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商事仲裁 民事訴訟 替代糾紛解決途徑各自的特點 優勢
不知你說的替代糾紛時什麼意思?
關於仲裁與民事訴訟。仲裁的前提是有內仲裁協議或者條容款,並且需要符合仲裁法的規定。
仲裁是一裁終局,當然,你如果不服,在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去中院申請撤銷。
而民事訴訟的整個過程會長些,一審不服,還有二審,二審以後,也許還會發回重審,然後還可以上訴,另外還有再審。
通常來講,仲裁的受理費要高些,而但就一次程序的民事訴訟,費用要低不少。仲裁是不公開審理的,而民事訴訟,除了部分情況外,一般是公開審理。
結論:一般來講,民事訴訟,可以給你周旋的餘地,萬一結果不利,救濟手段多一些。並且,對方不履行的話,法院執行起來也容易些,畢竟是自己法院審理的。在你沒有特別要求的情況下,通常選擇民事訴訟更好。
⑵ 在處理民商事糾紛時,仲裁和訴訟各有什麼利弊
要看具體事情的哦,一般仲裁受理必須由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自願選擇仲裁。訴訟只要一方的起訴符合法定條件法院就會受理。不能同時約定仲裁和訴訟。
仲裁庭組成給予當事人的選擇,仲裁員由由當事人各方選定或共同選定或委託仲裁機構指定。審判庭的組成由人民法院指定,當事人無權過問,只能依法定程序申請迴避,是否迴避由人民法院決定 。
仲裁不公開為原則(案情不公開、裁決不公開),公開為例外,有利於保護商業秘密。訴訟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當事人不得就同一事實再次申請仲裁,也不得向法院起訴。訴訟實行兩審終審制,當事人可以上訴或申訴。
⑶ 作為現代社會解決民商事爭議的重要手段之一,仲裁與訴訟相比,具有很大的區別,
D. 仲裁和訴訟在審級上,都是二審終審制
仲裁一裁終局,訴訟兩審終審
⑷ 既然有人民法院解決民商事糾紛,為什麼還需要仲裁機構來解決詳細點好嗎謝謝。
這種的問題需要2000字嗎?成論文了?
人民法院和仲裁庭是2個具有不同職能的國家機構,受回理的案件范圍也答截然不同,絕不是模稜兩可。
仲裁部門(基本上就是當地的勞動局),受理勞動糾紛的第一處理機構。如果對仲裁庭作出的《仲裁決定書》不服,可以在15天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未經仲裁部門仲裁,直接找法院,法院會告訴你先到仲裁部門申請仲裁的。
人民法院,除了勞動糾紛(工資,辭退補償,工傷等相關)以外的民事糾紛,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⑸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開始走仲裁來解決民商事糾紛
作為解決民商事糾紛的重要手段
⑹ 仲裁解決合同爭議有什麼好處
仲裁解決合爭端的最明顯好處,一是審理裁定案子的人(稱「仲裁員」)都是某行業的資深人士,比法官更專業,二是操作流程簡便快捷。
⑺ 仲裁和訴訟各自的優缺點
1、仲裁的優缺點
優點:
(1)仲裁保密性強。仲裁的開庭審理以不公開為原則,公開為例外,只要沒有特別的規定或約定,仲裁的進行均不對外公開。這充分體現了保護當事人商業秘密、維護當事人商業信譽,同時又尊重當事人的原則。
(2)仲裁可以及時地解決爭議,減少當事人在時間和精力上的消耗,從而節省費用。
(3)仲裁程序比較靈活、簡便,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仲裁程序,避免繁瑣環節。
缺點:
(1)仲裁的程序簡單,一裁終局,在快捷方便的同時,又失去了再審的監督作用,沒有了當事人進一步主張權利的迴旋餘地。
(2)仲裁解決糾紛的成本較高。由於仲裁程序的規范化,造成申請仲裁的費用過高。
(3)仲裁協議形式要件過於僵化。
2、訴訟的優缺點
優點:
(1)訴訟是一種有強制力的救濟措施,是最終的結果,不管對方怎麼樣你都可以提起。比較穩定,有效。
(2)訴訟可以充分全面保護你的合法權益,比較公正,處理的結果生效後具有終局的法律效力,具有執行力。
缺點:
(1)訴訟程序比較繁雜,周期較長,需要耗費一定的精力和財力,也有可能使雙方的關系惡化。
(2)訴訟的保密性不強,訴訟的結果是要公開的,而有的人是不願意被公開的。
(7)利用仲裁解決民商事糾紛的利弊擴展閱讀:
仲裁的適用范圍:
《仲裁法》的第2條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這里明確了三條原則:
1、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必須是民事主體,包括國內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具有獨立主體資格的組織。
2、仲裁的爭議事項應當是當事人有權處分的。
3、仲裁范圍必須是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
訴訟的基本概念:
訴訟,是指公民、法人、其它組織依法告訴(起訴),申訴、控告或司法機關依職責依追究他人法律責任,由人民法院裁決的法律行為。
訴,是指告訴、申訴、控告的意思和行為。
訟,是法律行為,訟是指要由人民法院裁決的法律行為。如;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就是「打官事」。訴不是指辯論和辯護,它是訴的表現形式。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等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屬於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