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居民樓辦公司擾民問題,到哪裡投訴
1、「對物業也只能採取不繳納物業費的辦法」:這個辦法不好,繳納物業費和樓上人家漏水淹你家房是兩碼事,如果你不交物業費,物業公司將你告到法庭,你必輸無疑:不僅要交上所欠的物業費、還要繳納滯納金、還會承擔訴訟費。因為:在樓上漏水這件事中,有責任的是房東和公司的人,如果不是因為屋外管道漏水,物業沒有責任。
2、出了這樣的事是糟心,但要找到事情的原因、找准該誰為這件事負責,是誰的責任就找誰、不能人家沒責任也和人家過不去,那樣自己有理反而會變成沒理的。
3、「對樓上的公司,我是否可以到相關部門投訴」:如果漏水是公司的使用行為造成:你可以找公司要賠償,不給就去「起訴」:到法院。但前提是:你必須確定漏水是公司的人造成的,如果告錯了:你可會幾敗訴,得自己承擔訴訟費的。
4、「這算不算擾民行為?」:你說的這事比擾民的性質可嚴重多了:不僅是「擾民」,而且是侵犯「民」的財產權,是侵權行為。
5、「請告知具體的投訴部門和電話」:
(1)天哪,連你是哪裡人都不知道,該告訴你哪裡的電話呢?
(2)朋友,你這事不是「投訴」就可以解決的,如果與對方協商不成,你只能「起訴」,到法院:要求對方賠償你已經受到的損失、盡快維修停止侵權。
6、建議:
(1)你首先應找來房東、公司、物業人員,共同檢查漏水原因,找到到底是哪裡漏水。
(2)將自己家裡「吊頂被銹蝕,地下經常積水」的情況拍照或錄像,或者是找來公證處的人員公證也行。然後找人評估損失。
(3)如果房東和公司拒不賠償你的損失、也不盡快維修水管:你可以立即到法院起訴,將房東、公司一起告上法庭,請求法院讓他們立即維修、並賠償你的損失。你也可以自己找人維修,然後保存好相應費用的票據,到法院起訴讓他賠償。
補充:
1、物業沒及時給房東修好,只是房東和物業之間的問題:他們之間的維修合同是否履行、履行是否符合規定與你無關,有一點應該是明確的:室內防水漏水,在1年內(一般是1年,也有的合同中約定是3年)應由建築商負責,一年後就由戶主負責了。所以室內防水漏水,應是房東的責任找物業維修還是找其他人維修是他的事,修的好修的不好也是他與他們的事:都與你無關,反正房東一天修不好就一天需要賠償你的損失。
2、我覺得,除非業主也物業公司的合同中有特殊約定,否則物業對室內設施沒有免費維修義務:所以物業沒有責任。當然,如果你們與物業公司的合同中約定了物業對室內設施有免費維修的義務、而物業公司沒有盡到不職責:物業就責任賠償你了。
3、「住宅內的零星維修費也是物業費的一部分」:
(1)可是,你交的零星維修費只能用來對抗物業沒有及時給你家維修的事情呀?如果說物業失職,也只是對房東失職、沒有盡到及時維修的責任,房東可以不交物來費你卻不行呀。
(2)物來如果收了室內零星維修費用,對你的損失也負有一定責任,應和房東共同承擔賠償你的責任,如果起訴,可以把他們一起告。
4、你說他們「擾民」,是噪音擾民嗎?向環境局投訴,可是也不好處理。但「擾民」就「吊銷執照」?我不了解這方面的規定,我知道的是會讓他們整改。還有,《物權法》有一條規定是:將居住用房改為商業用房,應當徵得周圍鄰居的同意。
② 舉報居民樓改商服找哪個部門和電話號碼
一、經營行為,由工商局管理。
目前國家鼓勵創業,已經簡化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放寬登記條件,住宅也可以作為經營場所。但在工商登記時,必須要有社區提供的不擾民證明,才能頒發營業執照。
二、受影響住戶有權提出要求。
依據《物權法》第77條的規定,業主不得違反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規以及管理規約外,應當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
三、住宅改作商用,需要在遵守環保、消防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獲得鄰里認可。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業主將住宅改變為經營性用房,未按照物權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經有利害關系的業主同意,有利害關系的業主請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因此,住宅樓內的商戶如果嚴重影響了其他住戶的生活,住戶可以先找經營者溝通,或向小區物業、社區反映,協調解決,必要時可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對於小區里的商戶噪音擾民,街道或社區接到投訴後,一般都會派工作人員進行協調解決,對於嚴重擾民的,需要居民撥打110報警求助。同時,如果是無照經營的,可以向工商、消防、環保部門投訴。
③ 住宅樓商用該向哪個部門投訴
住在樓上用,當然是像什麼住建委一類的部門投訴舉報了,他們會給你管的,這個女孩是可以放心的一點問題都沒有,謝謝!
④ 如何投訴居民樓 公司
如果是合法注冊了的公司,你只能求助於物業,居委會,街道辦,甚至當地政府
如果是未經注冊的,甚至是非法的公司,直接到當地工商局,稅務局,派出所投訴
⑤ 小區居民樓開店找什麼部門舉報
你好,
在小區開居民樓,首先找小區物業,如果沒有作用,可以找街道辦投訴解決。
⑥ 住宅樓里開飯店如何投訴
2015年以前可以,2015年以後就不能開了。
2015年以前現有的洗浴等服務經營場所應當逐步改造版,確保符合污染物排放要權求。餐飲服務場所應當採取設置專用油煙排放通道、安裝油煙凈化裝置等治理措施,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專用油煙排放通道的排放口應當高於相鄰建築物高度或者接入其公用煙道。
2015年以後 城市建成區的居民住宅樓內、未配套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層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及熱污染的餐飲、洗浴等服務經營場所。
在住宅樓下開餐飲麻煩特別多,選址一定要謹慎,如果樓上住戶較真,環保,城管,消防,衛生監督所,工商,都能接投訴關店。限制幾次營業,你飯店就沒啥客人了。 如果真鬧到法院,幾十元寫個申述書,就能把你給告了,來個強制執行,你找誰都沒用了。
最好是距離住宅9米以外,排煙口距離20米以外。這樣才保險!
⑦ 居民區噪音擾民,該找哪個部門投訴
公安部門,可撥來打110投訴。
噪音劃分源范圍:
1、作業單位在夜間10點~次日早上6點施工的,應當取得環保部門出具的夜間作業證明,施工單位也應當提前三日向附近居民公告;
2、因特殊地質條件限制確需使用的高雜訊設備,不得在法定節假日、星期六、星期日全天以及星期一至星期五的12時至14時、20時至次日8時作業;
3、每日12時至14時、20時至次日8時,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有居民住宅的建築物內進行產生雜訊的裝修;
4、搶修搶險作業不受上述限制。
(7)居民樓投訴擴展閱讀:
公安局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職責分工:
負責使用高音廣播喇叭或者採用其他發出高雜訊的商業經營活動的管理;負責單位、個人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設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的管理;負責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的管理;負責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室內娛樂活動時的雜訊管理;負責室內裝修活動的雜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