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採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控股合並時,支付合並對價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怎麼處理
①合來並對價為固定資產、源無形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注意:這里的公允價值是不含增值稅的公允價值)
②合並對價為長期股權投資或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損益(投資收益科目)。
③合並對價為存貨的,應當作為銷售處理,以其公允價值確認收入,同時結轉相應的成本。
④合並對價為投資性房地產的,以其公允價值確認其他業務收入,同時結轉其他業務成本。
2. 長期股權投資,如果不是形成控股合並,就不可以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資產作為對價取得長投嗎
非形成控股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一般系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等情況下取得的長投,適內用權益容法核算。權益法下,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
根據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含支付的手續費等),即可以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資產作為對價。
不過,權益法下要比控股合並下形成的長投多一個步驟。
即:將根據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資產及支付的手續費作為對價確認的初始投資成本與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進行比較,若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應享有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則要對長投賬面價值進行調整: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貸:營業外支出
3. 商譽屬於什麼會計科目
會計實務中,一般只對企業外購商譽即合並商譽加以確認入賬,自行創造的商譽不予入賬。合並商譽=企業合並成本-合並中取得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若合並成本大於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則應當將其差額確認為商譽;而若前者小於後者,則將其差額計入合並當期營業外收入,並在報表附註中說明)。
會計處理:
1.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該合並方式下,購買方一般應於購買日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應以其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計量,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大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體現為合並財務報表中的商譽;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小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合並當期損益,因購買日不需要編制合並利潤表,該差額體現在合並資產負債表上,應調整合並資產負債表的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2.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購買方在購買日應當將合並中取得的符合確認條件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按其公允價值確認為本企業的資產和負債;作為合並對價的有關非貨幣性資產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應作為資產處置損益計入合並當期的利潤表;確定的企業合並成本與所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視情況分別確認為商譽或是計入企業合並當期的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