本,一般應採取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1、年限平均法:
(1)每年應計提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價值÷預計使用年限
(2)每月應計提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價值÷預計使用月份=每年應計提折舊額÷12(月)
2、工作量法:
(1)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價值÷預計總工作量
(2)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五)固定資產折舊業務的賬務處理
實際工作中,事業單位一般應在月末對折舊業務進行處理:首先編制「固定資產折舊計算匯總表」,計算出本月應計提的折舊額,然後據此進行賬務處理。其中:本月應計提折舊額的計算方法為:本月應計提折舊額=上月折舊額+上月增加折舊額 - 上月減少折舊額。根據本月應計提折舊額編制轉賬憑證入賬: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
❻ 事業單位收到上級無償調入的固定資產,已提折舊如何做賬務處理
按照《政府會計准則抄制度解釋襲1號》,事業單位收到無償調入固定資產,應按調出方賬面價值加相關稅費作為固定資產入賬價值,即凈值+稅費。
固定資產折舊的概念基礎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產業革命)以前,會計上幾乎沒有折舊概念,此後,由於大機器、大工業的發展,特別是鐵路的發展和股份公司的出現,使人們產生了長期資產的概念。
並要求區分「資本」和「收益」,因此而確立了折舊費用是企業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費用。折舊概念的產生即是企業由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轉變的重要標志。
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凈殘值的預計由於僅僅是估計,因而帶有很大的不準確性,有時偏離度還會很大。根據准則規定,企業至少應當於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調整。
修正後採用的會計估計比修正前更合理,更能准確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此,企業應當調整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凈殘值,按未來適用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但根據稅法的規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折舊年限也不能低於稅法規定的最低折舊年限。
❼ 事業單位已提足折舊的資產處置如何做分錄
事業單位已提足折舊的資產處置,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在按規定報批後,版將賬面價值轉入「待權處置資產損溢」科目進行核算。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處置收入的核算過程
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會[2012]22號)規定,事業單位處置固定資產通過「待處置資產損溢」科目進行核算,年度終了結賬前一般應處理完畢,處置完畢形成的凈收入轉入「應繳國庫款」科目,要及時上繳國庫。
一、對於盤虧或者毀損、報廢的首先轉入「待處置資產損溢」科目,即
借:待處置資產損溢-處置資產價值
借: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
二、報經批准予以處置時,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處置固定資產)
貸:待處置資產損溢-處置資產價值
三、處置過程中收到殘值變價收入、保險理賠和過失人賠償等,
借:庫存現金(或者 銀行存款)
貸:待處置資產損溢-處置凈收入
四、處置過程中發生相關費用,
借:待處置資產損溢-處置凈收入
貸:庫存現金(或者 銀行存款)
五、.處置完畢,按照處置收入扣除相關處置費用後的凈收入,
借:待處置資產損溢-處置凈收入
貸:應繳國庫款
六、處置凈收入上繳國庫時,
借:應繳國庫款
貸:庫存現金(或者 銀行存款)
❽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分錄
事業單位在2013年1月1日後執行的是事業單位會計准則,分錄為: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基金
貸:累計折舊
❾ 事業單位以往年度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要如何起分錄
根據新制度規復定,計提制折舊的事業單位對以前年度形成的固定資產在本年度開始時暫不按月計提折舊,待到年度終了時,再進行補提;但對2013年1月1日起形成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新制度的規定按月計提折舊。
從相關的依據,不難得出以下兩點:
1、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開始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不再計提折舊。
2、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無論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計提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已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可以繼續使用的,應當繼續使用,規范實物管理。
具體的會計處理如下:
1、2013年1月1日後改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准則,要計提折舊了。
借: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基金
貸:累計折舊
2、2013年1月1日以前的不要計提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