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能講一講知道的關於護士和婦科、婦產科醫生出現過的醫療事故
婦產科是又累又不討好的科室,醫療糾紛還多,很多都是孕婦家屬的不理解,我在婦產科幹了兩年,真的很累,現在打算轉行
B. 請提供幾個關於醫療事故的網站或者論壇給我
呵呵呵,醫療糾紛案例基本上很難有雷同的.尤其是剛遭遇糾紛的.如果是在需要,不如去大的書店法律櫃台查找,北京西單\王府井都很多.網站第一不給你告訴的很詳細,不然律師怎麼吃飯?第二,有名的醫療咨詢網早被黑掉了,等不到你來看了.祝好運.
C. 醫療糾紛案例論文2000字左右
也許能在(法學)這類的文獻上參考學習下,都是免費查閱的
D. 關於婦產的醫療糾紛問題
剖腹產手術適應症:
(一)胎兒情況
(1)胎位不正:臀位、橫位。
(2)胎兒窘迫:從胎兒電子監聽器中所繪出圖形如有下列情況:1.平靜基線2.遲發性心搏減速3.持續性心搏減速4.嚴重的心搏過慢,顯示胎兒有窘迫情形,需馬上安排剖腹產。
(3)極低體重兒(小於一千五百公克),剖腹產較安全。
(4)子宮頸未全開而有臍帶脫出時。
(5)兩次以上胎、嬰兒死亡和不良產史。
(6)高齡孕婦有胎位不正或骨盆問題。
(7)孕婦正感染疹病毒,怕陰道分娩會傳染給新生兒,因其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六十,倖存者也有一半存在著永久性神經系統的後遺症。
(8)孕婦罹患「免疫型血小板減少紫斑病」,怕胎兒的血小板也少,若經陰道分娩受擠壓而引起新生兒腦內出血。
(9)胎兒先天性畸型:如水腦症、裂腹畸型、部長畸胎瘤,連體嬰等。若經陰道分娩,可能因難產而傷害到母親或胎兒,以剖腹產為佳。
(10)孕婦外傷:如腹部外傷、槍傷,車禍意外傷害,皆可能傷及胎兒,需緊急剖腹產來搶救胎兒。
(11)母親突然死亡,在極短時間內行緊急剖腹產來搶救胎兒。
(二)孕婦情況:
(1)孕婦以前因子宮頸閉鎖不全而接受永久性縫合手術,宜剖腹生產,如經陰道分娩,則前功盡棄。
(2)產道或骨盆腔長腫瘤而有阻塞生產的現象。
(3)孕婦罹患婦癌如子宮頸侵襲性癌,怕經陰道分娩會使癌細胞擴散,而宜採用剖腹生產,但子宮頸原位癌(零期癌)則可自然分娩,陰道癌也需剖腹產,但卵巢癌、外陰癌只要不妨害分娩,仍可自然分娩。
(4)曾有過骨盆骨折或罹患小兒麻痹的孕婦,其骨盆會變形而變狹窄,需剖腹產。
(5)孕婦罹患心肺疾病如肺動脈高血壓時需剖腹產。
3、母嬰情況:
(1)多胞胎妊娠。
(2)異常分娩或難產。
(3)出血: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子宮破裂、前置血管等出血,不但危及母親而且也危及胎兒的生命,宜趕緊剖腹生產。
(4)巨胎症: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的定義,是新生兒體重超過四千五百公克稱為巨胎症,如經陰道分娩常會發生難產、肩部難產;胎兒外傷(如骨折或臂神經叢傷害),採取剖腹產較安全。
(5)以前曾做過子宮的手術如剖腹產、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子宮切開術或子宮成形術,則自然分娩時,陣痛偶而會使子宮刀疤處裂開,造成母兒的生命危險,所以需剖腹生產較安全。
據你所描述的情況,醫院應該及時採取剖腹產。處理措施不得當。
這個自然分娩過程中的擠壓時不能造成新生兒顱內骨折和出血的,應該是操作粗暴,沒有嚴格按照助產流程所致,醫院存在明顯的醫療過錯,已經構成醫療事故。
新生兒顱內骨折出血已經構成殘疾,可以向醫院既主張醫療費用,有可以主張殘疾賠償金,已經其他經濟損失。
E. 典型醫療事故案例及分析!(要求有具體的案例及分,最好是當今的熱點醫療糾紛)
腦癱患兒訴上海某醫院醫療事故賠償案案件簡介原告張某之母於2006年10月4日(雙胞胎待產)急診入院,凌晨3:45醫生告知B超單檢查顯示胎兒的胎心和胎動並未異常後,被安排在產房待產區。但原告胎膜早破,羊水外流長達6個多小時,被告(醫院)未採取任何具體治療及檢查措施。原告於同日上午9:30出生,醫生告知,原告重度缺氧,在兒科病房的暖箱中搶救有所改變出院,但於2008年原告查出腦癱,原告家人於2009年2月將在被告處的病例調出後才知,原告的病情是由被告造成。2009年3月原告將被告上海某醫院訴至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就此醫療事故承擔賠償責任。 案件解析作為本案原告的代理律師,自接受委託後,我們認真聽取當事人的陳述,進行調查取證,就該案件的主要法律事實與證據,從專業知識角度以分析,並做出相應的方案,在該案件中主要爭議有:一、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被告方提出本案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我們認為被告對此法律概念和適用存在理解錯誤,依據《民法通則》和《意見》等相關法律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即應從權利人能夠行使請求時開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8條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因此本案訴訟時效應從2009年2月在被告處調出病例,確定的病情是由被告造成時開始計算。二、被告是否存在醫療過錯被告對原告在出生過程中是否構成醫療事故,一直持否定態度。在審理過程中,我們申請法院委託司法鑒定,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委託上海市虹口區醫學會就被告對原告的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其醫療行為與現狀有無因果關系及本案病例是否構成醫療事故,被告對原告的診療是否存在過錯進行鑒定,上海市虹口區醫學會鑒定結論為不構醫療事故。面對這樣的鑒定結論,無疑是一個沉痛的打擊。本案要想取得賠償,這個鑒定結論是關鍵,律師和原告都不服這樣的鑒定結論。我們重新申請鑒定,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接受了申請,並委託上海市醫學會就被告對原告的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其醫療行為與現狀有無因果關系及本案病例是否構成醫療事故,被告對原告的診療是否存在過錯進行鑒定,鑒定結論為:原告與被告的醫療爭議構成醫療事故。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第四條,《醫療事故分級標准》(試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本病例構成二級乙等醫療事故,醫方承擔主要責任。 判決結論 原告訴被告上海某醫院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楊浦區人民法院認定該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支持了我方原告的所有訴訟請求,判決如下:一、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醫療費人民幣5090.40元;二、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住院伙食補助費人民幣280元;三、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住院陪護費人民幣1515.50元;四、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護理費人民幣201,600元;五、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殘疾用具費人民幣280元;六、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交通費人民幣210元;七、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24,441.48元;八、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殘疾生活補助費人民幣244,414.80元;九、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律師費人民幣3500元。 法律依據 一、《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五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准計算:(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後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於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計算。(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准計算。(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九)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准計算,憑據支付。(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八條 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九條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