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責任法第六條意義

侵權責任法第六條意義

發布時間:2021-08-15 07:58:16

㈠ 嚴格產品責任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六條嗎

肯定不適用啊。第六條是過錯和過錯推定,產品責任是無過錯責任,試用第七條。

㈡ 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的規定

這是關於經營者安全保障義務的規定。
經營者安全保障義務的責任類型。《解釋》規定了經營者安全保障義務的兩種責任類型:
1.直接責任。經營者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相關公眾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其構成要件:(1)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引起正當信賴,例如信賴其環境設施的正常利用符合安全性要求。(2)損害發生於經營者的危險控制范圍。(3)對發生損害的潛在危險經營者能夠合理予以控制。如地面防滑、「斷頭門」閉鎖、枝形吊燈防墜落等。(4)損害結果的發生沒有第三者責任的介入。
2.補充責任。經營者未盡安全保障義務,致使第三人侵權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經營者應當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其構成要件:(1)第三人侵權是損害結果發生的直接原因。(2)經營者對第三人的侵權未盡必要的防範和合理控制義務,即經營者不作為。(3)第三人侵權與經營者未盡安全保障義務發生原因競合;此種原因競合系作為行為與不作為行為的原因競合,它表現為如果經營者盡到作為義務,通常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結果的發生或者擴大。符合以上要件的,經營者應當承擔補充賠償責任。所謂補充賠償責任,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順位的補充,即首先應由直接責任人承擔賠償責任,直接責任人沒有賠償能力或者不能確定誰是直接責任人時,才由未盡安全保障義務的經營者承擔賠償責任;二是實體的補充,即補足差額。但必須注意的是,經營者在實體上的補充賠償責任有一個重要的限制,即經營者只能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這意味著,經營者的補充賠償責任的總額,不是以直接侵權人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的總額為限,而是根據其自己行為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的總額為限。兩者可能一致,例如經營者如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損害結果根本不會發生的情形,經營者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與第三人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完全一致。但許多情形下,經營者的賠償責任范圍要小於直接侵權人的賠償責任范圍;尤其是第三人故意犯罪致人損害的情形,犯罪者往往利用經營者在安全保障方面的缺陷達到其犯罪目的,經營者雖難辭其咎,但故意犯罪的惡劣性質所產生的惡劣後果,使兩者在賠償責任的范圍上不能完全一致。此時,經營者的補充賠償就自己的責任而言可能是完全賠償,就補充直接侵權人責任而言則可能不是完全賠償。這一限制,根據的是責任范圍的因果關系理論,即經營者的不作為行為與損害後果在多大的程度或者范圍內具有相當因果關系。這與根據過錯大小的比例過失原則確定責任承擔的按份責任是完全不同的。前者雖是補充責任,但亦是自己責任。後者則是多因一果情形下的按份責任。不作為行為與侵權行為的原因競合不同於數個作為行為的原因競合,責任承擔的不同是一個重要的分際。
對於補充賠償責任的性質,理論上存在爭論。一種觀點認為,補充責任的理論基礎是不真正連帶債務。不真正連帶債務,是指數債務人基於不同的發生原因,對於債權人負有以同一給付為標的的數個債務,其中一債務人為完全履行,他債務因目的達到而消滅。連帶債務與不真正連帶債務的區別,一般認為:(1)連帶之債系基於同一發生原因如共同侵權;而不真正連帶之債基於不同的發生原因,如第三人過失釀成火災,致寄存人寄存的財產被燒毀,保管人基於保管合同,第三人基於侵權行為分別發生以同一給付為標的的違約之債和侵權之債。(2)連帶之債內部為按份之債,超出應承擔的債務份額而為清償的債務人對其他債務人有追償權;不真正連帶之債各自基於獨立的債務發生原因承擔責任,不能相互追償。但也有相反的觀點認為,不真正連帶之債的發生原因如果涉及侵權行為,應當有終局的責任承擔人,因而發生單向的追償權,即實際承擔賠償責任的不真正連帶債務人可以向終局責任承擔人行使追償權。只有這樣,才符合公平原則,才能保持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均衡。《解釋》採納了這一理論,認為經營者未盡安全保障義務承擔補充責任的情形,直接侵權的第三人是終局責任人,經營者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直接侵權人追償。
經營者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法理依據,在於經營者違反應當積極作為的安全保障義務,使本來可以避免或者減少的損害得以發生或者擴大,增加了損害發生的幾率;因此經營者應當為受害人向直接侵權人求償不能承擔風險責任。讓無辜的受害人得到救濟,而讓那些侵害他人或者無視他人安全的人承擔責任和風險,符合司法正義的理念。

㈢ 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與第七條有何不同什麼情況用六什麼時候用七

第六條「過錯責任」及「過錯推定責任」,第七條「無過錯責任」。
一般情況下用第六條,法律規定「無過錯承擔責任」的情形下用第七條。
無過錯責任的情形:
①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監護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2條)。
②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致人損害的,用人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4條)。③提供個人勞務一方因勞務致人損害的,接受勞務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5條)。
④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的不真正連帶責任,為無過錯責任。銷售者具有過錯的,承擔最終責任;銷售者無過錯的,生產者承擔最終責任(《侵權責任法》第41-43條)。
⑤機動車與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之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48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
⑥因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污染者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5—68條)。
⑦高度危險責任中,從事高度危險作業者,高度危險物品的經營者、佔有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9-77條)。
⑧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但動物園承擔過錯推定責任)(《侵權責任法》第78-80條;第82-84條)。
⑨建築物倒塌致人損害的,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86條)
⑩醫療機構違反告知義務,給患者造成損害的,醫療機構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55條)。
11因醫療產品致患者損害的,醫療機構與產品提供者承擔不真正連帶責任的,為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59條)。
12在道路上傾倒、堆放、遺撒妨礙通行物的,行為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89條)。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全文意義是什麼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全文意義是什麼?
《侵權責任法》的誕生,它是民法典的組成部分,它的完成標志著民法典的主體部分已經完成了.
《侵權責任法》這部法律對整個侵權責任的問題做了全面系統的規定,尤其是在很多制度上有所創新.比如說,在法律里第一次明確了精神損害賠償的制度,規定了同命同價的原則.這些對公民權利的保障確實起了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什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是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而制定的法律。由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於2009年12月26日通過,自2010年7月1日起實施。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三、什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的修訂
2009年12月26日,《侵權責任法》經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2010年7月1日起實施。《侵權責任法》的最終通過,標志著我國民商事法律體系得到最終完善,向最終完整民法典的目標進一步邁進,標志著中國法制化進程的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得到進一步貫徹實施,標志著在民事侵權專門法的最終誕生,有利於更好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是中國法制化進程中的一件大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於2009年12月26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是我國第一部針對侵權所推出的法律條款,意味著國家對於版權的重視程度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標志著中國法制化進程的加快,能夠更好地、多方面的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在侵權法領域是一項重大的突破。
延伸閱讀:
網路侵權法律規定有哪些
誰承擔動物侵權賠償責任
如何打商業秘密侵權官司

㈤ 侵權責任法頒布實施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1、制定《侵權責任法》,體現了我國政府「以人為本」的執政觀念。
2、《侵權責任法內》是建設和諧社會容的一個重要的助力。
3、《侵權責任法》的頒布也是我國侵權法理訟的一次全新總結。
4、《侵權責任法》的頒布,標志著我國民事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㈥ 《侵權責任法》的意義

我國抄的侵權責任法於2009年12月襲26日審議通過,將於2010年7月1日開始施行。侵權責任法作為民事法律體系(即通說的未來的民法典)的基礎法之一,在民事糾紛中占居非常重要的位置 。

在人們的日常法律關系或者說可能產生的法律關系中,因為侵權是僅次於合同的民事行為,所以對於公民來說並不陌生;又因為侵權的形成或者形式不可能預先設定,處理結果往往因為人的不同或認識或思維的基點的不同而迥異,所以較之合同行為和處理結果更復雜,更有盡快制定並認真執行的必要。

「沒有救濟的權利不是什麼權利」通常被理解為是「有權利必有救濟」的另外一種說法,但兩者絕不是語義反復或者涵蓋。侵權責任法的立法者的初衷和雄心旨在實現侵權行為和責任在法律上實踐上述兩句話的含義,所以侵權責任法獲得通過,是中國法治進步的又一個亮點一點也不為過。

㈦ 關於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第六條被侵權責任法哪一條吸收

被侵權法第37條吸收抄。備註:
侵權法第37條 「第三十七條 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人身損害賠償第六條「第六條 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應當將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確定的除外。」

㈧ 侵權行為法的意義

您好!我國有關侵權的法律名為《侵權責任法》。
《侵權責任法》主要解決回民事權益答受到侵害時所引發的責任承擔問題。所謂民事權益,是指生命權、健康權、用益物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該法是民事基本法,是人們維權的普遍適用的法律依據和「行動指南」。對網路侵權、產品質量、醫療糾紛、動物傷人等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侵權行為做出明確規定,形成諸多亮點。對保障人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㈨ 侵權責任法的意義

《侵權責任法》主要解決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時所引發的責任承擔問題。所謂民事版權益,是指生命權、健權康權、用益物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該法是民事基本法,是人們維權的普遍適用的法律依據和「行動指南」。對網路侵權、產品質量、醫療糾紛、動物傷人等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侵權行為做出明確規定,形成諸多亮點。對保障人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㈩ 制定《侵權責任法》的意義是什麼

《侵權責任法》的通過實施將會在社會生活中發揮重大的作用,發生重大的影響。第一,它專標屬志著中國民法典的主體部分已經完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也已初見雛形。第二,增強社會的權利意識。第三,進一步調動人民群眾維權的自覺性和規范化。第四全面規范民事審判活動,實現法律適用的統一化。
《侵權責任法》這部法律對整個侵權責任的問題做了全面系統的規定,尤其是在很多制度上有所創新。比如說,在法律里第一次明確了精神損害賠償的制度,規定了同命同價的原則。這些對公民權利的保障確實起了非常重要的意義。還有像醫療損害賠償的問題、環境污染的問題、產品缺陷的問題、召回制度等,這些問題都是在侵權領域里這么多學者研究以後得到的共識,這在立法上得以規定,對中國公民的基本民事權利的保護起到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這樣的一部立法,更重要的是彰顯了公民的權利意識,同時也強化了責任意識、義務意識,我想作為一個正義社會來說,確實需要對權利有維護有保護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應該說這部立法起到這樣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侵權責任法第六條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