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資產減值准備;會計分錄
《企業會計制度》第五十六條規定:「企業應當在期末對固定資產逐項進行檢查,如版果由於市權價持續下跌,或技術陳舊、損壞、長期閑置等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應當計提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可收回金額是指資產的銷售凈價與預期從固定資產的持續使用和使用壽命結束時的處置中形成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中的較高者。
㈡ 會計當中,資產類的科目和其備抵科目的借貸方向都是相反的嗎已經被貸款損失准備虐慘了
是的
備抵科目都是 借減貸加
備抵科目顧名思義是話就是用來准備抵消的科目,是所對應科目的減項,通常是版資產類才有備抵科目。
有了備抵科目,就是所對應科目金額所反應內容要相應調減。
資產類科目的備權抵科目有:壞賬准備」、「長期投資減值准備」、「累計折舊」、「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累計攤銷」「固定資產減值准備」「持有到期投資減值准備」等。
備抵科目的例舉
壞賬准備是應收賬款科目的備抵科目
短期投資跌價准備是短期投資的備抵科目
長期投資減值准備是長期投資的備抵科目
存貨跌價准備是存貨的備抵科目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累計折舊是固定資產的備抵科目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累計攤銷是無形資產的備抵科目
在建工程減值准備是在建工程的備抵科目
委託貸款減值准備是委託貸款的備抵科目
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作為應收融資租賃款的備抵科目
未確認融資費用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備抵科目
㈢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怎麼處理該項科目
一、採用成本模式計量投資性房地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外購、自行建造等取得的投資性房地產,按應計入投資性房地產成本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在建工程」等科目。
(二)將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的,應按其在轉換日的賬面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開發產品」等科目。已計提跌價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跌價准備。
將自用的建築物等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的,應按其在轉換日的原價、累計折舊、減值准備等,分別轉入本科目、「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投資性房地產減值准備」科目。
(三)按期(月)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科目。取得的租金收入,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
(四)將投資性房地產轉為自用時,應按其在轉換日的賬面余額、累計折舊、減值准備等,分別轉入「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等科目。
(五)處置投資性房地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借記「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科目,按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賬面余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其他業務成本」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減值准備。
二、投資性房產拆遷,按照上面(五)進行賬務處理。
㈣ 累計攤銷、累計折舊、無形資產減值准備、資產減值損失的賬戶處理。
累計攤銷來、累計折舊、無形資產減值自准備、資產減值損失都是資產類的,但很特殊,增加時在借方,減少時在貸方 ;(計提時在貸方,攤銷,折舊增加在借方;沖減在借方,對外出售等在借方)
發生減值時: 例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對外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
累計攤銷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貸:無形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㈤ 資產減值損失如何來確認
含義:資產減值損失是指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經過對資產的測試,判斷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而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准備所確認的相應損失。企業所有的資產在發生減值時,原則上都應當對所發生的減值損失及時加以確認和計量,因此,資產減值包括所有資產的減值。但是由於資產的性質不同,所適用的具體准則也不盡相同。
損失的確定:企業在對資產進行減值測試並計算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後,如果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應當將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准備。資產的賬面價值是指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和累計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資產減值損失確認後,減值資產的折舊或者攤銷費用應當在未來期間作相應調整,以使該資產在剩餘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攤調整後的資產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比如,固定資產計提了減值准備後,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為抵減了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後的金額,因此,在以後會計期間對該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應當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為基礎計提每期的折舊額。
資產減值准則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資產報廢、出售、對外投資、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方式換出、通過債務重組抵償債務等符合資產終止確認條件的,企業應當將相關資產減值准備予以轉銷。
賬務處理:企業應當設置「資產減值損失」科目,核算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所形成的損失。對於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商譽、長期股權投資等資產發生減值的,企業應當按照所確認的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差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商譽減值准備」、「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等科目。
㈥ 累計折舊做賬時應該怎麼做
計提折舊時:
借:管理(銷售、製造)費用---折舊費
貸: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處置、報廢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沒就不要寫此分錄)
貸: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處置、報廢收到殘值收入時
借: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賬戶屬於資產類的備抵調整賬戶,其結構與一般資產賬戶的結構剛好相反,累計折舊是貸方登記增加,借方登記減少,余額在貸方。累計折舊指企業在報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資產折舊累計數。該指標按會計「資產負債表」中「累計折舊」項的期末數填列。
企業所得稅條例關於固定資產的折舊有以下規定:
一、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在用的機器設備、運輸車輛、器具、工具;季節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機器設備;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以融資租賃方式租人的固定資產;財政部確定的計提折舊的其他固定資產。
二、不得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包括土地、房屋、建築物以外未使用、不需用。封存的固定資產;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按照規定提取維檢費的固定資產;已在成本中一次性列支而形成的固定資產;破產關停企業的固定資產。
三、提取折舊的方法和依據。納稅人的固定資產,應當從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提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從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提折舊。固定資產在計算折舊前,應當估計殘值,從固定資產原價中減除,殘值比例在原價的5%以內,由企業自行確定。
㈦ 固定資產減值准備與累計折舊,無形資產累計折舊與累計攤銷
一、固定資來產,是源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徵的有形資產:
(一)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使用壽命,是指企業使用固定資產的預計期間,或者該
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
二、累計折舊指企業在報告期末提取的各年固定資產折舊累計數。
三、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准:
(一)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
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二)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
轉移或者分離。
四、累計攤銷是用於攤銷無形資產的,其餘額一般在貸方,貸方登記已計提的累計攤銷。類似固定資產中的累計折舊科目。
㈧ 固定資產計提減值准備時要在其原價上減去固定資產減值准備嘛
不減的。
賬面原價一般是指資產的歷史成本。
賬面余額是指某個會計賬戶(科目)所有明細賬戶的余額匯總,即總賬戶余額。比如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包括成本、損益調整和其他權益變動等明細科目余額。
賬面價值是指賬面余額減去其備抵科目後的余額。備抵科目,一般是指累計折舊(攤銷)、資產減值准備等。
賬面凈值一般是針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而言的。賬面凈值等於賬面原價減去計提的累計折舊和累計攤銷的金額,它不扣除減值准備。
對固定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
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對無形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無形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累計攤銷;
賬面余額=無形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無形資產原價-累計攤銷。
對以成本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
賬面原價=賬面余額
賬面凈值=賬面余額-累計折舊(攤銷)
賬面價值=賬面余額-累計折舊(攤銷)-減值准備
對於長期股權投資,持有至到期投資:
賬面價值=賬面余額-計提的減值准備
對於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賬面價值等於賬面余額
㈨ 在資產出售時已計提的減值准備為什麼在借方,累計攤銷也在借方為什麼呢
出售時抄的已計提減值准備是襲將已經計提的減值准備轉回的分錄,自然和計提時的貸方是反方向的。
計提時 Dr:減值准備損失
Cr: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出售是固定資產清理行為,需要將屬於按單項計提的屬於該項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的金額轉回,相關分錄如下
Dr: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Cr:固定資產清理
無形資產的累計攤銷轉回時的分錄方向原因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