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分家析產的法律問題
根據我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45條的規定,商品房預售,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
(2)持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3)按提供預售的商品房計算,投入開發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並已經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4)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辦理預售登記,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
商品房預售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預售合同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產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商品房預售所得款項,必須用於有關的工程建設。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條規定:「出賣人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與買受人訂立的商品房預售合同,應當認定無效,但是在起訴前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可以認定有效。」
可見,要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開發商必須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否則,該合同是無效的。當然,也有例外情況。如果在買受人向法院起訴之前,商品房預售人取得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也可以認定預售合同有效,但前提是在起訴前取得。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規定:「當事人以商品房預售合同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當事人約定以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為商品房預售合同生效條件的,從其約定,但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除外。」
由此可見,雖然法律要求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後,要進行登記備案,但是如果雙方簽訂預售合同後沒有辦理登記備案手續的,當事人要求確認合同無效,法院是不支持的,是否辦理登記備案手續不是預售合同生效的條件。
⑵ 一審對方起訴: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我們贏了,對方又上訴到威海中院變更訴訟為:「分家析產」!!!
看到你說得很誠懇,而且家庭情況確實值得同情,本律師認真地看了你的一專系列材料。現根據材料體現的屬事實依法發表一下意見,供你參考:
1、7000元的債務應該是畢庶日的個人債務,畢庶誥等人沒有義務為其還債。所以法官認為畢庶誥以自己的房屋作價600元賣給畢庶日是沒有事實根據和法律依據的。
2、大量的證據證實了一個鐵的事實:房屋是畢庶誥的,土地使用證是畢庶漢錯登在畢庶日名下的,實際上應該是畢庶誥的。
3、一審法院的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錯誤,判決不公。
4、二審法院應該發回重審或者在查明事實後直接改判。
5、二審法院如果顧及到維護一審法院的形象和威信駁回上述維持原判的話,建議你申訴到底。
6、只要你堅持到底,法律會還你公正,你一定會勝利的。
⑶ 分家析產案件起訴書範本
分家析產起訴狀
原告: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務,工作單位,住址專,電話
被告:姓名,性屬別,年齡,民族,職務,工作單位,住址,電話
被告: 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務,工作單位,住址,電話
訴訟請求:
1、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二被告達成的分家協議無效;
2、依法分割家庭共同財產價值______元;
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事實與理由:
此致
XX人民法院
起訴人:
年 月 日
⑷ 離婚後要求對原共同財產分家析產糾紛
第三十一條 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訴訟時效為3年,從當事人發現之次日起計算。
第四十七條 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⑸ 分家析產糾紛案中,對於已經放棄權益的家庭成員可以不寫為被告嗎
不可以,要以全體成員作為被告,被告放棄權利可以向法庭作出說明
⑹ 分家析產糾紛
1、分家析產協議:屬於當事人自願處分自己財產的行為,一般是父母將自己的財產分給子女。分家析產協議只要是當事人意思表示、沒有處分他人財產、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或禁止性規定的,就自全體協議人簽字時起生效。
2、公證不是民事協議「生效」的必要條件,只是公證後可以使民事協議的效力更強,經過公證後的協議,將來有糾紛到法院時,法院一般會直接採納為證據,不用再質證,除非有相反證據證明公證錯誤。
3、另外提醒一句:分家析產協議雖然自當事人簽字時起就可以生效,但如果分家析產協議中涉及到的家產屬於不動產或准不動產比如房產、土地、車輛等的,還應當經過產權過戶、變更登記後才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如果在分家協議生效後不及時做過戶登記,雖然協議生效,但產權不變,原財產所有人(一般是家裡的父母)將來反悔不願再分的,房產等可能仍然歸父母所有,分家協議中確定分到的人有可能拿不到房產。
⑺ 分家析產糾紛起訴狀怎麼寫
分家析產起訴狀
原告: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務,工作單位,住址,電話專
被告:姓名,性別,年齡,屬民族,職務,工作單位,住址,電話
被告: 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務,工作單位,住址,電話
訴訟請求:
1、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二被告達成的分家協議無效;
2、依法分割家庭共同財產價值______元;
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事實與理由:
此致
XX人民法院
起訴人:
年 月 日
⑻ 如何處理分家析產糾紛
1、分家析產協議:屬於當事人自願處分自己財產的行為,一般是父母將自己的財產分給子女。分家析產協議只要是當事人意思表示、沒有處分他人財產、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或禁止性規定的,就自全體協議人簽字時起生效。
2、公證不是民事協議「生效」的必要條件,只是公證後可以使民事協議的效力更強,經過公證後的協議,將來有糾紛到法院時,法院一般會直接採納為證據,不用再質證,除非有相反證據證明公證錯誤。
3、另外提醒一句:分家析產協議雖然自當事人簽字時起就可以生效,但如果分家析產協議中涉及到的家產屬於不動產或准不動產比如房產、土地、車輛等的,還應當經過產權過戶、變更登記後才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如果在分家協議生效後不及時做過戶登記,雖然協議生效,但產權不變,原財產所有人(一般是家裡的父母)將來反悔不願再分的,房產等可能仍然歸父母所有,分家協議中確定分到的人有可能拿不到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