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藝術館銷售舊畫稅率是如何規定的
在實踐中存在的拍賣字畫的稅務處理,涉及到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的處理。本文主要就拍賣字畫涉及的法律依據、增值稅處理、個人所得稅處理和相關的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法律依據
(一)《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拍賣行取得的拍賣收入徵收增值稅、營業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40號)
(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和規范個人取得拍賣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7]38號)
(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89號)
(四)《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106號)附件3:《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第一條第(一)項的規定
二、拍賣字畫的涉稅處理
(一)增值稅和營業稅的處理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拍賣行取得的拍賣收入徵收增值稅 營業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40號)規定,一、對拍賣行受託拍賣增值稅應稅貨物,向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應當按照4%的徵收率徵收增值稅。拍賣貨物屬免稅貨物范圍的,經拍賣行所在地縣級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以免徵增值稅。二、對拍賣行向委託方收取的手續費徵收營業稅。
《國家稅務總局簡並增值稅徵收率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36號)第二條規定,將《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拍賣行取得的拍賣收入徵收增值稅、營業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40號)第一條中「按照4%的徵收率徵收增值稅」,修改為「按照3%的徵收率徵收增值稅」。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106號)附件3:《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第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個人轉讓著作權免增值稅。
基於以上政策規定,對於拍賣行或拍賣公司拍賣增值稅應稅貨物,向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應當按照3%的徵收率徵收增值稅,畫家個人委託拍賣行拍賣其創造的字畫,由於屬免稅貨物范圍的,經拍賣行所在地縣級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以免徵增值稅。對拍賣行向委託方收取的手續費徵收營業稅。
(二)個人所得稅的處理
1、拍賣畫家字畫適用稅目及稅率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和規范個人取得拍賣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7]38號)第一條規定,個人通過拍賣市場拍賣個人財產,對其取得所得按以下規定征稅:
(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089號),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拍賣取得的所得,應以其轉讓收入額減除800元(轉讓收入額4000元以下)或者20%(轉讓收入額4000元以上)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適用20%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這里要注意的是:如何定義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以及為何單獨對其按照「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四條明確解釋:文字作品是指小說、詩詞、散文、論文等以文字形式表現的作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可見,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的拍賣,會涉及到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等著作權中人身權利之外的財產權利,屬於與著作權相關的一種所得,所以,拍賣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不同於拍賣其他財產,應按照「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拍賣除文字作品原稿及復印件外的其他財產,應以其轉讓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適用20%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需要注意的是,私人財產是指字畫、瓷器、玉器、珠寶、郵品、錢幣、古籍、古董、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等所有權屬於個人的一切財產。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和規范個人取得拍賣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7]38號)第四條規定,納稅人如不能提供合法、完整、准確的財產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財產原值的,按轉讓收入額的3%徵收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拍賣品為經文物部門認定是海外迴流文物的,按轉讓收入額的2%徵收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基於以上政策規定,拍賣行或拍賣公司拍賣畫家的字畫,應以其轉讓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適用20%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如不能提供合法、完整、准確的字畫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字畫原值的,按轉讓收入額的3%徵收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拍賣的字畫為經文物部門認定是海外迴流文物的,按轉讓收入額的2%徵收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2、拍賣字畫以最終拍賣成交價格計征個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和規范個人取得拍賣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7]38號)規定,對個人財產拍賣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時,以該財產最終拍賣成交價格為其轉讓收入額。最終拍賣成交價格如何確定?《拍賣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競買人的最高應價經拍賣師落槌或者以其他公開表示買定的方式確認後,拍賣成交。根據這一條款,導致拍賣師落槌的最高應價就是最終拍賣成交價格。但有一種特殊情形,《拍賣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買受人未按照約定支付價款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由拍賣人徵得委託人的同意,將拍賣標的再行拍賣。拍賣標的再行拍賣的價款低於原拍賣價款的,原買受人應當補足差額。即特殊情況下的個人財產拍賣轉讓收入額是再行拍賣價款與原買受人所補差額的合計。
例如,張三將一幅字畫委託拍賣行拍賣,李四以最高應價1001000元成為買受人。但隨後李四反悔,覺得該畫不值那麼多錢,不肯按約定支付價款,徵得張三同意,拍賣行再次拍賣該字畫,但再次拍賣的價款只有951000元,按規定原買受人李四應補足再次拍賣與原拍賣價款的差額51000元給張三。在這種情況下,張三字畫拍賣轉讓收入額還是101000元,而不是951000元。
3、拍賣字畫可憑合法有效憑證稅前扣除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和規范個人取得拍賣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7]38號)規定,個人財產拍賣所得適用「財產轉讓所得」項目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納稅人憑合法有效憑證(稅務機關監制的正式發票、相關境外交易單據或海關報關單據、完稅證明等),從其轉讓收入額中減除相應的財產原值、拍賣財產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及有關合理費用。
首先,財產原值是指售出方個人取得該拍賣品的價格。財產原值的確定又分為五種情形:
一是通過商店、畫廊等途徑購買的,為購買該拍賣品時實際支付的價款;
二是通過拍賣行拍得的,為拍得該拍賣品實際支付的價款及交納的相關稅費;
三是通過祖傳收藏的,為其收藏該拍賣品而發生的費用;
四是贈送取得的,為其受贈該拍賣品時發生的相關稅費;
五是通過其他形式取得的,參照以上原則確定財產原值。
其次,拍賣財產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具體指拍賣財產過程中實際繳納的相關稅金及附加。
再次,有關合理費用,是指拍賣財產時納稅人按照規定實際支付的拍賣費(傭金)、鑒定費、評估費、圖錄費、證書費等費用。
其中有關拍賣費(傭金)的多少,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委託人、買受人可以與拍賣人約定傭金的比例。委託人、買受人與拍賣人對傭金比例未作約定,拍賣成交的,拍賣人可以向委託人、買受人各收取不超過拍賣成交價百分之五的傭金。收取傭金的比例按照同拍賣成交價成反比的原則確定。拍賣未成交的,拍賣人可以向委託人收取約定的費用;未作約定的,可以向委託人收取為拍賣支出的合理費用。」 買賣雙方的拍賣費(傭金)一般是在拍賣成交價格10%以下,拍賣機構向買賣雙方收取傭金的具體標準是根據國際慣例及市場行情來確定。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和規范個人取得拍賣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7]38號)第六條規定,納稅人能夠提供合法、完整、准確的財產原值憑證,但不能提供有關稅費憑證的,不得按徵收率計算納稅,應當就財產原值憑證上註明的金額據實扣除,並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例如,某市居民張某委託某拍賣行拍賣其2005年以21000元價格從民間購買的一幅字畫,最終的拍賣成交價格是501000元。假定繳納增值稅21000元,城市維護建設稅140元,教育費附加60元(拍賣費等費用可據實扣除,為便於計算,此處忽略不計;其他稅費也忽略不計,下同),則張某應繳個人所得稅=(510000-21000-21000-140-60)×20%=91160(元)。如果張某無法提供其繳納稅費的相關憑證,僅能提供財產原值憑證。則應繳個人所得稅=(501000-21000)×20%=91600(元)。
4、實行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兩種情形
第一,不能提供合法、完整、准確的財產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財產原值。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和規范個人取得拍賣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7]38號)規定,納稅人如不能提供合法、完整、准確的財產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財產原值,按轉讓收入額的3%徵收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拍賣品為經文物部門認定是海外迴流文物的,按轉讓收入額的2%徵收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這里重點要關注「海外迴流文物」的認定問題。海外迴流文物主要是由各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簡稱文管會)根據海關入境記錄來認定被拍賣文物是否為「海外迴流文物」,拍賣機構根據文管會出具的認定材料按照2%的徵收率來代扣代繳稅款。與3%的徵收率相比,2%的徵收率體現了國家對海外迴流文物在國內拍賣的一種鼓勵與支持。
例如:某市居民王某委託某拍賣行拍賣其2006年以201000元價格從民間購買的一幅字畫,最終的拍賣成交價格是601000元,王某無法提供購買字畫的原值憑證。因此需要按轉讓收入額的3%繳納個人所得稅=601000×3%=11800(元)。
第二,視為供合法、完整、准確的財產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財產原值的情形。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和規范個人取得拍賣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7]38號)第五條規定,納稅人的財產原值憑證內容填寫不規范,或者一份財產原值憑證包括多件拍賣品且無法確認每件拍賣品一一對應的原值的,不得將其作為扣除財產原值的計算依據,應視為不能提供合法、完整、准確的財產原值憑證,並按上述規定的徵收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例如,王某去年從國外購回幾幅明朝時期字畫,已經文物部門認定為海外迴流文物。他委託某拍賣行以1001000元的價格拍賣了其中一件,所提供財產原值憑證上的原值是幾幅拍賣字畫原值的合計。因此王某要按轉讓收入額的2%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1001000×2%=21000(元)。
5、拍賣字畫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申報規定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和規范個人取得拍賣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7]38號)第七條規定,個人財產拍賣所得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由拍賣單位負責代扣代繳,並按規定向拍賣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第八條規定,拍賣單位代扣代繳個人財產拍賣所得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時,應給納稅人填開完稅憑證,並詳細標明每件拍賣品的名稱、拍賣成交價格、扣繳稅款額。
三、拍賣字畫個稅計的納稅籌劃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加強和規范個人取得拍賣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7]38號)規定,拍賣所得個人所得稅可以採用增值部分和核定徵收率兩種方法計算,為納稅籌劃留下空間。
例如,李先生2012年以2001000元購得一幅字畫,如今這幅字畫的價格已經升到了5001000元。如果按照增值部分計算李先生的個稅,則應繳稅為(5001000-2001000)×(1-10%)×20%=541000(元)(傭金按10%計算),而如果按照轉讓收入額的3%徵收率計算,則應繳稅額為5001000×3%=151000(元),兩者之間相差391000元(541000-151000)。
而對於原值較高、升值不多的拍品,用增值部分計算個人所得稅得出的稅額顯然要更劃算一些。張先生的一幅字畫是不久之前剛從拍賣行拍得的,當時拍得價為5001000元,但由於現在急於使用資金,想快點將它脫手變現。按照他的心理價位,這幅字畫只要能夠達到5501000元他就准備脫手。如果按照3%徵收率來計算,張先生應繳個稅為5501000×3%=161500(元),而如果按照增值部分繳納個稅,則應納稅金(5501000-5001000)×(1-10%)×20%=91000(元),可以節稅71500元(161500-91000)。
㈡ 拍賣得到的產品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拍賣得到的產品需要交個人所得稅。
「如果個人拍賣的是字畫、手稿和文學作品,將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適用20%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具體的計算方法是,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拍賣取得的所得,以其轉讓收入額減除800元(轉讓收入額4000元以下)或者20%(轉讓收入額4000元以上)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仍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適用20%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如一市民拍賣了自己的一幅字畫,獲利1萬元,那麼他所需繳的個稅為:(10000-10000×20%)×20%=1600元。
(2)公開拍賣手稿是否屬於特許權使用費擴展閱讀
《對個人取得拍賣收入徵收個人所得稅業務指引》:
第二條 本指引適用於個人(或機構)通過委託境內拍賣單位轉讓私人財產取得的應稅所得。居民個人委託境外拍賣機構拍賣私人財產取得的應稅所得,應按照《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試行)》的要求履行申報納稅義務。
上述私人財產是指字畫、瓷器、玉器、珠寶、郵品、錢幣、古籍、古董、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等所有權屬於個人的一切財產。
私人不動產拍賣收入,由稅務機關自行徵收或委託其他管理部門代征稅款的,不適用本指引。
第三條 個人委託拍賣私有財產取得應稅所得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取得所得的個人是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受委託拍賣單位是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不得拒絕拍賣單位履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義務,納稅人和拍賣單位雙方對扣繳個人所得稅有爭議的,納稅人可以提請主管稅務機關審核。
㈢ 公司首次申報個人所得稅流程
步驟如下:
1、在電子稅務局中,通過「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個稅明細信息上傳下載」—「個稅明細下載」,下載您的初始化文件並導入個稅客戶端。
2、在個稅客戶端進行個稅申報並生成申報文件。
3、您可以通過「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個稅明細信息上傳下載」—「個稅明細上傳」,上傳您的申報文件,進行申報。
4、申報成功後,在「個稅明細下載」中下載反饋文件並導入個稅客戶端以完成申報業務。
稅務數字證書密碼默認為8個8,初次進入軟體需要登錄NISEC用戶管理工具點擊設置口令進行設置新的口令,使用新設置的口令登錄軟體,如果登錄NISEC用戶管理工具顯示為修改口令,說明口令您之前已經修改過,如果輸入錯誤累計達8次會提示鎖定,需要您帶著稅控盤去稅局進行重簽證書,有問題你可以撥打他們的服務熱線4006112366咨詢。
(註: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
㈣ 名作家拍賣金筆,是否征稅
征稅。
按照稅法角度來說:
作家拍賣【金筆】按照【財產轉讓】繳納個人所得稅版。
計算公式權: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收入-財產原值-賣出財產時按照規定的有關費用如拍賣手續費)*20%
另外,拍賣【自己的文字作品】如手稿原件復印件,按照【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計算公式: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的,可扣除所謂的「費用」800元,計算公式=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800)*20%;若每次收入超過4000的,「費用」可扣除收入的20%,即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1-20%)*20%。
總結:若是按照【財產轉讓】,則應納稅所得額可以扣除「財產原值」和「相關費用」;但如果是【特許權使用費】,所謂「費用」是核算的。
拍賣【他人的文字作品】,也是按照【財產轉讓】繳納個人所得稅。
㈤ 個人將手稿原件公開拍賣取得的所得如何計征個人所得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89號),個人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取得的所得,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㈥ 個人所得稅中的所得工資包括什麼
個人所得稅中的所得工資包括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是包含獎金津貼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各項個人所得的范圍:
(一)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
(三)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6)公開拍賣手稿是否屬於特許權使用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㈦ 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拍賣取得的所得
1,個人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應內按特許權使用費容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個人取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可以扣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可以扣除20%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20%的稅率。 計算公式為: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2,在拍賣取得的所得每次為800元以下,一年下來收入總額大於12W,應當繳納的稅費如下: 800+120000*0.2 =24800 元。 3,在現實生活中,有可能發生此情況。沒有什麼好置疑的,稅務局沒有理由按月核定應納稅所得。
㈧ 為什麼將個人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拍賣取得的所得 不要征個人所得稅 這個怎麼判斷
同意按照20%稅率,按照「特許權使用費」征稅。這種情況應該是付款方代扣代繳稅金吧?
參考:1994年3月31日 國稅發(1994)89號 第五項「關於拍賣文稿所得的征稅問題」的有關規定:作者將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復印件公開拍賣(競價)取得的所得,應按照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徵收個人所得稅。
這里要區分稿酬所得,稿酬所得,是指個人因為其作品以圖書、報刊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包括文字作品、書畫作品、攝影作品以及其他作品。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一項特許權的一次許可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拍賣文字作品和文物收入可核定徵收。
還需要區分勞務報酬所得,有20%、30%、40%三級稅率,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只有20%的稅率。
㈨ 拍賣所得應分情況按照財產轉讓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征稅嗎拍賣他人的作品按財產轉讓所得謝謝了!
拍賣所得應分情況按照財產轉讓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征稅嗎——是的。
拍賣他人的作品按財產轉讓所得——不是。拍賣他人的作品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征稅。個人轉讓著作權不屬營業稅徵收范圍,但需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專利權,是由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專利申請人或其權利繼承人在一定期間內實施其發明創造的專有權。對於專利權,許多國家只將提供他人使用。取得的所得,列入特許權使用費,而將轉讓專利權所得列為資本利得稅的征稅對象。我國沒有開征資本利得稅,故將個人提供和轉讓專利權取得的所得,都列入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商標權,即商標注冊人享有的商標專用權。著作權,即版權,是作者依法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的專有權。個人提供或轉讓商標權、著作權、專有技術或技術秘密、技術訣竅取得的所得,應當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營業稅的徵收
對於個人獲得的特許權使用費,要徵收營業稅,按5%徵收營業稅可以在個人所得稅前扣除。
免稅規定:
(一)個人轉讓著作權,免徵營業稅。
(二)技術轉讓收入,免徵營業稅
為了支持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自1999年10月1日起,對單位和個人(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設立的研究開發中心、外國企業的外籍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除了這些免稅規定外,還有對個人應稅收入未達到起征點的免稅。
所謂技術轉讓是指轉讓者將其擁有的專利技術和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有償轉讓他人的行為;技術開發是指開發者接受他人委託,就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統進行研究開發的行為;技術咨詢是指就特定技術項目提供可行性論證、技術預測、專題技術調查、分析評價報告等;與技術轉讓、技術開發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是指轉讓方(受託方)根據技術轉讓或技術開發合同的規定,為幫助受讓方(或委託方)掌握所轉讓(或委託開發)的技術,而提供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且這部分技術咨詢、服務的價款與技術轉讓(或開發)價款是在同一張發票上體現。
以圖紙、資料等為載體提供已有技術或開發成果的,可對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免徵營業稅;以樣品、樣機、設備等貨物為載體提供已有技術或開發成果的,可對其除貨物以外的部分免徵營業稅,貨物(樣品、樣機、設備等),則應按規定徵收增值稅;提供生物技術時附帶提供的微生物菌種母本和動、植物新品種,可對其包括這些母本等樣品價值的全部收入免徵營業稅,但批量銷售的微生物菌種母本和動、植物新品種的,應當徵收增值稅。、
三、應納稅所得額計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扣除營業稅後,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一)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800)×20%
(二)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1—20%)×20%
五、每次收入確認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某項使用權的一次轉讓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一個納稅義務人,可能不僅擁有一項特許權利,每一項特許權的使用權也可能不止一次地向他人提供。因此,對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次」的界定,明確為每一項使用權的每次轉讓所取得的收入為一次。如果該次轉讓取得的收入是分筆支付的,則應將各筆收入相加為一次的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