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車自燃燒到別的車,賠不起怎麼辦
自燃險即車輛附加自燃損失險,在保險期間內,保險車輛在使用過程中,因本車電路、線路、油路、供油系統、貨物自身發生問題、機動車運轉摩擦起火引起火災,造成保險車輛的損失,以及被保險人在發生本保險事故時,為減少保險車輛損失所支出的必要合理的施救費用,保險人負責賠償。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因別人的車子失火導致您的愛車自燃的情況,您無法通過自燃險獲賠,建議您通過責任方進行索賠。 投保自燃險前要對其保障范圍進行了解,這樣可以降低後期理賠方面的糾紛問題發生的概率。
B. 廣安一小轎車發生自燃,汽車自燃事件頻發,是質量問題嗎
廣安一小轎車發生自燃,汽車自燃事件頻發,是質量問題嗎?汽車自燃的事件發生多起,應該不是質量的問題。我認為有兩種原因導致的大部分都是車輛內部機構問題或者天氣等外界問題導致。
開車時一旦聞到焦臭味或者看到煙霧,不要驚慌,立即在安全地方就近停車,並關閉電源,拉緊手剎,離開車輛,查明原因,發現火情時立即滅火。不過如果車輛的火勢兇猛,一定不要再嘗試撲滅,離它遠點,以免車輛油箱、輪胎或電動汽車的鋰離子電池的爆炸而產生次生災害。
C. 別人的車自燃了把我的車燒到了,能得到賠償嗎
這種情況是可以獲得賠償的。自己的車被火燒了,應當由自燃車的車主負責賠償損失。
發動機燃油管路老化以及更換油管等零件不當,造成燃油滲漏。遇到電線短路、電器老化產生明火時,易引燃汽油,發生火災。
預防車輛著火設備准備:
滅火器是必須隨車攜帶的裝備。如果是乾粉滅火器,最好每年去當地消防器材商店檢查一次,檢查乾粉粉劑是否結塊、提供噴射動力的內置氮氣瓶壓力是否下降。
推薦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因為1211滅火器對大氣臭氧層有破壞作用,我國已經按照聯合國有關組織的要求以及我國簽署的有關公約,不推薦使用和停止生產1211類滅火器了。
D. 汽車自燃如何索賠
首先看你有沒有投自燃險,如果投了你有兩個選擇:向保險公司索賠,向廠家索賠,但不管怎樣還是險讓消防隊給出具個詳細認定證明,另外保險公司賠只能賠個裸車的錢,購車的費用保險費全賠不了,如果跟廠家索賠可以協商了。
為了切實維護保險消費者的權益,消除其後顧之憂,投保人在投保時要注意三個要素:第一,車輛自燃損失保險為車輛損失險的附加險,一個重要前提是,只有投保了車輛損失險的車輛方可投保本保險。
投保了車輛自燃損失保險的機動車輛在使用過程中,因本車電器、線路、供油系統發生故障及運載貨物自身原因起火燃燒造成保險車輛的損失,以及被保險人在發生本保險責任的事故時為減少車輛損失所支出的必要和合理的施救費用。
在保險單該項目所載明的保險金額內,保險公司會按該車輛的實際損失賠付,而發生全部損失的則按出險時車輛實際價值在保險單該項目所載明的保險金額內賠付,該保險的絕對免賠率為20%。
被保險人在使用保險車輛過程中,因人工直接供油、明火烘烤等違反車輛安全操作規則或因自燃僅造成電器、線路、供油系統及貨物本身的損失,以及被保險人的故意行為造成車輛損失的,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
(4)小車自燃糾紛擴展閱讀:
汽車自然原因:
一.發動機積垢過多;
二. 汽車啟動突然出現困難或行駛中抖動明顯加劇;
三.汽車耗油量比平時突然增大,且沒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四.汽車自燃一般都有先兆,如冒黑煙、有焦糊味等。
參考資料:網路-汽車自燃原因
E. 汽車自燃如何索賠
汽車自燃索賠方法:
1、如何確定自燃。汽車燃燒後,首先應當及時報警並請求消防部門出具《火災原因認定書》。消防部門出具的《火災原因認定書》在起火原因認定方面一般有利於車主,它也往往成為車主主張車輛存在質量問題最初階段的重要證據。其次,車主需同廠家協商,雙方可委託質量檢測局進行鑒定,就算質檢局不能鑒定,也可以委託其他有鑒定資格的鑒定中心進行鑒定。至於鑒定所產生的費用,採取誰申請誰繳納的原則,不過消費者可以同經銷商協商各出一半的費用。如果確實是質量問題,消費者有權要求鑒定費用由廠家承擔。
2、如果已投保自燃保險,汽車自燃發生後,應及時通知承保的保險公司。車輛投保了自燃險種,遭遇汽車自燃時,車主無疑獲得一份保障,但是,保險合同一般都規定,保險事故發生48個小時內,如果投保人不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有權拒賠。
3、汽車自燃發生後,應及時通知汽車經銷商。經銷商是汽車買賣合同的相對方,汽車自燃,也即說明經銷商提供的汽車可能存在質量問題,從合同法角度出發,買受人有義務在合理時間內將汽車自燃存在質量問題告知供應商。實踐中,車主及時告知經銷商汽車自燃情況,有利於減少經銷商疑慮,這無疑增加以後協商解決的可能性。所以對於意外自燃如果確實因為產品本身設計故障引發理論上可以通過經銷商或者汽車生產商獲取賠償,而不是很多用戶的第一直觀認知是保險公司。
4、維權時最好以侵權糾紛起訴。車輛自燃,可以以買賣合同糾紛起訴,也可以以侵權糾紛起訴,而以買賣合同糾紛提起訴訟,一般由車主承擔證明汽車存在質量問題的舉證責任。在實際訴訟中,車主以這種方式起訴,會面臨舉證不能直接導致敗訴。以侵權糾紛提起訴訟則由經銷商承擔證明汽車不存在質量問題的舉證責任,更有利於車主提高勝訴率。
F. 汽車自燃是因為違規改裝造成的,改裝廠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一、汽車自燃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1、汽車的燃油管路損壞、接頭松動、燃油泄漏,在遇電火花、高溫物體後起火;
2、電源線路老化或者超負荷引起的短路自燃;
3、車內電器線路被隨意更改(如改裝音響)也是汽車自燃的重要原因,一些車主為了貪圖方便或者節省費用,找不具資質的路邊修車店進行改裝,改裝人員不熟悉車輛線路情況亂改裝造成車輛線路短路,或者使用的保險絲功率過大,為自燃埋下隱患;
4、違章攜帶化學危險品上車、車上吸煙、亂扔煙蒂也會引起火災;
5、此外,車輛本身設計不當及故障導致自燃,這些屬於經銷商或者汽車生產商的責任,理應得到賠償。
二、汽車自燃鑒定:
汽車自燃的鑒定難度很大,往往都是車主和經銷商以及廠家之間協商解決。業內人士表示,車主很難找到權威機構對自燃進行檢測評估,即使有檢測報告,雙方也很難就報告中認定的內容達成一致,進而造成責任認定的困難。有的車主反映,汽車自燃後,進行車輛的鑒定費用也開銷較大,維權困難重重。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首先,汽車燃燒後,及時報警並請求消防部門出具《火災原因認定書》。實踐中,消防部門出具的《火災原因認定書》在起火原因認定方面一般有利於車主,它也往往成為車主主張車輛存在質量問題的初步證據。
其次,車主需同廠家協商,雙方可委託質量檢測局進行鑒定,就算質檢局不能鑒定,它也可以委託其他有鑒定資格的鑒定中心進行鑒定。至於鑒定所產生的費用,採取誰申請誰出費的原則,不過消費者可以同經銷商協商各出一半的費用。如果確實是質量問題,消費者有權要求鑒定費用由廠家承擔。
三、汽車自燃理賠和維權:
針對汽車自燃問題,保險公司推出了「汽車自燃險」。作為主險外的一個附加險,自燃險需要單獨投保,而且不少車主在購買此種車險上的積極性不高。一方面,汽車自燃的概率較低,投保這一險種可能並不劃算;另一方面,汽車自燃後理賠,保險公司也不是全賠,該附加險種的絕對免賠率為20%,事故鑒定難也是一個問題。(在這里順便插播下保險公司自燃險的內容:首先自燃險必須在購買車損險的基礎上附加,用於賠償車輛電器、線路、供油系統、供氣系統發生故障導致以及運載貨物自身原因起火燃燒導致的車輛自燃機動車損失。另外還包含搶救自燃車輛而支出的必要合理費用。但對於擅自改裝、加裝電器導致的自燃以及僅造成車輛電器、線路、供油系統、供氣系統損失的保險公司免於賠償。)
如果已投保自燃保險,汽車自燃發生後,應及時通知承保的保險公司。車輛投保了自燃險種,遭遇汽車自燃時,車主無疑獲得一份保障,但是,保險合同一般都規定,保險事故發生48個小時內,如果投保人不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有權拒賠。
除選擇投保自燃險之外,還要建立健全事故處理機制,做好生產廠家、消防部門和第三方檢測機構提供的檢測報告評估工作,避免產生矛盾糾紛;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廣西柳州蘇女士購買一輛韓國進口越野車,兩年後發動機艙突然起火,導致車輛大部分燒毀。消防部門認定,火災系汽車發動機艙內部故障引發。事發後,蘇女士與車輛經銷商就賠償問題未達成一致。蘇女士將經銷商訴至法院。柳州市中級法院日前作出終審判決,經銷商賠償蘇女士24萬多元。
車輛自燃與汽車生產商的關系,我們就參照上面「柳州勝達自燃」案例。事故的核心點為:意外自燃並造成損失、發動機艙內部故障引發,事情的結果是法院判決經銷商賠償24萬余元。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自燃由汽車產品故障引發而導致最終經濟損失,用戶可以直接要求或者訴訟經銷商或者汽車生產商賠償,當然這裡面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證據,案例中是有權威機構消防部門認定,具有法律效應,所以對於意外自燃如果確實因為產品本身設計故障引發,理論上可以通過經銷商或者汽車生產商獲取賠償,而不是很多用戶的第一直觀認知是保險公司。
汽車自燃發生後,應及時通知汽車經銷商。經銷商是汽車買賣合同的相對方,汽車自燃,也即說明經銷商提供的汽車可能存在質量問題,從合同法角度出發,買受人有義務在合理時間內將汽車自燃存在質量問題告知供應商。實踐中,車主及時告知經銷商汽車自燃情況,有利於減少經銷商疑慮,這無疑增加以後協商解決的可能性。
所以自燃這事兒還得以預防為主,一般來說預防不了的(車輛本身故障等)這些就直接收集證據找經銷商或汽車生產商來賠償,如果自己嫌麻煩那就老老實實去買自燃險吧,但還是請記住自燃險也不是萬能的!
G. 車輛自燃殃及他人能否保險理賠
李女士問:一個月前,李某將汽車停放在一家酒店的停車場時,小車無端發生自燃,殃及我停放在旁邊的轎車,導致我損失3萬余元。事後,我曾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卻遭到拒絕。保險公司的理由是,李某的小車自燃,本身雖屬於保險事故,但由此延伸所導致的損失,因不是交通事故引起,不屬於第三人責任險范圍,因此我無權依據李某與保險公司之間的保險合同,向其索要賠償。請問,非交通事故致第三人車輛損失,保險公司可以免責不賠嗎? 本報作答:保險公司拒賠理由不能成立,你有權就你的轎車所受到的損失,要求保險公司在李某投保的第三者責任險范圍內承擔理賠責任。 一方面,汽車自燃導致他人損害當屬第三人責任險范圍。《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通常規定,第三者是指因被保險機動車發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人。其中「被保險機動車發生意外事故」並沒有明確專指交通事故,也就是說,不是交通事故導致的意外事故也屬其列。而保險車輛作為一種工具被使用的整個過程,應當包括行駛和停放。李某的汽車在停放中發生自燃後殃及他人車輛,屬於非道路事故性質的意外事故,應當在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范圍之列。 另一方面,《保險法》第65條第2款規定:「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給第三者造成損害,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確定的,根據被保險人的請求,保險人應當直接向該第三者賠償保險金。被保險人怠於請求的,第三者有權就其應獲賠償部分直接向保險人請求賠償保險金。」即經李某請求,保險公司應直接向你理賠。
H. 機動車發生自燃事故,應當由誰承擔賠償責任
[案情]周某從某汽車銷售商處購得一輛客貨兩用麵包車,用於運輸貨物。某日晚,周某送完貨,回到自己居住的小區,他將車停在樓下,即上樓休息。適逢小區保安在巡邏途中經過周某的樓下,發現周某的車輛駕駛室起火。保安立即大聲呼叫車主。正在准備洗澡的周某聽到呼叫後,立刻下樓,但火勢已經無法控制,不到一會兒,整輛車被燒得面目全非。公安機關對此機動車自燃事故進行了調查和技術鑒定,並就機動車自燃的原因作出結論:車輛總電源開關處於開啟狀態,因此排除人為縱火的可能性。機動車自燃是由於處於副駕駛位一側的電線短路引起高溫熔珠,並引燃了放置於車上的紙殼箱、包裝紙等易燃物造成的。周某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以自燃屬於保險公司的免責范圍為由,拒絕賠償。周某遂以某銷售商和該車的生產商為被告,提起損害賠償訴訟,要求兩被告對其損失承擔損害賠償的連帶責任。 [焦點]本案的焦點是機動車發生自燃事故,誰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對此,在本案的審理過程中,有不同的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周某無法證明車輛是因為自身的質量問題造成的自燃事故,不能判定由車輛的銷售商和生產廠家承擔損失。生產廠家可以提供該型號車輛的安全性能和質量的檢測報告,證明其生產的車輛不存在質量上的瑕疵,為其自身免責。 另一種意見認為,機動車的安全性能和質量問題是專業性較強的問題,解決此類問題不是一般的消費者所能勝任的。在這種情況下,為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應當由車輛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即由其舉出證據以證明機動車自燃的事故是由於機動車駕駛人操作不當造成的,而不是自證其車輛符合國家關於機動車安全性能和質量的要求。如果機動車的生產者和銷售者不能證明該車的自燃是由於機動車駕駛人的操作不當造成的,即應當推定該機動車存在質量問題,由機動車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對周某因此次機動車自燃事故所遭受的經濟損失的賠償責任。 [評析]本案中,公安機關對事故原因的說明只是分析了此次機動車自燃事故的表面原因,而沒有確定此次機動車自燃事故是由於駕駛人使用不當造成的,還是由於機動車自身存在質量問題。以至於案件的雙方當事人對交通事故的真正成因各執己見,莫衷一是。在機動車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之間存在著物力、財力、技術等方面的巨大差距,這一差距往往使消費者在其合法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處於無助的不利地位。因此,在消費者與商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發生糾紛時,應採取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利。本案應根據第二種意見,迴避機動車自燃的成因這一至今尚無定論的專業性較強的技術問題,通過當事人之間的舉證責任倒置,使消費者一方的弱勢地位得到了改變,使機動車生產者和銷售者不能憑借技術屏障而逃避法律責任的追究,有效地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利。 《道路交通安全法》在第二章「車輛和駕駛人」第一節「機動車、非機動車」中對機動車的登記、安全技術檢驗、上道行駛資格、年檢、免檢、報廢等作了十分全面的規定。這表明由於機動車是一種越來越普及,但其對社會的危害性也在不斷增加的現代化的交通工具,所以,法律對其所作的規范也越來越嚴格,相應地,機動車生產者和銷售者的責任也越來越嚴格。體現在訴訟過程中,機動車的生產者、銷售者將承擔嚴格的舉證責任——舉證責任的倒置,這從訴訟的角度體現了社會的進步和對人們的生命權、財產權的尊重。
I. 汽車自燃引發糾紛如何確定舉證責任
[評析] 一、本案系產品質量糾紛,而不是產品責任糾紛,兩者應予以區分。 產品質量糾紛,是指產品的購買者與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就該產品的質量是否存在問題而產生的爭議。產品的生產者應就產品的瑕疵承擔售後擔保義務,應屬合同法的調整范疇。產品責任糾紛,是指產品的購買者或使用者與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因其生產、售出的產品造成他人人身及該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損害為賠償問題而產生的爭議。本案的汽車自燃並未造成汽車以外的人身、財產損害,損害的只是汽車產品本身。故筆者認為,本案的糾紛應為產品質量糾紛,不屬於產品責任糾紛。 二、產品質量糾紛與產品責任糾紛不同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 舉證責任不同是產品質量糾紛和產品責任糾紛最明顯的區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第一款第(六)項明確了在產品責任糾紛中採用的是「舉證責任倒置」的特殊舉證原則,如果生產者未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生產的產品不存在任何缺陷,則應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但我國的法律並沒有對產品質量糾紛有特殊規定,故只能依據民事訴訟一般的舉證規則。 三、本案中舉證責任的分配。 因使用者對汽車的使用狀況、維修、保養情形最為了解,也保存有相關情況的證據,因而對汽車是否處於持續的正常狀態更具有舉證能力。在汽車發生自燃,又不能確定自燃原因時,使用者應首先舉證證明進行過正常的使用、維護、維修。如使用者完成了這一舉證義務,且汽車在合理的使用期以內,可以認為使用者已盡到舉證責任。此種情形下,舉證責任可以轉移,由生產者或銷售者證明汽車本身不存在質量問題。