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虛假宣傳導致的合同糾紛,可以追究虛假宣傳的責任嗎
虛假宣傳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參考如下。經營者利用廣告和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並可根據情節處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❷ 廣告法中,廣告代言人在虛假廣告中代言的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我國廣告法第38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姓名、地址的,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責任。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這一條非但沒有規定廣告代言者應當承擔責任,反而明確把代言者這一廣告主題排除在承擔連帶責任的主題之外。
(1)廣告中有關商品質量、性能、功效等的說明,不符合商品的實際質量、性能、功效等。
(2)擅自改變食品、葯品、農葯等特殊商品的《廣告審批表》批准宣傳的內容,進行虛假、誇大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3)利用虛假廣告招生辦學、培訓技術。
(4)發布虛假的「致富信息、實用技術」廣告騙取錢財。
(5)無商品可供,或以次充好,以郵購為名騙取購物款,非法牟利。
❸ 明星代言虛假廣告是法律問題還是道德問題
明星代言虛假廣告在2013年10月以前只是道德問題,在這之後新修改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葯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了明星代言虛假廣告的責任,也就變成了不僅僅是道德問題,更是法律問題。
相關法律條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葯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葯品,使消費者遭受損害,消費者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相關規定請求其與食品、葯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五條: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與提供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條文中的「個人」即指「明星」,由此可知,明星代言虛假廣告是需要承擔連帶法律責任的。
❹ 天貓賣家被投訴虛假宣傳,最嚴重處罰是什麼
天貓賣家被投訴虛假宣傳,最嚴重處罰是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五條規定:
發布虛假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兩年內有三次以上違法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廣告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並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准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
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廣告費用,並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兩年內有三次以上違法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廣告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由有關部門暫停廣告發布業務、吊銷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發布登記證件。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有本條第一款、第三款規定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虛假廣告糾紛擴展閱讀
根據《阿里創作平台管理規則》相關規定:
發布不實信息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情形:
1、捏造細節:捏造細節使整個事件被扭曲;
2、圖文不符:通過錯誤的圖文描述誤導他人;
3、誇大事實:在描述中對事實誇大其詞,誤導他人;
4、不實宣傳:發布的信息與實際不一致,包括但不限於:
①發布的活動或商品信息,與實際信息(如:活動名稱、活動時間、活動規則、活動獎品、商品名稱、商品描述、商品屬性、商品價格等)不一致,進行不實、虛假、誇大宣傳,誤導消費者;
②信息圖片、熱門關鍵字、話題、內容信息等要素不一致;
③通過借用熱門話題、內容炒作、內容引導的方式,發布與實際內容不相關的信息;
④使用絕對化用語: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詞彙:最高級、全網、抄底、全國、全世界、國家級、頂級、第一品牌、絕無僅有、萬能、銷量冠軍、獨家、首選、絕對、唯一、巔峰、永不等;
5、虛假中獎信息;
6、發送無意義內容、重復/相似內容。
違規處理:
1、情節輕微:刪除違規信息。
2、情節嚴重:10分/次,刪除違規信息,賬戶降級並凍結30天。
3、情節一般:5分/次刪除違規信息。
4、情節嚴重:10分/次,刪除違規信息,賬戶降級並凍結30天。
❺ 明星涉嫌虛假廣告法律真管不著嗎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2015年修改)第五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
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
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先行賠償。
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
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前款規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
者、廣告代言人,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或者作推薦、證明的,應
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2】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六條,
個別明星涉嫌虛假廣告,法律管得著。
當消費者根據虛假廣告購買此商品,自身利益受到侵害,可以帶著證據,按照廣告法把廣告經
營者、廣告發布者、一起告上法庭。
做虛假廣告的個別明星,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或者作推薦、證明
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❻ 原告認發法庭立案案由有誤。原告告被告不正當競爭,虛假宣傳,但法院立案時的案由為「侵權責任糾紛」
你可以復向法官指出,如果法官不制理會,屬於法官的錯誤,如果並導致判決錯誤的,你可以以該理由提起上訴。
補充:
原告以什麼案由起訴,是原告的權利,法院無權修改原告的案由。因為法院的是中立裁判者,原告起訴什麼,法院就審什麼。法院要按照原告的案由來適用法律進行審理和判決。如果原告確定的案由不當,導致判決結果不利於原告的,由原告自己承擔不利的後果。
如果法院自己更改案由導致判決不理於原告的,原告可以上訴,不利於被告的,被告可以上訴。二審法院審理查明後,應該發回重審。
如果原告認為法院確定案由不利於自己,開庭時可以向法院指出,並堅持按自己的案由主張權利。法官一般會考慮的。
❼ 有產品被投訴虛假宣傳該怎麼處理呢
可以向有關部門澄清事實。被舉報了可能會被當地有關部門介入調查,在調查的時候,專向有屬關部門說明情況,獲得權威部門的認可。可以找到舉報人,要求撤銷投訴。主動與舉報人溝通,提供表明自己廣告內容真實的證據,說服對方,並要求對方撤銷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