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要回答侵權民事責任免責事由的種類
侵權民事責任免責事由的種類:
1、依法執行職務。具有一定職責的工作人員,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在執行職務時不可避免地對他人的財產或人身造成傷害,不構成侵權行為。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執行職務的許可權來自法律規定,或法律的授權。只有來自明確的法律規定或合法授權的行為,才能保證其是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和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而為的行為。擁有一定職權的人,如果沒有法律規定或合法授權,造成他人的人身或財產損害應認定為濫用職權行為,不能免責。
(2)執行職務的行為不應超過必要的限度。只有在不造成損害就不能執行職務或有效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的情況下,才能允許執行職務人對他人造成一定的損害。
2、正當防衛。為了保護公共利益、自身或他人的合法利益,對於正在進行非法侵害的人給予適當的還擊,以排除或減輕違法行為可能造成的損害,正當防衛行為是合法行為。正當防衛的構成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或他人的合法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防衛目的的正當性是正當防衛的前提條件。
(2)防衛的時間條件是侵害行為正在實施。
(3)防衛的對象只能是加害人。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排除或阻止不法侵害,只有針對加害人才能達到目的,因此不允許對加害人之外的人進行所謂的防衛。如果加害行為來自動物,對動物進行反擊也構成正當防衛。
(4)正當防衛不應超過必要的限度。正當防衛以能夠阻止加害行為為限度,如果超過了這一限度,對加害人造成了過重的損害,構成防衛過當。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3、緊急避險。是指在危險情況下,為了使社會公共利益、自身或他人的合法權益免受更大的損害,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採取的致他人或本人損害的行為。緊急避險行為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必須有正在發生的危險,威脅到本人、他人的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
(2)除了採取緊急避險的方式外,沒有其它可以排除危險的方式。
(3)《民法通則》第129條規定:「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4、受害人的同意。指受害人事先明確表示願意自行承擔某種損害結果,而且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這種行為的構成要件包括:
(1)有同意承擔損害後果的意思表示。
(2)意思表示應採取明示的方式。受害人同意的意思表示應當明確表達,不能以默示方式推定。
(3)受害人同意的損害後果,不應違背社會公共利益與法律。
(4)受害人的同意應當在損害發生前作出。損害發生後受害人同意免除加害人的責任,只是一種責任的事後免除方式,不同於受害人同意的行為。
5、不可抗力。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既包括自然現象,如地震、洪水、台風、火山爆發等,也包括某些社會現象,如戰爭、暴亂等。
6、其他法定免責事由。民事侵權應當相應的賠償責任,但一些特殊情況行為人可以免責,這樣可以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侵權民事責任的免責事由,主要特徵:
1、侵權民事責任的免責事由,須是客觀存在的、已經發生的事實。
2、侵權民事責任的免責事由,是對抗對方當事人行使請求權的客觀事實。
3、一定的免責事由總是以一定的歸責原則和責任構成要件為前提的。
② 不可抗力可以成為動物園動物致人損害賠償責任的免責事由之一嗎
動物園作為經營管理者,應該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如果是沒有盡到上述義務或與之相關聯的提示、告知義務的,均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③ 不可抗力是不是飼養動物致人損傷的免責事由
樓主光看到了民法通則 卻沒有看到人身賠償的若干解釋
尊酒煙蘿 - 江湖少俠 你怎麼又犯錯誤
難道只有被害人過錯 才免責么? 如果我能舉證是第三人故意引起的狗咬人呢?
所以飼養動物屬於特殊侵權責任 只有當被害人有過錯以及第三人過錯(故意、重過失/排除一般過失、以及抽象輕過失)導致飼養動物致人損害時 才可以免責
④ 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
1.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
2.正當防衛行為.
3.緊急避險行為.
4.受害人同意的行為.
5.不可抗力.
6.受害人的過錯.
7.第三人的過錯,即原被告之外的第三人,對造成原告的損害具有過錯.
⑤ 無過錯責任(特殊侵權行為)、免責事由
1)高度危險作業
2)污染環境責任
3)飼養動物侵權責任
過錯推定責任
1)地面施工責任
2)建築物侵權責任
高空危險作業免責事由僅一種:受害人故意。若受害人僅有過失,仍由作業人承擔責
任。受害人的故意,應由作業人負舉證責任
環境污染責任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
環境污染責任免責事由有三種
1)發生不可抗力並經污染人及時採取合理措施仍未能避免損害發生的
2)受害人過錯
3)第三人過錯
地面施工責任中若施工人能有效證明自己已盡法定警示義務(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安全措施),意味著施工人主觀上無過錯,免除責任;否則,即推定為有過錯,承擔民事責任
遭受損害的是他人的人身傷害或財產,而不包括施工人員自身傷害。後者應依勞動合同或僱傭合同關系解決
承擔責任的主體是施工人,即建設工程的承包人,而非發包人
建築侵權責任中若建築物所有人或管理人,能夠舉證自己無過錯,則免責。
承擔責任的主體是建築物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如在有承租人的情況下,對出租房屋整體的維修義務人是所有人,房屋出租人(所有人)有義務保證房屋之安全,故樓房整體倒塌致人損害的責任主體應是所有人而非承租人
飼養動物不包括國家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的動物,國家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的動物傷人的(如東北虎傷人)或損害財產(如熊瞎子毀壞農民莊稼),則由國家負補償責任而非賠償責任
飼養動物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
1)受害人之過錯
2)第三人過錯
3)若受害人或第三人僅有過失的,只能相應減輕飼養人或者管理人之責任,而不能完全免除其責任
⑥ 一般侵權責任與特殊侵權的免責事由不一樣嗎
特殊侵權行為的免責條件由法律規定,但各特殊侵僅行為的法定免責事由並不是完全相同的。
1、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中侵權的免責。特殊情況下,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侵權時,可免其責。如罪犯判處死刑,依法執行搶決的人員。
2、產品質量侵權的免責。缺陷產品的侵權行為它既不同於自己行為致人損害的一般侵權行為,也不同於為他人行為負責的其他特殊侵權行為。對於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則應免除其法律責任:一是不當使用,即消費者違反產品的特定用途、目的、操作方法、不按產品說明使用保管產品的,由消費者自行承擔責任。二是消費者明知產品有缺陷而購買、使用的。
3、高度危險作業侵權的免責。民法通則第123條規定,高危作業致人損害的,應適用無過錯責任,作業人不得以自己無過錯為由主張免責。從事高度危險作業的作業人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因此,受害人故意為高危作業侵權責任的免責條件。
4、污染環境侵權的免責。污染環境的侵權行為適用無過錯責任,雖然無過錯責任要求行為人不得以自己沒有過錯為抗辯,但在符合法律規定的免責條件情形,行為人可以免責。如海洋環境保護法第43條和水污染防治法第41條、第42條規定,完全由於戰爭行為、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第三人或受害人行為,且經過及時採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的污染損害,免予承擔賠償責任。此外,訴訟時效期間的屆滿也是行為人主張抗辯的法定事由之一。
5、因地面施工引起侵權的免責。根據民法通則第125條的規定,因地面施工緻人損害侵權責任的承擔,是以施工人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安全措施為條件的。也就是說,如果施工人已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安全措施,客觀上已盡其應有的注意義務,即可以免除責任。
6、因建築物等物件引起侵權的免責。根據民法通則第126條的規定,對建築物等物件致人損害的,如果其所有人或管理人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免除賠償責任。這一規定表明,建築物等物件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適用過錯推定原則。也就是說,當建築物等物件致人損害的事實發生後,首先推定其所有人或管理人對此有疏懈注意的過錯,建築物等物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只有舉證證明自己事實上沒有過錯,方可否定這種推定而免責,否則過錯推定即為成立。建築物等物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因不可抗力、第三人過錯、受害人過錯等事由可主張免責。
7、因飼養的動物引起侵權的免責。民法通則第127條明確規定了兩種免責事由:一是受害人過錯,即致害事實完全由受害人的過錯所造成,動物所有人或佔有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二是第三人過錯,即第三人因過錯引起動物致人損害,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動物所有人或佔有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8、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侵權的免責。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監護人)承擔替代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只要監護人提出無過錯證明,就可免除其賠償責任。但是,縱如法定代理人能夠證明並未疏懈其監護職責,或已盡了相當的注意義務,而仍不免發生損害的情形,由其承擔全部責任有失公平。為此,民法通則第133條第1款還規定:「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9.不可抗力在一定情況下也為免責事由。不可抗力,指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力量,它是獨立與人的行為之外,不受當事人的意志所支配的現象。不可抗力是法定免責事由之一。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災害;政府行為;社會異常事件等。由於不可抗力本身是行為人主觀上不能預見,客觀上又不可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現象,其發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當事人已盡最大的努力仍然不能避免某種事件及其損害結果的發生。正因為不可抗力的發生獨立於行為人意志之外,又是行為人無法控制和避免的,如果讓行為人對這種客觀情況造成的損害後果負責,有違公平
⑦ 八種特殊侵權的歸責原則,舉證責任,免責事由
原則只有三種。行為有八種一般侵權的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即承擔責任要以行為人有過錯為要件。
特殊侵權的歸責原則有:
1、「無過錯責任原則」以稱「嚴格責任原則」即承擔責任不以行為人有過錯為要件,也就是說,行為人沒有過錯也要承擔責任;
2、「過錯推定原則」即行為人必須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否則推定其有過錯,承擔責任。這是過錯責任的一種,但適用特殊侵權行為;
3、「公平責任原則」即雙方都沒有過錯,公平分擔責任。
具體的「特殊侵權行為」有:《民法通則》
第一百二十一條 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過錯推定)
第一百二十二條 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運輸者、倉儲者對此負有責任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嚴格責任)
第一百二十三條 從事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速運輸工具等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的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如果能夠證明損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嚴格責任)
第一百二十四條 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嚴格責任)
第一百二十五條 在公共場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嚴格責任)
第一百二十六條 建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過錯推定)
第一百二十七條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由於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由於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嚴格責任)
第一百三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嚴格責任)
⑧ 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有哪些
受害人同意原則是侵權行為法的一項重要法律原則。
從語義上講,是指某人對某一事實或者行為作出的允許或者承認,是一種意思表示。在侵權法上,受害人同意就是受害人對其受害作出的允許或者承認。按同意的時間順序看,受害人同意可分為受害之前的同意即預先的同意,侵害進行中的同意和受害後的同意。受害後的受害人同意就是在損害結果發生之後,受害人自願承認並接受該受害結果,而免除侵害人的責任,實為責任的承擔問題,而不涉及侵權行為在法律上的性質,不屬於侵權行為法上通常所指的受害人同意范疇。只有在侵害後果產生前的受害人同意才能對侵害行為產生實質的影響,為侵權行為法上的受害人同意。
鑒於此,我們可以對受害人同意作如下定義:受害人同意就是受害人對將來發生的損害作出的自願承擔的意思表示。
例子:
受害人的同意既可以是明示也可以是默示的。所謂明示的同意是指,受害人明確的通過言語或文字同意他人針對自己的特定行為或特定損害後果。例如,明確告訴他人可以燒毀自己不希望保留的信件。而默示的同意是指,基於受害人特定的行為而推斷出其對他人針對其所實施的特定行為或損害後果的同意。例如,伸出手臂讓護士抽血。此外,受害人的同意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或者單純的沉默。例如,一個女孩對他人發出的談戀愛的建議保持沉默,此後不能起訴對方進行了恐嚇。
合法有效的受害人同意包括以下幾項要件:必須有明確具體的內容;真實的、自願的;受害人具有同意能力;加害人盡到充分的告知、說明義務;不得違反法律的強行性、禁止性規定以及公共秩序、善良風俗。合法有效的受害人同意能夠作為違法阻卻事由或抗辯事由,從而免除加害人的侵權責任。但是,受害人對於犯罪行為的同意既不能免除加害人的刑事責任,也不能免除民事責任。
⑨ 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及免責事由
一,構成復要件為:
(1)損害事制實;(2)損害事實與行為人的行為有因果關系;(3)行為人有過錯;(4)行為人的行為具有違法性。
二,免責的條件:
在民法理論中,免除民事責任是指在有損害事實存在的情況下,行為人或者相關人依法不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它並不意味著行為人或者相關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而予以「豁免」。根據我國民法規定,免除民事責任的情形有以下幾種:
一、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權利損害的
不可抗力的法律含義,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它包括自然現象(如地震、風災、旱災、等自然災害)和社會現象如戰爭等意外事件)。
二、因受害人的故意或重大過失,使合同不能履行或造成自己權利損害的
如果損害的發生完全是由於受害人自己的過錯所造成,則不能由行為人或者相關人對此承擔民事責任。
三、因正當防衛、緊急避險造成他人損害而無不當或未超過必要限度的
致害行為合法的,行為人也不承擔民事責任。合法的致害行為主要有正當防衛、緊急避險、正當執行職務等。
⑩ 動物侵權過錯責任如何界定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