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被告放棄部分侵權人責任承擔

被告放棄部分侵權人責任承擔

發布時間:2021-08-16 07:04:58

① 原告可否起訴被告向第三人承當責任

對連帶責任人提起的訴訟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對連帶責任人提起的訴訟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權利人對實體法上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義務人提起的訴訟中,是否應將全部義務人列為被告、法院是否可依職權追加被告、是否允許對部分被告撤回起訴、對撤回起訴在實踐中如何進行操作及對撤回起訴被告可否重新提起訴訟都是審判實踐中常常會遇到的問題。筆者從解釋論的角度出發,對這些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原告是否有權選擇被告進行起訴
根據「不告不理」的原則,對於在民法上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人,當事人可以選擇起訴,也就是說可以同時將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人全部起訴,也可以只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義務人作為被告。如在當事人對擔保債權提起的訴訟中,債權人只起訴直接債務人要求履行給付義務或者只起訴保證人要求承擔證責任都是可以的。在共同侵權訴訟中,權利人可以只對部分義務人起訴。
二、法院可否依職權追加被告
一般認為,由於訴訟標的具有共同性或者必須合一確定的牽連性,必須由法院合並審理,所以,對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人的訴訟屬於必要的共同訴訟。法院在審理中可根據民訴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追加其他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人為共同被告。在共同侵權領域,我國的有關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就採納了共同侵權為必要的共同訴訟的觀點。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但在不真正連帶侵權訴訟中,因為原告對義務人有完全的選擇權,法院則不需主動追加當事人。如在雇員人身損害賠償訴訟中,如果存在第三人侵權,第三人與僱主的賠償責任就是不真正連帶責任,當事人如果選定一方作為賠償,法院就不必強行追加另一方作為共同被告,而只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判令僱主或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僱主賠償後取得對第三人的追償權。如果當事人將僱主和第三人同時列為被告,法院則先判令第三人承擔責任,同時判令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三、是否允許原告對部分被告撤回起訴
如果原告在起訴時要求所有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承擔責任,在訴訟過程中又提出對部分當事人撤回起訴,法院是否准許呢?一種觀點認為,原告撤回對部分被告的起訴,是對原告自己訴訟權利的行使和處分,只要不存在其他不準撤訴的情形,法院就應准許其撤訴;另一種觀點認為,原告如撤回對其中部分被告的起訴,將會加重其他被告責任的承擔。如果法院准許了其撤訴請求,則是對其他被告的不公平。因此,不應當允許其撤回對部分被告的起訴。筆者認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人都是對原告有獨立義務的人,所以只要原告選擇一方作為被告,而事實上該被告也是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當事人,該就應當對自己應當承擔的份額或全部的責任進行獨立的承擔。該承擔責任後,如果法律規定可以向其他義務人進行追償的,該可以通過另行起訴的方式實現自己的權利。對原告作出的僅免除部分連帶人的責任的效力問題,學說和立法上有兩種觀點,一種為絕對效力,如英美法中「釋放一部等於釋放全部」指的就是這種絕對效力;另一種為相對效力,即連帶之債權人對一部分連帶債務人免責的意思表示原則上僅免除相對債務份額的效果。我國有關司法解釋采後一種觀點。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的規定:「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這對原告撤回對部分必要共同被告的起訴提供了法律依據,但是原告必須同時放棄對該部分被告的訴訟請求,剩餘被告對放棄訴訟請求的部分不再承擔連帶責任。換言之,原告程序上撤訴的同時,也要放棄相應的實體權利。
四、對撤回起訴的實踐操作
實踐中對於原告主動撤回對部分當事人的起訴,有的法官要求原告從起訴書中將被告劃掉,有的法官要求書記員將此情形記入筆錄,有的法官則是在判決書中甚至在判決主文中進行表述。筆者認為,劃掉被告和在判決書中表述的做法是欠妥的。因為在訴訟中對程序性事項做出的處理應採取裁定的形式。而裁定可以分為書面裁定和口頭裁定。一般而言,對部分被告撤回起訴無需專門製作裁定書,而只需口頭裁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口頭裁定的,應記入筆錄。所以,對部分被告撤回起訴的情況及是否准許的結果應當記入筆錄,庭前撤回的,應專門製作筆錄,當庭撤回的,在庭審筆錄中記明即可。而在判決書中不必再列被撤回的被告為當事人,也不必另行表述。
五、在原訴訟終結後,原告是否還可另行起訴在前訴中撤回起訴的被告
有人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4條的規定「當事人撤訴後以同一訴訟請求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所以,應當

② 原告未訴請,被告申請追加的被告能否判決承擔責任

在民事審判實踐中,經常發生原告起訴的被告不是對訴訟請求承擔責任的人,此時即發生追加當事人的情形。《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必須共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七條規定:「必須共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據此,追加當事人的主體為已經參與訴訟的本訴當事人和本訴主審法官或合議庭成員代表人民法院依職權提出。追加被告的目的是為了查清案件事實,依法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如果應當參加訴訟的被告沒有參加訴訟,案件事實難以查清,並且對實體處理上有可能使原告權益得不到充分保護,也有可能使已經參加到訴訟中來的被告承擔不應承擔的責任,同時,如果不應參加訴訟的被告被追加到訴訟中來,那麼不僅增大了訴訟的復雜性而且增加被追加人的訴累。因此,無論當事人申請還是人民法院依職權追加的被告都應從嚴掌握。
依法被追加的當事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1對已經參與訴訟的當事人訴爭的標的具有獨立的請求權;2對已進行的本訴存在法律上的直接利害關系;3對已參與訴訟的當事人的訴訟標的既不享有獨立的請求權,也不與本訴存在法律上的直接利害關系,而僅僅與案件處理的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
追加的被告必須明確。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起訴必須有明確的被告,因此,在訴訟中追加的被告也必須明確。首先,必須在法律上承認其存在,如企、事業單位應當經過有關部門的登記,自然人應當有戶籍登記等。其次,追加的被告要有確切的住址、名稱等基本情況,能夠送達訴訟文書。法律上的不存在與沒有詳細住址,或雖有詳細住址但找不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法律上存在的當事人可以採取公告方式送達,但是否存在都不清楚的,不可以公告送達,更不可以追加為被告。
追加被告必須提供相關的證據。為防止錯誤地追加被告,不論是法院依職權追加還是被告申請追加,都應當有證據加以證明被追加的被告與原告有利害關系,並且與已經參加訴訟的被告存在共同的權利義務關系,如果被告不能提供證據,則應當以申請無理為由駁回申請。
追加被告應當適時提出。被告提出追加被告的申請應將時間控制在本訴已經立案而訴訟正在進行之中,原則上應以法庭調查結束前為限。具體情況應加以區別:如追加被告的有關法定事由的時間處於舉證期間的,被告應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追加;如追加被告的有關法定事由的時間處於舉證期限屆滿後的開庭前准備期間或法庭調查階段的,被告應在法庭調查結束之前提出追加;如因特殊原因導致追加被告的有關法定事由的時間處於法庭調查結束之後的法庭辯論階段的,法官應依法嚴格審查,防止本訴被告藉此無理拖延或阻礙訴訟程序的依法進行。對情況確實符合法定條件的,依法准予追加,並決定重新進行法庭調查、補充調查或恢復法庭調查;對於在法庭辯論結束之後被告提出追加申請的,法官不得重新進行法庭調查、補充調查或恢復調查,應依照《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繼續審理並作出裁判。對超過期限而延遲提出追加申請的,被告有權提出相應的程序失權抗辯,法官不應再依職權發出任何追加通知,面對所有的追加申請,應依法予以駁回,同時告知被告採用依法另案起訴或及時上訴的方式進行法律救濟,以確保訴訟的時效性及司法裁判的效率。
綜上,程序上的追加不影響原告實體上的處分權,雖然原告沒有申請追加被告,但對追加進來的被告原告也可以放棄對其同被告的訴訟請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定,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據此如果原告放棄對追加的共同被告的訴訟請求,而法院查明該追加的被告承擔部分責任,則原告不能將責任份額加於其他被告身上。因此,民事訴訟中的被告可以申請追加被告。

③ 《侵權責任法》85條的理解

《侵權責任法》85條規定的情形需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時才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這種不論事實上自己有沒有責任都要舉出證據來證明自己沒有責任的法定責任在法理上稱之為推定過錯責任。
假如所有人甲無法舉出證據來證明自己沒有責任,管理人乙也不能舉證證明自己沒有責任,而使用人丙能舉證證明自己沒有責任。因為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是誰,依第十條二人需對被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連帶責任是相對被侵權人而言的,就侵人之間而言,則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詳見下面附帶的法條,侵權人之間最終還是要按按份分擔責任的,因為即使按等額也是按份的(即各按50%的份額)。

附:相關法條
《侵權責任法》
第八十五條 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條 二人以上實施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其中一人或者數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能夠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第十二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四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並造成損害後果,不能確定實際侵害行為人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共同危險行為人能夠證明損害後果不是由其行為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條 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
人民法院應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法律後果告知賠償權利人,並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情況在法律文書中敘明。

④ 共同侵權部分人調解其他侵權人怎麼承擔責任

您好,其他侵權人也可通過調解方式與被侵權人解決,若雙方無調解意願,則被侵權人有權就其他(部分)侵權人提起訴訟。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三條規定:「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被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

⑤ 原告撤回訴訟請求 法院怎麼處理

民事訴訟中,法官經常遇到原告申請撤回對部分被告的起訴,如何處理?我國民事訴訟法對此沒有規定,實踐中,法官的具體做法不一:有要求原告從起訴書中劃掉該被告,有要求書記員將此情形記入筆錄,有在判決書中處理此程序問題。筆者認為以上做法欠妥,法院是否准許原告對部分被告撤回起訴,應視案件的具體情況而定,作出准許或者不準許的裁定。

1、法院應准許原告撤回對部分主體不適格被告的起訴

主體不適格的被告與原告無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不符合民訴法規定的起訴要件,法院應准許原告撤回對部分主體不適格被告的起訴。

2、法院應准許原告撤回對普通共同訴訟部分被告的起訴

普通共同訴訟基於數人數訴的相互獨立性,原告可以選擇數人數訴的獨立或者合並,符合民訴法的規定,法院應准許原告撤回對普通共同訴訟部分被告的起訴。

3、法院應視原告撤回對必要共同訴訟部分被告的起訴情況,分別對待

(1)在確認之訴和變更之訴中,法院應不準許原告撤回對必要共同訴訟部分被告的起訴。因為,確認之訴和變更之訴是原告基於與被告之間的法律關系的存在與否和變更消滅產生的訴求,該法律關系因其必要關聯而不可分割,法院應不準許原告撤回對必要共同訴訟部分被告的起訴。

(2)在給付之訴中,原告撤回對必要共同訴訟部分被告的起訴並放棄對該部分被告訴請的,法院應准許,否則不予准許。給付之訴中,由於必要共同訴訟各被告責任的牽連,原告放棄對部分被告的起訴,勢必加重其他被告的責任承擔,有失公平;同時,由於原告的再次起訴,又會造成其他被告的訴累,形成濫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定:「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這為原告撤回對部分必要共同訴訟被告的起訴提供了法律依據,因此,原告撤回對必要共同訴訟部分被告的起訴並放棄對該部分被告訴請的,法院應准許,否則不予准許。依據民訴法規定,原告對其放棄的訴請也不能再次起訴。

另外,法院是否准許原告對部分被告撤回起訴應作出書面或者口頭裁定。因為,原告申請撤回對部分被告的起訴,是其對訴權的處分,這屬於訴訟中的程序性事項,法院應用裁定形式。法院作出書面裁定的,應送達雙方當事人,作出口頭裁定的,應記入筆錄並宣告裁定結果。

⑥ 民法中對於有第三方責任人的財產賠償問題,主要責任是第三方,那麼對於原被告應該怎麼追究責任

你好!來最高人民法院關源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條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
人民法院應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法律後果告知賠償權利人,並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情況在法律文書中敘明。如果對我的解答還算滿意,請採納答案並給好評吧,有什麼法律問題還可以進我的法律工作室找我咨詢,您的肯定是對我的最大鼓勵!

⑦ 在共同侵權中,如果賠償權利人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可以只列其他侵權人為被告嗎

沒沖突的,,你作為賠償權利人起訴侵權人是你的權利和決定權在你自己的。但你的起訴主體性質得區別開來,,不可以是同一種性質,,

⑧ 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如何處理

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內共同被告。賠償權利容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

⑨ 當事人放棄對其中一個合夥人的債權 適用什麼法律

1、對外,由其它合夥人承擔責任,對內,各合夥人還是連帶責任,法律規定如下:
《民法通則》第三十五條合夥的債務,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
合夥人對合夥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償還合夥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數額的合夥人,有權向其他合夥人追償。
2、對於侵權責任而言,法律規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條:「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

閱讀全文

與被告放棄部分侵權人責任承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