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無形資產 > 中美無形資產准則比較

中美無形資產准則比較

發布時間:2020-12-31 21:28:43

① 美國會計准則和中國會計准則的區別

一、中美會計准則的實質性差別

rule based vs principle based

美國會計准則的模式為規則導向,更容易導致機會主義和盈餘管理。目前的US GAAP共168號(新舊放在一起)不是按要素制定的,是一種救火式的准則,哪裡出了問題,立馬會有相應的准則制定出來。

中國會計准則的模式為原則導向,強調實質重於形式,采購謹慎性原則、減少方法的選擇、充分披露,以此來克服機會主義的盈餘管理。財政部自2006年頒布新的會計准則以來,陸續頒布了「新會計准則應用指南」以及3個解釋公告。其中,在3號解釋公告里提出了綜合收益的(comprehensive income)概念。(Tips:如何理解comprehensive income?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時其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一旦出售,就會進利潤表,以綜合收益的形式反映。comprehensive income 就是用來反映未來利潤的。新准則修訂了資產的定義: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金額可以可靠計量,淡化了「過去交易」,主要也是為了配合「未來」交易,如虧損合同等)。

可以這樣總結,會計准則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一是從損益滿計觀向資本保全管轉變,反映自從薩班斯法案以來國際財務界重視資產計價的趨勢(典型地,如捐贈收入,債務重組收益進利潤表,不再進資本公積。目前資本公積科目得到了凈化,只含「股本溢價」和「其它」兩個明細);二是資產計價將存在兩種模式:成本模式(cost value)和公允價值模式(fair value);三是反映未來信息的新趨勢(典型地,comprehensive income)。


二、美國會計准則總體介紹

(一)制定美國公認會計准則的組織

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

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AICPA);

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

政府會計准則委員會(Goverment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GASB)。

由於美國政府較少干預經濟以及美國會計界的強大,美國的會計准則基本上由民間機構制定。

(二)美國公認會計准則的組成

會計研究公報(AICPA/CPA/ARB,1939-1959,51)

會計准則委員會意見(AICPA/APB,1959-1973,31)

財務會計准則聲明(FASB/SFAS,1973-,1-168)(這也是本文著重介紹的,Statement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168)

財務會計概念(FASB/SFAC1-7)

技術公報(FASB/TB)

FASB緊急問題任務組(FASB,EITF)

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立場闡述(AcSEC/SOP)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系列公告(SEC ASR)

值得慶幸的是,09年6月美國會計准則的效力層次進行了調整,由原來的「most authoritative」和「Least authoritative」兩個層次調整為「authoritative」和「non-authoritative」兩個層次。也就是說,原來紛繁的條款(包括權威性強的和權威性弱的),現在就只有權威性或非權威性兩種。而authoritative只包括兩個:FASB accounting standards codification 和 Rules and interpretive releases of the SEC是有權威性的。


三、中美會計准則對比

(一)會計要素

從中可以看出,US更注重提供「所有者收入」和「收入」的比較。另外,較中國,還有三個概念:綜合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利得(gain)、損失(Loss)。

綜合收益的概念在前一篇文中已經有指出,中國的解釋性公告中也將這一項填在利潤表之後。在此,詳細談一下gain/loss。

利得和損失其實在我國的過去的准則中主要就是兩項:營業外收入/支出和投資收益。Gain 和Loss可以進 Income Statement ,也可以進Balance Sheet。如果是realized,通常進Income Statement,如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匯兌損失;如果是unrealized,一般就進Balance Sheet,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資本公積)、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等。

(二)計量屬性

PRC GAAP: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

US GAAP:為在概念框架中明確,但又專門的公允價值准則。

(三)財務報告體系

PRC:01表、02表、03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報表附註;

US:資產負債表、股東權益變動表、綜合收益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附註。

(三)信息披露時間

PRC:年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半年報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之日起2個月內;季度報告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第3個月、第9個月結束後的1個月內編制完成。第一季度的季度報告披露事件不得早於上一年度年度報告的披露時間。

US:10-k 90天內(比中國時間短);

10-Q 45天內(比中國短);

8-K 重大問題公告 15天。

注意:SEC要求上市公司編報兩年的比較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

② 美國公認會計准則和中國會計准則的區別

中美會計制度對比分析 
摘 要:文章從中美會計制度產生的環境基礎入手,對兩國會計管理制度、會計准則、會計要素的不同之處進行了深入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會計 會計制度 一、中美會計制度不同的環境基礎

會計制度的建立和發展離不開社會環境。由於受經濟發達程度、政治體制、法律體制和社會文化傳統的影響,世界各國的會計制度都存在很大差異。一般雖然認為,會計通過價值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來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信息,但無論是美國的會計准則還是國際會計准則,都只涉及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並沒有會計記錄的相關規范,也就是不涉及會計科目設置及相關會計事項分錄的內容,而在我國,由於會計人員業務素質普遍不高,只能通過統一企業會計制度,把這一部分內容進行相應的統一和規范,以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同時,就中美兩國看,從會計屬性、會計目標設置、會計核算的側重點、會計核算的靈活性、政府對會計的干預程度、企業的預算編制、內部審計機構設置等方面均有所不同,這些都最終反映了兩國的會計准則也有所不同。

那麼,為什麼美國的財務會計准則會成為人們研究的重點,並為許多國家所效仿,除了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原因外,主要還是因為美國的財務會計准則在形式上具有獨立性,在內容上具有兼容性,在程序上具有完整性。目前,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把會計理論研究的重點轉移到信息技術對會計的影響、軟資產的確認與計量、金融風險與會計信息、會計師和審計師的地位等問題上,在會計研究方法上以實證會計研究為重點。我國雖然已走出了過去主要局限於對會計本質、職能、任務等方面的研究模式,開始討論會計准則目標、原則等問題,但同國外的會計理論研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有些理論問題確實還有待解決,如會計信息使用者到底需要什麼信息,會計准則有哪些局限性,會計和會計准則到底是什麼關系等等,只有明確了這些問題,才能真正為會計准則的理論研究找准突破口和切入點。

二、中美會計管理制度的不同

在會計目標設置上,美國企業會計人員有自己工作的目標,其中既包括對外的財務會計目標,還包括供內部決策使用的管理會計目標;而在我國,企業的會計目標則較少採用精確的定量設置,只採用定性方式來表達,即使在會計准則中也未明確區分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目標。
在企業預算的編制上,由於受中美文化環境對時間的取向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多數中國人更傾向於面向過去,而多數美國人則傾向於迎接未來。這反映在企業預算編制上,美國公司將預算看成是真實而必要的,在
在審計監控方面,美國的審計業十分發達,企業中都有十分健全的內部審計制度,他們把職員的遵規守矩歸於有這種監控制度的存在;而我國內部審計起步較晚,其審計的范圍只局限於財務會計方面,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效益審計和業務審計。

三、中美會計准則的不同

首先,從會計准則理論框架比較,中美兩國都從會計目標出發來構建會計准則的理論框架。通過對會計目標的研究,明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及其用途,為會計准則的建立指明方向,為會計要素的構建、財務報告的設計找到依據。但同美國會計理論結構相比,我國會計准則理論框架主要有兩點不同:(1)我國把會計質量特徵分成兩個層次,即信息的質量要求和管理決策的質量層次,決策的質量取決於信息的質量,而美國會計理論結構把可靠性和相關性作為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2)我國的會計理論結構把會計法規、會計制度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和會計理論與實踐的重要聯結部分,而美國則未將其納入框架結構。

其次,從會計准則模式比較,由於中美兩國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所實施的經濟政策有別,因而其制定會計准則的基礎出發點和會計模式也就不會相同。

四、中美會計要素的不同

會計要素是會計對象要素的簡稱。在會計要素方面,美國與我國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美國有10個會計要素,而中國只有6個。

首先,涉及權益的要素不同。如我國「權益」一個要素,而美國僅涉及權益的要素就有「權益」、「業主投資」、「業主利得」三個。原因是美國是資本主義經濟發達國家,以私有制為經濟基礎,權益業務和事項不僅數量多,而且十分復雜,通過增設「業主投資」和「業主利得」兩個要素,將會提供更為詳細的權益信息。但由於我國涉及業主和業主利得的經濟業務不多,也不復雜,且業主利得可以通過「現金流量表」(「支付股利支出的現金項目」)和損益表反映出來,故沒有將其納入會計要素。

第三,資產核算比較。從總體上看,對於資產項目的核算,中美的差異很小,如果說要有差異的話,也只是由於會計理論框架差別的延伸所致。

第四,會計報表比較。我國會計准則和美國FASB都要求企業編制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及財務情況說明書,但其內容上仍有差異。

③ 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無形資產的比較

根據IAS38無形資產的定義,本准則規范的無形資產僅指沒有實物形態、可辨認的非貨幣性資產,不包括具有不可辨認性的商譽。

④ 新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無形資產比較

新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主要差異
1、與國際會計准則相比,首先體例上不一致。 新准則分為引言、定義、確認計量、攤銷、處置和報廢、披露、銜接辦法、附則。國際會計准則分為目標、范圍、定義、確認和計量、報廢和處置、披露、過渡性規定和生效日期。
2、范圍上不一致。新准則包含了礦山開采權,國際會計准則不包括。
3、在計量方面有不一致的地方。
(1)如企業以賒購方式取得無形資產,我國准則不考慮利息因素,以總額入帳,國際准則考慮利息因素,對超過正常信用期購入的無形資產,其成本應等於現金價格,差額作為利息費用
(2)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我國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作為實際成本,國際准則統一按公允價值計量
(3)對於資產交換產生的無形資產,我國根據是否具有商業實質分為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模式,國際准則統一按公允價值計量。
4、部分攤銷的歸屬不一致。我國新會計准則規定,攤銷必須確認為損益。而國際會計准則規定,攤銷通常應確認為損益,但是,有時包含在資產中的未來經濟利益,在生產其他資產時被吸收。在這種情況下,攤銷費構成其他資產成本的一部分,並包括在其帳面金額中。例如,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無形資產的攤銷費應包括在存貨的帳面金額中。
5、披露的要求不一致。我國只要求披露四項,國際會計准則要求的項目很多。
6、合並中資產的確認不一致。我國新會計准則在企業合並中不確認新的無形資產,國際會計准則在企業合並中,如果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應按公允價值確認被購買方研製中的研究與開發項目。

⑤ 以《無形資產》會計准則為例,對比我國美國和國際財務報准則這間的差異

2013年專利權的攤銷抄
借:銷售費用
90000/10*11/12
貸:累計攤銷
90000/10*11/12
無形資產當月增加當月計提,當月減少當月不再計提。2013年是11個月。
報廢無形資產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
90000—90000/10/12*(11+12*3)
累計攤銷
90000/10/12*(11+12*3)
貸:無形資產
90000
攤銷的時間為2010、2011、2012的全年和2013的11個月
所以,2013年因該專利權的攤銷和報廢對公司的利潤總額=90000/10*11/12+90000-90000/10/12*(11+12*3)]=63000

⑥ 比較中外會計准則差異案例有哪些

完美世界和掌趣科技一樣,主營業務都是游戲開發和代理,因此他們的會計報表具有很多的可比性;

掌趣科技是在國內上市,因此採用的是國內的會計准則,完美世界所採用的是美國的會計准則,通過這二者財務報表的對比,能夠較清楚地展示出兩種會計准則之間的差異。本文想通過以下四個方面來闡述兩種會計准則之間的具體差異。

二、具體差異

1.固定資產

1.1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改變

中國的會計准則會計估計的變更,採用未來適用法處理(即不調整以前年度報表),美國的會計准則規定會計政策的變更,採用追溯調整法(即調整以前年度報表)。

1.2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兩個公司都採用了年限平均法,但是各類資產的折舊年限不相同。掌趣科技的房屋及建築物的折舊年限為20-50年,辦公及電子設備的折舊年限為5年;完美世界房屋及建築物的折舊為33-45年,電子設備的折舊年限為4年。

1.3即將處置的固定資產

中國會計准則規定即將處置尚未提足折舊的固定資產,繼續計提相應折舊;而美國會計准則規定,當全部處置。若剩餘使用年限大於1年,在處置前提足折舊。若剩餘使用年限小於1年,繼續計提相應的折舊。當部分處置。若剩餘使用年限大於1年且凈值大於l萬美元,在處置前提足折舊。否則,繼續計提相應的折舊。

1.4利息資本化費用

掌趣科技披露說明,符合資本化條件借款利息費用就資本化。完美世界披露說明,當項目預算金額大於兩百萬美元且建設期大於1年時:符合資本化條件借款利息費用+自有資金的資金成本。否則,不計算資本化利息。

2.商譽的減值測試:

完美世界在年報中披露:「Goodwill is not depreciated or amortized but is tested for impairment on an annual basis every November 30, and in between annual tests when an event occurs or circumstances change that could indicate that the asset might be impaired. Commencing in September 2011,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ASB revised guidance on 『Testing of Goodwill for

Impairment,』 a company first has the option to assess qualitative factors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is more likely than not that the fair value of a reporting unit is less than its carrying amount. If the company decides, as a result of its qualitative assessment, that it ismore-likely-than-not that the fair value of a reporting unit is less than its carrying amount,the quantitative impairment test is mandatory. Otherwise, no further testing is required.

The quantitative impairment test consists of a comparison of the fair value of each reporting unit with its carrying amount, including goodwill. If the carrying amount of each reportingunit exceeds its fair value, an impairment charge equal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mplied fair value of the reporting unit』s goodwill and the carrying amount of goodwill will be

recorded.」

主要是反映了,若包含商譽的同一報告單元的公允價值大於其賬面價值,則不需做減值;反之,再比較商譽的內在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二者差異計入當期減值損失。

掌趣科技在年報中披露:「因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進行減值測試。商譽結合與其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在對包含商譽的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時,如與商譽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存在減值跡象的,先對不包含商譽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計算可收回金額,並與相關賬面價值相比較,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再對包含商譽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比較這些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的賬面價值(包括所分攤的商譽的賬面價值部分)與其可收回金額,如相關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確認商譽的減值損失。」

主要反映了先對不包含商譽的資產組的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比較。再比較包含商譽的資產組的賬面價值低於可收回金額的部分,確認商譽的減值損失。可收回金額:資產組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其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

4. 所得稅差異

美國會計准則規定對遞延所得稅資產先確認,再判斷可實現性。而在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實現概率低於50,(含50,)時,則計算估價准備沖減遞延所得稅資產,使其凈額反映可收回的金額。一個企業應將所有暫時性差異、營業虧損以及稅款抵減以後,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負債或資產。

我國新會計准則規定,在時間性差異所產生的遞延稅款在借方的情況下,如在以後轉回時間性差異的時期內(一般為3年),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予以轉回,才能確認時間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金額,並作為遞延稅款的借方反映,否則,應於發生當期視同永久性差異處理。除特別限制外,要求企業「應當確認所有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和「應當以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由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5.收入的確認:

完美世界:更多專門指導,尤其是關於專門問題和行業的特別應用(如軟體業收入確認,應收賬款不確定的收入確認,有退回權的收入確認,不動產問題,特許權銷售等)。此外,上市公司必須遵循由SEC提供的更為詳盡的規定的指南。具體以Online game operation revenues和Client-based online PC games說明,可以從披露的詳細內容看出美國會計准則對於收入的確認更謹慎。

⑦ 中國會計准則和美國會計准則的區別

眾所周知,美國會計准則和中國會計准則是不太相同的,因此對於有中國會計基礎的AICPA考生來說,則必須區分這些不同之處。高頓小編接下來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美國會計的基本內容。

美國證券市場極為發達,保護證券(股票和債券)投資者的利益是美國會計理論與實務的出發點和總目標,而公認會計准則的制定,也以維護這些投資人的利益為前提。

(一)會計的基本理論

1.理論上未將穩健主義確定為會計原則一個值得注意的特點是FASB概念公告的會計確認和計量原則中,沒有確立穩健原則,也沒有將穩健性作為會計信息的基本特徵和第二層次特徵。這表明FASB對此持中立態度,它認為:(1)穩健主義是財務報告時應持的態度,而並不是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原則。(2)一方面它認為穩健主義有其地位,另一方面又與其他一些重要的特徵相矛盾,因而「應用這一慣例時要謹慎從事」;一方面強調一貫少報利潤會自討苦吃,另一方面又認為非審慎地編制的報告並不會比穩健好。(3)穩健主義是一項慣例,而不是一項基本原則,這兩者是有區別的。慣例沒有強制性,而原則卻是不可違背的。

2.不強求會計術語用詞的統一

美國的公認會計原則對會計實務進行的是原則性規范,各公司的具體會計處理有一定的靈活性,FASB並未制定統一的會計科目表和會計表格式,因此,各企業之間的會計名詞術語和報表格式有著一定的差異。

(二)主要會計方法

美國的會計管理反映了對歷史成本計量基礎以及實現原則等傳統觀念的遵循。

1.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在清理前,其賬面價值幾乎從未在重估或價格變動的基礎上有所增減,但出於穩健考慮,根SFAS第121號《長期資產減值和長期資產清理會計》,可將價值降低到公允市價。

2.存貨

存貨一般按照成本與市價孰低規則計價,其中成本可以選擇先進先出法、後進後出法、加權平均法計算,但後進先出法運用得最為普遍。而市價值的計價則是重置成本,其上限為可變現凈值,下限為可變現凈值減合理的利潤。

3.研究開發費用

研發費用的會計處理在美國採用的是穩健的做法,即全部支出都必須在當期予以注銷。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研究開發涉及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一項支出與未來利益之間的因果聯系難以確定。

4.租賃業務

美國對租賃業務的會計計量強調的是「實質重於形式」。當與租賃資產所有權相聯系的風險和報酬已轉移給承租人時,該項租賃應確認為資產的購置(融資租賃)。

5.所得稅會計

由於會計處理規則和稅法計算口徑不一,存在永久性差別和時間性差異。

6.投資

7.商譽

商譽確認為一項資產,但規定商譽不必進行攤銷,而且每年必須在報告單元層次上進行減損測試,在特殊情況下,要求進行基準評估。

(三)報告體系

美國的財務報告是陽光下的報告,上市公司所要求的會計披露是世界上最嚴格的,這是保護投資者和穩定資本市場的必然要求。公司要向社會籌集、發行股票、債券,則財務報表一定要向社會公布,因此必然經過審計。一家美國大型公司典型的年度財務報告包括:(1)管理部門報告;(2)獨立審計師報告;(3)主要財務報表(收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和股東權益變動表);(4)管理部門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討論和分析;(5)財務報表的注釋;(6)五年或十年選擇財務數據的比較;(7)有選擇的季度財務資料。

(四)合並會計實務

美國是提倡企業編制合並報表的先鋒,基於對投資者決策信息的需求,全面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合並報表成為普遍要求,且不要求提供母公司單獨的財務報表。然而,對於債權人而言,各公司獨立的財務報表顯然優於合並財務報表,從中也不難領略美國會計面向投資者的良苦用心。會計原則委員會第16號意見書《企業合並》允許企業採用兩種會計方法:購買法和權益集合法。大多數企業採用購買法進行合並,也有相當一部分(約1/5)企業合並在滿足權威性文獻所規定的條件下,按照權益集合法進行會計處理。1999年,FASB宣布要取消權益集合法,SEC也支持這種立場。

⑧ 會計制度的中美製度差異

IFRS、US GAAP差異
1.在存貨成本的計算方法上, IFRS規定禁止使用後進先出法。US GAAP規定可以採用後進先出法。
2.在存貨減值的轉回上, IFRS規定在滿足一定的條件時﹐需予以轉回。US GAAP規定不可以轉回。
3.在現金流量表中收取和支付利息的分類上, IFRS規定可包括在來自經營活動、投資活動或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中。US GAAP規定必須歸類為經營活動。
4.在工比例無法確定的建造合同上,IFRS規定成本收回法。US GAAP規定合同完工法。
5.在報告分部的基礎上,IFRS規定根據業務和地區劃分。US GAAP規定根據公司內部向高層管理人員報告的信息組成進行劃分﹐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根據業務和地區劃分。
6.在廣場、廠房及設備的計量基礎上,IFRS規定可以使用重估價或歷史成本。如果是按重估價計量﹐會根據重估日的公允價值減之後的累計折舊和減值損失列示。US GAAP規定通常要求使用歷史成本。
7.在辭退福利上,IFRS規定沒有區分開「特別」和其他辭退福利﹐在僱主表明承諾會支付時確認辭退福利。US GAAP規定當雇員接受了僱主提供的條件且金額能夠合理估計時﹐確認「特別」(一次性)辭退福利;當雇員很可能有權享有﹐且金額能夠合理估計時﹐確認合約性辭退福利。
8.在確認與既定福利相關的過去服務的成本上,IFRS規定立即確認。US GAAP規定在剩餘服務年限或生命期間攤銷。
9.在設定受益計劃中﹐最小應確認的負債金額上,IFRS規定沒有最小的要求。US GAAP規定應確認的負債金額最小為未注資的累積福利義務。
10.在養老金資產確認上的限制上,IFRS規定確認的養老金資產不能超過未確認的過去服務成本、精算損失以及從該計劃返還資金或減少對計劃的未來提存金供款而得到的經濟利益的現值之總凈額。US GAAP規定對確認的金額沒有這樣的限制。
11.在確認縮減利得的時間上,IFRS規定當有關企業有明確表示將福利計劃縮減﹐且已經對外宣布時﹐確認縮減利得和損失。US GAAP規定直到相關雇員被辭退或計劃被終止或修訂時﹐確認縮減利得﹐時間可能在明確表示和宣布之後。
12.在福利計劃縮減產生的損益的計量上,IFRS規定縮減利得或損失包括設定受益義務現值上的改變;計劃資產公允價值上的任何改變;以前未予確認的任何相關精算利得和損失、因應用過渡條款而未確認的金額和過去服務成本的份額。US GAAP規定雖然未確認精算利得或損失要按未確認過渡性資產和負債的比例沖銷﹐但過渡期後的未確認精算利得和損失並不受計劃縮減的影響。
13.在需要相當時間完成的資產的借款成本上,IFRS規定資本化是可選擇的會計政策。US GAAP規定必須採用資本化的政策。在可予資本化的借款成本的類型上,IFRS規定包括利息、某些輔助成本和作為利息調整的折算差額。US GAAP規定通常只包括利息。
14.在為購建固定資產的專門借款的暫時性投資收益上,IFRS規定抵減可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US GAAP規定一般不抵減可予資本化的借款費用。
15.在投資者和聯營企業會計政策不同上,IFRS規定必須統一會計政策。US GAAP規定對統一會計政策沒有要求。
16.在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經營實體的財務報表調整上,IFRS規定在折算之前使用一般物價水平指數調整。US GAAP規定在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經營的實體必須使用母公司的功能貨幣(而不是其處於的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貨幣)編制其財務報表。
17.在合營企業的投資上,IFRS規定允許使用權益法或比例合並法。US GAAP規定通常使用權益法(建造和油氣行業除外)。
18.在發行者對可轉換債券工具的分類上,IFRS規定在發行時將可轉換債券工具分為負債部分和權益部分列報。US GAAP規定將整個工具全部作為負債。
19.在中期報告——收入和費用的確認上,IFRS規定中期是一個任意的報告期間(附有某些例外)。US GAAP規定中期是全年的一部分(附有某些例外)。
20.在減值跡象上,IFRS規定當表明資產存在減值跡象﹐必須進行詳細的減值計算﹐如果資產的賬面價值超過資產的使用價值(資產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和公允價值減銷售成本的較高者則發生減值。US GAAP規定如果資產的賬面價值超過其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總額(不需要折現)﹐表明資產存在減值跡象﹐則必須進行詳細的減值計算。
21.在減值損失的計量上,IFRS規定基於可收回金額(資產的使用價值和公允價值減銷售成本的較高者)。US GAAP規定基於公允價值。
22.在資產剩餘價值的計量上,IFRS規定在假定資產已經使用完畢﹐且符合其使用年限結束時的預期狀況的情況下﹐以資產目前的凈銷售價格計量。US GAAP規定通常是資產未來處置時預期收入的折現值。
23.在商譽減值測試的層次上,IFRS規定現金產出單元或一組現金產出單元。其代表了出於企業內部管理目的而對商譽做出監察的最低組織層次﹐其不能大於一個業務或地區分部。US GAAP規定報告單位——業務分部或組織內的更低一個層次。在商譽減值的計算上,IFRS規定一步法比較現金產出單元的可收回金額(公允價值減銷售成本和使用價值的較高者)和其賬面價值。US GAAP規定兩步法:比較報告單位的公允價值和其包括商譽在內的賬面價值;如果公允價值大於賬面價值﹐沒有減值(不需要進行第二步);比較商譽的內含公允價值和其賬面價值。在不可確定年限的無形資產的減值上,IFRS規定商譽和其他不可確定使用年限的無形資產包括在現金產出單元中﹐對現金產出單元進行減值測試。US GAAP規定商譽包括在現金產出單元中﹐其他不可確定使用年限的無形資產則作單獨測試。
24.在減值損失的轉回上,IFRS規定如果滿足一定的標准﹐減值損失應轉回﹐但商譽的減值損失不可轉回。US GAAP規定減值損失不可轉回。
25.在准備的計量上,IFRS規定清算債務的最佳估計﹐通常採用預期價值法﹐並要求採用折現的方法。US GAAP規定清算債務可能發生數的較低值﹐某些准備不需要折現。在購買研製中的研究開發項目的後續支出上,IFRS規定如果滿足開發的定義則資本化。US GAAP規定費用化。
26.在無形資產的重估上,IFRS規定只有當無形資產有活躍的市場進行交易﹐才可以進行重估。US GAAP規定通常不可以重估。
27.在對非上市權益工具的投資上,IFRS規定如果可以可靠地計量﹐則按公允價值計量﹐否則按成本計量。US GAAP規定按成本計量。在金融工具重新劃入或劃出為交易而持有的類別上,IFRS規定不可以。US GAAP規定如果將有關資產轉入為獲取短期盈利的投資組合中﹐該金融工具應從可供出售的類別劃入為交易而持有的類別。但是不可以從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資產劃入為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
28.在應付和應收不同方的金額的抵消上,IFRS規定如果存在法律上的抵消合約﹐可以抵消。US GAAP規定不可以抵消。
29.在減值損失的後續轉回上,IFRS規定如果滿足一定的條件﹐對於貸款和應收款項、持有至到期日金融工具(HTM)和可供出售(AFS)債務工具的減值損失需要轉回。US GAAP規定對HTM和AFS﹐禁止轉回減值損失。
30.在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基礎上,IFRS規定可採用成本-折舊-減值模型或公允價值模型﹐而公允價值變動計入損益。US GAAP規定通常要求採用歷史成本法﹐同時提取折舊和減值。
31.在農業產品、牲畜、果品和林產品的計量基礎上,IFRS規定採用公允價值﹐而公允價值的變動會計入損益;US GAAP規定通常採用歷史成本﹐然而﹐已收割的及待售的農產品和牲畜會按公允價值減銷售成本核算。
32.在保險合同中的嵌入衍生工具上,IFRS規定當嵌入衍生工具的特徵和風險與主合同沒有緊密關系及其價值與保險合同的價值有相互關系時則不需要單獨列示﹐並作為衍生工具核算。US GAAP規定這樣的衍生工具必須單獨予以核算。在最初分類為持有待售資產時的計量上,IFRS規定累積的匯兌差額保留在權益中。US GAAP規定累積的匯兌差額從權益中重新分配到持有待售資產的價值中。
33.在終止經營的定義上,IFRS規定業務或地區報告分部或其主要組成部分。US GAAP規定報告分部、經營分部、報告單位、子公司、或一組資產(比在B的定義較少限制)。在終止經營的列報上,IFRS規定終止經營的稅後損益應在收益表上列報。US GAAP規定終止經營的稅前和稅後損益應在收益表上列報。

⑨ 中美會計准則關於固定資產的差異

一、 固定資產的確認二、 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我國會計准則對固定資產的確認是指在會計處理中認定為固定資產科目, 需要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計量, 同時固定資產又能夠帶來相應的經濟利益, 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我國會計准則對固定資產的定義是以固定資產的使用目的和使用時間作為標准,要求企業持有固定資產是為了生產商品和提供勞務, 最終目的是為企業創造利潤。 另外我國會計准則規定了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應為1年以上, 從而界定固定資產是長期(超過一年) 存在的資產。 我國會計准則並沒有對固定資產的價值設定標准。 這種定義和計量保證了企業持有的固定資產是正常經營中需要的, 而且是使用期限較長的有形資產。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對固定資產(長期資產) 的確認散見於很多准則中。 在美國公認會計原則下, 不動產、 廠房及設備只有當滿足某一特定主體在過去的交易或事項中獲得或控制的, 能帶來可預期的未來經濟利益; 應予確認的項目 必須具有貨幣屬性這兩個條件才可以確認。 美國公認會計原則並沒有具體規定固定資產的使用時間, 只要求發生的成本是直接相關於該資產, 相應成本就可以確認為固定資產。 舉例比較, 在美國公認會計原則下, 固定資產資本化利息是單獨作為一個固定資產項目確認的, 而在我國, 通常是將其作為對應實物資產的一部分, 不單獨列示。我國對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是依據交易付出成本計算。 該計量方式是有限度的遵循公允價值或市場價值的結果。 當企業新購入固定資產時, 其初始成本包括購買價款、 相關稅費和運輸費、 裝卸費、 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而對於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則是按照取得時的交易成本確認。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對於不動產、 廠房及設備, 其原始計量是以歷史成本作為入賬原則, 歷史成本包括使資產達到預定狀態和地點的成本, 和我國的規定基本相同。 同時將取得時的支出分為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 當特定支出所產生的收益或效用僅限於本會計期的, 屬於收益性支出, 列為當期費用, 計入本會計期損益。 對於支出所超過本會計期而使以後各會計期也受益的屬於資本性支出, 進行資本化。樊俊茹(中鐵一局集團天津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300250)中美固定資產會計准則相關內容比較分析摘要關鍵詞隨著我國眾多企業選擇在美國上市, 他們需要依照美國公認會計原則進行賬務處理或進行報表披露。 同時, 由於我國企業在美國投資的逐漸增多, 也需要我們對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和報表編制進行了解, 這使我們研究美國公認會計原則並同我國會計准則進行比較成為必要。 選擇在會計信息披露中相當重要的固定資產作為探討對象, 分別從固定資產的確認、 初始計量、 後續計量、 計提減值准備和固定資產處置5個方面探討中美會計准則各自主要規定, 比較異同。固定資產; 中美會計准則; 內容比較西 部 財 會36財 務 與 會 計 美國公認會計原則中對各項固定資產的計量方式主要有: (1) 土地。 土地取得價格; 辦理土地交易事項而發生的有關成本, 如房地產傭金和法律費用; 為使土地達到可使用狀態而發生的有關成本; 土地改良成本, 僅限於具有永久性的土地改良工程。 (2) 房屋建築物。 房屋建築物取得的成本包括買價或建造成本以及有關費用, 房屋建築物成本與土地成本的區分非常重要。 如購買土地是作為建新房用地基, 則為使土地達到作為地基使用的狀態所花費的總成本(包括清除原有建築物花費的成本) 應計入土地中。 相反, 為建造新房打地基而花費的挖掘費用應作為新房屋成本的一部分。 若房屋建築是自行建造的, 則所有為完成房屋建築而必要發生的成本均應包括在房屋成本中。 若房屋建築是購入的, 則所有與購入相關的且與將來的收入相配比的成本均應該資本化。 承租人對承租物改良工程的賬務處理, 按照租賃物改良工程的耐用年限或租賃有效期, 取其短者作為攤銷標准。 出租人一般對承租人所做的租賃物改良工程不做記錄。 (3) 機器和設備。 機器和設備的成本一般包括買價、 運費、 保險費、 保險、 關稅、 倉儲費用等使得其達到可使用狀態的所有必要支出,成本通過折舊分攤進受益。對於固定資產涉及的借款費用, 我國會計准則規定對於資本支出借款費用均已經發生和構建固定資產活動已經開始的條件下, 對借款費用可以資本化計入相應固定資產。 美國公認會計原則規定當利息費用是發生在構建固定資產期間, 並且是為構建活動產生的, 該期間發生的利息費用應當作為固定資產的一部分。另外, 筆者認為兩准則基本相同的固定資產計量方式存在缺陷。 比如相鄰地段的兩處房產分別為兩家持有方所有, 如果一處房產的持有方是很久以前從開發商處購入所得, 那麼計量的成本會是當時的市場價格和交易稅金。相鄰地段房產是被持有方最近通過轉讓獲得, 那麼該房產的計量基礎就會是當前的交易價格和稅金。 這就會造成內在性質和用途相近的固定資產由於取得時間和取得方式的不同導致兩個持有方在會計報表中對外披露的資產價值完全不同, 可能差異很大。 這會混淆社會公眾通過會計報表進行投資判斷的概念, 是對會計准則作為一個社會統一的計量規范的統一性的削弱或者背離。固定資產後續計量中最重要的處理是計提折舊, 在會計分期的假設下, 在資產的使用期內將其成本合理進行分攤。 我國會計准則對固定資產折舊允許使用的方法包含: 年限平均法、 工作量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限總和法等。 我國會計准則將折舊年限的選取作為一種會計估計。 對於後續計量中, 我國會計准則引入了現值概念, 主要體現在未來預計凈殘值和棄置費用的使用, 均需要對其進行折現處理。美國公認會計原則認為折舊是對資產成本扣除余值後在資產的使用壽命中合理的分配。 折舊只是一種攤銷方法, 並不是一種會計估計。 會計主體可以選擇合理的折舊期間和折舊方法, 同時允許使用年限總和法和余額遞減法進行折舊計提。 對於兩個准則中固定資產後續計量中的減值准備比較在下節單獨論述。我國的固定資產減值是在資產負債表日 存在能使該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的, 對於其差額計提減值准備, 從而形成市場或經濟活動對資產價值的即時影響的反映。 我國會計准則中可回收金額是用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中的較高者。 對固定資產計提減值准備實際上反映了我國採納公允價值的概念, 該公允價值是建立在對當前市場和資產使用價值的估計基礎上。美國公認會計原則中規定, 當資產的公允價值低於賬面價值時, 應當對減值損失進行確認。 該公允價值的認定是對固定資產繼續使用或處置帶來的非折現現金流入的估計值。 該項規定和我國的准則規定是不同的。 關於對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的轉回, 我國和美國都是不允許的。 即一經計提, 固定資產就會出現新的成本(原賬面價值扣除減值准備) , 以後的折舊要按照新的成本進行計提。 美國公認會計原則並沒有單獨提出未來處置費用的概念, 但是筆者認為未來處置費用應當是考慮在公允價值之內的。我國會計准則對固定資產的處置包括固定資產的出售、 轉讓、 報廢的處理。 總的來說, 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和交易稅費後, 將其餘額計入當期損益。 美國公認會計原則的處理是當固定資產處於處置狀態或不能預期從其處置中獲取未來經濟利益時, 應從資產負債表中終止確認。 美國對於固定資產處置的最終結果認定為利得或損失, 利得或損失應按凈處置收入與原賬面余額的差額確定。 對於處置形成的利得或損失, 同樣計入當期損益中。 不動產、 廠房及設備的處置方式通常有出售、 報廢、 交換及非自願性處置等。 因此, 固定資產的處置的處理我國會計准則和美國公認會計原則是基本相同的。通過比較分析, 我們發現在關於固定資產的處理三、 固定資產後續計量四、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計提五、 固定資產的處置六、 結論西 部 財 會37財 務 與 會 計Finance andAccounting 上, 我國會計准則和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大體是一致的, 但是在細節規定上如固定資產的確認、 定義和減值准備的計提上存在不同。 這主要是由於美國經濟市場和我國市場不同造成的差異。 同時在研究中, 我們認為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對於固定資產准則背景和理解性的解釋說明更多一些, 我國出台的准則較少向外公布制定準則時的情況介紹或者背景解釋。鑒於當前的經濟全球化背景, 投資者在世界范圍選擇投資目標。 對會計信息全球化的呼聲越來越高, 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 財務信息的趨同能為投資者和其他財務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准則趨同會成為一種趨勢, 但是由於中美雙方的經濟社會文化差異, 在固定資產准則方面的部分差異可能會長期存在。參考文獻〔 1〕財政部. 企業會計准則第4 號—固定資產.20 0 6 .〔 2〕財政部. 企業會計准則第8 號—資產減值.20 0 6 .〔 3〕F A S B.or g .a c c o u nt i ngs t a nd a r d sc od i f i c a t i on樊俊茹(19 7 9 -) , 女。 畢業於石家莊鐵道學院, 會計師, 現供職於中鐵一局集團天津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作者簡介責任編輯: 牛源動 態 與 信 息Status and Information西 部 財 會38財 務 與 會 計今年, 太白縣財政局在財力十分有限的情況下, 籌措整合項目和資金, 為全縣重點項目 建設提供堅實財力保障, 力促縣域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是田園農業1000萬元。 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抓手, 整合項目資金, 扶持農業龍頭企業、 專業合作社、 農產品深加工和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提升產業, 增加效益。 二是生態休閑1000萬元。 高標准規劃, 高質量建設, 高強度實施生態休閑產業, 完善體系,創新營銷, 全力打造西部慢城旅遊文化。 三是環境整治1000萬元。 在鞏固「八大整治」 的基礎上, 以國家衛生縣城省級復審為抓手, 著力打造生態鎮、 生態河、 生態區三大生態示範名片, 打響「美麗太白、 生態家園」 品牌。 四是綠化提升100 0萬元。 按照森林圍城、 圍鎮、 圍村的要求, 專業化設計、 專業化實施綠化、 美化、 亮化工程,把太白建設成為山清水秀、 景色宜人的現代生態大家園。 五是城市基礎建設10 0 0 萬元。 圍繞休閑街區、 商貿服務、 休閑新區、 重點鎮功能, 提升城市綜合體建設, 致力提升城市品位。 六是招商引資1000萬元。 發揮資源和環境優勢, 堅持選商理念, 圍繞五大重點領域, 安排招商引資專項扶持資金, 促進招商引資項目 落地開工, 達產達效。

閱讀全文

與中美無形資產准則比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