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代理詞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代理詞

發布時間:2021-08-14 23:30:00

❶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

一般不用請律師,因為你的賠償范圍內保險公司都應該負責,所以,你不用請律師。只有當法院判決的賠償數額,某些項目保險公司以各種理由不賠償的,你才需要請個律師再與保險公司打官司。

❷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

在機動車交通復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製件中,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可以一並審理。
受害者因交通事故而遭受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的,可以根據交警所認定的事故責任來要求對方賠償損失。如果雙方就賠償問題協商不成的,受害者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
在向法院起訴時,受害者可以就人身損害造成的損失和財產損失一起向法院起訴,由法院一並進行處理;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需要,選擇就人身損害造成的損失和財產損失分別向法院起訴,這應由受害者自己來決定。

❸ 交通事故被告代理詞

我的當事人與本抄次交通事故不存在著任襲何因果關系,原告要搭車已經被我的當事人明確拒絕,不存在著服務關系,而且實際上原告也沒有坐我當事人的車,也就是說既沒有承諾也沒有行為,所以,被告既沒有法律意義的賠付也沒有約定意義上的賠償,故此懇請法庭依法撤消交通警察機關所下達的錯誤認定。

司徒敏

❹ 連環交通事故案件代理詞

代理詞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浙江新台州(杭州)律師事務所受原告李某的委託,指派我們作為原告的代理人參與今天的庭審,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依據本案事實和我國法律發表如下代理意見:

一、被告晏某應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該條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本案中,被告晏某因操作不當導致與停在路邊的四車相撞,造成原告人身傷害及車輛損壞。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認定,被告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在庭審舉證、質證中,被告晏某沒有提供證據證明本起交通事故原告有過錯。那麼,依據上述法律的規定,被告晏某應對此次交通事故負全部責任。

二、本案應當由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江干支公司在第三者責任保險范圍內承擔兩份交強險的賠償責任,由浙商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富陽支公司、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三明中心支公司在第三者責任保險無責范圍內分別承擔賠償責任,各保險公司在保險范圍內分別承擔先予賠償的責任。

據查實,被告晏某駕駛的浙A86重型半掛車(掛車車牌號:浙A20……)在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保了兩份交強險,「浙A80……6保險單號:01113397010……00332;掛浙A23……保險單號:0111339701……03399」,事故發生時在保險期內。

被告沈華德的浙AWM……小型客車在浙商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富陽支公司投保了交強險,保險單號:1993301033……00380,事故發生時在保險期內。

被告何明生的閩G85……輕型貨車在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三明中心支公司投保了交強險,保險單號:135980508……1315,事故發生時在保險期內。

(一)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江干支公司在第三者責任保險范圍內承擔兩份交強險的賠償責任。

1.參照2006年6月19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對<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承保、理賠實務規程要點>進行備案的函》(產險部函【2006】78號)第二章理賠實務規程之規定:「主車和掛車在連接使用時發生交通事故,主車與掛車的交強險保險人分別在各自的責任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若交通管理部門未確定主車、掛車應承擔的賠償責任,主車、掛車的保險人對各受害人的各分項損失平均分攤,並在對應的分項賠償限額內計算賠償。主車與掛車由不同被保險人投保的,在連接使用時發生交通事故,按互為三者的原則處理。」

2. 參照《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轉發交通運輸部等五部委關於促進甩掛運輸發展的通知》(保監廳發[2010]11號)第二條至規定:認真做好掛車交強險承保和理賠服務工作。各公司不得拒絕或拖延承保掛車交強險;對於主車和掛車在連接使用時發生交通事故的,要嚴格按兩個責任限額累加進行賠付;採取有效措施簡化掛車保險的承保理賠手續,方便掛車所有人及駕駛人,促進甩掛運輸發展。

因此,本案中的中華聯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江干支公司應在第三者責任保險范圍內承擔兩份交強險的賠償責任。

(二)三保險公司應在第三者責任保險范圍內分別承擔賠償責任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明確規定:「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機動車第三者強制保險條例》第21條規定:「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以上兩條並沒有明確限定交強險只賠償直接碰撞的受害方的人身及財產損失。應理解為在同一交通事故中,多輛機動車相撞,即使存在機動車沒有直接碰撞的情況,機動車只要有事故責任,該機動車參保的保險公司對第三者的人身及財產損失就應在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

其次,本案中3輛車分別向保險公司投保交強險,依據合同的獨立性,即存在3份強制保險合同。交強險的設立宗旨是為了保障受害人依法得到賠償,實現社會救濟和基本保障,各保險公司的保險限額應累計計算方能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最後,從侵權理論來講,汽車連環追尾造成受害人受傷,是由交通事故的每個肇事車輛共同侵權造成的,因此應當共同承擔賠償責任,而保險公司應替代肇事車主先行向受害人在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因此肇事車輛有幾輛就適用幾份交強險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因此,三保險公司應在各自的保險范圍內按比例先予承擔賠償責任。

三、原告主張的各項賠償要求完全符合法律規定並有充足證據,應予以支持。

依據《民法通則》第98條、106條、119條和《侵權責任法》第16條、第48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意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規定,被告應當賠償原告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誤工費、營養費、交通費、殘疾賠償金等各項費用。

(一)醫療費13462.02元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9條第一款的規定:「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原告住院治傷期間,除被告支付部分醫療費外,其餘由原告墊付13462.02元,依法應由被告進行賠償。

(二)殘疾賠償金68130元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5條「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本案原告為非農戶口,2011年杭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4065元,故原告十級傷殘的賠償金為:賠償期限(20年)X上年度杭州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34065元)X傷殘等級(10%)=68130元。

(三)誤工費53844元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等中運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0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

本案中富陽人民醫院和浙二醫院為原告開具的診斷證明書中累計建議休息時間254天(每一個月或半個月開具一次),即從事故發生之日到評定傷殘日前一天。(2011.9.19-2012.5.29)

本案中原告是有固定收入的,其所在單位出具的證明、工資條、工資卡、個人所得稅證明等證實原告月工資為6359.5元。【(4438.93+4510.93+4508.93)/3*12+22480】/12=6359.5元

因此,原告主張的誤工費254*6359.5/30=53844元是合理的。

(四)護理費8908元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關於誤工費、護理費等費用計算標准適用問題的通知》(浙江民一明傳【2009】14號)第二條規定:護理人員無固定收入的,對護理費的計算,適用「全省全社會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標准。2011年浙江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35731元。

綠城司法鑒定意見書中建議傷後護理期限為十二周,原告住院7天,共計需要護理時間為:12*7+7=91天。

因此,原告主張的護理費91*35731/365=8908元是合理的。

(五)住院伙食補助費210元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3條:「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是1人*30元*7天=210元。(住院天數為7天)

(六)營養費4550元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運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4條規定:「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意見確定」。本案原告因交通事故致傷造成半月板撕裂、韌帶損傷等嚴重傷害,加強營養屬於眾所周知的常理,原告僅僅主張需要護理期限內的營養費(50元/天*91天=4550元),請求法庭予以支持。

(50元/天的來源:金華市婺城區法院人身損害賠償細化參照標准中對於營養費的計算,認為不超過年平均生活費的2倍:2011年杭州市消費性支出20437元,日消費20437/365=56元)

(七)精神損害賠償金5000元

該起交通事故的發生,造成原告十級傷殘,並致原告一直待業在家,使原告的精神利益受到嚴重損害,50000*0.1=5000元十級傷殘,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運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8條及有關法律的規定,請求法庭支持原告該項訴訟請求。

(八)財產損失:車輛損失:19879元+眼鏡損失:625元

(九)傷殘鑒定費1300元

(十)護理用品:(1)護膝:15元;(2)一次性護理用品:95元;(3)拐杖:86元;

(十一)交通費、住宿費:775元+50元

住宿費50元是鍾點房費用,原告一早去浙二醫院拍片,但因浙二醫院病人太多,要到下午四點多才能輪到,而原告又因身體條件需要多休息,因此在鍾點房休息,這應是合理的住宿費,請法庭支持。

以上代理意見,請法庭充分考慮並予以採納。

代理人

浙江新台州(杭州)律師事務所:鄭君律師

聯系方式:15372098360

年 月 日

❺ 交通事故案件被告代理詞應該怎麼寫,注意什麼問題

你好,需要根據案件情況才可以分析,建議與律師面談。

❻ 交通事故被告無過錯代理詞

代理詞

審判長、審判員:

大慶市司洋律師事務所接受本案被告的委託,並指派我作為其代理人出庭參加訴訟,通過對本案的了解及今天的庭審調查發表以下代理意見:

一、原告的訴訟請求於法無據

責任法定是確定法律關系主體是否承擔法律責任的一個基本法律理論,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是我國法律確定法律關系主體是否承擔法律責任的一個基本法律原則。也就是說,法律關系主體是否承擔法律責任,承擔什麼責任都要有相關法律的明文規定,法無明文規定不擔責,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這是法律責任理論的一個基本常識。本案肇事駕駛人是馬某,根據大慶市交警支隊2004014號責任認定書已認定馬某承擔此起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因此該起事故所造成的損失就應該由馬某本人自負其責。新頒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沒有車輛所有人承擔賠償責任的相應規定,因此原告請求被告承擔責任應該說是於法無據,訴非其人。且馬某已於2002年與本案被告離婚,因此本案被告已與馬某無任何關系,因此本案被告無任何責任可言。

二、無過錯車主不承擔責任是我國新頒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一個重要內容

1992年實施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了車主承擔墊付責任。即承擔責任的駕駛員無力賠償的,由駕駛員所在單位或機動車的所有人墊付,然後由駕駛員所在單位或機動車的所有人再向駕駛員進行追償。但在該《辦法》實施過程中,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及公安部的文件不斷地對無過錯車主承擔墊付責任這一條款進行修正,逐漸免除無過錯車主的責任。公安部公交管(1998)181號函規定了被盜車輛肇事後車主不承擔責任,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0)38號規定了分期付款購買車輛肇事,車主不承擔責任,最高人民法院2001民一他字第32號給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復函又規定了關於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的車輛肇事原車主不承擔責任。實際上,在機動車所有人與駕駛人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機動車肇事一律要求車主承擔墊付責任是不公平的。比如此起交通事故,機動車駕駛人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且有駕駛資格,車輛所有人出借車輛並無過錯,駕駛人本應自己承擔責任。就象一個人借用了一台自行車發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了損失,不應由自行車所有人承擔責任,一個人借刀准備割草,但因與他人發生口角傷害了他人,直接責任人應該自負其責,而不應由刀具的所有人承擔責任。

今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的道路安全法律法規徹底取消了車主墊付責任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二項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有證據證明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採取必要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一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公安部《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五十八條規定:「調解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按照下列程序實施:(四)根據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的當事人責任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確定當事人的損害賠償責任。」以上新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規都沒有車主承擔墊付責任的規定。無過錯車主不承擔責任是司法實踐中的一種普遍認識,也是新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規取消車主承擔墊付責任的立法本意。本次新道路交通法律、法規實施並廢止《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同時,對於原《辦法》中關於車主墊付責任沒有在任何法律文件中作出新的規定,這決不是立法上的疏忽而是本次立法意在免除無過錯車主的墊付責任。

三、被告在此起交通事故中無過錯,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主要的歸責原則為過錯原則,無過錯原則,公平原則。馬某作為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並有駕駛資格,被告將車輛出借給馬某並無不當,沒有過錯。因此不能對被告適用過錯原則。新的道路交通法律、法規又沒有車主墊付責任的規定,因此也不能適用無過錯原則。被告不是此起交通事故的責任主體,並且在此起交通事故中直接責任人也給被告造成了慘重的損失,再讓被告承擔責任,顯然有違公平。因此原告不應承擔任何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原告請求與法無據,被告在起交通事故中無任何責任,請求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

委託代理人:

律師

閱讀全文

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代理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