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農村土地糾紛的問題
《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② 關於農村土地糾紛問題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 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小城鎮落戶的,應當按照承包方的意願,保留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允許其依法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第三十二條 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第三十三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平等協商、自願、有償,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二)不得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三)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四)受讓方須有農業經營能力。
看了上面的法律條文你就應該明白了吧,張某的行為是違法的。
日常農地耕作主要是利用最上層厚度三十厘米左右土壤的肥力,被車軋了一年,如果做路時人家在田表層墊了其他的土,那肥力受受影響就大了。如果表層土沒動問題不大,只是土地比以前密實了,需要耕作疏鬆,問題不太大。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條 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解決。當事人不願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上將了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處理方法,但你是承包後轉包,向當地政府反映估計他們也不會多管,尤其是他們也不能判定張某應該賠償你的損失多少錢。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向法院起訴,根據你當初租給張某種的合同,很容易地追究他的違約責任,法院的判決有法律效力,判決賠償多少錢也有依據。最好最公正也是最徹底(以後不留尾巴的)解決方式是到法院起訴。
③ 農村土地糾紛該怎麼解決
宅基地的糾紛問題可以向鄉鎮的人民政府反映,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最終途徑是走司法途徑。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宅基地糾紛的解決辦法,主要有三種:
(1)協商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據此規定,公民之間發生的宅基地糾紛,應當先通過協商的方式加以解決。
(2)行政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該法還規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
(3)司法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3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這表明公民之間就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發生的糾紛,只與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6條和第53條的規定,先經過有關行政機關的處理,對於處理決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對於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被侵權人可以不經行政機關的處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3)農村土地糾紛問題匯總擴展閱讀:
依據《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
第十三條對申請人提出的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的申請,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本辦法第十條的規定進行審查,並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見。
認為應當受理的,在決定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將申請書副本發送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應當在接到申請書副本之日起30日內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據材料。逾期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案件的處理。
認為不應當受理的,應當及時擬定不予受理建議書,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不予受理決定。
當事人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同級人民政府、上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交辦或者有關部門轉辦的爭議案件,按照本條有關規定審查處理。
第十四條下列案件不作為爭議案件受理:
(一)土地侵權案件;
(二)行政區域邊界爭議案件;
(三)土地違法案件;
(四)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爭議案件;
(五)其他不作為土地權屬爭議的案件。
④ 農村土地糾紛問題
拆舊建新有據有理合法。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敢阻攔。但是有這么幾種情內況可以阻攔:1、政府容對農村建設有新規劃,如果你拆舊建新不符合規劃,可以阻攔,要求你按規劃建築。2、如果這里規劃為一條馬路,必須留出馬路的位置來,地基可以通過土地兌換和金錢補償的方式解決。3、如果前後有別人的房屋,可以阻攔你不能超過原來的高度(別人的也是原來的房屋)以影響別人採光。關於採光問題鄰居要協商一致。除了政府的規劃、法律規定的通路採光以外,其他的任何理由阻攔都是非法的。
⑤ 農村土地糾紛問題 急!急!急!
對那部分土地沒有權利,你不允許貨車通過也不違法,因為你修的路負載小不能通行大車,對路幾乎沒有權利,應該設立警示標志,警告告大車不要通過。池塘可以填一部分,但是你恐怕是填的太多了,沒有追究責任就繼續那樣吧
⑥ 農村村民之間土地糾紛問題,調解不成該如何解決
你可以私下協商,或者發起公訴進行法律介入。
土地確權糾紛,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以作出處理決定的人民政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2003年1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17號公布,根據2010年11月30日《國土資源部關於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國土資源部令第49號)修正,將第二十條的「徵用」改為 「徵收」。)
第一條 為依法、公正、及時地做好土地權屬爭議的調查處理工作,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土地權屬爭議,是指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歸屬爭議。
第三條 調查處理土地權屬爭議,應當以法律、法規和土地管理規章為依據。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面對現實。
第四條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土地權屬爭議案件?以下簡稱爭議案件的調查和調解工作;對需要依法作出處理決定的,擬定處理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處理決定。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指定專門機構或者人員負責辦理爭議案件有關事宜。
第五條 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
(6)農村土地糾紛問題匯總擴展閱讀:
土地糾紛解決其他渠道:
1.村委會辦公室、醫療教育衛生等公益事業和公共設施用地、鄉鎮企業用地及其他經依法批准用於非住宅建設的集體土地,應當依法進行確權登記發證,確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將集體土地使用權依法確認到每個權利主體。凡依法使用集體建設用地的單位或個人應申請確權登記。
2.運用土地確權原則和方法,確定實踐中具體土地權利的類型、性質、主體、客體,以及權利內容等。
3.掌握土地權屬爭議的類型、現行法律法規和規章中規定的處理方式、處理機關、處理程序;運用有關土地權屬爭議調處的規定,對具體爭議案件提出處理方式和程序。
4.運用土地確權和爭議調處法律、政策,針對具體爭議案例進行分析,提出處理意見。
各地要從機構建設、隊伍建設、經費保障、規范程序等各方面,切實採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權屬爭議調處機制,妥善處理農村集體土地權屬爭議。
如果調解不成,到縣土地局地籍科提起《土地權屬爭議調查申請書》,這樣由縣土地局對土地權屬進行調查,會給書面結果,對結果不服,可以向縣政府提起行政復議或是提起訴訟。這是正規的法律途徑。
參考資料:網路-土地權屬爭議
⑦ 農村土地糾紛案例
可以要回土地!雖未簽書面合同,但有口頭約定,也是合同的一種。雖版然《農村權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 土地承包經營權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但《合同法》第三十六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你把你承包的土地又包給本村人承包,屬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合法行為。
如果已經規劃修路要佔用這塊地,你再去要地已經沒有意義。因為:
土地被徵用後,征地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勞力安置費、青苗費、地面附著物補償費等。其中勞力安置費歸土地承包人;土地補償費國務院規定歸土地所有者,但各地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可以由承包人和土地所有權人按比例分配;青苗費歸耕種者、地面附著物補償歸其所有權人。但所有歸個人的補償,均會(應該)做在承包人(也就是你)名下。你再按上述分配原則分給實際耕種的人。
修路佔用剩餘的土地,你可以協商是否收回。
提醒你:今後無論約定任何經濟上的往來,只要不是能當場結清的,最好都簽訂書面合同。免得事後糾紛。
⑧ 農村土地確權一般會有哪些問題
一、意識不足導致動力不足
目前,農村的大多數青壯年走到城市打工,而留在農村的很大一部分都是老弱病殘,他們知識有限,他們普遍認為只要有土地,能夠種田就行,並不關心土地的歸屬問題。由於對於土地確權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他們對於該項工作的參與度並不高,甚至存在抵觸情緒,就這造成了政府相關部門在開展工作過程中出現了單方面努力的局限,導致了工作動力不足,許多需要從農民自身來了解、調查的問題就出現了困難,嚴重影響了確權工作的進度。
二、問題得不到解決,最新問題得不到改善
農村土地問題由來已久,歸屬問題得不到最終確認,盡管相關工作人員在確權過程中會調閱很多歷史資料、數據,但是時間是不斷發展的,農村的土地歸屬情況也是不斷變化的,很多深層次的歷史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部分隱蔽性問題很難發現並未得到妥善解決;舊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新問題卻不斷出現,一旦工作過程出現遺漏,在遇到新情況新問題時不能及時處理,就會埋下矛盾隱患,阻礙了確權工作的進行。
三、地權屬界址不清晰,權屬糾紛得不到解決
在農村集體土地的確權工作匯總,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權屬界址問題。權屬界址主要是指土地的界址點或界址線,是確權工作的前提,是確權登記的依據。這一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影響確權工作的進度和質量。土地的權屬界址與農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同時也影響著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濟發展。然而,農村實際存在的問題是,很多土地的界址不清晰,存在權屬糾紛的土地無法得到最終的確認。因此,工作人員不能對這類土地進行審核、登記,無法完成確權工作。
四、確權工作中存在敷衍,甚至腐敗現象
進行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的政府工作人員很多時候敷衍了事,不能夠深入了解土地的歷史狀況和現實情況,不嚴格按照法規政策辦事,甚至在確權過程中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的現象,不能為農民辦實事,而是做表面工作,甚至,在確權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以權謀私、走後門等現象,引起很多農民的不滿,從而影響了工作質量,留下隱患。因此,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必須思想作風過硬,切實保障農民權益,積極地為農村集體土地進行確權登記發證。
⑨ 農村土地糾紛維權問題
你好,能證明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有三種方法,一是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二是土地承包合同,三是農村土地台帳。只要能提供三者之一的就能證明有承包經營權。建議現在你到村委會去復印農村土地台帳,每個村都會有的,也就是承包土地(一般地方俗稱分地)的記錄,拿到這個之後就可以主張權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