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錄音是否侵權
王某的行為不違法。
最高法院於2002年4月1日施行的《關於民事訴訟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回規定:以侵害他答人合法權益或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過去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准。
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音能否作為證據不能一概而論,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違反法律禁止規定的方法取得的錄音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符合《關於民事訴訟的若干規定》第70條的錄音資料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證據規定明確,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獲取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要求各級政法機關嚴格執行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依法懲治犯罪、保障人權,確保辦理的每一起案件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㈡ 私下手機錄音是否侵犯個人隱私權
視情況而定。
私自錄音一般是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但如果私自錄音沒有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式取得,該錄音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的規定,不論任何證據,包括私自錄音,都不得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否則作為非法證據予以排除。
另根據第七十條第(三)項「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三) 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的規定,錄音作為視聽資料的一種,只要有其他證據佐證,其取得手段合法,是可以作為證據使用的。
因此,私自錄音作為證據使用,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1、錄音證據的取得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不得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是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
2、錄音證據必須有其他證據佐證,不能單獨作為證據。
司法實踐中,認定私自錄音是否違法,主要是錄音這個行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或者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對一般場合的談話,電話進行錄音,本身並不違法。
2、如果在他人家裡秘密安裝竊聽裝置進行秘密錄音,顯然是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這樣的錄音是違法的。
3、在現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禁止錄音的場合錄音,是違法的。例如,黨政機關的有關會議,如果會議已經宣布禁止錄音錄像,在這種場合取得的錄音就是違法的。
總之,判斷錄音是否違法,關鍵是判斷錄音的行為是否違反現行法律,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權益。
㈢ 電話錄音是否侵權(沒有經過同意)
沒有犯法,但也不合法,理解嗎?在合法與違法之間還有一個灰色地帶,我們稱之為不合法。如果作為涉案證據,除非雙方都沒有異議,法院一般不會以此作為定案依據。只是對案件有很小的影響力。
如果你要說錄音侵權,那就必須建立在該錄音對你造成了實質的損害且兩者有因果關系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㈣ 錄音保留證據侵權嗎
只要不是採用法律禁止的方式獲取的錄音,不侵害他人合法隱私的,不屬於侵權,可以保留該錄音作為證據。
一、《民訴法》規定的證據范圍:
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二、不能作為證據的情形:
(1)以非法手段獲取的錄音或者侵犯他人合法隱私權的錄音不能作為證據。例如,採用諜報工具竊聽竊錄的影音資料即屬於違法證據,是法律所禁止的。合法隱私指的是正當隱私權,如果與己方利益密切相關的影音資料,不侵權。
(2)最高院關於民訴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㈤ 手機錄音可不可以作為法律證據
錄音可以作為法庭證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 的若干規定〉》第22條規定:「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製件。」
在訴訟實踐中,要使錄音證據成為判決依據,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一、當事人出示的錄音證據未被剪接、剪輯或者偽造,前後連接緊密,內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觀真實性和連貫性。
二、錄音證據的取得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如果錄音證據的持有者採用了侵犯他人的隱私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的規定,比如在其工作處所或者住所以竊聽方式取得的錄音資料,就屬於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訴訟證據使用。
三、對方未提出反駁或反駁理由不成立。法院在把錄音證據作為判案依據時,還要對錄音證據是否有疑點進行審查。如果對方當事人對錄音資料表示質疑,並提出足夠的證據加以反駁,那麼該錄音證據便失去證明力;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加以反駁,法院就應當確認該錄音證據的證明力。
(5)手機錄音侵不侵權擴展閱讀:
錄音作為法庭證據,有以下限制:
1、錄音盡量保存原始載體;
2、錄音不得侵犯他人隱私;
3、錄音盡量不要單獨作為法庭證據;
4、當事人出示的錄音證據未被剪接、剪輯或者偽造,前後連接緊密,內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觀真實性和連貫性。
㈥ 電話錄音侵權嗎我朋友的電話被別人錄音了,裡面是對我的不好的話,我也聽了以後特別氣憤,連續好幾天都
侵權了,我們是做電話語音系統的,如果是公司電話錄音,錄音只是為了更好的工作,雖涉及到到私人問題,但也不能隨意擴散;若非公司的電話被錄音,是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錄音,本身就是侵犯別人的隱私,更何況是互聯網傳播!你可以起訴他!起訴他請律師的費用不用擔心,待你勝了官司,全部由輸方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