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同人作品侵犯了著作權的具體哪幾條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
第十條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回,創作答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也就是說
只有作者本人或者其授權改編的人才能改編作品
你的同人文和同人漫畫確實是你享有著作權的作品
但是該作品侵犯了原作。
謝謝。。
『貳』 公開出售同人作品算不算侵權
同人小說不算侵權,同人也是一種對作者的肯定,不需要擔法律責任的。
但是如果是改編原有小說的內容且大多內容為復制原文的話,就不要以你修改後的文章做為謀利手段,且要註明原文來源作者。
通過更改文章標題等部分內容將文章改頭換面,署名卻不是原作者。這類情況侵犯了作者多項權利,包括署名權、編撰權等,是一種極其嚴重的侵權行為如果真的像寫,且要公諸於世個人建議可以看下版權相關規定。發表不算違法的,但是出版就要徵得原作者同意了。
有一點我希望大家注意一下,在看小說時遇到相似的情節,在不了解法律和實情的情況下,不要隨便就下結論說作者是抄襲,要知道
著作權保護的是獨創作品,而非首創作品。類似作品如果是作者完全獨立創作的,不能認為是抄。
作者在創作一部作品時,出現和其他作品類似的情節和撞車的劇情是很常見的,很多時候自己隨口說的一句這個情節很那那部作品裡面的情節類似,在傳來傳去之後很可能變成這個情節是抄襲的那部作品裡面的情節,在傳下去就演變成這部作品時抄襲之作了。
很多讀者在見到這種評論時,往往都是在不觀看「所謂的被抄襲作品」的情況下,跟著以訛傳訛,不要覺得好玩,你不想想這樣傳下去,會打擊作者,甚至毀了這部作品,最後一部優秀的作品就這樣被扼殺在了搖籃之中。
我見到過很多作品就是這樣被摧殘致死的。
對於創作者,我想說的是,遇到這種事情不要灰心,只要我們清白,就不怕別人亂說,即使自己的作品有和別作品裡面類似的劇情,也沒事,畢竟原創的作品不可能每個地方都和別人的類似,只要把自己的作品完成,那些污衊抄襲的謠言自然不攻自破。
遇到這種情況的另一個解決途徑就是把別人說的這部分類似的內容改了。不過一般情況下不提倡這么做,其他的還好說,主要是文學小說這一類,沒寫過小說的人可能沒這種體會,在小說創作時都是先寫好大綱再進行創作的,而小說中出現的每一個劇情都是作者進行反復斟酌後才寫下來的,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對裡面的劇情進行改動(尤其是已經寫完的劇情部分),很可能導致整部作品劇情的蹦會,甚至影響到基礎設定,進而造成整部作品的重寫。
希望大家在網上發言的時候,注意自己的言行,遵守基本的道德規范。
最後說一下如何判斷一部作品是不是抄襲(以下內容是從華律網上得到的專業律師的解答)
通常情況下,判斷抄襲與其它行為的區別,可以從下面5個方面去分析:
(1)看被告對原作品的更改程度;
(2)看原作品與被告作品的特點;
(3)看作品的性質;
(4)看作品中所體現的創作技巧和作品的價值;
(5)看被告的意圖。在推理文學、影視、漫畫等作品中,同一個詭計、手法往往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因此通常要界定一個作品是否有抄襲是很困難的(如一個作品抄襲多部作品的拼接式抄襲)。
一般來說,一個情節或一個手法相同只能被叫做借典或雷同。以下幾點可以用來判斷是否有抄襲:
1、情節和手法都與另一作品相同。
2、同一個作品中,至少有2個手法與另一作品相同。
『叄』 同人畫師創作和售賣同人作品需要獲得版權方的認同么還有若只是創作並分享作品而不售賣會有版權問題么
看官方來的授權協議吧~你源查查版權方(原作)對「二次創作」的默許范圍和條件~
譬如東方Project的規則就很寬松~
針對售賣也有詳細規定的其實~某些版權方接受一定額度以下的販賣~
你可以去知乎圍觀一下這個問題↓
原作方是否會鼓勵同人作品?其間的問題版權如何界定?
『肆』 請問,同人作品是否侵權
關於同人作品是否侵權,我並非專業人士,但我想給幾條想法。
1,如果原創有著明「未經專許可和授權不得屬隨意搬運和進行二次創作」的,這類型的作品所延伸出來的同人作品屬於侵權行為。
2,如果原創未著明,同人作品引用了原創作品中的人物和名字,按照目前中國法律的寬容度來看,不構成侵權,但是如果大量的採用原作中的故事情節和內容,是存在侵權行為的,因為這已經不屬於同人的范疇了,可以直接參考抄襲和侵犯原創著作權來定論。
3,如果是關於現實中的人,或者影視作品中的演員進行同人創作,最好是向本人說明,以免不小心侵犯了肖像權。但如果沒有辦法說明,只是單純個人喜好而進行創作,只要當事人不對你進行責任追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會被追究侵權責任,但如果當事人後期追究了,一般情況下只要沒有盈利行為,網站發布作品可以進行協商處理,也不會造成法律責任。
4,公民的作品在本人去逝50年後著作權自然消失,此時的同人作品和改編不構成侵權。
5,推薦同人創作向原創本人提前說明一下,以免後期出了問題被追索責任導致作品不得不銷毀。
註明:以上說明並非法律專業的陳述,如有不當之處可以糾正,該回答僅供參考,不可作為事實依據。
『伍』 江南掀起「同人作品」第一案,「傍名人」寫作侵權嗎
您好,如今,「同人作品」不僅數量非常大,還出現過一大批優秀作品,比如《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已經沒有版權問題的原著的「同人作品」,因為時代的變化而添加進了新時代的內容,仍然在吸引不同讀者。
很多小說作者寫『同人作品』是因為可以用原著的人物與性格勾起讀者的興趣,聚攏粉絲;另一方面,對原作也有好處,能夠大大延長其生命力。
一些網路作家認為,「同人作品」是否盈利是關鍵問題。
江南的《此間的少年》經過多次再版,又有了影視的版權開發,「同人作品」最初的非盈利色彩不再了。尤其是版權的出售和擴大,甚至將作品授予影視公司影視化,進一步進入大眾傳播的范圍,對原著版權及作者缺乏尊重。
廣東省網路作家協會副主席認為,網路文學這些年的發展,可能很多從最初非盈利、純致敬的「同人作品」寫作,已經開始讓很多寫作者獲得很大的收益,所以在IP市場價值水漲船高的環境下,需要重新審視「同人作品」的寫作界限和版權問題。
現在的中國互聯網文化產業,尊重知識產權已經成為常態,這是所有正規市場參與者的立身之本。沒有版權,就沒有文化產業。金庸訴江南案對行業來說是一次提醒,對於高創作者的版權認識非常有價值。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陸』 各位.請問寫《龍族》同人文算侵犯江南大大的版權
2018年8月16日,廣州市天河區法院對作家金庸起訴著名網路作家江南《此間的少年》著作權侵權和不正當競爭案進行一審宣判:江南不構成侵犯著作權但構成不正當競爭,金庸獲判賠共188萬元。此案被稱為同人作品第一案。
判決如下:
1.《此間的少年》「並沒有將情節建立在原告作品的基礎上.......而是在不同的時代與空間背景下,圍繞人物角色撰寫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全新的故事情節,創作出不同於原告作者的校園青春文說」,「不會導致讀者產生相同或近似的欣賞體驗」,不構成對金庸先生作品的著作權侵權。
2.但此書的出版發行,「藉助原告作品整體已經形成的市場號召力與吸引力提高新作聲譽......客觀上增加了自己的競爭優勢,同時擠佔了原告使用其作品元素發展新作品的市場空間,奪取了本該由原告所享有的商業利益」,一定程度上構成不正當競爭。
對於同人作品是否侵權
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楊延超:
同人是否侵權不可一概而論
目前我國《著作權法》保護的文學作品是沒有包括同人作品的,因此同人作品不是著作權法上的概念,相關法律還未對其作出規定。
判斷同人作品是否侵權,關鍵在於在著作權法上如何去定義這一類作品到底是合理借鑒,還是屬於剽竊。
如果只是簡單的借用了原作某一人物的姓名,很難認定其構成侵權,因為著作權法保護的主要是作品的主要內容,單單人物和作品的名稱是不受保護的。
法律在保護版權方面,注重的是作品的形式和內容,但是只對內容和形式進行對比,可能會讓一些人在剽竊上有機可乘。因此在實踐中,當讀者通過閱讀,可以感覺到對原作有大量的模仿或抄襲時,不論表達方式是否相同,都有可能構成侵權。
關於同人作品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這一問題,需以原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作為判定前提。比如本案就涉及到構成不正當競爭,是因為金庸先生的相關作品知名度極高,為公眾所熟知,借用金庸先生作品中人物姓名和關系所帶來的影響力足以構成不正當競爭。
此次江南的「同人作品侵權案」也算是給廣大同人作品作者們提個醒,寫同人作品需謹慎,有可能會侵犯原作作者的著作權以及構成不正當競爭。同時也對相關部門加快這方面的法律完善提出了要求。
『柒』 同人作品算不算侵權自己原創的同人漫畫可以商業化發表嗎
嚴格的來說,算來是侵權。源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條規定:「(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也就是說一部作品一旦聞世,在著作權規定保護的時間內(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任何人不得隨意篡改改編原著。
現在市面上所看到的同人作品(主要是日本的),都是經過授權的。
不過好的同人作品更能夠帶動原作人氣,所以許多漫畫家對同人的態度都是很歡迎(喜歡你才,惡搞你嘛)~只要不過分(CAMLP出道前,曾因為其所著的《聖鬥士》同人大受歡迎,人氣直逼原著而被喝令禁止),發表在國內專門的同人志上是可以的~在漫展上銷售的話,最好和主辦商咨詢一下,畢竟日本的同人祭都是經過授權、畫家自費出本子來賣的~
『捌』 同人小說是否侵犯著作權
同人創作分兩類。第一類同人創作僅僅使用了原著的人物姓名、性格等靜態要素,而專不涉及人物的復雜關屬系或者個性化情節;第二類同人創作不但使用了人物姓名,性格,還涉及到原著中部分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情節。對於第一類同人作品,在著作權法上難以認定存在侵權。原因是人物姓名和性格,前者難以構成作品,而後者屬於「思想」范疇。但是,如果在營銷方面不注意和原著足夠區分,卻可能導致消費者混淆或者搭載他人商譽而構成不正當競爭。第二類同人作品實際是利用他人作品內容並進行改編的「演繹作品」。由於同人作品對他人原著的改編往往是顛覆性的,這就意味著第二類同人作品很容易侵犯原作者的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改編權。同時,對於大量使用原著情節和人物關系的改編而言,早已超出合理范圍,難以構成合理使用中的「適當引用」。
『玖』 請問同人作品違法嗎
同人作品具有創新成分,應認為是新作品,作者享有對此作品的著作權。
但是由於內利用了原作品容的元素,屬於對原作品的改編。如果沒有得到原作品著作權人的許可,即侵犯了原作品著作權人的改編權。若是進行公開傳播甚至商業利用,更屬於嚴重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