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是學中醫的,考研想學西醫,給指個光明的前程
文藝復興以後,西方醫學開始了由經驗醫學向實驗醫學的轉變。1543年,維薩里發表《人體構造論》,建立了人體解剖學。這既表明一門古老的學科在新的水平上復活,又標志著醫學新征途的開始。
17世紀實驗、量度的應用,使生命科學開始步入科學軌道,其標志是哈維發現血液循環。隨著實驗的興起,出現了許多科學儀器,顯微鏡就是其中之一,顯微鏡把人們帶到一個新的認識水平。18世紀莫干尼把對疾病的認識由症狀推到了器官,建立了病理解剖學,為研究疾病的生物學原因開辟了道路,此外,牛痘接種的發明,公共衛生和社會醫學的一些問題引起人們的重視。
到了19世紀中葉,德國病理學家微爾嘯(Virchow)倡導細胞病理學,將疾病的原因解釋為細胞形式和構造的改變。細胞病理學確認了疾病的微細物質基礎,充實和發展了形態病理學,開辟了病理學的新階段。19世紀下半葉巴斯德證明發酵及傳染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德國人科赫(Koch R.)發現霍亂弧菌、結核桿菌及炭疽桿菌等,並改進了培養細菌的方法和細菌染色方法,大多數主要致病菌在此時期內先後發現。巴斯德還用減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首先進行疫苗的研究,從而創立經典免疫學,以後,在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國人梅契尼科夫(Mechnikovl I.)系統闡述了吞筮現象及某些傳染病的免疫現象。
在臨床醫學上,19世紀診斷學有了很大的進步,叩診法在臨床上推廣應用;雷奈克(Laennec R.)發明聽診器;許多臨床診斷輔助手段,如血壓測量、體溫測量、體腔鏡檢查都是在19世紀開始應用的。19世紀中葉以後,解剖學的發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無菌法的應用,對外科學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從此外科學開始迅速發展。19世紀末期,體腔外科普遍發達,這樣許多臨床專業(如婦科、泌尿科、眼科等)中除進行內科處置外,外科方法也獲得重要地位。葯物學方面,19世紀初期,一些植物葯的有效成分先後被提取出來。到19世紀末合成阿斯匹林,其後各種葯物的合成精製不斷得到發展。
19世紀,預防醫學和保障健康的醫學對策已逐漸成為立法和行政的問題。勞動衛生學、營養和食品衛生學、學校衛生學相繼產生。19世紀末葉和20世紀初,衛生學中又劃分出社會衛生學,它的目的是研究人民的健康情況,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原因以及與它們斗爭的方法。此外,英國南丁格爾(Nightingale F.)1860年創立護士學校,傳播其護理學思想,提高護理地位,使護理學成為一門科學。
Ⅱ、西方醫學的再次傳入
明末清初,來華的傳教士把基督教帶到中國的同時,也帶來了西方近代科學和醫葯學。由於當時主要傳人的只是淺顯的解剖生理知識,而且西醫在臨床治療技術上並不優於中醫,故影響不大。西醫開始對中國醫學發生影響是在19世紀初,牛痘接種法以及西醫外科和眼科治療技術的傳入,隨著西醫傳入的擴大,近代西醫學的成就相繼引入中國,從而為西醫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原有的歷史進程和社會性質。鴉片戰爭後,教會醫院由沿海進入整個內地,幾十年間教會醫院在各地比比皆是,成為和教堂一樣引人注目的教會標志。
廣州是近代中國最早與西方世界接觸的前沿,也是西方醫學最早輸入和最先繁榮的城市。早在1835年廣州就有了傳教士建立的第一所眼科醫院,1838年「中國醫學傳教協會」在廣州組成。鴉片戰爭後,1842年11月伯駕從美國回到廣州於舊址重開醫院,在1845年以前,教會醫院的外科切割手術都是在無麻醉下進行。1846年伯駕引入乙醚麻醉法在他的醫院第一次試用,使醫院在實施外科手術上有重大進步。同年10月,伯駕又從波士頓買到傑克遜(Jackson CT.)醫師研製的麻醉儀和一批乙醚,隨同附來的一封信介紹有使用這種儀器和葯物的方法。這種儀器的安全性顯然更好。時隔兩年伯駕很快又引進氯仿麻葯,1849年11月24日,他首次對一例膀胱結石病人用氯仿麻醉,結果十分成功。麻醉葯引入教會醫院,使教會醫生外科手術的選擇范圍大大擴展。以伯駕為代表的教會醫生在引進麻醉劑方面是迅速的。1846年美國醫生摩頓(Morton WTG.)首先使用乙醚拔牙。在英國1846年12月,倫敦外科醫生也開始應用乙醚於外科手術,1847年11月15日辛普森醫生在愛丁堡皇家醫院首先用氯仿於外科手術。這兩種麻醉葯為西醫外科發生根本性變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於教會醫生和他們本國教會組織保持著密切聯系,使他們能即時地輸入一些新技術,為教會醫院在中國的發展保持技術優勢。1842年後廣州教會醫院的治療范圍逐漸擴大,眼病雖然是醫院的治療重點,但是疾病的種類已涉及到內外科、骨科、皮科和牙科方面,手術包括腫瘤、膀胱結石、乳腺疾病、壞死性骨骼切除等。
廣州眼科醫局是當時規模最大、影響也最大的教會醫院,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小診所。例如,1848年美國公理會鮑爾(Ball D.)醫生在城內公理會教堂里開有一個診所,1851年美國長老會醫生哈珀(Happer AP.)在廣州開辦惠濟診所。
五個口岸的教會醫院的根本宗旨當然是為了傳教,但同時它還發揮著另外一個作用,即給口岸上的外國商人、僑民和駐軍服務。譬如寧波舟山教會診所為駐扎舟山的英軍提供大量葯品。上海倫敦會醫院開創之初的主要經費都是向上海的英國僑民募捐的。
英國傳教士洛克哈特開創了在上海建立教會醫院的歷史。他看到了上海作為華東沿海一個商業中心的重要性,於是停止舟山診所工作轉到上海。洛克哈特在1845年的醫院報告中說,他的醫院一年時間治療的病人達一萬餘人次,不僅有上海的居民,還有蘇州、松江等附近城鎮的患者。鑒於這種有利的形勢,1846年起他又計劃建立更大的醫院和購買更多的設備。1849年上海醫院開始用氯仿進行外科手術。
在上海從事醫葯事業的教會仍然是英美的基督教差會和法國天主教會。1847年美國浸信會曾派遣詹姆斯(James JS.)來上海開診所。1848年美國美以美會傳教士泰勒(Taylor G.)到上海辦診所持續了5年,1854年由凱利醫生接替直到1856年。美國聖公會的菲什(Fish MW.)醫師1856年到上海,在城裡聖公會教堂附近設有一個診所直到1858年。法國天主教會於1849年在上海建天主教堂,教堂里兼開診所,神父勒麥特里(lemaitre)和法國兩名外科醫生法勒(Fallier)和休巴克(Hubac)在這個天主教診所負責醫務工作,診所維持到1867年。
寧波、廈門、福州三個同時新辟的口岸,傳教士當然不會放棄。這三個口岸醫葯傳教的情形與上海、廣州沒有根本區別,不過規模較小。1843年11月浸禮會的麥高恩(Macgowan DJ.)就在寧波城內商業區利用一個中國商人提供的房屋辦起診所,主要收治眼病患者。次年,美國長老會的麥卡特夫婦(McCartee DB.)到寧波傳教,在住宅里看病,他們在這里收養中國女孩金韻梅並給予教育,然後送到美國紐約學習醫學,學成回國後一直為教會作醫療工作,是中國第一個在國外留學醫科的女醫生。1841年廈門被英軍佔領。1842年6月,英國傳教士卡明(Cumming WH.)醫生在靠近廈門的鼓浪嶼開辦診所,1843年11月,美國長老會赫伯恩(Hepburn JC.)也來到鼓浪嶼在卡明的診所工作。但是,根據教會的指示,他們很快從鼓浪嶼轉到廈門市區內。1848年倫敦會醫生希斯洛普(Hyslop J.)到廈門開始醫葯傳教工作。1850年美國長老會揚(Young JH.)醫生到廈門開辦診所。1853年赫希伯爾格(Hirschberg HJ.)從香港來到廈門接替揚,直到1858年。福州教會更晚,1848年秋季,美以美會懷特(White MC.)首先到福州開診所,1851年威爾納(Wiley)來繼續這里的工作直到1854年回國。1850年英國聖公會的韋爾頓到福州,在一個佛教廟宇辦診所到1856年。
1842年後香港變成英國殖民地香港有大量英國駐軍和外國商人,當內地發生戰爭時大部分傳教士和僑民便選擇香港作暫棲地,這個狹小的港島成為出入中國的重要門戶。港島因此變得擁擠,加之氣候炎熱和潮濕,經常流行瘧疾、痢疾和黃疸病。病人不僅有原島上的中國居民,還有英軍士兵。英軍艦船上的軍醫院無法適應病人大量增加的治療需要,軍醫院從船上搬到島上。1843年軍醫院全部遷入港島上一幢新建的樓房裡,同年,香港成立公共衛生和清潔委員會,1844年3月,香港頒布「維持香港殖民地秩序和清潔」的公告,1845年香港成立「中國內外科學會」,由英國海軍醫生塔克(Tocker A.)任會長,合信(Hobsen B.)任秘書,成員共7人。學會下面設一所圖書館,他們和內地教會醫生有密切的關系,定期召開醫學討論會,與內地醫生共同研究中國常見的流行病和中國植物葯物等問題。由塔克代表該醫學會提議在香港建立一所教會醫院和醫學校,教會醫院計劃很快得到實現,但關於香港醫學校的計劃後來因為經費來源出現了困難和香港內外科醫學會的悄灰解體沒有得到實施。
在學會直接組織下,1843年6月,香港第一個教會醫院落成。醫院的主要工作除門診部外還有可以容納40多人的病房。實際醫療工作是合信和另一個醫生承擔,同時經常有一些在港的外國醫生幫助,1848年初,倫敦會派赫希伯格來香港負責醫院工作,並於1848年3月20日在中國九龍增加一個診所。赫希伯格在香港工作到1853年後轉到廈門。合信培養的兩名中國青年參與眼科病的治療和手術工作。合信對醫學教育抱有濃厚的興趣,1844年他向香港內外科學會建議盡快發展香港醫學教育。他認為,可以首先組成一個6到10人的醫學班,前期講授物理、化學、生物學等課程,然後在醫院實習臨床科目和解剖示範。醫學會雖然批准了他的計劃,但在三年後,1847年當合信再次從英國回到香港時,他帶來的在國內籌集的經費遠遠不夠用於建立一個學校,加之香港醫學會的解散,合信設想建立香港醫學校的願望最終沒有實現。(後來香港出現的醫學校與合信無關)但是,1850年,合信卻在廣州發表出版中文書籍《全體新論》,合信希望這本醫學著作成為向中國人講授西方醫學有益的教材。《全體新論》有過幾次再版重印,一度成為為數不多的幾本中文標准醫學著作。
❷ 邁克爾傑克遜怎麼死的
媒體傳言他大肆整容,但他的歌迷明白如果你只憑外表判斷一個人,那你就無異於一個種族主義者。耶穌在世的時候,也被世人嘲笑。當他遇到比拉多時,人群大聲地為一個臭名昭著的罪犯歡呼,要求釋放他,耶穌卻被釘在十字架上。媒體一直極力毀謗邁克爾,他的負面消息不斷在全球新聞界復制、轉載。凡是他的正面消息,媒體馬上將其消滅或刪改。所以,邁克爾支持者們,應該團結起來,用比媒體更高明的方法,讓流行之王精神鼓舞世界每一個人!
邁克爾在生前錄音里說:「我是第一個打破僵局的人。我打破了舊模式,我所到之處所有白人女孩在尖叫,蘇格蘭姑娘、愛爾蘭女孩在尖叫,『我愛你,我一直愛著你!』當然很多白人社會媒體很反感這些,所以他們就編造新聞,說我是怪物、同性戀、漂白皮膚、睡氧氣倉——他們編造任何可以引發世人指責我的事情,他們確實盡了最大努力等著我失敗。」
上帝說,我們不能讓每個人都愛自己,但我們可以讓他們被愛。邁克爾所經歷的就是人類的貪婪與嫉妒。他說,任何一個人如果經歷了他所遭遇的一切,都可能選擇死亡或者成為廢人。他從世界上所有孩子身上獲得力量堅持下去。他需要孩子們給他安全感、靈感。他見過無數人類的災難,他說沒有人可以解決世界的問題,就像我們無法控制大地的震盪,他只是希望人們能呵護孩子們。
他經歷了漫長的審判磨難,法庭拖延時間達到大耗他的資金的目的。所有指控邁克爾騷擾男童的證據都十分荒謬,但他已成為世界眼中的惡人,同時他失去了事業和家園。夢幻庄園是他打造的一個美麗的童話樂園,十五年裡歡迎了無數貧苦的孩子。但這個大牧場從1993年起就被當地執法人員頻繁搜查。福克斯電台記者問他:「媒體對你帶孩子們到家裡玩耍高度關注,頻加指責,但為什麼你要那麼做?」
這個溫柔的男人平靜地說:「我游歷了整個世界8次,拜訪了很多醫院和孤兒院,當然那些事件都沒怎麼被報導過。那是我發自內心去做的。很多城市裡的孩子們沒見過高山,沒玩過旋轉木馬,沒有寵物馬或駱駝。所以只要我打開我的大門,我就能看見最大的快樂,孩子們爆發出驚叫和歡笑,在夢幻庄園里盡情玩耍。我彷彿覺得自己贏得了上帝贊許的微笑,因為我能給其他人帶來如此的快樂和幸福。 」
世界上有兩種人:快樂的人和不快樂的人。快樂的人心中有愛,樂於分享細微的東西,將愛給予別人的同時自己獲得越來越多的快樂。不快樂的人不懂得去分享,不允許別人對自己有一點怠慢,相互指責,相互妒忌,相互攻擊,心病也就越來越多了。
記者問:「你是否曾對這些事情失去興趣,Michael?你是否認為養駱駝、建造小火車是愚蠢的想法呢?」他說:「不,如果你這么說,你就是說上帝是愚蠢的。因為上帝創造了偉大和渺小。別人靠購買法拉利車、買私人飛機、買直升機獲得滿足,而我的滿足則是奉獻和分享,並享受那最單純的快樂。」
夢幻庄園,這個充滿慈愛的王國最終被踐踏成一片廢墟。不僅如此,邁克爾被周圍的訴訟和騙子搞得焦頭爛額,他們利用他、毀謗他,從他身上榨取油水。2008年3月,邁克爾准備拍賣夢幻庄園的時候,哥哥傑梅因向他推薦商人托梅做了他的經紀人,因為由於經濟問題和久別舞台的原因,邁克爾最終同意演唱會主辦方開十場演唱會。
接下來邁克爾生前的一年裡的生活被經紀人和演唱會主辦方的魔掌控制著。經紀人托梅取走了邁克爾的賬戶,解僱邁克爾原來的員工,換來美國極端勢力組織的保鏢。主辦方將演唱會加到50場,暴升票價。邁克爾死後,四分之三歌迷為了紀念而不退票。
更令人氣憤的是他們強制邁克爾進行排練,花巨資拍攝下綵排錄像,在邁克爾死後把錄像剪輯成電影,橫掃票房冠軍。有人在網上透露,邁克爾去世時離演唱會開幕只有兩星期,主辦方還有大量道具和項目沒有準備。如果邁克爾不死的話,到時主辦方怎麼向一百萬觀眾交代呢?主辦方不但不用向邁克爾支付演唱會酬金,還索取了邁克爾的高額賠償。而邁克爾家中記錄他死前那段時間出入的人的監控錄像不見了。邁克爾母親在NBC電台說:「邁克爾告訴過我許多次,他感到有人要他死……有些貪婪、邪惡兇殘的人不想他活著干涉他們。」
「他最後的那段時光被人操縱著。他沒辦法做出自己的選擇,沒辦法僱傭自己想要雇的人。他只能按照一些人的要求去做事。」「保安和其他事情讓我沒辦法聯繫到他。」邁克爾父親喬和好友萊昂納德對CNN主播拉里金說。後來或許媒體主流被控制,喬開始接受英國小報《世界新聞報》采訪,他說遺產公司一分錢也沒有給遺囑指定的邁克爾母親。
邁克爾曾在排練室向歌迷訴說自己對這個巡演和主辦方的恐懼。他身體越來越虛弱。邁克爾越說越沙啞,聲音斷斷續續,因為他哭出來了。「我也只是一個人,我根本完成不了50場演出!」說完他閉上眼,默默祈禱起來。這一幕就像耶穌最後的晚餐,旁邊的十多名歌迷,只能安靜地陪著他,悲傷地站著。歌迷也曾震驚地看到,排練導演對溫和謙遜的邁克爾說話如此傲慢無禮,他們一次次逼他做不願意的事情。當歌迷向外透露邁克爾排練壓力很大後,主辦方馬上限制歌迷與邁克爾接觸。
邁克爾曾在1999年慕尼黑義演上,因為音樂公司主辦方出事故而從高空摔下,這幾乎奪了他的命。2003年他被警察逮捕毒打,背部舊傷就開始反復折磨,審判期間他就有六次背部痙攣劇痛去了急診。2009年3月他開始被要求每天進行高強度的排練,這讓他的背傷劇烈疼痛不已。邁克爾告訴歌迷,主辦方不允許他去醫院,只能去指定的克萊因醫生診所!邁克爾最後的日子裡很不開心,身體很不舒服,但他努力向歌迷們揮手微笑。
不過主辦方將錄像賣給背後的神秘者——邁克爾曾經簽約的音樂公司,為了搶奪邁克爾擁有的音樂版權,不顧一切毀滅邁克爾。很多人知道,邁克爾被指控性侵犯兒童,正是音樂公司聯合記者巴舍爾、檢察官和一些家庭策劃的。邁克爾在2005年被迫害時期接受黑人民權運動領袖傑西牧師采訪說,他擁有的歌曲版權很龐大。「為了它,就在現在我們說話的時候,背後進行著一場大斗爭。我現在不能說,我不能評論,但有很多陰謀。」「我被法官的禁聲令限制著,這很嚴重。我不想說錯話。」
「PBS電視台播出過《不可饒恕的黑暗》關於傑克約翰遜從1910年以來的故事。他是世界拳擊冠軍,但生活在一個並不接受他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的社會中,於是他們陷害他,甚至改變法律來監禁他。所有這些我回溯歷史所讀到的故事都給了我力量。我是一個剛趕上七十年代民權運動尾巴的孩子,你明白嗎?」
「我只想說:地球上每個角落、每個國籍、每個種族、每種語言的歌迷們,我從心底里愛著你們。感謝你們在這段磨難之中給予我的愛和支持和理解。我感謝你們的祈禱和善意。請耐心地與我站在一起,信任我,因為我是完全清白的。請要知道,在我們現在談話的時候,很多陰謀正在進行之中。」
他被宣判無罪的時刻見證了人類為了種族平等的奮斗。馬丁路德金誕生了、柏林牆倒塌了、納爾遜曼德拉獲釋了——2005年6月13日,這個日子將會被同樣載入歷史!
2002年7月6日邁克爾與人權領袖夏普頓牧師在紐約公開抵制音樂公司,這個溫柔的鬥士向人們控訴這些唱片公司合謀對藝人又偷又搶,對黑人尤其如此。他說:「我不僅是為了我而戰,而是為所有藝人而戰。我們必須結束種族主義,它十分可怕。」
邁克爾抵制音樂公司的第二天便有人登記了邁克爾的遺囑。邁克爾死後,律師布蘭卡出示了這份遺囑,布蘭卡擁有了遺產管理權,這個人2005年被邁克爾的律師在庭上作證指出他被音樂公司買通陷害邁克爾。2003年邁克爾寫信解僱布蘭卡這個叛徒,命令布蘭卡把有關邁克爾的所有記錄和文件交出來。邁克爾死前一個月,控制邁克爾財務的主辦方老總又將布蘭卡雇請了回來。
遺囑上面邁克爾的孩子們的名字與出生證不相符,而且當年邁克爾並不在上面所登記的洛杉磯。邁克爾家人向法庭提出抗議,但法官卻拒絕了那些明顯是事實的證據。「只有邁克爾的家人有權採取行動,這將是一場非常復雜、昂貴而漫長的斗爭,會牽扯進最有權勢的人物和控制音樂業的大人物。你必須考慮到每個人所處的位置。」邁克爾的化妝師告訴中國歌迷俱樂部主席張銳。
當年,張銳和所有堅持正義的歌迷一樣,守候在法庭外,為這個炎涼世界裡的天使並肩作戰。他明白審判是多麼可怕。就是這樣,當邁克爾夢想最後一次,用柔美的聲音呼喚世界必須馬上行動起來「拯救地球」時,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美國人在他死前對他非常刻薄,現在無數美國人又重新愛上了他,重新發現了他的偉大。走到任何地方,你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邁克爾被趕出美國有八九年了。洛杉磯這個世界娛樂的中心充滿復雜凶險權力斗爭。張銳拜訪了邁克爾的陵墓,他說:「原來我們離真相很近,離公正很遠。背後的力量和陰謀,已經超出我的想像。有很多可怕的故事,我不能寫。」
邁克爾的老父辛苦地搜集證據,2010年6月18日向加州醫學委員會提交了169頁的控訴,主辦方在長達六個月的時間里進行「不合法的集團醫療行動」,僱傭、指揮、操縱和要求莫里對正在籌備倫敦演唱會的邁克爾傑克遜進行葯物摧殘。「如果不是因為AEG違反加州法律,沒有實現他們提供心臟復甦設備和護士的承諾,那麼邁克爾傑克遜在6月25日就不會死。」
萊昂納德說自己是邁克爾身邊唯一不會被主辦方用金錢控制的人。「這是一個必須說出的故事,公眾和邁克爾的歌迷有權知曉真相。極度的不公平每天在上演。」他出書《邁克爾傑克遜身上真正發生了什麼》寫。
「媒體和娛樂圈的強勢人物正試圖掩蓋的真相。邁克爾是被謀殺的,他說的話至今縈繞在我心頭:『他們要我的樂庫。他們會為此殺了我。』邁克爾佔有索尼所有歌曲版權的50%。他不想賣掉,他想留給自己的孩子們。掌權者知道邁克爾的人和邁克爾傑克遜的名字值數十億美元,而他死後會更值錢。只要他死了,他們就能進來控制他的名字和品牌帶來的財富。他們在通過那份偽造的的遺囑獲利。掌權者通過中傷我,想讓我閉嘴,想要阻止我接受脫口秀采訪。邁克爾現在不能說話,但我能!」
當年邁克爾被錯誤地指控時,八十名名警察進行搜查,即使對一個謀殺犯都不會這樣!他為了節省縣里的開支去投案了,受到了虐待。聯邦調查局濫權對他進行搜查。但莫里醫生殺了邁克爾,竟沒有戴手銬,竟是僅被美國檢察官認作一個過失殺人犯。
在美國,「種族」這個話題永遠是最低等的,邁克爾的遭遇驚醒了很多人,一個嚴酷的現實,即使是唱片銷量傲視群雄、世界上最偉大的歌星也仍被作為一個「黑鬼」對待。
當邁克爾還是五歲的可愛黑人小男孩時,就向人們展示了他的唱歌表演天賦,然後他走過了最矚目的卻動盪不安的巨星人生,走過了世人誣蔑的眼光,走過了無休止的指控,走過了無助、焦慮與恐懼的時光。
他的歌詞《歷史》表達的信息,他慘遭背後中傷,他說這是必要的。他說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他在世界歷史的地位。他登上世界之王的巔峰並告訴我們,每一天你都在創造歷史,每一個犧牲的戰士都無比光榮。就像你翻山越嶺的時候,無需理會那些小傷小痛,我們只需要完成一次旅行。多少無辜的受害者被殺戮在這片土地上,還要經歷多少苦難,我們才能齊聲高唱,不分國度,全世界充滿和諧。
人權領袖在追思會說:「他做到了!是邁克爾讓我們團結一致,是邁克爾讓我們互珍互愛!」 邁克爾一直在世界巡演中傳達愛的信息。舞台上,他的背後曾是我們的地球,曾是各個國家的國旗,也曾是兒童和維和軍隊。人的海洋在台下整齊地唱歌,而邁克爾的象徵,是我們的國王。
「當他出生時,那時的等級制度和種族主義沒人能打破,當他離開後,他打破了這些界限,他重新定義了音樂的意義,他改變了階級,跨越了種族,他很『棒(Bad)』,他『閃開(Beat It)』,他就是邁克爾傑克遜!」2009年8年29日,人權領袖在希望公園里激動人心地演說。
那天曼哈頓布魯克林希望公園里聚集了數萬名歌迷,為邁克爾慶祝51歲生日。這兒是1996年邁克爾拍攝《他們不關心我們》MV的地方,這首激動人心的政治大膽歌曲遭到評論界猛烈攻擊。他是為了喚醒眾多心存愚蠢偏見的人。他在歌詞中用「猶太佬」代替「黑鬼」,當年,邁克爾與黑人們憤怒地揮拳,唱歌發泄對種族主義的憤恨。
在邁克爾51歲生日那天,天堂的他看到的是相反的事情。紐約市最大的區里,歌迷們冒著雨,一起唱歌、跳舞、大笑、哭泣。這是一個溫馨感人的大家庭,這個大家庭按照他教導的原則存在著——這是他曾經設想的天下一家。
26年前,邁克爾專輯《顫栗》走向世界。NBA巨星庫珀說:「《顫栗》是80年代社會、情感和文化的起動器,它引領了奧普拉、喬丹、傑西、斯派克等一批黑人名人的出現,如果沒有《顫栗》的巨大成功,美國人怎麼能選舉奧巴馬當美國總統?」里根在任時,當美國繼續掙扎在種族關系惡化的漩渦中,社會各界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時候,邁克爾成了世界娛樂業的變革人物,他塑造了我們今天的世界。邁克爾傑克遜,讓世界人民一起舞動起來。
邁克爾母親說,當邁克爾還是幾歲的時候,常在電視看到非洲兒童——蒼蠅在他們嘴巴周圍飛來飛去,他們都快要死了。他坐在那裡,眼淚不停地從他眼中猛流下來,他說:「媽媽,總有一天,我會為他們做些什麼的!」他從未放棄過任何一個夢想。
他出生在沒有尊嚴地位的年代。五百年前他們的祖先遭受了血腥黑奴貿易,被歐洲殖民者從非洲販賣到美洲。他們把古老的非洲文明帶到美洲,然而美國始終不肯承認黑人是這個國家的公民,1787年憲法確保著有色人種奴隸制。那些為了維護奴隸制,無知地廝殺人類同胞的將軍們卻成了歷史英雄。那些偏見是是被教唆的:「黑人不能和白人平等,黑人奴隸勞動是自然的、正常的狀態。」
世界真的不應該存在對任何人的偏見。美國出現了林肯、肯尼迪、馬爾科姆、羅莎帕克斯、馬丁路德金等一批批鬥士,他們在南方的餐館里斗爭,在最高法院的神聖大廳里斗爭,在美國大大小小的首腦辦公室里斗爭,他們為了正義、平等和所有人類的尊嚴,或進監獄或被殺害。盡管如此,白人孩子總是被教唆仇視黑人,黑人要面對慘無人道種族歧視和商業剝削。歷史書謊言滿布,大家知道,貓王和披頭士這些被媒體捧為音樂史不朽象徵的明星,其實他們竊取了黑人音樂。
邁克爾的出現讓人們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也是屬於黑人的。1983年,25歲的他寫下了激勵一代代人的、前所未有的流行樂標志歌曲"Billy Jean",從此延續世代的商業種族隔離被打破了。他表演了迷倒眾生的大空舞步,成為黑人超級英雄。這個純真的孩子,打破了樂壇所有紀錄,開創了現代MV,引發了街舞風潮。
誰讓哈佛大學里前奴隸的兒子和前奴隸主的兒子手足情誼般坐在一起?只有流行之王能帶動這一切。正是這個純真的孩子,把馬丁路德金的夢想變為現實,而他們的夢想,今天仍飄揚在美國種族沖突的天空中。 邁克爾的妹妹說:「有人說他們能成為美國公民全是因為我的哥哥,Michael就說,他只是一個樂於奉獻和幫助他人的普通人。」
「流行之王」面具下的他,只是一個害羞的男孩,常常因為孤獨而一個人抱著布偶娃娃哭泣。 當他面對人們的時候只有天真的微笑,每次被打倒他又重新站起來,每次被驅逐他又重新拼回來。他從不攻擊無緣無故指控他的人,他從不與誹謗他的人打口戰。
他在牛津大學演講說:「我曾建立了拯救世界基金會,我們真的能拯救世界嗎?這個問題直到今天一直被戰爭和人種問題困繞著。我們真的能夠拯救那些帶槍進學校滿懷仇恨的孩子,那些將人打死的孩子嗎?」「是的,但一切都從寬恕開始,因為要拯救世界,我們必須首先拯救自己。而要拯救孩子,首先要保護孩子的內心。人人都有責任。」
邁克爾還讓歌迷學會用寬恕來調節生活中的憤怒。反暴力歌曲「Beat It」讓打架、吵架不休的人明白,這無關真理和膽量,要減少彼此的傷害,就避開吧。邁克爾說,他要與曾虐待幼年的自己的父親重歸於好,不受過去陰影的妨礙。「作為一個強者,一個超越強者的強者,迎接最大的挑戰——治癒感情的創傷。把無條件的愛給我們的父母,這樣他們學會愛,這樣會最終重建一個愛的世界。我的朋友們,我們就是那個世界,我們就是那些孩子。」
邁克爾讓世界人民刻骨銘心。他喚醒我們用孩子般純真的眼光看待世界,他喚醒我們必須用愛去拯救地球,他喚醒我們不要因為仇恨而讓地球傷痕累累。
「我們就是來改變這個世界的」,邁克爾一生都在做這樣的突破。當音樂還有歌詞語言障礙時,他超越了性別和膚色,讓全世界被他的音樂馴服了。
走上好萊塢星光大道,一群又一群的遊客在Michael Jackson的星前,駐足,合影,留連。一個大媽指著Michael的那顆星,大聲地對周圍路人說:「所有的星星中,就這一顆最重要!」
有人說,Michael只是飛往其他星球,拯救那裡的人們去了。
讓我們不再是活著而是開始生活。我們還要傳遞愛,還要拯救世界。
只有這樣,把Michael Jackson的愛傳遞給每一個人,只有重建一個愛的世界,人類才能撫平失去天使的悲痛,才能延續歷史創造者走過的路,不是嗎?
❸ 請問邁克爾傑克遜是怎樣死的
【滿身傷痛的流行之王倒下了】我們還要拯救地球,永遠傳遞愛
讓我們人人都將這個帖子復制,讓它出現在全球各國的網站上,讓它鼓勵我們的孩子和孩子們的孩子,讓「流行之王」的真相比謠言傳得快!讓我們們懂得,保護純真,重建一個愛的世界,這就是國家乃至世界的大事,這才能解決世界所有問題!
現在我們人類渴望世界懂得用愛和尊重對待每一個人。 讓熱血滿腔的人們、憤世嫉俗的人們、悲觀的人們、孤獨的人們找到心中的上帝,讓我們明白,我們都是孩子,愛可以戰勝一切!
Michael Jackson,世界上最偉大、最成功的藝術家,他是美國國會宣布的傳奇人物、音樂偶像和人道主義者,世界因為有了邁克爾而更加美好。邁克爾是讓地球為之瘋狂的流行之王,也是受大眾頂禮膜拜的耶穌,他的仁慈、言論連接著整個世界。
2009年6月25日,邁克爾去世了,激起全球人民歇斯底里的悲傷,這樣讓世界停下腳步的轟動只有「911」事件能比擬。巴黎聖母院成了邁克爾歌迷集中地,CNN成為他的MTV專版。他引發了互聯網史上最偉大的奇觀,CNN記者說:「我們從來不知道網路崩潰究竟需要多少人,現在我們發現,一個人就足夠,只要這個人是Michael Jackson!」追思會門票網站開放當天便有超過十億人點擊的記錄,CNN估算追思會觀眾超過三十億,相當於地球一半的人數!
人們舉著標語:「邁克爾,你治癒了世界,創造了更美好的地方。我們都愛你。」有人說:「他是流行之王,但人們已經把他看作家人對待。」「邁克爾的經歷讓我懂得去面對自己是非裔美國人的現實,我當然說我心目中的偉人是他了。」「邁克爾,謝謝你為所有的孩子和生命帶來希望。」
納爾遜曼德拉、馬丁路德金子女參加了他的追思會,NBA球星魔術師約翰遜和科比緬懷說:「感謝邁克爾為非裔美國人打開大門,因為他無處不在,他為我們所有人打開了成功的大門。是他讓我和科比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捷克歌迷為邁克爾創作了冰雕塑像,他們非常懷念邁克爾。他們說,在捷克,人們互相隔離端坐家中,互相嫉妒,他們很想通過共同的偶像把人們團結在一起。
歷史銘記邁克爾傑克遜,the King of Pop是音樂史不可缺少的人物;歷史銘記他為黑人洗脫數百年侮辱;歷史銘記他為孩子們爭取權利;歷史銘記他教導歌迷不要懷有偏見;歷史銘記他讓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歷史銘記他讓世界開始唱起愛的主旋律。
世界怎麼能忘記,1985年在數以億計的非洲人民處於死亡的邊緣的時候,邁克爾讓七百萬人站在了一起,高唱「我們天下是一家」,這是世界人民第一次手拉手。那時候慈善家們無能為力,國際政治家在喋喋不休,「天下一家」的號召讓慈善義演從此橫掃世界,人們籌款拯救了非洲人民,解決了政治家們永遠解決不了的問題。
世界怎麼能忘記,在那充斥著種族主義、飢荒的冷戰年代,我們的偶像邁克爾,把五大洲的人民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他呼喚各國團結,捲起了公益事業的浪潮。那些年代孩子們無家可歸,在冷風中相互扶持,邁克爾的歌曲撫慰人們的心,我是瞎子嗎?假裝沒看到忍飢挨餓的他們的需要嗎?要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必須審視鏡子里的靈魂,讓自己有所改變!
世界怎麼能忘記,因為「流行之王」帶給世界如此多的歡樂與感動,他創造了平均每場演唱會有五千人暈倒、超過一半人哭的不滅神話。
人們都承受過痛苦,然而人們會怎樣處理呢?有人越來越怨恨,有人自己怪自己。邁克爾,這個世界上擁有最多歌迷的男人,會為受苦的人爭取權利。
他遭受種族歧視,他會跳著勁舞,痛快地唱:「我告訴他們人人平等的真理,如果你想做我的兄弟,不論你是黑人還是白人都沒有關系!我不怕小報緋聞!我不怕你們的幫派……」他那1991年的MV,創下了五億人同步收看的歷史紀錄。他說:「我就是要告訴這個世界該怎麼做。如果政治家解決不了,那詩人該用詩歌,作家該用小說來告誡人們。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也是拯救這個世界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他因為與孩子們分享房間而兩次被誣告性侵犯男童,但他永遠不會停止關愛和幫助他人。他說:「就像耶穌說的,繼續去愛,永遠去愛,記著孩子們,學習孩子們。不是學習幼稚,而是學習純真。」
失去童年的他畢生致力於改善世界各地兒童的生活。有一次邁克爾越說越哽咽:「人們甚至不願意和父母吃飯,家庭關系斷絕,孩子們帶槍上學是一種警號……他們需要愛,需要擁抱!可是家長工作忙碌,把孩子丟在家裡,讓他們玩電腦,天下大亂。重建家庭關系,這重要得很!我對家庭和人類的苦況感受深切,這對我很重要,我會在這方面竭盡所能。」
就像偉大的思想家伏爾泰讓人類懂得走向了平等和自由,邁克爾讓世界明白必須把孩子放在首位。相對來說,中國比任何國家都看重忠孝愛國,但並不重視孩子的天性,中華民族並沒意識到要保護純真,所以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民族素質遠低於其他國家。可悲的是中國人學習了西方膚淺的時髦,卻沒有學習西方人骨子裡的先進人文精神。
如今大部分國家的教育都十分重視孩子的個性和自由,父母認為讓孩子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教育才成功。真正的醫者中里巴人也說過,人的才能是天生的,就像魚兒生來會游泳,莫扎特4歲就會作曲,莎士比亞不需要誰教他寫作,找到了自己本來的位置,就找到了養生的方向。少做勉為其難的事,就是不生病的智慧。
邁克爾一生最大的願望是想人們意識到,要減少世上卑鄙行為,減少對地球的傷害,人們就必須保護孩子們。「失去童年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災難。我們使很多孩子不曾擁有歡樂,不曾得到相應的權利,不曾獲得自由,而且還認為一個孩子就該是這樣的。大人們不耐煩地想方設法讓它盡可能地快些結束,好像童年一個累贅的階段。在這個問題上,我無疑是世界上最專業的人士之一了。我這一代正是廢除親子盟約必要性的見證。 」
他說:「沒有人來到這個世上應該受苦,尤其是我們的孩子。」這和中國學者提倡的挫折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對於有孩子因為父母責罵而自殺,中國教育家則以為「孩子吃的苦少,自然經不起一點打擊」,誠然我們這個國家的教育是缺乏人文關懷的。那些喜歡罵孩子的父母要為自己的失敗慚愧:孩子們需要歡樂時,我們有沒有去分享?孩子們犯錯了,人們往往只顧指責而不關心他們的內心。事實上,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和自殺傾向就是因為他們缺少愛。愛讓我們成長,讓我們有信念去承受更多的挫折。這就是邁克爾愛孩子的原因。
邁克爾能從孩子們身上發現純真和善良,更能向人們傳達這些信息。「我意識到當今世界上存在的很多問題,從都市犯罪到大規模戰爭和恐怖襲擊,以及過度擁擠的監獄,都是因為那些人失去了童年。孩子心中的魔法、奇跡、神秘和天真是創造力的源泉,這可以拯救世界。」「我們要從孩子身上學習的不是幼稚,而是生活的大智和真諦。他們知道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正在心中醞釀。」
他創下數不清奇跡,他的100萬張演唱會門票在短短4小時內售空,無論何時他去哪個國家參加晚會,整個城市的男女都戴起他那標志性的呢子帽,整個頒獎典禮所有觀眾都一直跺著腳喊著他的名字。
如今,任何一個流行歌手身上都能找到流行之王的影子。邁克爾傑克遜就是流行樂唯一真正的代表人物。如果你問,是否有人能延續邁克爾傑克遜的魅力傳奇?我們必須明白,邁克爾只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一個心氣旺盛、心中充滿愛的孩子。耶穌也是孩子一樣的人。
只有如此純潔善良的人,才能擁有如此驚天地泣鬼神的魅力,才能寫出世界上最動聽的、純真溫柔的歌曲「Heal The World」。
媒體傳言他大肆整容,但歌迷明白如果你只憑外表判斷一個人,那你就無異於一個種族主義者。事實是,世界在為罪惡歡呼。耶穌在世的時候,也被世人嘲笑。當他遇到比拉多時,人群大聲地為一個臭名昭著的罪犯歡呼,要求釋放他,耶穌卻被釘在十字架上。許多年過去了世道仍然沒有變,不是嗎?
媒體一直極力毀謗邁克爾,只要他的負面消息一出爐,就馬上發送到全球各國的網站,不斷在新聞界復制、轉載,凡是他的正面消息,媒體馬上將其消滅或刪改。這是美國乃至世界媒體對付流行之王的陰謀。所以,邁克爾支持者應該用比媒體更高明的方法,讓流行之王精神鼓舞世界每一個人!
邁克爾在生前錄音里說:「我是第一個打破僵局的人。我打破了舊模式,我所到之處所有白人女孩在尖叫,蘇格蘭姑娘、愛爾蘭女孩在尖叫,『我愛你,我一直愛著你!』當然很多白人社會媒體很反感這些,所以他們就編造新聞,說我是個怪物、同性戀、漂白皮膚、睡氧氣倉——他們編造任何可以引發世人指責我的事情,他們確實盡了最大努力。」
邁克爾所經歷的就是人類的貪婪與嫉妒。他說,任何一個人如果經歷了他所遭遇的一切,都可能選擇死亡或者成為廢人。他從世界上所有孩子身上獲得力量堅持下去。他需要孩子們給他安全感、靈感。
邁克爾經歷了漫長的審判磨難,這讓他成為世界眼中的惡人,同時他失去了事業和家園。夢幻庄園是他打造的一個美麗的童話樂園,十五年裡歡迎了千千萬萬個貧苦的孩子。但這個大牧場從1993年起就被當地執法人員頻繁搜查。福克斯電台記者問他:「盡管媒體對你帶孩子們到家裡玩耍高度關注,頻加指責,但為什麼你要那麼做?」
這個溫柔的男人平靜地說:「我游歷了整個世界8次,拜訪了很多醫院和孤兒院,當然那些事件都沒怎麼被報導過。那是我發自內心去做的。很多城市裡的孩子們沒見過高山,沒玩過旋轉木馬,沒有寵物馬或駱駝。所以只要我打開我的大門,我就能看見最大的快樂,孩子們爆發出驚叫和歡笑,在夢幻庄園里盡情玩耍。我彷彿覺得自己贏得了上帝贊許的微笑,因為我能給其他人帶來如此的快樂和幸福。 」
世界上有兩種人:快樂的人和不快樂的人。快樂的人心中有愛,樂於分享細微的東西,將愛給予別人的同時自己獲得越來越多的快樂。不快樂的人不懂得去分享,不允許別人對自己有一點怠慢,相互指責,相互妒忌,相互攻擊,心病也就越來越多了。
記者問邁克爾:「你是否曾對這些事情失去興趣,Michael?你是否認為養駱駝、建造小火車是愚蠢的想法呢?」他說:「不,如果你這么說,你就是說上帝是愚蠢的。因為上帝創造了偉大和渺小。其他人靠購買法拉利車、買私人飛機、買直升機獲得滿足,而我的滿足則是奉獻和分享,並享受那最單純的快樂。」
夢幻庄園,這個充滿慈愛的王國最終被踐踏成一片廢墟。
不僅如此,一群狡猾的門客圍著他打官司要錢。他被周圍的訴訟、審判和騙子搞得焦頭爛額,他們利用他、毀謗他,從他身上榨取油水。2008年3月,邁克爾准備拍賣夢幻庄園的時候,哥哥傑梅因向他推薦商人托梅做了他的經紀人,因為由於經濟問題和久別舞台的原因,邁克爾最終同意演唱會主辦方開十場演唱會。
接下來邁克爾生前的一年裡的生活完全被經紀人和演唱會主辦方的魔掌控制著。經紀人托梅取走了邁克爾的賬戶,解僱邁克爾原來的員工,換來美國極端勢力組織的保安控制他。主辦方將演唱會加到50場,暴炒票價,並強制邁克爾進行排練。他們堅決要求拍攝下排練錄像,歌迷相信,主辦方在演唱會開幕之前謀殺了邁克爾。他們利用私人醫生莫里在邁克爾家中向他注射過量致命葯物。醫生辯解注射葯物是為了安眠,這樣人們就以為邁克爾濫用葯物造成死亡。
「他最後的那段時光被人操縱著。他沒辦法做出自己的選擇,沒辦法僱傭自己想要雇的人。他只能按照一些人的要求去做事。」「我沒辦法聯繫到他,保安和其他事情讓我沒辦法接近他。」「他們把真正關心邁克爾的人排斥在外,達到了繼續壓榨邁克爾的目的。」邁克爾父親喬和好友萊奧納多在CNN電台接受拉里金采訪時說。
歌迷曾在排練室里震驚地看到排練導演對溫和謙遜的邁克爾說話如此傲慢無禮,他們一次次逼他做不願意的事情。他身體越來越虛弱。他向歌迷訴說自己對這個巡演和主辦方的恐懼。邁克爾聲音斷斷續續,因為他哭出來了。「我也只是一個人,我根本完成不了50場演出!」說完他閉上眼,默默祈禱起來。這一幕就像耶穌最後的晚餐,旁邊的十多名歌迷,只能安靜地陪著他,悲傷地站著。第二天歌迷向外透露邁克爾排練壓力很大後,主辦方馬上限制歌迷與邁克爾接觸。
邁克爾在1999年慕尼黑義演上,因為音樂公司主辦方發生事故而從高空摔下,這幾乎奪了他的命。2003年他被警察逮捕毒打,背部舊傷就開始反復折磨,2005年審判期間他就有六次背部痙攣劇痛去了急診。
2009年3月他開始被要求每天進行高強度的排練,這讓他的背傷劇烈疼痛不已。邁克爾告訴歌迷,主辦方不允許他去醫院,只能去指定的克萊因醫生診所,而且只能是注射麻醉的東西!而且,為了讓他更出色地排練,他們向他注射各種鎮靜、興奮的葯物。歌迷在排練中心外看到,邁克爾最後的日子裡很不開心,身體很不舒服,但他努力向歌迷們揮手微笑。
工作人員在網上透露,邁克爾去世時離演唱會開幕只有兩星期,主辦方還有大量道具和項目沒有準備。如果邁克爾不死的話,到時主辦方怎麼向一百萬觀眾交代呢?人們相信主辦方的目的是賺取門票利潤並拍下排練錄像,在邁克爾死後精心剪輯電影。一切很順利,邁克爾死後,四分之三歌迷為了紀念而不退票,綵排電影則橫掃票房冠軍。主辦方不但不用向邁克爾支付演唱會酬金,還索取了邁克爾的高額賠償。不過主辦方要將綵排電影的暴利拱手相讓。主辦方將錄像賣給背後的神秘者——邁克爾曾經簽約的音樂公司。
音樂公司為了搶奪邁克爾擁有的音樂版權公司,不顧一切毀滅邁克爾。很多人知道,邁克爾被指控性侵犯兒童,正是音樂公司聯合記者巴舍爾、檢察官和一些家庭策劃的。邁克爾在2005年被迫害時期接受黑人民權領袖傑西采訪說,他擁有的歌曲版權的商業價值是很龐大的。「為了它,就在現在我們說話的時候,背後進行著一場大斗爭。我現在不能說,我不能評論,但有很多陰謀。」「我被法官的禁聲令限制著,這很嚴重。我不想說錯話。」「PBS電視台播出過《不可饒恕的黑暗》關於傑克約翰遜從1910年以來的故事。他是世界拳擊冠軍,但生活在一個並不接受他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的社會中,於是他們陷害他,甚至改變法律來監禁他。所有這些我回溯歷史所讀到的故事都給了我力量。我是一個剛趕上七十年代民權運動尾巴的孩子,你明白嗎?」
「我只想說:地球上每個角落、每個國籍、每個種族、每種語言的歌迷們,我從心底里愛著你們。感謝你們在這段磨難之中給予我的愛和支持和理解。我感謝你們的祈禱和善意。請耐心地與我站在一起,信任我,因為我是完全清白的。請要知道,在我們現在談話的時候,很多陰謀正在進行之中。」
他被宣判無罪的時刻見證了人類為了種族平等的奮斗。馬丁路德金誕生了、柏林牆倒塌了、納爾遜曼德拉獲釋了——2005年6月13日,這個日子將會被同樣載入歷史!
2002年7月6日邁克爾與人權領袖夏普頓牧師在紐約公開抵制音樂公司,這個溫柔的鬥士向人們控訴這些唱片公司合謀對藝人又偷又搶,無所不用其極,對黑人尤其如此。他說:「我不僅是為了我而戰,而是為所有藝人而戰。我們必須結束種族主義,它十分可怕。」第二天有人登記了邁克爾的遺囑,邁克爾死後,律師布蘭卡出示了這份遺囑,布蘭卡擁有了遺產管理權,佔有邁克爾財產的百分之十。這個人曾在2005年法庭上被律師作證指出他被音樂公司買通去陷害邁克爾,2003年邁克爾寫信解僱布蘭卡這個叛徒,命令布蘭卡把有關邁克爾事務的所有記錄和文件交出來。邁克爾死前一個月,控制邁克爾財務的主辦方老總將布蘭卡雇請了回來。
遺囑上面,邁克爾的孩子名字與出生證不相符,而且當年邁克爾身在紐約,並不在上面所登記的洛杉磯。邁克爾家人向法庭提出抗議,布蘭卡是音樂公司信託基金的人,他們可以內部交易,暗中把邁克爾的歌曲版權交給音樂公司。這樣,音樂公司十幾年來不斷瘋狂加害邁克爾的最終目的便達到了。法官卻拒絕了邁克爾家人的明顯是事實的證據。「只有邁克爾的家人有權採取行動,這將是一場非常復雜、昂貴而漫長的斗爭,會牽扯進最有權勢的人物和控制音樂業的大人物。你必須考慮到每個人所處的位置。」邁克爾的化妝師告訴中國歌迷俱樂部主席Keen。
當年,Keen和所有堅持正義的歌迷一樣,守候在法庭外,為這個炎涼世界裡的天使並肩作戰。他明白審判是多麼可怕,也預想到邁克爾謝幕巡演是一場大災難。就是這樣,當邁克爾夢想要最後一次站在世界的聚光點上,用柔美的聲音對我們說「必須馬上行動起來,拯救地球」的時候,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Keen去拜訪了邁克爾的陵墓,他說:「原來我們離真相很近,離公正很遠。背後的力量和陰謀,已經超出我的想像。有很多可怕的故事,我不能寫。」
邁克爾因為死亡而暴漲的唱片收益也歸音樂公司。他們還可以任意處理邁克爾的遺產。比如,音樂公司奪取了邁克爾生前所有歌曲的發行權,卻不給邁克爾版稅。2003年邁克爾准備起訴版稅問題,可是那一年發生的是對他的性騷擾男童指控,所有證據都十分荒謬,但法庭達到了拖延審判時間,大耗邁克爾的流動資金的目的。
當年邁克爾被錯誤地指控時,八十名名警察進行搜查,即使對一個謀殺犯都不會這樣!他為了節省縣里的開支去投案了,受到了虐待。但莫里醫生殺了邁克爾,並沒有戴手銬,只是僅僅被美國檢察官指控為一個過失殺人犯。在證據面前,他應該被指控為謀殺罪。
在美國,「種族」這個話題永遠是最低等的,這個國家的當權者和聯邦調查局就是種族主義者。邁克爾的遭遇驚醒了很多人,一個嚴酷的現實,即使是唱片銷量傲視群雄的、世界上最偉大的歌星也仍被作為一個「黑鬼」對待。
當邁克爾還是五歲的可愛黑人小男孩時,就向人們展示了他的唱歌表演天賦,然後他走過了最矚目的卻動盪不安的巨星人生,走過了世人誣蔑的眼光,走過了無休止的指控,走過了無助、焦慮與恐懼的時光。
他的歌詞《歷史》表達的信息,他慘遭背後中傷,他說這是必要的。他說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他在世界歷史的地位。他登上世界之王的巔峰,他在1996年用歌曲告訴我們,每一天你都在創造歷史,每一個犧牲的戰士都無比光榮。就像你翻山越嶺的時候,無需理會那些小傷小痛,我們只需要完成一次旅行。多少無辜的受害者被殺戮在這片土地上,還要經歷多少苦難,我們才能齊聲高唱,不分國度,全世界充滿和諧。
人權領袖在追思會說:「他做到了!是邁克爾讓我們團結一致,是邁克爾讓我們互珍互愛!當年被邁克爾歌聲打動的孩子們現在都40歲了,並且舒適地選舉一個有色人種為美國總統!」
邁克爾一直在世界巡演中傳達愛的信息。舞台上,他的背後曾是我們的地球,也曾是各個國家的國旗。和他站在一起的,有兒童和維和軍隊。你看到人的海洋在台下整齊地唱歌,還舉著蠟燭。二十萬人在那裡,而邁克爾的象徵,是我們的國王。
「當他出生時,那時的等級制度和種族主義沒人能打破,當他離開後,他打破了這些界限,他重新定義了音樂的意義,他改變了階級,跨越了種族,他很『棒(Bad)』,他『閃開(Beat It)』,他就是邁克爾傑克遜!」2009年8年29日,人權領袖在希望公園里激動人心地演說。
那天曼哈頓布魯克林希望公園里聚集了數萬名歌迷,為邁克爾慶祝51歲生日。這兒是1996年邁克爾拍攝《他們不關心我們》MV的地方,這首激動人心的政治大膽歌曲遭到評論界猛烈攻擊。他是為了喚醒眾多心存愚蠢偏見的人。他在歌詞中用「猶太佬」代替「黑鬼」,當年,邁克爾與黑人成員憤怒地揮拳,唱歌發泄對種族主義的憤恨。
在邁克爾51歲生日那天,天堂的他看到的是相反的事情。在紐約市最大的區里,歌迷們冒著雨,一起唱歌、跳舞、大笑、哭泣。這是一個溫馨感人的大家庭,這個大家庭按照他教導的原則存在著,這是人類美妙的奇跡——這是他曾經設想的天下一家。
26年前邁克爾專輯《戰栗者》走向世界之前,沒有人敢想像,不同膚色的人們能友愛地聚集在一起。里根在任時,當美國繼續掙扎在種族關系惡化的漩渦中,邁克爾成了世界娛樂業的變革人物,他塑造了我們今天的世界。邁克爾傑克遜,讓世界人民一起舞動起來。
邁克爾母親說,當邁克爾還是幾歲的時候,常在電視看到非洲兒童——蒼蠅在他們嘴巴周圍飛來飛去,他們都快要死了。他坐在那裡,眼淚不停地從他眼中猛流下來,他說:「媽媽,總有一天,我會為他們做些什麼的!」他從未放棄過任何一個夢想。
他出生在沒有尊嚴地位的年代。五百年前他們的祖先遭受了血腥黑奴貿易,被歐洲殖民者從非洲販賣到美洲。他們把古老的非洲文明帶到美洲,卻承受屈辱,為新大陸的開發提供苦力。然而美國始終不肯承認黑人是這個國家的公民,1787年憲法確保著有色人種奴隸制。那些偏見是無知的、是被教唆的:「黑人不能和白人平等,黑人奴隸勞動是自然的、正常的狀態。」
世界真的不應該存在對任何人的偏見。美國出現了林肯、肯尼迪、馬爾科姆、羅莎帕克斯、馬丁路德金等一批批的鬥士,他們在南方的餐館里斗爭,在最高法院的神聖大廳里斗爭,在美國大大小小的首腦辦公室里斗爭,他們為了正義、平等和所有人類的尊嚴,或進監獄或被殺害。盡管如此,白人孩子總是被教唆仇視黑人,黑人要面對慘無人道種族歧視和商業剝削。歷史書謊言滿布,大家知道,貓王和披頭士這些被捧為音樂史不朽象徵的明星,其實他們竊取了黑人音樂,並且靠白人媒體吹捧出來。
邁克爾的出現讓人們承認,這個世界也是屬於黑人的。1983年,他寫下了激勵一代代人的旋律,於是沖破了延續世代的商業種族隔離。他還表演了迷倒眾生的大空舞步,打破了樂壇所有紀錄,然後他開創了現代MV,引發了街舞風潮。這個純真的孩子,開了世界巡演的先例,支持了39個慈善機構。
誰來帶領黑人走出地獄?是誰能讓黑人的孩子與白人的孩子兄弟姐妹般攜手共進?誰讓哈佛大學里前奴隸的兒子和前奴隸主的兒子手足情誼般坐在一起?是誰讓我們今天在電視上看到喬丹打籃球、看到奧普拉做脫口秀?是誰讓美國人能夠選舉奧巴馬作為總統?只有流行之王能帶動這一切。
正是這個純真的孩子,成為社會情感的啟動器,25歲時打破了種族主義。這個純真的孩子把馬丁路德金的夢想變為現實,而他們的夢想,今天仍飄揚在美國種族沖突的天空中。
一首前所未有的流行樂標志歌曲"Billy Jean",有著重大的政治意義;一張改變全世界文化的專輯《戰栗者》,創造了舒適把相互隔離的黑人、白人、亞洲人和拉丁人聚集在一起;一部引領全球化潮流的舞蹈片《月球漫步者》,在那些殘酷的年代裡強烈地向人們傳達了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信息。
邁克爾的妹妹說:「有人說他們能成為美國公民全是因為我的哥哥,Michael就說,他只是一個樂於奉獻和幫助他人的普通人。」
「流行之王」面具下的他,只是一個害羞的男孩,常常因為孤獨而一個人抱著布偶娃娃哭泣。 當他面對人們的時候只有天真的微笑,每次被打倒他又重新站起來,每次被驅逐他又重新拼回來。他從不攻擊無緣無故指控他的人,他從不與誹謗他的人打口戰。
上帝說,我們不能讓每個人都愛自己,但我們可以讓他們被愛。邁克爾的存在只是關於愛和治癒世界。邁克爾見證了無數人類的災難,他說沒有人可以解決世界的問題,就像我們無法控制大地的震盪,他只是希望人們能呵護孩子們。
他在牛津大學演講說:「我曾建立了拯救世界基金會,我們真的能拯救世界嗎?這個問題直到今天一直被戰爭和人種問題困繞著。我們真的能夠拯救孩子嗎?那些帶槍進學校滿懷仇恨的孩子,那些將人打死的孩子,我們真的可以嗎?「是的,但一切都從寬恕開始,因為要拯救世界,我們必須首先拯救自己。而要拯救孩子,首先要保護孩子的內心,人人都有責任。」
邁克爾讓歌迷學會用寬恕來調節生活中的憤怒,反暴力歌曲「Beat It」讓打架、吵架不休的人明白,這無關真理和膽量,要減少彼此的傷害,就避開吧。邁克爾說,他要與曾虐待幼年的自己的父親重歸於好,不受過去陰影的妨礙。「把無條件的愛給我們的父母,這樣他們學會愛,這樣會最終重建一個愛的世界。我的朋友們,我們就是那個世界,我們就是那些孩子。」
歷史上沒有任何人能像邁克爾一樣讓世界人民刻骨銘心。他的成功喚醒我們用孩子般純真的眼光看待世界,他的苦難喚醒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去愛和拯救地球,他的寬恕喚醒我們不要因為仇恨而讓地球傷痕累累。
「我們就是來改變這個世界」,邁克爾一生都在做這樣的突破。當音樂還有歌詞語言障礙時,他用聽覺沖擊和肢體動作,超越了性別和膚色,讓全世界被他的音樂馴服了。
走上好萊塢星光大道,一群又一群的遊客在Michael Jackson的星前,駐足,合影,留連。一個大媽指著Michael的那顆星,大聲地對周圍路人說:「所有的星星中,就這一顆最重要!」
Keen說多麼想認為,Michael只是飛往其他星球,拯救那裡的人們去了。
我們還要傳遞愛,還要拯救世界。
只有這樣,把Michael Jackson的愛傳遞給每一個人,只有重建一個愛的世界,人類才能撫平失去天使的悲痛,才能讓歷史創造者走過的路更有價值,不是嗎?
❹ 邁克爾傑克遜怎麼死的
邁克爾·傑克遜是2009年6月25日心臟病發作去世,死因是私人醫生康拉德·莫里注射了致命劑量的異丙酚造成邁克爾·傑克遜心臟病突發死亡。
曾與邁克爾·傑克遜合作過的編舞師阿里弗·桑奇透露,她曾經提醒過「就是這樣」演唱會的導演,要注意邁克爾的健康,但卻沒有得到回應,「那時候我一直不斷地說『他現在就需要去醫院。邁克爾快不行了,他需要去醫院!』」
在2009年,她看到過邁克爾試穿演唱會的服裝,他看起來非常瘦,說話有點不自然,他顯然還沒准備好迎接演唱會。
桑奇說邁克爾有一次穿著鞋底有洞的破鞋來排練。他有時會缺席排練,而且他看起來比他剛出道的時候要瘦很多。「他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彷彿整個世界的重擔都壓在了他心上。」
(4)mortonjackson糾紛麻醉擴展閱讀:
生前想為孩子買房
據外媒報道,邁克爾·傑克遜在因經濟原因失去那所舉世聞名的童話巨宅「夢幻庄園」後,他和他的孩子主要住在拉斯維加斯。邁克爾說他和孩子就像流浪漢一樣,想給他的孩子在洛杉磯買個房子,想給他們一個住的地方,一個好的環境,一個可以真正稱之為家的地方。
「我覺得很讓人泄氣,堂堂一個超級巨星,居然無法賺錢買到一個房子。」AEG演出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蘭迪·菲利普斯說。傑克遜去世時留下了將近5億美金的債務,然後,4年後,根據其遺產管理委員會負責人向美國時事節目《60分鍾》所述,迄今遺產凈收入已超過六億美元。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邁克·傑克遜去世四周年 曝生前想為孩子買房
❺ 邁克爾傑克遜死因
邁克爾·傑克遜是因為急性丙泊酚和苯二氮平類葯物中毒導致心臟驟停逝世的。
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1958年8月29日-2009年6月25日),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加里市,美國歌手、詞曲創作人、舞蹈家、表演家、慈善家、音樂家、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慈善機構創辦人。
2009年5月,傑克遜宣布將在倫敦舉行系列音樂會;6月25日,他因為急性丙泊酚和苯二氮平類葯物中毒導致心臟驟停逝世。洛杉磯法醫裁定這是一宗兇殺案,他的私人醫生康拉德·莫里被判定過失殺人罪。2010年,邁克爾·傑克遜被授予格萊美終生成就獎。
2009年6月25日,傑克遜辭世,享年50歲。2011年11月7日下午,傑克遜的私人醫師莫里 「過失殺人罪」罪名成立,服刑四年監禁。
(5)mortonjackson糾紛麻醉擴展閱讀
邁克爾·傑克遜演藝經歷:
1,1960年代中期,傑克遜和四個哥哥在父親的組織下成立了傑克遜五兄弟,這個組合以邁克爾為主唱。
2,1968年,傑克遜所在的樂隊與當地的一家唱片公司Steeltown合作出版了第一張唱片《Big Boy》。
3,1969年,傑克遜全家遷居洛杉磯。傑克遜個人的首支單曲《I Want You Back》登上排行榜榜首。
4,1979年8月10日,傑克遜發布了首張單飛專輯《Off the Wall》,使他從一個剛露頭的童星成長為具有開創性的藝人。 這也是邁克爾首次與專輯製作人昆西·瓊斯 (Quincy Jones) 合作。
5,1976年,傑克遜五兄弟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訂了協議,先加入費城國際部,後來又轉到該唱片公司旗下的EPIC唱片公司。傑克遜五兄弟樂隊改名為「傑克遜樂隊」。
❻ 邁克傑克遜是怎麼死的死因是什麼原因
邁克傑克遜是死於葯物中毒死亡,死因是急性丙泊酚和苯二氮平類葯物中毒,導致心臟驟停逝世。
2009年5月,傑克遜宣布將在倫敦舉行系列音樂會;6月25日,他因為急性丙泊酚和苯二氮平類葯物中毒導致心臟驟停逝世。洛杉磯法醫裁定這是一宗兇殺案,他的私人醫生康拉德·莫里被判定過失殺人罪。2010年,邁克爾·傑克遜被授予格萊美終生成就獎。
2009年6月25日,傑克遜辭世,享年50歲。2011年11月7日下午,傑克遜的私人醫師莫里 「過失殺人罪」罪名成立,服刑四年監禁。
(6)mortonjackson糾紛麻醉擴展閱讀:
邁克爾·傑克遜的藝術性不僅包括音樂,還有舞蹈,是服裝,是化妝設計,是舞台燈光焰火,是一個完整的娛樂節目。
邁克爾·傑克遜在舞蹈上有「機器人」舞步和著名的「太空步」。他的一些舞蹈動作(如手摸下體等)也狠狠地沖擊了社會世俗文化道德標準的界限,被所謂正統人士抨擊為「下流」。
但也正是這些大膽的充滿挑戰的舞蹈動作影響了之後幾代的流行樂舞台。
邁克爾的歌曲或展示夢想、或激發潛能、或揭穿謊言、或痛斥「黑暗」,他的內心深處,有一種渴求「平等」的力量。
❼ 邁克爾傑克遜they don't care about us之前怎麼被歧視的
邁克爾傑克遜they don't care about us遭禁原因
///背景事件:90年代升級美國種族問題的血腥暴力事件--美國白人警察打死黑人公民事件
///該專輯出自邁克爾1995年發行的《HISTORY》
英文名稱:HISTORY-PAST,PRESENT AND FUTURE BOOK I
中文名稱:歷史-過去,現在和未來第一輯
發行時間:1995年
專輯簡介:此專輯為Michael Jackson成年後正式發行的第五張個人專輯
they Don't Care About Us 他們不在乎我們--便在其中!
並且,該MV拍攝了2個版本,前者為「巴西貧民區版」,拍攝完畢後,邁對MV所表現出來的效果不甚滿意,於是第二個版本「紐約監獄版」問世,MV中有幾秒鍾白人警察毆打黑人的視頻畫面,以及,猶太人被大屠殺的鏡頭等等,相當敏感!所以遭到禁播!
///歌曲內容,一目瞭然。
they Don't Care About Us 他們不在乎我們
skin head 人面獸心
dead head 行屍走肉
everybody 所有人
gone bad 變壞
situation 見風使舵
speculation 投機倒把
everybody 所有人
allegation 起訴
in the suite 在庭上
on the news 新聞里
everybody 所有人
dog food 一文不值
Bang bang 嗙嗙
shock dead 嚇死
Everybody's 所有人
gone mad 憤怒了
all i wanna say is that 我只是想說
they don't really care about us 有誰在乎我們
all i wanna say is that 我只是想說
they don't really care about us 有誰在乎我們
beat me 打擊我
hate me 憎恨我
you can never 你永遠無法
break me 擊垮我
will me 利誘我
thrill me 威脅我
you can never 你永遠無法
kill me 殺死我
jew me 我是猶太人
sue me 你就要告我
everybody 一個不剩
do me 都想整我
kick me 踢我
kike me 我是猶太人
don't you black or white me 你顛倒是非黑白
all i wanna say is that 我只是想說
they don't really care about us 有誰在乎我們
all i wanna say is that 我只是想說
they don't really care about us 有誰在乎我們
tell me what has become of my life 告訴我我的生活變成了什麼
i have a wife and two children who love me 我有個愛著我的妻子和兩個孩子
i'm a victim of police brutality, now 我現在是個警察暴力的受害者了
i'm tired of bein' the victim of hate, 我已厭倦作為厭惡的受害者
your rapin' me of my pride 你在掠奪我的自豪
oh for god's sake 噢 究竟為了什麼
i look to heaven to fulfill its prophecy... 我這是想把人間變為天堂……
set me free 放過我
skin head 人面獸心
dead head 行屍走肉
everybody 所有人
gone bad 變壞了
trepidation 恐慌
speculation 投機
everybody 所有人
allegation 指控
in the suite 在庭上
on the news 新聞里
everybody 所有人
dog food 一文不值
black man 小人
black mail 告密
throw the brother 患難同胞
in jail 投入監獄
all i wanna say is that 我只是想說
they don't really care about us 有誰在乎我們
all i wanna say is that 我只是想說
they don't really care about us 有誰在乎我們
tell me what has become of my rights 告訴我什麼是我的權力
am i invisible 'cause you ignore me? 你對我視而不見我就不存在了嗎?
your proclamation promised me free liberty, now. 你曾向我承諾自由
i'm tired of bein' the victim of shame 我已厭倦成為陰謀的受害者
they're throwin' me in a class with a bad name 他們把對我進行肆意的毀謗
i can't believe this is the land from which i came
我無法相信這就是養育我的那片土地
you know i really do hate to say it 你知道我真的不想這么說
the government don't wanna see 政府也不想看到這
but it Roosevelt was livin', he wouldn't let this be, no no.
但羅斯福活著,他絕不會讓這一切發生,不,不
skin head 人面獸心
dead head 行屍走肉
everybody 所有人
gone bad 變壞了
situation 見風使舵
speculation 投機倒把
everybody 所有人
litigation 互相告
beat me 打擊我
bash me 怒毆我
you can never 你永遠無法
trash me 擊廢我
hit me 襲擊我
kick me 踐踏我
you can never 你永遠無法
get me 打垮我
some things in life they just don't wanna see 生命中有些事是他們不想看到的
but if Martin Luther was livin' 但如果馬丁路德金活著的話
he wouldn't let this be 他絕不會允許它發生
skinhead 人面獸心
deadhead 行屍走肉
everybody 每一個人
gone bad 變壞
situation 見風使舵
segregation 種族隔離
allegation 告來告去
everybody 所有人
litigation 都來起訴
in the suite 在公堂上
on the news 在新聞里
everybody 所有人
dog food 分文不值
kick me 絆倒我
kike me 毀謗我
don't you wrong or right me 你指手畫腳
all i wanna say is that 我只是想說
they don't really care about us 有誰在乎我們
all i wanna say is that 我只是想說
they don't really care about us 有誰在乎我們
all i wanna say is that 我只是想說
they don't really care about us 有誰在乎我們
all i wanna say is that 我只是想說
they don't really care about us 有誰在乎我們
(註: 1. 「Jew me、Kick me」:皆為「我是猶太人」之意;本曲最大的爭議,幾乎遭禁
2. 「skin head」:本意--英國「光頭黨」,一群奉行白人至上主義的光頭年輕人
3. 「Deadhead」:本意--庸人、蠢人)
懶貓摯愛~邁克爾傑克遜!
❽ 喜歡邁克爾傑克遜的進
滿身傷痛的流行之王倒下了,我們還要拯救地球,永遠傳遞愛
讓我們人人都將這個帖子復制,讓它被翻譯成各種語言,讓它出現在全球各國的網站上,讓「流行之王」的真相比他的任何一個離奇的負面消息傳得都要快、要廣!
我們渴望越來越多的人懂得用愛和尊重對待每一個人。我們渴望人們意識到,保護純真,重建一個愛的世界,這就是國家大事乃至世界大事,這才能解決世界所有問題! 讓熱血滿腔的人們、憤世嫉俗的人們、悲觀的人們、孤獨的人們找到心中的上帝,讓他們懂得,我們都是孩子,愛可以戰勝一切!
Michael Jackson,世界上最偉大、最成功的藝術家,他是美國國會宣布的傳奇人物、音樂偶像和人道主義者,世界因為有了邁克爾而更加美好。邁克爾是讓地球為之瘋狂的流行之王,也是受大眾頂禮膜拜的耶穌,他的仁慈、言論連接著整個世界。
2009年6月25日,邁克爾去世了,激起全球人民歇斯底里的悲傷,這樣讓世界停下腳步的轟動只有「911」事件能比擬。巴黎聖母院成了邁克爾歌迷集中地,CNN成為他的MTV專版。他引發了互聯網史上最偉大的奇觀,CNN記者說:「我們從來不知道網路崩潰究竟需要多少人,現在我們發現,一個人就足夠,只要這個人是Michael Jackson!」追思會門票網站開放當天便有超過十億人點擊的記錄,CNN估算追思會觀眾超過三十億,相當於地球一半的人數!
人們打著標語:「邁克爾,你治癒了世界,創造了更美好的地方。」有人說:「他是流行之王,但人們已經把他看作家人對待。」「作為一個出生在美國的非裔人,邁克爾的經歷讓我明白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並不重要,我當然說我心目中的偉人是他了。」「邁克爾,謝謝你為所有的孩子和生命帶來希望。」
納爾遜曼德拉、馬丁路德金子女參加了他的追思會,NBA球星魔術師約翰遜和科比緬懷說:「感謝邁克爾為非裔美國人打開大門,因為他無處不在,他為我們所有人打開了成功的大門。是他讓我和科比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捷克歌迷為邁克爾創作了冰雕塑像,他們非常懷念邁克爾。他們說,在捷克,人們互相隔離端坐家中,互相嫉妒,他們很想通過共同的偶像把人們團結在一起。
歷史銘記邁克爾傑克遜,the King of Pop是音樂史不可缺少的人物;歷史銘記他為黑人洗脫數百年侮辱;歷史銘記他為孩子們爭取權利;歷史銘記他教導歌迷不要懷有偏見;歷史銘記他讓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歷史銘記他教會人們去愛。
世界怎麼能忘記,1985年邁克爾讓七百萬人站在了一起,高唱著「我們天下是一家」,這是世界人民第一次手拉手。數以億計的非洲人民處於死亡的邊緣,慈善家們無能為力,國際政治家在喋喋不休。「天下一家」的號召解決了政治家們永遠解決不了的問題,慈善義演從此橫掃世界,人們籌集了數以千萬計美元,拯救了非洲人民。
世界怎麼能忘記,在那充斥著種族主義、飢荒的冷戰年代,我們的偶像邁克爾,把五大洲的人民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他呼籲各國團結,捲起了公益事業的浪潮。那些年代孩子們無家可歸,在冷風中相互扶持,邁克爾的歌曲撫慰人們的心,我是瞎子嗎?假裝沒看到忍飢挨餓的他們的需要嗎?要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必須審視鏡子里的靈魂,讓自己有所改變!
世界怎麼能忘記,因為「流行之王」帶給世界如此多的歡樂與感動,他創造了平均每場演唱會有五千人暈倒、超過一半人哭的不滅神話。
人們都承受過痛苦,然而人們會怎樣處理呢?有人越來越怨恨,有人自己怪自己。邁克爾,這個世界上最多歌迷的男人,會為受苦的人爭取權利。
他遭受種族歧視,他會跳著勁舞,痛快地唱:「我告訴他們人人平等的真理,如果你想做我的兄弟,不論你是黑人還是白人都沒有關系!我不怕小報緋聞!我不怕你們的幫派……」他那1991年的MV,創下了五億人同步收看的歷史紀錄。他說:「我就是要告訴這個世界該怎麼做。如果政治家解決不了,那詩人該用詩歌,作家該用小說來告誡人們。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也是拯救這個世界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
他因與孩子們分享同一房間而兩次被誣告性侵犯男童。然而他永遠不會停止關愛和幫助他人,他說:「就像耶穌說的,繼續去愛,永遠去愛,記著孩子們,學習孩子們。不是學習幼稚,而是學習純真。」
他失去了童年,他畢生致力於改善世界各地兒童的生活。有一次邁克爾越說越哽咽:「人們甚至不願意和父母吃飯,家庭關系斷絕,孩子們帶槍上學是一種警號……他們需要愛,需要擁抱!可是家長工作忙碌,把孩子丟在家裡,讓他們玩電腦,天下大亂。重建家庭關系,這重要得很!我對家庭和人類的苦況感受深切,這對我很重要,我會在這方面竭盡所能。」
邁克爾的呼籲讓世界明白必須把孩子放在首位。相對來說,中國比任何國家都看重忠孝愛國,但並不重視孩子的天性,中華民族並沒意識到要保護純真,所以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民族素質遠低於其他國家。可悲的是中國人學習了西方膚淺的時髦,卻沒有學習西方人骨子裡的先進人文精神。
如今大部分國家的教育都十分重視孩子的個性和自由,父母認為讓孩子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教育才成功。真正的醫者中里巴人也說過,人的才能是天生的,就像魚兒生來會游泳,莫扎特4歲就會作曲,莎士比亞不需要誰教他寫作,找到了自己本來的位置,就找到了養生的方向。少做勉為其難的事,就是不生病的智慧。
邁克爾一生最大的願望是想人們意識到,要減少世上卑鄙行為,減少對地球的傷害,人們就必須保護孩子們。「失去童年已經成為全世界的災難。我們使很多孩子不曾擁有歡樂,不曾得到相應的權利,不曾獲得自由,而且還認為一個孩子就該是這樣的。大人們不耐煩地想方設法讓它盡可能地快些結束,好像童年一個累贅的階段。在這個問題上,我無疑是世界上最專業的人士之一了。我這一代正是廢除親子盟約必要性的見證。 」
他說:「沒有人來到這個世上應該受苦,尤其是我們的孩子。」這和中國學者提倡的挫折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對於有孩子因為父母責罵而自殺,中國教育家則以為「孩子吃的苦少,自然經不起一點打擊」,誠然我們這個國家的教育是缺乏人文關懷的。那些喜歡罵孩子的父母要為自己的失敗慚愧:孩子們需要歡樂時,我們有沒有去分享?孩子們犯錯了,人們往往只顧指責而不關心他們的內心。事實上,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和自殺傾向就是因為他們缺少愛。愛讓我們成長,讓我們有信念去承受更多的挫折。這就是邁克爾愛孩子的原因。
邁克爾能從孩子們身上發現純真和善良,更能向人們傳達這些信息。他說:「我意識到當今世界上存在的很多問題,從都市犯罪到大規模戰爭和恐怖襲擊,以及過度擁擠的監獄,都是因為那些人失去了童年。孩子心中的魔法、奇跡、神秘和天真是創造力的源泉,這可以拯救世界。」「我們要從孩子身上學習的不是幼稚,而是生活的大智和真諦。他們知道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正在心中醞釀。」
他創下數不清奇跡,他的100萬張演唱會門票在短短4小時內售空,無論何時他去哪個國家參加晚會,整個城市的男女都戴起他那標志性的呢子帽,整個頒獎典禮所有觀眾都一直跺著腳喊著他的名字。
大家知道, 如今任何一個流行歌手身上都能找到流行之王的影子。邁克爾傑克遜就是流行樂唯一真正的代表人物。如果你問,是否有人能延續邁克爾傑克遜這個魔力傳奇?我們必須明白,邁克爾只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一個心氣旺盛、心中充滿愛的孩子。耶穌也是孩子一樣的人。
只有如此純潔善良的人,才能打造出如此驚世的音樂和舞蹈,才能寫出世界上最純真溫柔、動聽的歌曲「Heal The World」,才能擁有如此驚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媒體傳言他大肆整容,但歌迷明白如果你只憑外表判斷一個人,那你就無異於一個種族主義者。事實是,世界在為罪惡歡呼。耶穌在世的時候,也被世人嘲笑。當他遇到比拉多時,人群大聲地為一個臭名昭著的罪犯歡呼,要求釋放他,耶穌卻被釘在十字架上。許多年過去了世道仍然沒有變,不是嗎?
媒體一直極力毀謗邁克爾,只要他的負面消息一出爐,就馬上發送到全球各國的網站,不斷在新聞界復制、轉載,凡是他的正面消息,媒體馬上將其消滅或刪改。這是美國乃至世界媒體對付流行之王的陰謀。
邁克爾說:「我是第一個打破僵局的人。我打破了舊模式,我所到之處所有白人女孩在尖叫,蘇格蘭姑娘、愛爾蘭女孩在尖叫,『我愛你,我一直愛著你!』當然很多白人社會媒體很反感這些,所以他們就編造新聞,說我是個怪物、同性戀、漂白皮膚、睡氧氣倉——他們編造任何可以引發世人指責我的事情,他們確實盡了最大努力。」
所以,邁克爾支持者應該用比媒體更高明的方法,讓流行之王精神鼓舞世界每一個人!
邁克爾所經歷的就是人類的貪婪與嫉妒。他在生前錄音里說,任何一個人如果經歷了他所遭遇的一切,都可能選擇死亡或者成為廢人。他從世界上所有孩子身上獲得力量堅持下去。他需要孩子們給他安全感,給他靈感。
邁克爾經歷了漫長的審判磨難,這讓他成為世界眼中的惡人,同時他失去了事業和家園。夢幻庄園是他打造的一個美麗的童話樂園,十五年裡歡迎了千千萬萬個貧苦的孩子。但這個大牧場從1993年起就被當地執法人員頻繁搜查。
福克斯電台記者問他:「盡管媒體對你帶孩子們到家裡玩耍高度關注,頻加指責,但為什麼你要那麼做?」
這個溫柔的男人平靜地說:「我游歷了整個世界8次,拜訪了很多醫院和孤兒院,當然那些事件都沒怎麼被報導過。那是我發自內心去做的。很多城市裡的孩子們沒見過高山,沒玩過旋轉木馬,沒有寵物馬或駱駝。所以只要我打開我的大門,我就能看見最大的快樂,孩子們爆發出驚叫和歡笑,在夢幻庄園里盡情玩耍。我彷彿覺得自己贏得了上帝贊許的微笑,因為我能給其他人帶來如此的快樂和幸福。 」
世界上有兩種人:快樂的人和不快樂的人。快樂的人心中有愛,樂於分享細微的東西,將愛給予別人的同時自己獲得越來越多的快樂。不快樂的人不懂得去分享,不允許別人對自己有一點怠慢,相互指責,相互妒忌,相互攻擊,心病也就越來越多了。
記者問邁克爾:「你是否曾對某些事情失去過興趣,Michael?你是否認為養駱駝、建造小火車是愚蠢的想法呢?」他說:「不,如果你這么說,你就是說上帝是愚蠢的。因為上帝創造了偉大和渺小。其他人靠購買法拉利車、買私人飛機、買直升機獲得滿足,而我的滿足則是奉獻和分享,並享受那最單純的快樂。」
夢幻庄園,這個充滿慈愛的王國最終被踐踏成一片廢墟。
不僅如此,一群狡猾的門客圍著他打官司要錢。前女發言人透露,很多門客都是通過邁克爾的手下和兄弟,隱瞞邁克爾而簽各種合同,這讓邁克爾負債三億美元。2008年3月,邁克爾准備拍賣夢幻庄園的時候,哥哥傑梅因向他推薦商人托梅做了他的經紀人,因為經濟問題和久別舞台的原因,邁克爾最終同意演唱會主辦方開十場演唱會。
接下來一群幕後者策劃謀殺邁克爾。邁克爾生前一年裡完全被經紀人和演唱會主辦方的魔掌控制著生活。
經紀人托梅取走了邁克爾的賬戶,解僱邁克爾原來的員工,換來美國極端勢力組織的保安控制他。主辦方將演唱會加到50場,暴炒票價,並強制邁克爾進行排練。他們堅決要求拍攝下排練錄像,很多人相信,他們在演唱會開幕之前謀殺邁克爾。他們利用以30萬美元合同雇來的私人醫生莫里,在邁克爾家中向他注射過量致命葯物。邁克爾死後醫生詭辯注射葯物是為了安眠,這樣人們就以為邁克爾濫用葯物造成死亡。
「他最後的那段時光被人操縱著。他沒辦法做出自己的選擇,沒辦法僱傭自己想要雇的人。他只能按照一些人的要求去做事。」「我沒辦法聯繫到他,保安和其他事情讓我沒辦法接近他。」「他們把真正關心邁克爾的人排斥在外,達到了繼續壓榨邁克爾的目的。」邁克爾父親喬和好友萊奧納多在CNN電台接受拉里金采訪時說。
邁克爾去世一個月前曾在排練室里,向歌迷訴說自己對這個巡演和主辦方的恐懼。他身體越來越虛弱。他聲音斷斷續續,因為他哭出來了。「我也只是一個人,我根本完成不了50場演出!」說完他閉上眼,默默祈禱起來。而旁邊的十多名歌迷,只能安靜地陪著他,悲傷地站著。這一幕不正是耶穌最後的晚餐嗎? 第二天歌迷向外透露邁克爾排練壓力很大,主辦方馬上限制歌迷與邁克爾接觸。
邁克爾曾在1999年慕尼黑義演上,因為音樂公司主辦方發生事故而從高空摔下,這幾乎奪了他的命。2003年他被警察逮捕毒打,背部舊傷就開始反復折磨,2005年審判期間他就有六次背部痙攣劇痛去了急診。
2009年3月他開始被要求每天進行高強度的排練,這讓他的背傷劇烈疼痛不已。邁克爾告訴歌迷,主辦方不允許他去醫院,只能去指定的克萊因醫生診所,而且只能是注射麻醉的東西!而且,為了讓他更出色地排練,他們向他注射鎮靜的葯,還有興奮作用的。歌迷在排練中心外看到,每次他排練後,像喝醉一樣神志不清,身上有強烈的葯味。
他們不會讓明顯虛弱的邁克爾在舞台上露面。主辦方的目的是賺取演唱會門票的利潤並拍下排練錄像,准備謀殺邁克爾後將排練錄像精心剪輯成電影。工作人員在網上透露,邁克爾去世時離演唱會開幕只有兩星期,主辦方還有大量道具和項目沒有準備。如果邁克爾不死的話,到時主辦方怎麼向一百萬觀眾交代呢?
他們的陰謀很成功,邁克爾死後,四分之三歌迷為了紀念而不退票,綵排電影則橫掃各國票房冠軍。主辦方不但不用向邁克爾支付演唱會酬金,還索取了邁克爾的3500萬美元賠償。不過主辦方要將綵排電影的暴利拱手相讓。主辦方將錄像賣給這場謀殺的神秘策劃者——邁克爾曾經簽約的音樂公司。
音樂公司為了搶奪邁克爾擁有的音樂版權公司,不顧一切毀滅邁克爾。很多人知道,邁克爾被指控性侵犯兒童,正是音樂公司聯合記者巴舍爾、檢察官和一些家庭策劃的。邁克爾在2005年被迫害時期接受黑人民權領袖傑西采訪說,他擁有的歌曲版權的商業價值是很龐大的。「為了它,就在現在我們說話的時候,背後進行著一場大斗爭。我現在不能說,我不能評論,但有很多陰謀。」「我被法官的禁聲令限制著,這很嚴重。我不想說錯話。」
「PBS電視台播出過《不可饒恕的黑暗》。這是關於傑克約翰遜從1910年以來的故事。他是世界拳擊冠軍,但生活在一個並不接受他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的社會中,於是他們陷害他,甚至改變法律來監禁他。所有這些我回溯歷史所讀到的故事都給了我力量。我是一個剛趕上七十年代民權運動尾巴的孩子,你明白嗎?」
「我只想說:地球上每個角落、每個國籍、每個種族、每種語言的歌迷們,我從心底里愛著你們。感謝你們在這段磨難之中給予我的愛和支持和理解。我感謝你們的祈禱和善意。請耐心地與我站在一起,信任我,因為我是完全清白的。請要知道,在我們現在談話的時候,很多陰謀正在進行之中。」
他被宣判無罪那天是黑人的歷史時刻。馬丁路德金誕生了、柏林牆倒塌了、納爾遜曼德拉獲釋了——2005年6月13日,這個日子將會被同樣載入歷史!
2002年7月6日,邁克爾與人權領袖夏普頓牧師在紐約公開抵制音樂公司,向人們控訴這些唱片公司合謀對藝人又偷又搶,無所不用其極,對黑人尤其如此。邁克爾是一個溫柔的鬥士。他說:「我不僅是為了我而戰,而是為所有藝人而戰。我們必須結束種族主義,它十分可怕。」抵制的第二天音樂公司偽造了邁克爾的遺囑,邁克爾死後,律師布蘭卡出示了這份遺囑。布蘭卡,擁有了邁克爾的遺產管理權,佔有邁克爾財產的百分之十。2005年邁克爾的辯護大律師和替邁克爾做調查的律師勒葛蘭曾在法庭上作證指出布蘭卡被音樂公司買通陷害邁克爾。2003年邁克爾已寫信解僱布蘭卡這個叛徒,命令布蘭卡把有關邁克爾事務的所有記錄和文件交出來。邁克爾死前一個月,控制邁克爾財務的主辦方老總將布蘭卡雇請了回來。
假遺囑上面,邁克爾的孩子名字與出生證不相符,而且當年邁克爾身在紐約,並不在上面所登記的洛杉磯。邁克爾家人向法庭提出抗議,布蘭卡是音樂公司信託基金的人,他們可以內部交易,暗中把邁克爾的歌曲版權交給音樂公司。這樣,音樂公司十幾年來不斷瘋狂加害邁克爾的最終目的便達到了。然而法官拒絕了邁克爾家人的明顯是事實的證據。
邁克爾因為死亡而暴漲的唱片收益也歸音樂公司。他們還可以任意處理邁克爾的遺產。比如,音樂公司奪取了邁克爾生前所有歌曲的發行權,卻不給邁克爾版稅。2003年邁克爾准備起訴版稅問題,可是那一年發生的是對他的性騷擾男童指控,所有證據都十分荒謬,但法庭的目的是拖延審判的時間,消耗邁克爾的流動資金。
當年邁克爾被錯誤地指控時,八十名名警察進行搜查,即使對一個謀殺犯都不會這樣!他為了節省縣里的開支去投案了,受到了虐待。但莫里醫生殺了邁克爾,並沒有戴手銬,只是僅僅被美國檢察官指控為一個過失殺人犯。在證據面前,他應該被指控為一級謀殺罪或者二級謀殺罪。
在美國,「種族」這個話題永遠是最低等的,這個國家的當權者和聯邦調查局就是種族主義者。邁克爾的遭遇驚醒了很多人,一個嚴酷的現實,即使是唱片銷量傲視群雄的世界上最偉大的歌星也仍被作為一個「黑鬼」對待。
中國歌迷俱樂部主席Keen知道我們永遠不能為邁克爾找回公正。當年Keen和所有堅持正義的歌迷一樣,守候在法庭外,為這個炎涼世界裡的天使並肩作戰。他明白審判是多麼可怕,也預想到邁克爾謝幕巡演是一場大災難。就是這樣,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他拜訪了邁克爾的陵墓,與美國各種人分享,「才發現原來我們離真相很近,離公正很遠。背後的力量和陰謀,已經超出我的想像。有很多可怕的故事,我不能寫。」
當邁克爾還是五歲的可愛黑人小男孩時,就向人們展示了他的唱歌表演天賦,然後他走過了全球最矚目的巨星人生,走過了世人誣蔑的眼光,走過了無休止的指控,走過了無助、焦慮與恐懼的時光。
正如他的歌詞《歷史》表達的信息,他慘遭背後中傷,他認為此舉必要。他說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他在世界歷史中的地位,他渴望被人理解。他登上世界之王的巔峰,他要告訴我們,每一天你都在創造歷史,就像你翻山越嶺的時候,無需理會那些小傷小痛,我們只需要完成一次旅行。多少無辜的受害者被殺戮在這片土地上,我們還要經歷多少苦難,為的是讓我們不分國度,齊聲高唱,讓全世界充滿和諧。
人權領袖在追思會說:「他做到了!是邁克爾讓我們團結一致,是邁克爾讓我們互珍互愛!當年被邁克爾歌聲打動的孩子們現在都40歲了,並且舒適地選舉一個有色人種為美國總統。」
邁克爾一直在世界巡演中傳達愛的信息,舞台上,他的背後曾是我們的地球,也曾是各個國家的國旗。和他站在一起的,有兒童和維和軍隊。你看到人的海洋在台下整齊地唱歌,還舉著蠟燭。二十萬人在那裡,而邁克爾的象徵,是我們的國王。
「當他出生時,那時的等級制度和種族主義沒人能打破,當他離開後,他打破了這些界限,他重新定義了音樂的意義,他改變了階級,跨越了種族,他很『棒(Bad)』,他『閃開(Beat It)』,他就是邁克爾傑克遜!」2009年8年29日,人權領袖在希望公園里激動人心地演說。
那天曼哈頓布魯克林希望公園里聚集了數萬名歌迷,為邁克爾慶祝51歲生日。這兒是1996年邁克爾拍攝《他們不關心我們》MV的地方,這首激動人心的政治大膽歌曲遭到評論界猛烈攻擊。他是為了喚醒眾多心存愚蠢偏見的人。他在歌詞中用「猶太佬」代替「黑鬼」,當年,邁克爾與黑人成員憤怒地揮拳,唱歌發泄對種族主義的憤恨。
在邁克爾51歲生日那天,天堂的他看到的是相反的事情。在紐約市最大的區里,歌迷們冒著雨,一起唱歌、跳舞、大笑、哭泣。這是一個溫馨感人的大家庭,這個大家庭按照他教導的原則存在著,這是人類美妙的奇跡——這是他曾經設想的天下一家。
26年前邁克爾專輯《戰栗者》走向世界之前,沒有人敢想像,不同膚色的人們能友愛地聚集在一起。里根在任時,當美國繼續掙扎在種族關系惡化的漩渦中,邁克爾成了世界娛樂業的變革人物,他塑造了我們今天的世界。邁克爾傑克遜,讓世界人民一起舞動起來。
邁克爾母親說,當邁克爾還是幾歲的時候,常在電視看到非洲兒童——蒼蠅在他們嘴巴周圍飛來飛去,他們都快要死了。他坐在那裡,眼淚不停地從他眼中猛流下來,他說:「媽媽,總有一天,我會為他們做些什麼的!」他從未放棄過任何一個夢想。
他出生在沒有尊嚴地位的年代。五百年前他們的祖先遭受著血腥黑奴貿易,被歐洲殖民者從非洲販賣到美洲。他們把古老的非洲文明帶到美洲,卻承受屈辱,為新大陸的開發提供苦力。然而美國始終不肯承認黑人是這個國家的公民,1787年憲法確保著有色人種奴隸制。這些偏見是無知的、是被教唆的:「黑人不能和白人平等,黑人奴隸勞動是自然的、正常的狀態。」
世界真的不應該存在對任何人的偏見。美國出現了林肯總統、肯尼迪總統、馬爾科姆、羅莎帕克斯、馬丁路德金等一批批的鬥士,他們在南方的餐館里斗爭,在最高法院的神聖大廳里斗爭,在美國大大小小的首腦辦公室里斗爭,他們為了正義、平等和所有人類的尊嚴,或進監獄或被殺害。盡管如此,白人孩子總是被教唆仇視黑人,黑人要面對慘無人道種族歧視和商業剝削。歷史書謊言滿布,大家知道,貓王和披頭士這些被捧為音樂史不朽象徵的明星,其實他們竊取了黑人音樂,並且靠白人媒體吹捧出來。
邁克爾的出現讓世界不得不承認黑人的地位。他成為英雄是在1983年,他寫下了激勵一代代人的旋律,於是沖破了曾經延續世代的商業種族隔離,還表演了迷倒眾生的大空舞步,打破了樂壇所有紀錄。然後他開創了現代MV,引發了街舞風潮。這個純真的孩子,還開了世界巡演的先例,支持了39個慈善機構。
誰來帶領黑人走出地獄?是誰能讓黑人的孩子與白人的孩子兄弟姐妹般攜手共進?誰讓哈佛大學里前奴隸的兒子和前奴隸主的兒子手足情誼般坐在一起?是誰讓我們今天在電視上看到喬丹打籃球、看到奧普拉做脫口秀?是誰讓美國人能夠選舉奧巴馬作為總統?只有流行之王能帶動這一切。
正是這個純真的孩子,成為社會情感的啟動器,25歲時打破了種族主義。這個純真的孩子把馬丁路德金的夢想變為現實,而他們的夢想,今天仍飄揚在美國種族沖突的天空中。
流行音樂的標志歌曲"Billy Jean",有著重大的政治意義;一張改變全世界文化的專輯《戰栗者》,創造了舒適把黑人、白人、亞洲人和拉丁人聚集在一起;一部引領全球化潮流的舞蹈片《月球漫步者》,在那些殘酷的年代裡強烈地向人們傳達了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信息。
邁克爾妹妹說:「有人說他們能成為美國公民全是因為我的哥哥,Michael就說,他只是一個樂於奉獻和幫助他人的普通人。」
「流行之王」面具下的他,只是一個害羞的男孩,常常因為孤獨而一個人抱著布偶娃娃哭泣。 當他面對人們的時候只有天真的微笑,每次被打倒又重新站起來,每次被驅逐又重新拼回來。他從不攻擊無緣無故指控他的人,他從不與誹謗他的人打口戰。
上帝說,我們不能讓每個人都愛自己,但我們可以讓他們被愛。邁克爾的存在只是關於愛和治癒世界。邁克爾見證過無數次人類災難,他說沒有人可以解決世界的問題,就像我們無法控制大地的震盪,我們只有好好地呵護孩子們。
他在牛津大學演講說:「我建立了拯救世界基金會,我們真的能拯救世界嗎?這個問題直到今天一直被戰爭和人種問題困繞著。我們真的能夠拯救孩子嗎?那些帶槍進學校滿懷仇恨的孩子,那些將人打死的孩子,我們真的可以嗎?「是的,但一切都從寬恕開始,因為要拯救世界,我們必須首先拯救自己。而要拯救孩子,首先要保護孩子的內心,人人都有責任。」
邁克爾讓歌迷學會用寬恕來調節生活中的憤怒,反暴力歌曲「Beat It」讓打架、吵架不休的人明白,這無關真理和膽量,要減少彼此的傷害,就避開吧。
邁克爾說,他要與曾虐待幼年的自己的父親重歸於好,不受過去陰影的妨礙。「把無條件的愛給我們的父母,這樣他們學會愛,這樣會最終重建一個愛的世界。我的朋友們,我們就是那個世界,我們就是那些孩子。」
歷史上沒有任何人像邁克爾傑克遜那樣讓世界人民刻骨銘心。他的成功喚醒我們用孩子般純真的眼光看待世界,他的苦難喚醒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去愛和拯救地球,他的寬恕喚醒我們不要因為仇恨而讓地球傷痕累累。
「我們就是來改變這個世界」,邁克爾一生都在做這樣的突破。當音樂還有歌詞語言障礙時,他用聽覺沖擊和肢體動作,超越了性別和膚色,讓全世界被他的音樂馴服了。
走上好萊塢星光大道,一群又一群的遊客在Michael Jackson的星前,駐足,合影,留連。一個大媽指著Michael的那顆星,大聲地對周圍路人說:「所有的星星中,就這一顆最重要!」
Keen說多麼想認為,Michael只是飛往其他星球,拯救那裡的人們去了。
我們還要傳遞愛,還要拯救世界。
只有這樣,把Michael Jackson的愛傳遞給每一個人,只有重建一個愛的世界,人類才能撫平失去天使的悲痛,才能讓歷史創造者走過的路更有價值,不是嗎?
❾ 莫干尼的醫學成就與貢獻
18世紀莫干尼把對疾病的認識由症狀推到了器官,1761,義大利莫干尼著《論疾病的位置與原因》,以此為標志器官病理學建立,建立了病理解剖學,為研究疾病的生物學原因開辟了道路,此外,牛痘接種的發明,公共衛生和社會醫學的一些問題引起人們的重視。
莫干尼作過許多屍體解剖。他把疾病定位在器官,認為每一種疾病都有和它相應的一定器官的損害,魏爾嘯作過許多顯微鏡觀察,把生物學中的重大成就細胞學應用於醫學,進而把疾病定位在細胞,認為每一種疾病都是局部的、細胞的損害。
❿ 邁克爾傑克遜是怎麼死的
事實上是他的私人醫生默里給他注射異丙酚過量導致心臟停博去世的。
以上是事實。以下為邁迷推理
默里應該是受人指示謀殺mj。可能是sony 或aeg。
具體資料:http://tieba..com/f?ct=335675392&tn=PostBrowser&sc=8259528233&z=776750460&pn=0&rn=30&lm=0&word=%C2%F5%BF%CB%B6%FB%BD%DC%BF%CB%D1%B7#825952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